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doc

    • 资源ID:4864723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doc

    电力工程部分第二篇 水力发电工程1 工程设计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5.0.1水电枢纽工程(包括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等别,根据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按照其水库总库容和装机容量划分为五等,应按表5.0.1确定。表5.0.1 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108m3装机容量MW一大(1)型101200二大(2)型<101<1200300三中型<1.000.10<30050四小(1)型<0.100.01<5010五小(2)型<0.01<10注:水电枢纽工程的防洪作用与工程等别的关系,应按照GB50201-1994的有关规定确定。5.0.3水工建筑物级别,根据工程等别及建筑物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划分为5级,应按表5.0.3确定。表5.0.3 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工程等别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一13二23三34四45五555.0.9 施工期临时性挡水、泄水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失事危害程度、使用年限和临时性建筑物规模按表5.0.9确定。表5.0.9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级别保护对象失事危害程度使用年限年建筑物规模高度m库容108m33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重要城镇、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或推迟总工期及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造成重大灾害和损失>3>50>1.041级、2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一般城镇、工矿企业或影响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造成较大损失3250151.00.153级、4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基坑,但对总工期及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影响不大,经济损失较小<2<15<0.1注: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系指仅在枢纽工程施工期使用的建筑物,如围堰、导流洞以及导流明渠、临时挡墙等。本标准中,临时性水工建筑物限于临时挡水和泄水建筑物。6.0.4山区、丘陵区水电枢纽工程(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应按表6.0.4确定。表6.0.4 山区、丘陵区水电枢纽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不同坝型的枢纽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级别12345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10005005001001005050303020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土坝、堆石坝PMF或1000050005000200020001000100030030020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50002000200010001000500500200200100注:PMF 为可能最大洪水。6.0.7抽水蓄能电站当装机容量较大,而上、下水库库容较小,工程失事后对下游危害不大时,挡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可根据电站厂房的级别按表6.0.9的规定确定;若失事后果严重、会长期影响电站效益,则上、下水库挡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宜根据表6.0.4规定的下限确定。6.0.8山区、丘陵区水电枢纽工程消能防冲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可低于相应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应根据泄水建筑物的级别按表6.0.8确定。在低于正常运用洪水时,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应避免出现不利的冲刷和淤积;在遭遇超正常运用洪水时,允许消能防冲建筑物出现可修复的局部破坏,并不危及大坝和其他主要建筑物的安全。当消能防冲建筑物的局部破坏有可能危及壅水建筑物安全时,应研究采用正常运用洪水或非常运用洪水进行校核。表6.0.8 山区、丘陵区水电枢纽工程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设计标准永久性泄水建筑物级别12345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100503020106.0.9山区、丘陵区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应根据厂房的级别按表6.0.9确定。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应与其壅水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一致。水电站副厂房、主变场地、开关站、出线场和进厂交通洞等附属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应与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相同。表6.0.9 山区、丘陵区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发电厂房的级别12345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2002001001005050303020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1000500200100506.0.10平原地区水电枢纽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和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应按表6.0.10确定。表6.0.10 平原区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和水电站厂房的洪水设计标准水工建筑物级别12345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300100100505020201010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2000100010003003001001005050206.0.11潮汐河口段和滨海地区水电枢纽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潮水设计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级别按表6.0.11确定。对1级、2级建筑物,若按表6.0.11确定的设计潮水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水位时,应采用历史最高潮水位进行校核。表6.0.11 潮汐河口段和滨海区水电枢纽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潮水设计标准水工建筑物级别1234、5设计潮水位重现期(年)100100505020206.0.12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设计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其级别,在表6.0.12所规定的范围内,综合分析确定。对失事后果严重的,应考虑遭遇超洪水设计标准的应急措施。表6.0.12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345土石类结构重现期(年)50202010105混凝土类结构重现期(年)2010105536.0.13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设计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拦蓄库容按表6.0.13确定。考虑失事后对下游的影响程度,经技术经济论证,洪水设计标准还可适当提高或降低。表6.0.13 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设计标准坝型拦蓄库容108m3>1.01.00.1<0.1土坝、堆石坝重现期(年)>10010050502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重现期(年)>50502020106.0.14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如永久性泄水建筑物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坝体度汛的洪水设计标准应通过分析坝体施工和运行的要求,在表6.0.14所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表6.0.14 导流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设计标准坝型拦河坝的级别123土坝堆石坝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50020020010010050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100050050020020010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200100100505020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年)50020020010010050防洪标准GB 5020119946.2.1 水库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表6.2.1的规定确定。表6.2.1 水库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水工建筑物级别防 洪 标 准重 现 期 (年) 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滨海区设 计校 核设 计校 核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及其它水工建筑物土坝、堆石坝1100050050002000可能最大洪水(PMF)或10000500030010020001000250010020001000500020001005010003003100501000500200010005020300100450305002001000300201010050530202001003002001050206.2.5 水电站厂房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表6.2.5的规定确定。河床式水电站厂房作为挡水建筑物时,其防洪标准应与挡水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一致。表6.2.5 水电站厂房的防洪标准水工建筑物级别防洪标准重现期(年)设 计校 核1>20010002200100500310020045010053050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20620053.0.4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 基本确定综合利用要求,提出工程开发任务。(3) 基本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4) 评价本工程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初步查明并分析各比较坝(闸)址和厂址的主要地质条件,对影响工程方案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5) 初选代表性坝(闸)址和厂址。(6) 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初拟其它特征水位。(7) 初选电站装机容量,初拟机组额定水头、引水系统经济洞径和水库运行方式。(8) 初步确定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初步比较拟定代表性坝(闸)型、枢纽及主要建筑物型式。(9) 初步比较拟定机型、装机台数、机组主要参数、电气主接线及其它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10) 初拟金属结构及过坝设备的规模、型式和布置。(11) 初选对外交通方案,初步比较拟定施工导流方式和筑坝材料,初拟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12) 初拟建设征地范围,初步调查建设征地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初步规划,估算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 (13) 初步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初步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4) 提出主要的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设备数量。(15) 估算工程投资。 (16) 进行初步经济评价。(17) 综合工程技术经济条件,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 502119931.0.4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复核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确定工程规模,选定水位、流量、扬程等特征值,明确运行要求;(2)复核水文成果;(3)复核区域构造稳定,查明水库地质和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壤特性,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轴线、线路、结构型式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数量;(5)确定电厂或泵站的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电方式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选定开关站(变电站、换流站)的型式,选定泵站电源进线路径、距离和线路型式,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7)选定对外交通方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和供电的需要量及其来源;(8)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核实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及工程占地范围的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9)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10)拟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11)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利用外资的工程应编制外资概算;(12)复核经济评价。1.0.5 初步设计文件应根据需要将下列资料列为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重要会议纪要等;(2)有关工程综合利用、水库淹没对象及工程占地的迁移和补偿、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改建、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协议书及主要有关资料;(3)水文分析复核报告;(4)工程地质勘察、土壤调查等报告及有关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报告;(5)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6)工程永久占地处理报告;(7)水工模型试验报告及其他试验研究报告;(8)机电、金属结构设备专题论证报告;(9)其他专题报告。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T 521220053.0.7 招标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补充水文、气象及泥沙基本资料,复核水文成果。完善、深化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2) 复核工程地质结论,补充查明遗留的工程地质问题,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评估提出的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为招标设计提出有关工程地质补充资料。(3) 复核工程特征值、水库初期蓄水计划和电站初期运行方式,提出机组运行的加权因子和机组加权平均效率。(4) 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复核确定枢纽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布置和结构型式、控制尺寸和高程,提出建筑物的控制点坐标、桩号及工程量。确定主要建筑物结构、尺寸、材料分区、基础处理措施和范围,提出典型断面和部位的配筋型式、各部位材料性能指标要求及有关设计技术要求。完善安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布置,提出监测仪器设备清单。(5) 复核机电及金属结构的设计方案,复核确定主要设备型式、布置、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编制设备清册。(6) 复核建筑消防及主要机电设备消防设计总体方案,确定消防设备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编制消防设备清册。(7) 比选工程分标方案,经项目法人审批,确定工程分标方案。(8) 复核导流标准、导流程序及导流建筑物布置,确定导流建筑物轴线、结构型式和布置,提出建筑物的控制点坐标及工程量。复核确定天然建筑材料的料源选择与土石方平衡规划、场内交通规划布置与设计标准、主体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机械配置。提出主要施工工厂设施设置方案、施工总布置及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9) 复核分解实物指标,确定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方案,制定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开展城集镇建设详细规划设计,专业项目复建设计,编制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投资执行概算,以及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10) 复核完善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计划,提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进度计划和环境保护措施项目的分标规划方案。(11) 依据工程分标方案编制工程分标概算,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标设计工程量,编制工程招标设计概算。(12) 根据工程招标设计概算的分年静态投资,进行财务分析,复核工程的财务可行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19992.0.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应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四个勘察阶段。各勘察阶段工作应与相应阶段设计工作深度相适应。2.0.9 勘察工作中的各项原始资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应及时整理和综合分析。勘察工作结束时,应编制和提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1.1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对河流开发方案和水利水电近期开发工程选择进行地质论证,并应提供工程地质资料。3.1.2 规划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了解规划河流或河段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 2了解各梯级水库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建库的可能性; 3了解各梯级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建坝的可能性; 4了解长引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 5了解各梯级坝址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贮存情况。注:长引水线路指长度大于2km的隧洞或渠道。3.3.1 各梯级水库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2 了解可能威胁水库成立的滑坡、潜在不稳定岸坡、泥石流、坍岸和浸没等的分布范围。3.4.1 各梯级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4 了解坝址的地质构造、大断层、缓倾角断层和第四纪断层的发育情况;5 了解坝址的物理地质现象和岸坡稳定情况;4.1.1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在河流或河段规划选定方案的基础上选择坝址,并应对选定坝址、基本坝型、枢纽布置和引水线路方案进行地质论证,提供工程地质资料。4.1.2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作出评价。 2调查水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 3调查坝址、引水线路、厂址和溢洪道等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4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4.2.8 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进行:1 坝高大于200m或库容大于10×109m3的大(1)型工程或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地区的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4.4.1 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5 调查对坝址选择和枢纽建筑物布置有影响的滑坡、倾倒体和潜在不稳定岩体以及卸荷岩体的分布,初步评价其稳定性。边坡稳定分析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4.7.1 对工程所需的土料、砂砾石料和石料料场应进行初查。当需要采用人工骨料时,应对料源进行初查。5.1.1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坝址和建筑物场地上进行,查明水库及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选定坝型、枢纽布置的地质论证和提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5.1.2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水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地质问题,预测蓄水后的变化; 2 查明建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为选定各建筑物的轴线及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3 查明导流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需要进行施工附属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与生活用水水源初步调查; 4 进行天然建筑材料详查;5 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岩土体位移监测。5.3.1 混凝土坝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3 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有影响的断层、破碎带、断层交汇带和裂隙密集带的具体位置、规模和性状,特别是顺河断层和缓倾角断层的分布和特征。5.3.3 土石坝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3 查明影响坝基、坝肩稳定的断层、破碎带的分布、规模、产状、性状、渗透性和渗透变形条件。5.4.1 地下洞室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2 查明洞室地段的岩性,重点查明松散、软弱、膨胀、易溶和喀斯特化岩层的分布。在某些地区应调查岩层中有害气体或放射性元素的赋存情况。5.9.1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2 缺乏天然骨料时,应进行人工骨料料源详查。6.1.1 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定的水库及枢纽建筑物场地上,检查前期勘察的地质资料与结论,补充论证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并提供优化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6.1.2 技施设计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进行初步设计审批中要求补充论证的和施工中出现的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勘察; 2 提出对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的建议; 3 进行施工地质工作; 4 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地质监测内容、布置方案和技术要求的建议;分析施工期工程地质监测资料。6.3.1 施工地质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建筑物场地在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地质现象,检验前期的勘察资料; 2 编录和测绘建筑物基坑、地下建筑物围岩的地质现象; 3 进行地质观测和预报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4 进行地基加固和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的研究;5 进行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验收。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19941.0.5 1级壅水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应采用100年,其他永久性建筑物结构应采用50年。临时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应根据预定的使用年限及可能滞后的时间确定。1.0.6 水工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应满足下列各项功能要求:1.0.6.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1.0.6.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设计规定的工作性能。1.0.6.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设计规定的耐久性。1.0.6.4 在出现预定的偶然作用时,主体结构仍能保持必需的稳定性。1.0.7 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的重要性及其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及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对应水工建筑物级别,按表1.0.7划分为三级。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划分。 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水工建筑物,其结构安全级别应经专门研究确定。 表1.0.7 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水 工 建 筑 物 级 别12、34、5 1.0.8 地基的结构级别应与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相同。3.1.1 水工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1.6 水工结构的破坏可分为下列两类,其中第二类破坏的结构的可靠度应高于第一类。3.1.6.1 第一类破坏:非突发性的破坏,破坏前能见到明显征兆,破坏过程缓慢。3.1.6.2 第二类破坏:突发性的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征兆,或结构一旦发生事故难于补救或修复。3.1.7 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在施工、安装、运行、检修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不同作用、结构体系和环境条件,按以下三种设计状况设计: (1)持久状况; (2)短暂状况; (3)偶然状况。3.1.8 对三种设计状况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对持久状况,尚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状况,可根据需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1.9 对于偶然状况,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设计:3.1.9.1 对主要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承载结构,应按作用效应的偶然组合进行设计,或采取防护措施,使其不致丧失承载能力。3.1.9.2 对次要水工建筑物及主要水工建筑物的非主要承载结构,允许产生局部破坏,但不得影响主要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承载结构的安全。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 506119963.0.5 挡水、泄水建筑物内的交通廊道、基础灌浆廊道,应设置自然通气的孔、洞及排水沟,廊道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4.1.3 对所有工作场所,设计中严禁采用明火取暖方式。4.1.8 厂外独立的油处理室、油罐室(露天油罐)及易燃材料仓库应在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其建筑物或设备上严禁装设避雷针,应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感应雷和防静电的措施。4.2.4 厂(所)用干式变压器与配电柜布置在同一房间时,干式变压器应设防护围栏或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的防护外罩。4.2.7 电气设备的防护围栏应符合下列规定:1)栅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1.2m,最低栏杆离地面净距不应大于0.2m;2)网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1.7m,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3)所有围栏的门均应装锁,并有安全标志。 4.2.11 低压电力网严禁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4.2.14 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上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断路器。只有当断路器动作时同时切断相线才允许装设断路器。4.2.16 安全电压供电电路中的电源变压器,严禁采用自耦变压器。4.2.17 下列使用的照明器应符合以下要求:1)供检修用携带式作业灯,应符合GB/T 380593特低电压(LEV)限值的有关规定; 2)水轮机室、发电机风道和廊道的照明器,当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如照明器的电压超过特低电压(LEV)限值规定值时,应设有防止触电的防护措施。4.2.19 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层、封闭母线外壳以及所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电气设备外壳和构架上,其最大感应电压不宜大于50V,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4.2.20 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钢构架在正常运行中的最高温升,运行人员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30K;运行人员不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40K;运行人员不触及部位不应大于65K,并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4.3.11 枢纽建筑物的掺气孔、通气孔、调压井,应在其孔口设置防护栏杆或设置钢筋网孔盖板,网孔应能防止人脚坠入。4.4.5 厂房机组检修排水系统设计,应有防止水淹厂房的措施。5.2.3 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和采用空气调节的值班场所,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小于20m3时,每人每小时补充的新风量应大于30m3;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为20m340m3时,每人每小时补充的新风量应大于20m3。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大于40m3时,允许由门窗渗入的空气来换气。5.3.4 进厂交通隧洞入口应设置过渡段照明。5.4.5 变压器事故油坑及透平油、绝缘油罐的挡油槛内的油水,需经油水分离后,方可排入地面水体。5.4.9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室及检修室,其室内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应超过6g/m3。室内必须装设机械通风,通风管道吸风口的顶部距室内地面不应大于0.3m,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且不应排至其他房间内。室内地面孔、洞应采取封堵措施。5.4.10储存CO2、卤化物灭火材料的房间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5.5.2 330kV及以上的架空进、出线跨越门机运行区段时,门机上层通道的静电感应场强不应超过15kV/m。4.2.8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冲击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应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等防护措施。4.3.5 凡坠落高度在2.0m以上的工作平台、人行通道(部位),在坠落面侧应设置固定式防护栏杆。4.3.12 垂直升船机提升楼(塔)在靠近船厢两侧的安全疏散通道,应设仅能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护栏杆。4.4.3 通向厂区建筑物外部的各种孔洞、管沟、通道、电缆廊道(沟)的出口,其位置应高于厂房下游洪水位,否则,应采取防洪措施。4.4.4 机械排水系统的水泵管道出水口高程低于下游洪水位时,必须在排水管道上装设逆止阀。4.4.6 防洪、防淹设施应有二个独立电源供电,对特别重要且无法以手动方式开启闸门的泄洪设施,经论证可设第三个电源。任一电源均应能满足工作负荷的要求。5.4.6 蓄电池室、酸室排出的废水应经处理至pH值在6.58.5后,才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SDJ 27819902.0.2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表2.0.2的规定。2.0.3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三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3的规定。3.1.2 厂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应能到达屋外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露天油罐或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以及地面厂房入口处;对非地面厂房(含地下厂房,坝内厂房)应到达交通洞地面入口处。表2.0.2 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序号建 筑 物、构 筑 物 名 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一主要生产建筑物、构筑物1主、副厂房及其安装间丁二2油浸式变压器室、油浸式电抗器室、油浸式消弧线圈室丙一3干式变压器室丁二4配电装置室单台设备充油量100kg单台设备充油量100kg丙丁二二5母线室、母线廊道和竖井丁二6中央控制室(含照明夹层)、继电保护盘室、自动和远动装置室、电子计算机房、通信室(楼)7屋外主变压器场丙二8屋外开关站、配电装置构架丁二9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开关站、SF6贮气罐室丁二10高压、超高压充油电力电缆隧道和竖井丙二11高压、超高压干式电力电缆隧道和竖井丁二12动力电缆室、控制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竖井丙二13蓄电池室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碱性蓄电池室丙丁二二14贮酸室、套间及其通风机室丙二15充放电盘室丁二16柴油发电机室及其检修间丙二17空气压缩机及其贮气罐室丁二18通风机室、空气调节设备室戊二19供排水泵室戊三20消防水泵室戊二21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的水处理室戊三22油压启闭机室丁二23卷扬启闭机室戊三24电梯井二二辅助生产建筑物1绝缘油、透平油的油处理室、油再生室及油罐室丙二2独立变压器检修间丙二3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试验室丁二4高压试验室、仪表试验室丁二5机械试验室丁三6油化验室丁二7水化验室戊三8电工修理间丁三9机械修配厂丁三10水工观测仪表室丁二三附属建筑物、构筑物1一般器材仓库三2汽车库(含消防车库)三表2.0.3 建筑物、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耐火等级 构件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墙防火墙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的墙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两侧的隔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房间隔墙非燃烧体0.75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防火隔墙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柱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支承单层的柱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梁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楼板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屋顶承重构件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0.50燃烧体疏散楼梯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吊顶(包括吊顶搁栅)非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153.2.1 厂区内相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执行。当确有困难不能满足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两座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该厂房屋盖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二、两座相邻厂房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3.2.2 屋外主变压器场与厂区建筑物、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表3.2.2 屋外主变压器场与厂区建筑物、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间距 变压器总油量(t) 防火间距(m) 建筑物、储罐名称510>1050>50丙、丁、戊类厂房及库房耐火等级一、二级三 级四 级121520152025202530其他建筑一、二级三 级四 级152025202530253035绝缘油、透平油露天油罐总储油量(m)52002016002025注:1. 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绝缘油或透平油露天油罐最近的变压器外壁算起。2. 屋外主变压器场是指电压为35500kV的屋外主变压器场地。3. 水力发电厂、水泵站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3.2.3 绝缘油及透平油露天油罐与厂区建筑物、开关站、厂外铁路、公路干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3的规定。 表3.2.3 露天油罐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 油罐储量(m3) 防火间距(m)名 称5200201600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012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215开关站1520厂外铁路线(中心线)30厂外公路(路边)15注:与电力牵引机车的厂外铁路线(中心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3.2.4 厂房外地面油罐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与厂区建筑物、屋外主变压器场及厂外铁路、公路干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4的规定。表3.2.4 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 油罐型式 防火间距(m)名 称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0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2屋外主变压器场变压器单台油量(t)1012变压器单台油量(t)>105015变压器单台油量(t)>5020厂外铁路线(中心线)20厂外公路(路边)10注:当设有固定式灭火装置时,与表3.2.4一、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分别减少到8m和9m。当开关站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小于5t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到10m。3.2.5 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2倍。3.2.6 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以及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与厂区内铁路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与厂区内主要道路(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5m。3.3.3厂区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当道路上空有障碍物时,其距地面净高不应小于4m。4.2.1 地面厂房的发电机层或水泵站的电机层,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必须有一个直通屋外地面。4.2.2 地下厂房的发电机层应设两个通至屋外地面的安全出口,并至少应有一个直通屋外地面。4.2.3 厂房内低于发电机层高程以下的全厂性操作廊道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4.2.4 副厂房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副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且同时值班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4.

    注意事项

    本文(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