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郭冰.doc

    • 资源ID:4857137       资源大小:35.2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郭冰.doc

    月光下的凤尾竹小学二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科音乐学段低年级二相关领域核心内容:音乐风格与音乐表现要素相关内容: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辅助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演奏与识读乐谱教材书 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 版 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 1 月是否已实施是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郭冰大兴区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18611747298实施者郭冰大兴区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18611747298指导者于淑清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13910948617课件制作者郭冰大兴区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18611747298其他参与者张静大兴区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13611354835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从歌曲欣赏入手,抓住月光下凤尾竹乐曲的主要音乐特点,调动学生对葫芦丝音色以及音乐情绪的了解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表现乐曲的傣族风格特点。(二)理论依据以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相关理念为理论依据,即:1.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2.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使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分析本册教材涉及到中国少数民族内容共有三首,第一首是第一单元的唱歌课-土家族民歌乃哟乃,第二首和第三首都是第六单元的欣赏曲目:傣族风格的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和藏族风格的歌曲卓玛。其中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亦是全套教材涉及到傣族风格音乐的起始课。2.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相关分析曲式结构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是3/4拍,羽调式,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再现二段体。乐曲简析:旋律既有浓浓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地方色彩,同时又具有新意。倚音与级进的旋律以三拍子的节奏,展现了西南边寨的迷人情景。全曲由五声音阶do、re、mi、sol、la五个音组成,旋律以do音为核心,呈上下环绕的走向。整首乐曲给人柔美、细腻的感觉。第一主题:3/4拍,宫调式。第一主题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一、二句是相同乐句,三、四句为相似乐句。采用八分音符连音演奏,这种傣族音乐特色的节奏给人一种摇曳的感觉,再加上演奏者用连贯的气息、葫芦丝滑音的演奏技法,更好地营造出凤尾竹随风摇摆,轻柔如绿色的薄雾的月夜竹林的场景。第一主题在旋法上体现了傣族音乐音域较窄,旋律以级进和小跳为主,常出现短小和重复的音调等特征。一、二句是相同乐句,音乐材料来自歌曲中的引子,旋律以do音,做下方三度la,和上方三度音mi的“缠绕式”发展。三、四乐句在节奏上仍然保留琐碎的八分音符。不同的是:旋律以mi音做“缠绕式”发展,并且音域上由之前的五度扩到八度,旋律起伏呈现递进式发展,结束在宫音上。从葫芦丝演奏法上来看,三度音程多采用滑音演奏,并且在每句句尾长音处倚音的加入都充分体现了葫芦丝乐器的音色特点柔美、圆润、略带鼻音。第一主题旋律平稳的同时有摇曳感,中弱的力度,如水波荡漾,又如傣族舞蹈一般婉转细腻。相似乐句相同乐句4213第五句下方四度模进 第二主题:5第二主题开头即出现全曲的高潮句,随着最高音la的出现,节奏变得舒展,音乐情绪上与主题也有所对比,音乐发展运用了下方四度模进,但是整体音乐仍然保持八度以内。仿佛傣族姑娘在月光下的婀娜舞姿在身后形成了美丽的影子。最后一句则是引子的相似乐句,与引子不同的是第三小节的三拍子的mi音使该句有了结束的感觉,以羽调试结束。乐曲的配器特点分析:配器特点:乐曲引子部分小提琴高音区的独奏与竖琴的琶音以及弦乐拨奏营造出美丽的傣族姑娘在碧波莹莹的江边竹林里等待自己心上人的到来的场景。小提琴的旋律仿佛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散发出洁白柔和的月光,主题旋律葫芦丝独奏表现了凤尾竹随风摇曳的意境。伴奏织体主要采用弦乐拨奏形式,色彩乐器铃鼓、三角铁、马林巴等乐器地使用给音乐增添了不少灵动,描绘出朦胧夜色下,傣族阿妹和情郎相约在凤尾竹林,喃喃私语,用葫芦丝互诉衷肠的画面。长达16小节的葫芦丝尾声,与弦乐组形成复调,在弦乐背景下葫芦丝的声音显得更加细腻。最后伴随着钢琴和马林巴结束全曲,葫芦丝mi音的持续给人意犹未尽之感。3.本课涉及的歌曲月光下凤尾竹的相关分析歌曲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由倪维德作词,施光南作曲,写于1979年,原唱于淑珍。从民歌歌唱家彭丽媛的演唱,再到后来的龚玥、杨钰莹、黑鸭子组合、梦之旅组合等流行歌手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成功演绎了该作品。由于旋律动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该曲有很多器乐版本,其中以葫芦丝版最为著名。歌曲创作背景分析:凤尾竹是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境内生长的一种竹子,傣语称“麦党汗”,本地汉语称“里拉竹”,这种竹子的生长特征是以蓬为单位,且发蓬不大,远远望去稀稀落落,就像散开的凤尾一样。1979年天津歌舞剧院一行三人到云南省德宏州采风,词作家倪维德先生早芒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下于竹林中谈情说爱、情歌呢喃、葫芦丝声声,晚风吹来主页轻摇诗人诗兴大发,挥笔写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凤尾竹比拟形似神更似,使意境得到升华。随后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根据云南的地域风情和音乐特色为歌曲谱曲,唱遍大江南北。歌曲的配器特点分析:在原版歌曲中,配器上主要使用西洋和民族管弦混合编制以及人声伴唱形式。小提琴高音区演绎出凤尾竹林上方的袅袅薄雾景象。歌曲引子部分独弦琴的出现让音乐更有韵味,与主题“凤尾竹”随风摇曳的形象十分贴切。扬琴和琵琶等弹拨乐器的使用营造出柔和月光下,静谧祥和的氛围。人声伴唱在歌词一二句的句尾衬词“呦”字位置的出现,避免听觉上造成单调的感觉,与其他乐器相得益彰。(二)学生情况分析1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喜欢欢快活泼的乐曲,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主动的表现音乐。2感受与欣赏认知能力:学生能用优美抒情、欢快活泼等区分几种典型的音乐情绪,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大部分学生能够辨别并描述音乐中节奏、速度、旋律的变化。3听觉习惯:在音乐欣赏学习方面有较好的聆听习惯,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课是建立在对学生听赏、感受基础之上的教学,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1. 导入环节歌曲导入,创设音乐意境谈话法和演示法。2. 初步聆听环节情境法、体验法、直观展示法。通过创设情境情境和现场示范,感受葫芦丝音色。 3. 分段欣赏环节律动法、模唱法和体验法。通过律动和模唱划分乐句感受主题旋律。4. 在其他环节中还运用了模仿法、讲授法,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傣族音乐文化。(四)技术准备1. 课前用Sibelius6打出歌谱,用QQ影音将音频按乐句截取。2用演示文稿制作课件。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乐曲表达美的意境,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聆听为主,通过聆听、身体律动、模拟演奏的方法体会葫芦丝音色圆润、恬静的特点。(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具有傣族音乐风格的乐曲,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2记忆音乐主题,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跟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进行律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记忆音乐主题。(二)教学难点:能够听辩出乐曲的第二主题,随月光下的凤尾竹主题音乐进行律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目标】:知道月光下的凤尾竹是傣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感受歌曲的歌词意境美。活动1.1看歌词聆听歌曲教师操作:出示歌词,播放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活动:认真聆活动1.2 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词意境美 教师范唱前四句,引导学生感受歌词意境美,歌词把“凤尾竹”比作“轻柔美丽的绿色的雾”,把“竹楼里的姑娘”比作“夜明珠”。 (二)初步欣赏【阶段目标】:感受葫芦丝圆润柔和的音色特点,划分乐曲结构。活动2.1初听乐曲,感受葫芦丝音色。教师操作: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感受葫芦丝音色。葫芦丝的声音是怎样的?学生活动:认真聆听,回答问题。教师操作:总结出葫芦丝音色特点柔和圆润、委婉细腻活动2.2介绍乐器葫芦丝 教师操作:手持葫芦丝做直观展示,给学生介绍葫芦丝。导言:葫芦丝是我国傣族的特色乐器,属于民族乐器里的吹奏乐器。传统的葫芦丝是由天然的竹子和葫芦做成的,其中有三根竹管,一根主管,两根副管。它是民族吹奏乐器中为数不多可以奏出和声的乐器。学生活动:观察葫芦丝外形,结合老师讲授内容感受葫芦丝乐器特点。教师小结:(1)民族乐器的整体特点取材方便,制作较容易。(2)葫芦丝在民族乐器中的特殊地位为数不多的可以奏出和声效果的乐器,示范。学生活动:了解葫芦丝在民族乐器中的特殊地位。活动2.3聆听老师范奏导言:其实老师也会吹这首乐曲,让你们现场感受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范奏:范奏一遍乐曲。(三)分段欣赏活动3.1聆听乐曲引子,创设音乐意境导言:葫芦丝是从乐曲的开头就出现了吗?教师操作:播放乐曲引子,启发学生听出是小提琴的声音,表现洁白柔和的月光形象。小提琴表现的是洁白的月光,葫芦丝表现的则是随风摇曳的凤尾竹,那我们头脑里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接着往下听活动3.2第一主题欣赏(1)律动表现1、2乐句相同乐句。教师操作:先播放前四句。接着一边哼唱1、2乐句一边加入三拍子律动。同学们,这两个乐句怎么样啊?学生回答:进行三拍子律动感受相同乐句。(1) 唱谱记忆3、4乐句不同乐句。教师提问:我们来看3、4乐句还是相同乐句吗?用唱名唱出3、4乐句歌谱。哪不同?你们来唱一唱。提示do在五线谱下加一线。学生活动:唱谱,体会不同乐句。通过个别生唱,集体唱的方式唱谱。齐唱两遍。(2) 与老师配合再次感受第一主题教师用葫芦丝范奏(慢速)与学生记忆第一主题活动3.3乐曲第二主题欣赏接着来欣赏,在节奏上有什么变化?56句节奏是舒展的,7句再现了第一部分紧凑的节奏,第5乐句节奏舒展,老师也给配上舒展的动作,大家来看看, 我们做的动作像什么?教师操作:出示第二主题,提示学生音乐在节奏上有什么变化?接着用舞蹈动作表现该主题5、6乐句。提示第七句是开头的相似句。 学生活动:说出孔雀开屏。模仿老师。活动3.4再次聆听老师葫芦丝独奏,记忆主题音乐教师范奏:葫芦丝独奏(中速稍慢)学生活动:聆听葫芦丝独奏,记忆主题。活动3.5播放音乐,完整表现教师操作:完整播放一遍主题,提示学生按照不同乐段表现音乐。学生活动:聆听回顾原版乐曲,。(四)相关拓展【阶段目标】:通过了解傣族文化更好体会旋律美活动3.1了解傣族相关文化通过视频短片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傣族风土人情。关键词:傣族、葫芦丝、象脚鼓、孔雀 活动3.2完整表现音乐完整播放乐曲,师生共同表现。总结下课。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1注重过程性评价将鼓励性评价贯穿课堂。2多次采用竖起大拇指方式鼓励学生。(二)评价量规完成以下习题:1. 认真聆听。2. 乐曲情绪:优美抒情 3. 葫芦丝音色:圆润、柔和4. 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5随音乐进行律动。A以上题目,完全正确B有1题不准确C有2题以上错误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 教师现场范奏,关注聆听体验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对小学生而言,音乐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本节课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聆听体验,我结合自身特点,通过葫芦丝的现场范奏,营造出乐曲意境。乐曲主题的无伴奏演奏让学生更专注于葫芦丝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2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 本课是全套教材涉及到傣族音乐的起始课,根据二年级的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在分段欣赏过程中我加入节拍律动、模唱旋律和傣族舞蹈动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傣族音乐的美感。在拓展编创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傣族相关文化。3强调音乐本体,关注学生音乐素养本课在欣赏教学环节始终围绕音乐本体进行展开,引子部分的三拍子律动聆听、主题旋律的模唱和模拟演奏、高潮乐句的舞蹈律动表现均以音乐本体进行设计。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提高。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从歌曲欣赏入手,抓住月光下凤尾竹乐曲的主要音乐特点,调动学生对葫芦丝音色以及音乐情绪的了解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表现乐曲的傣族风格特点。这堂课是一节欣赏课,我通过节拍律动、唱谱和肢体律动带领学生多方面的感受音乐,整体效果还不错。回顾自己课堂实录,发现有些细节之处需要改进:比如过渡语言使用得不太自然和提问的有效性。我认为多次的试讲消磨掉了我很多激情,导致在正式讲课时,并没有第一次试讲的效果好,这也让我吸取了一些教训,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已经讲过就表现的平淡,尤其是作为一节音乐课,更应该充满激情与活力,更要把这种情绪感染每一个孩子。

    注意事项

    本文(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郭冰.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