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岩性以棕红 棕黄色中细砂和粉细砂为主一般进厚20最厚 中更新统晚期冲洪积层.doc

    • 资源ID:4843623       资源大小:1.43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岩性以棕红 棕黄色中细砂和粉细砂为主一般进厚20最厚 中更新统晚期冲洪积层.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输油处 编制日期: 2014年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输油处法人代表赵新智联系人赵百龙通讯地址甘肃省庆城县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输油处联系电话0934-8386506传真/邮政编码745100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姬塬镇姬白首站至南至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交界处铁脚城村立项审批部门长庆油田分公司批准文号长油计便字2007第32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B0790占地面积(亩)永久占地10.03临时占地85.86绿化面积(平方米)5000总投资(万元)75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评价经费(万元)8预期投产日期2008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简介1.1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姬塬油田产能建设规模逐年增加,根据油田公司产能规划及产量预测,现有管线已不能满足原油输送需求。造成原油产量上升幅度不断攀升和原油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为完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相济、调配灵活”的环状集输系统,从根本上缓解姬塬地区日趋紧张的产输矛盾,同时通过中转满足下游咸阳助剂厂生产用油需求。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的建设,与长庆油田5000万吨油气当量发展规划相吻合。建设时间为2011年,该管道的建设与长庆油田的总体发展规划相一致。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鼓励类中“七、石油、天然气:第3条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的范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4年12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输油处正式委托浦华环保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最终编制完成了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由建设单位上报陕西省延安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综上所述,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下游咸阳助剂厂生产用油需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可靠的油源保证,它的建设亦完善了长庆输油系统网络,使上下游输油管网能力一致。1.2地理位置与交通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线建设工程起自陕西定边姬塬镇姬白首站,至铁角城陕甘交界处,管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管道起点坐标(N37°0420.9,E 107°296.5),并在起点处设置首站及配套生活区,南至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交界处,终点坐标(N36°5022.4,E107°3911.4)。拟建地周边交通主要有公路及乡镇公路等,管道沿线交通状况较为便利,管线起始点及终点的坐标及行政归属见表1,地理位置与交通图见附图1。表1 姬塬镇-铁角城线定边县境内长庆油田第二输油处管道GPS里程数据序号具体位置桩号类型N北纬E东经高度1姬塬镇西章塬村0#姬白首站37°04209107°29651803.902姬塬镇西章塬村1#路边、桩号37066555°107489656°1803.903姬塬镇西章塬村2#路边、桩号37057099°107493157°1766.404姬塬镇西章塬村3#转角、桩号37049472°107498065°1762.905姬塬镇西章塬村4#转角、桩号37042175°107500918°1707.506姬塬镇张米岔村5#路边、桩号37°0287107°30481655.507姬塬镇张米岔村6#道路穿越 转角、桩号37°01456107°295281645.608姬塬镇张米岔村7#道路穿越 转角、桩号37°01188107°294771592.409姬塬镇张米岔村8#荒地、桩号37°00561107°301071498.1010姬塬镇张米岔村9#荒地与庄稼地边、桩号37°00337107°302471577.1011姬塬镇张米岔村10#荒地、转角、桩号37°0016107°302291558.8012姬塬镇塘掌塬村11#桩号 转角36°59421107°301221547.2013姬塬镇塘掌塬村12#桩号 转角36°59182107°304451663.3014姬塬镇塘掌塬村13#桩号36°58495107°31471747.6015姬塬镇塘掌塬村14#桩号36°58195107°312881767.5016姬塬镇塘掌塬村15#桩号36°5807107°32151792.1017姬塬镇塘掌塬村16#转角36°57381107°321881780.2018张崾岘乡王塬村17#三叉路口、公路穿越、桩号36°57133107°324261797.7019张崾岘乡王塬村18#桩号 转角、桩号36°56456107°325601739.0020张崾岘乡王塬村19#下山荒地 转角、桩号36°56171107°331391619.1021张崾岘乡高台村20#桩号36°55458107°333151651.1022张崾岘乡高台村21#桩号36°55324107°335921674.6023张崾岘乡高台村22#桩号36°55203107°343161672.5024张崾岘乡高台村23#桩号36°54543107°344421627.8025张崾岘乡高台村24#桩号36°54295107°35061706.7026张崾岘乡高台村25#桩号36°5423107°351821749.6027张崾岘乡高台村26#桩号36°53428107°354851730.7028张崾岘乡早章台村27#桩号36°53219107°361691740.5029张崾岘乡早章台村28#桩号36°5364107°363071738.5030张崾岘乡早章台村29#桩号36°52382107°3747172435031张崾岘乡早章台村30#桩号36°52369107°373581740.9032张崾岘乡早章台村31#桩号36°5282107°374481727.8033张崾岘乡早章台村32#桩号36°51415107°375321671.2034张崾岘乡铁角城村33#桩号36°51282107°38811548.8035张崾岘乡铁角城村34#桩号36°50445107°391461693.6036张崾岘乡铁角城村35#桩号36°50428107°391481648.3037张崾岘乡铁角城村36#桩号36°50282107°391431708.5038张崾岘乡铁角城村37#桩号36°50224107°391141643.402工程概况2.1建设规模本项目为姬塬镇-铁角城输油管道工程,负责姬塬油田所产原油的外输任务,建设内容包括管线、管线伴行道路、线路附属设施和配套生活区。管道总长度为42.3km,全程采用273管径,设计压力为6.3 MPa,年输油能力130万吨,全线采用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管材钢级L360。管线起点为陕西省定边县姬塬油田第五采油厂姬二联合站,管线设有首站1个(姬白首站),姬白首站接采油五厂和采油九场来油,外输至定边县铁角城,最小外输量为63m3/h,最大外输量为220 m3/h,现阶段外输量为110 m3/h。每年6月至9月,全线各站停用加热炉,其他时间都为加热和加降凝剂输油。本次评价内容包括管线、管线伴行道路、线路附属设施和配套生活区。姬白首站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姬塬乡西掌塬村,是姬塬至白豹输油管道的首站。该站占地18.31亩,于2008年11月建成投产。该站主要接收采油五厂姬二联合站、采油九厂姬三联合站来油,对净化原油进行加剂、加压、加热后外输至白豹输油站,同时具备反输功能,将白豹输油站来油交至输油三处姬塬联络线首站。2.2建设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线路附属设施、配套生活区三部分。(1)线路工程线路走向描述:管线出姬二联输油站后,沿着连续的山塬向东南方向敷设至西掌塬处,首先穿越姬塬井区柏油路,绕开村庄后敷设在连续的山卯上,跨越张米岔沟,穿越庙沟、吊梁沟后到达刘团庄、唐掌塬,经过后崾岘后穿越定刘张公路。继续向东南方向敷设,又穿越了王塬冲沟、王塬沟,跨越高台沟,继续沿连续山卯敷设至闫铁公路,穿越公路后到达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交界处。姬二联输油站高程为1799m,本段线路的最低点高程在张米岔沟为1379m。管线沿途穿越:穿越冲沟4处,主要包括:庙沟穿越、吊梁沟穿越、王塬冲沟穿越、王塬沟穿越;穿越公路3处,包括:姬塬井区柏油路穿越、刘张公路穿越、闫铁公路穿越。管线沿途跨越:跨越2处,包括:张米岔桁跨、高台沟索跨。表2姬塬镇-铁角城线穿越统计表编号桩号地名类型级 别备注起点终点17#9#+500米定边县姬塬镇张米岔村河流跨越二级29#+500米13#定边县姬塬镇张米岔村 定边县张崾岘镇塘掌塬村河流穿越二级317#+400米20#+200米定边县张崾岘镇塘掌塬村、高台村河流穿越二级422#24#定边县张崾岘镇高台村河流跨越二级532#34#定边县张崾岘镇铁角城村河流穿越二级636#37#定边县张崾岘镇铁角城村河流穿越二级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全线采用沟埋敷设方式,管顶埋深1.40m,管道规格273.1×6.4(7.1),管沟挖深1.70 m。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沟上组装焊接方式。河谷阶地、平坦的黄土塬、黄土台塬地带以机械开挖为主;黄土梁峁、黄土残塬、塬梁沟壑复杂地段以人工开挖为主。管沟边坡坡度(高:宽)根据土壤类别和物理学性质确定,管沟断面设计如表2所示: 表3 管沟断面设计表 地貌类型黄土梁峁、黄土塬、黄土残塬、黄土台塬河谷阶地基岩石方(爆破)边坡坡度(高:宽)1:0.501:0.671:1.0沟底加宽裕量人工开挖0.50.70.9机械开挖0.50.7/管道敷设:管线采用埋地敷设方式,采气管线覆土厚度要大于最大冻土层厚度,管底埋深为1.70m。由于项目涉及管线为外输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为18m,局部地形受限制地段以及石方段,适当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管沟断面:管沟加宽余量为0.5m,边坡坡比为1:0.5。管道转向:管线在改变方向或适应地形变化时,采用弹性敷设或加弯头,并优先采用弹性敷设,弹性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小于管线外直径的1000倍。当弹性敷设难以实现时,采用热煨弯头转向。管道防腐:管道防腐采用外层防腐结合阴极保护的方式。一般地段采用三层PE普通级防腐;管线在穿越,进出站场前后200m、进出阀室前后50m及通过人口较稠密地段,石方地段、管道与地下构筑物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以及管道距清管站200m范围内应采用三层PE加强级防腐。水工保护:外输管线沿线属于固定沙丘与半固定沙丘地段,线路水工保护主要为穿越半固定沙丘与固定沙丘的管道保护。a、半固体沙丘区流动沙丘先采用草方格固沙后再种植灌木。草方格用沙蒿等植物,尺寸为1m×1m;灌木的行珠距为1m×1m,种植的灌木主要为羊柴、沙柳和柠条儿。固定沙丘、半固定降坡后坡度仍大于等于15°,在管线中心两侧3.2m范围内采用草袋子护坡,采用1m×0.8m×0.3m。b、固定沙丘区固定沙丘地段可直接按25m范围内2m×3m的行株距种植灌木,灌木主要为羊柴、沙柳和柠条儿或周围已有的植物种类。管道施工为机械挖沟为主,特殊地段采取人工开挖,沟上组焊。公路穿越方案:公路穿越在路基下穿过,不破坏路面。采取顶管穿越,管道设钢筋混凝土保护套管。保护套管与输送管之间设绝缘支撑,套管两端密封。沟谷穿越方案:线路沿途所经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穿越距离大多在200m以下,采用围堰导流,大开挖穿越结构。穿越管道埋设采取直接穿管沟埋敷设方式,穿越管道埋设于稳定层下1.0m。河床段管道做防腐保温后外加钢套管保护,钢套管外壁与管沟间浇筑混凝土护管。管顶及河床两侧采取浆砌石做护底、护岸等水工保护。跨越冲沟方案:采用桁架式跨越方式,外加钢套管保护。(2)线路附属设施因本工程输油管线较短,仅42.3km,且接乔川乡怀安乡输油管道工程3#阀室,因此,工程沿途未设置截断阀室;工程沿线附属设施主要为施工期修建的伴行道路,主要为姬白首站进场道路,共计0.3km。(3)姬白首站及配套生活区姬白首站规划占地面积18.31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净化油罐区(净化量6.4万吨)、原油外输区(外输泵:ZSY280-105*2,LL250流量计1台,来油计量1#、2#储罐外输泵外输计量换热器外输)、反输区(LL250流量计1台),加热区。姬白站集输系统平面布局图见图2。姬白首站主要设备见表3。生活区:办公楼为2层,高度为7.5米,占地面积2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生活公寓高为4.5米,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入场道路:首站门前道路,路宽3.5m,长度300m。图2姬白站集输系统平面布局图表4姬白首站主要设备内容单位数量备注钢制拱顶储罐 5000m3具2撬装加药装置 JNE-II-1.5套1输油泵 KDY250-114*6Q=220m3/h H=630m N=560kW台21备1用浮头式换热器 LUP600*6-80-7.0-2-25 面积80m3台2出站超压泄放阀 WHXY41X/Y-100 DN80个1清管阀 QGB3472FE PN63 DN250个1全自动污油回收装置WHZ6S-10*5-1-Z套2转油泵FDYD220-50*2 Q=220m3/h H=100m台12.3工程选址和占地(1)占地项目占地共计104.89hm2,其中永久占地19.03 hm2,临时占地85.86 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地、林地,本项目占地中不包括基本农田。施工期管道开挖土石方沿线堆放在管道两侧作业带内,不设取、弃土场,下管后土石方加固回填。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情况,项目占地情况见表5。表5 项目占地情况一览表单位:hm2工程内容占地类型荒地林地管线工程临时占地68.4014.40伴行道路临时占地2.88/永久占地0.72/姬白首站永久占地17.011.30合计/89.0115.70(2)选址选线经现场勘查,工程设计管线敷设经过地区居民点较少,工程地质主要为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管线沿线地形相对平坦、障碍物少,未穿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点,管线两侧最近居民点为32m,管线总体呈北至南走向,具体线路走向见附图2。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形、地质因素以及风险事故因素。经现场勘查,工程设计管线走向有如下特点:管线起始姬白首站,途径张米岔和张崾岘镇等乡镇,终点设于铁角城村,大致方向由北向南;管线敷设沿线地形平坦,障碍物少;地貌类型主要为以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为主;管线选线避开居民集中居住区,管线两侧最近居民点为32m,管线两侧30m范围内无居民点,管线走向基本合理; 管线将穿越冲沟4处,主要包括庙沟穿越、吊梁沟穿越、王塬冲沟穿越、王塬沟穿越;穿越公路3处,包括姬塬井区柏油路穿越、刘张公路穿越、闫铁公路穿越,跨越2处,包括张米岔桁跨、高台沟索跨,且不可避免。管线选线未穿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特殊敏感点;评价对本项目管线施工提出以下要求:管线通过区应尽量避开下列地段:有泥石流、滑坡、坍塌等地质危害的地段;被洪水冲浸的地段、堤坝或堤坝崩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严禁穿过村庄等人群居住地和建筑物。管线施工与居民点或独立人群密集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管线施工与道路平行敷设时,与道路用地范围边界的距离大于10m;与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大于20m;管线施工应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对于拟临时占用的耕地应办理相关手续,明确补偿方案措施。管线在穿越河流、公路时应征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综合考虑,本项目管线选线基本合理。4 工程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756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0万元,具体见表6。表6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投资内容投资估算(万元)1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902环境监测43噪声治理费124固废处理处置费105事故油池46环保宣传教育10合计120占总投资比例1.6%5劳动定员本工程仅姬白首站有工作人员,定员15人,年工作360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工程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管线工程地质主要为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管道所经地区植被以沙生植物为主:有沙蒿、沙柳、柠条等,地表植被覆盖程度随地形地貌的不同有较大变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加大生态保护,沿线部分地段可见小片的人工树木,以柳树和杨树为主。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西端,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地跨长城南北,北部属毛乌素沙漠南缘,南部有白于山横亘,是陕西省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14'之间。全县南北长155公里,东西宽98公里,总面积6920平方公里。县境东靠靖边、吴旗县,南连甘肃华池、环县,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是陕西省的一个边陲县,全县平均海拔1303-1907m,地势中部高,南北低,相对高差604m,是泾河、洛河、无定河的河源地带。2、地质构造评价属鄂尔多斯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上基本以第四纪地质层为丰,前四纪仅有中生界白垩纪及新生界第三纪,并只有局部出露,由于区域位于祁(祁连山)吕(吕梁山)贺(贺兰山)山字型构造体系的脊柱部分,构造变动微弱,行迹不明显,岩层向西微偏北方向缓倾,地层局部发育裂隙,裂隙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东北(60-70度),一组走向北西(20-30度),属一对扭性裂隙,这对评价区内基岩梁岗和槽谷地展布方向,近代水系的发育,地下水的形成及赋存条件及地貌形态分布规律都起着一定控制作用,第四纪地层的岩性基本如下:下更新统冲洪积层:分布于评价区局部地段,岩性棕红,棕黄钯细砂及砂砾石层。厚2-17米。中更新统早期冲洪积层:分布于基岩槽谷及黄土斜坡底部,岩性以棕红、棕黄色中细砂和粉细砂为主,一般进厚20-50米,最厚20米。中更新统晚期冲洪积层:分布于黄土斜坡及平原中北部地段,岩性为褐黄、浅棕黄色黄黄土状亚砂土和亚粘土,厚度一般为20-38米。上更新统早期冲洪积层:分布于整个平原及涧地内,主要为褐黄、淡黄色间夹灰绿、灰白色亚粘土与亚砂土和粉细砂,厚约20-30米。上更新统,全新统风积残积层:主要分布于低缓梁岗顶部,为浅黄,浅棕黄色亚粘土及亚砂土和粉砂,厚度一般不超过5米。全新统洪积层:分布于洪积裙及洪积平原,为浅黄、浅棕黄色亚砂土与亚粘土,厚度为3-15米。全新统湖积化学沉积层:分布于局部盐湖内,厚度约7米左石。全新统分积砂分:分布较广泛,为浅黄色粉细砂,随风移动,可堆成各种形态的沙丘,一般厚几米至10米,堆厚不超过20米。3、气候气象评价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内陆性干旱气候,干燥指数k =1. 83,具有“春季风沙、初夏旱,秋季阴雨,冬季寒”的特点;这里的气温年、日变化都大,各月平均气温日差在10. 3-14. 9之间,年平均气温南部山区6 .0-7.0,北部滩区7.5-7.9,最冷月为一月份,月平均气温-8.5-12.1,极端最低气温-29.4,北部比南部冷,最热月为七月,多年平均气温22.3,最高气温达37.7,无霜期最短为129天,最长为l96天,平均为l60天,初霜冻最早一般为九月,终霜冻最迟一般为六月。平均降水量425毫米,其中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16.9毫米,年降水平均日数为66.6天,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490.2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10倍,夏旱、伏旱危害严重。评价区年日照时数为2743.3小时,日照时数最多是六月达281.1小时,占全年总数的10.2%,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37.37千卡/cm2,其中六日份总辐射量最大为16.44千卡/cm2,占全年辐射总量的12%,土壤初冬日为11月26日前后,解冻日次年3月5日前后,历时约100天,年平均冻土深度98.9cm。常年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3.3m/s,年平均最大风速为3.8cm/s,年平均最小风速为2.5m/s,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约25天,全年最大风日59天,最小大风日2天,年平均沙暴日33天,年最大沙暴日82天,年最小沙暴日6天。4、水文地表水定边县境内河流稀少,水资源极为缺乏,外流河主要是十字河,为泾河源头;石涝河为洛河源头:新安边河为洛河源头;红柳河为无定河源头。内流河主要有:八里河、清水河、通济河等多为季节河,流域面积小,流量少,流入平原后自行渗透蒸发而消失,全县年平均总流量4 .48m3/s,总径流量1.413亿立方米。评价区内无地最流径。地下水定边县境内地下水按水力性质及分布空间划分为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和基岩风化壳裂隙潜水含水岩组及基岩承压水含水岩组。北部风沙滩地为封闭式盆地平原,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基本一致,自周围向中心汇集,地下水主要靠降水垂直渗入补给,全年降水渗入补给量3.25亿立方米,径流条件较差,至平原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径流年补给量0.11亿立方米。风沙滩地水质比较复杂,其水平变化大,东部周围好,中间较差,中部大部水质较好,局部较差,西部多为高矿化度咸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第四纪潜水,局部地段上有上淡下咸、上咸下淡和上下咸,中间淡三种变化类型,从上而下水质都是咸水的主要分布评价区西部及东部以北的盐湖洼地地段,其中宜井地下水储量为16576亿立方米/年。宜井区年每亩耕地可达308立方米水,亩均水量不少,但局部宜井水由于埋藏深,水质差等原因造成不能开采利用,宜井灌区中仅有30%的地可满足灌溉要求,该县为我市甘露工程示范扶持区。5、土壤定边县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有黄土,风积沙、冲积物、风、水堆积物、湖积物,坡积物等。在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土壤。据农业部门l982-1984年野外调查和室内比土评士、化验分析,将全县土壤分为11个土类,17个亚类、28年土属和72个土种。评价区土壤为风沙土壤,包括风沙土和耕种风沙土两个亚类。6、生物资源定边县植被从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荒漠草原过渡,以沙生植被和干草原植被为主,主要植被类型有沙生植被、草甸植被、干草原植被等。野生种子植物470种,分属79科,占全省的15.2%;粮食作物有25个种,主要有高梁、玉米、糜子、谷子、荞麦、马铃薯和豆类,各种名贵杂豆,远销国外,为重要的出口物资;经济作物以油料(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95%),主要有向日葵、大麻、花生等。山桃、山杏、沙棘、不仅是名贵的土特果品,而且是制造高级饮料的重要原料。中药材有100余种,主要是甘草、黄芪、枸杞、党参、大黄、柴胡、远志、酸枣仁等,甘草年产量400t左右,是全省甘草的主要产地。7、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管线所经区域地抗震设防烈度属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定边县概况定边县地处陕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7°15108°53,北纬36°4937°53。东至东南与本省靖边县、吴旗县相接;南至西南与甘肃华池县、环县相接;西与宁夏盐池县毗邻;北至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相临,系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东距榆林市303公里,南距省城西安647公里,西距宁夏首府银川170公里,北距首都1270公里。定边县辖11镇、14乡,334个村民委员会,8个居民委员会,2个街道办事处,2010个村民小组。定边县境地域辽阔,中部白于山横亘,辐射南北,将全县分为两大地貌类型: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52.78%,黄土层深厚,地貌破碎,间有较大的梁、塬、涧地;北部为风沙滩地区,占总面积的47. 22%,沙丘起伏,沙带纵横,间有大面积盐碱地、旱滩地和小面积的湖沼等地。2、资源概况定边县石油、天然气、原盐等矿产资源在周边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据测算,县境内八大油区储藏面积780平方公里,储量近l亿吨,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三块油田总储量2500万吨 。天然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属世界级气田,已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且气层连通好、压力稳定。定边县是陕西唯一的原盐生产地,共有大小盐湖14个,盐田3400亩,硝田1000亩,年产原盐8-10万吨,元明粉、精洗盐、碘盐等产品畅销省内外。此外芒硝、硫酸镁、氯化镁、粘胶土的储量都较丰富。原盐,是陕西省唯一的原盐生产地,已探明储量3292万吨,有天然盐湖14个,湖盐面积98平方公里,已形成年产原盐10万吨,水硝10万吨、精盐5万吨、元明粉3万吨、氯化镁50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中元明粉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3、农业生产概况定边县地域广阔,农业基础较好。粮油作物主要有荞麦、小麦、玉米、豆类、洋芋、谷子、胡麻、油葵等,其中荞麦、洋芋、玉米、油料被列为全省生产基地,荞麦是主要出口产品;畜牧业主要品种有羊子、大家畜、猪、禽类;中草药主要有甘草、枸杞、益母草等;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桃子、山杏等。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效益逐步提高,已初步形成荞麦、油料、羊子、洋芋、玉米五大主导产业基地。近年,定边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发展马铃薯产业后劲,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马铃薯。统汁显示,定边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10万亩,种植规模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定边县地域广阔,直耕地370万亩,土层疏松,土壤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无污染,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经有关专家认定,定边县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之一。为了作大马铃薯产业,县委县政府把责任分解到每个乡镇和农业部门,从资金、技术和产后服务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马铃薯。据了解,县政府出政策,乡镇、部门积极引导和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0万亩,2007年又比上年约增加近10万亩,种植面积比上世纪末的1998年扩大了5倍,种植规模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 ,全省的五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县。马铃薯年总产量达100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全县农民人均从马铃产业中获利1000元以上,占纯收入的60%。目前全县有马铃薯产值上千万元的乡镇20多个,上百万元的村300个,上万元的农户3000个,马铃薯真正由昔日的“土蛋蛋”变成了令天的“金豆豆”。4、教育文化卫生定边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2所),有小学497所,有职业中学2所,县办幼儿园2所;各类学校共有学生74766人,其中高中生2082人,初中生1416人,小学生52177人:教职工410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14名,其中高级职称146名,中级职称1058名,初级职称3990名。定边县现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l所,地段医院10所,乡卫生院20所,专科防治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各l所,在专业医务人员448人。有文化机械46个,其中乡镇文化站29个,农村电影放映队10个。全县收藏文物5000余件,有汉墓2处。隋、明长城遗址总长170多公里,墩堠384座。还有鼓楼、天主教堂、清真寺悬月楼及革命烈士纪念塔建筑。全县电视覆盖率达96%,广播覆盖率100%。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10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45台。5、交通县境内有干线公路三条:青(青岛)银(银川)高速公路、307国道、省道延(安)定(边)公路。乡乡通油路,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全县公路平均密度21.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其他特殊环境敏感保护点本次评价区范围内无其它国家、省、市、县确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敏感目标。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引用定边县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白泥井镇衣食梁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年8月26日-9月1日。地下水环境监测资料同样引用定边县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白泥井镇衣食梁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监测数据,其监测数据为定边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8月23日进行的监测。项目区环境质量很近,且监测资料引用的数据符合不超过3年的实效性要求,因此监测数据有效。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境评价的监测数据引用定边县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白泥井镇衣食梁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监测数据。(1)监测点位: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白泥井镇衣食梁村一期工程项目所在地。(2)监测项目、时间和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SO2、NO2、PM10监测时间:2013年8月26日-9月1日,连续监测7天。PM10日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12小时,SO2、NO2日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18小时;SO2、NO2小时平均浓度每天采样4次,采样时间为2:00、8:00、14:00、20:00,每次采样时间不少于45min。采用24小时连续监测,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候因素。(3)监测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及环境监测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分析方法见表7。表7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监测项目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最低检限(g /m3)SO224小时连续采样紫外荧光法7NO224小时连续采样化学发光法5M1024小时连续采样射线衰减法10(4)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见表8。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取值时间单位小时均值日均值1SO2500150g/m32NO2200803PM10/150(5)监测结果及分析项目区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详见表9、10、11。表9 SO2监测结果及评价表监测点位小时平均值日均值浓度范围g/m3超标率(%)标准指数Pi范围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g/m3超标率(%)标准指数Pi范围最大超标倍数项目场地18-3300.036-0.06608-1200.053-0.0800二级标准500150表10 NO2监测结果及评价表监测点位小时平均值取值时间日均值浓度范围g/m3超标率(%)标准指数Pi范围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g/m3超标率(%)标准指数Pi范围最大超标倍数项目场地8-1700.04-0.08505-600.0625-0.0750二级标准20080

    注意事项

    本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岩性以棕红 棕黄色中细砂和粉细砂为主一般进厚20最厚 中更新统晚期冲洪积层.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