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程序文件.doc

    • 资源ID:4832074       资源大小:308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程序文件.doc

    XX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根据ISO9001:201X标准编写)版本号/章修改状态:A/0编制、审核、批准:见程序文件汇签表发布日期:2011年XX月XX日生效日期:2011年XX月XX日文件编号:XXXX/COP-1100A持有者编号:XX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批准通知公司程序文件20个,编号XXXX/COP-110OA,版次号A,章修改状态0,系根据GB/T19001-201X idt ISO9001:201X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及公司质量手册制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2011年X月X日在全公司范围内贯彻执行。各程序文件由相应主控部门控制并负责解释。文件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通过所在系统或直接向相应主控部门反映,文件的更改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由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管理者代表(签名):2011年X月XX日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写审批人员汇签表序号文件名称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主控部门页码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综合办472记录控制程序综合办53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综合办574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派遣服务部625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综合办72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综合办827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综合办848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综合办869客户开发控制程序市场运作部8810项目洽谈控制程序市场运作部9011客户订单处理程序市场运作部9112客户拜访服务控制程序派遣服务部9213招聘控制程序人力资源部9414派遣员工劳动合同签订控制程序派遣服务部9715派遣员工入职控制程序派遣服务部9816派遣员工暂住证办理控制程序派遣服务部9917社会保险办理控制程序社保部10118工伤认定与理赔控制程序社保部10219劳务费结算控制程序财务部10420工资结算与发放控制程序财务部10521商业保险办理控制程序社保部106程序文件修改登记记录序号修改日期修改章节、页码修改通知号修改人审批人备注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在文件使用现场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2 适用范围 用于本公司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3 职责3.1综合办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行政文件的归口管理。3.2派遣服务部负责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的归口管理。3.3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与使用。4 程序4.1文件分类4.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性质分为: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支持性文件(各种技术规范、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检验规范等) d、外来质量文件(法律、法规、标准等) e、质量记录(其管理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按本程序附件质量文件编号规则执行。4.2外部文件的收集 综合办负责到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书店或其它有关部门核查和收集与服务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最新版本,保证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4.3内部质量文件的制定、审核、批准4.3.1质量手册由综合办主持编写,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便于今后的修改撤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文头中“版本号/章修改状态”中的“版本号”采用A、B、C英文大写字母排序。“章修改状态”采用“0、1、2”排序,首次定稿为“A/O”,若第一次换版为B/O。4.3.2质量手册由综合办负责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3.3程序文件由各责任部门负责编写、主管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3.4支持性文件由各有关部门负责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4.3.5审批文件正本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碳素笔亲手签名。4.4文件发放4.4.1综合办填写“质量文件控制清单”。从清单中能清楚的查阅到现行有效文件的名称、发放情况、修改状态等内容。4.4.2文件的发放由综合办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4.4.3领用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表”上签名,每份文件都有不同的分发号,任何部门不得复制。4.4.4质量体系文件的每一使用部门都编列有本部门现行有效文件的控制清单。4.4.5综合办会同客服部对外来文件应定期(半年或一年)检查其是否有效,及时更换过期文件。4.5文件的评审与更改4.5.1文件发布使用后,可在认为适当时进行评审,当需要更改时,由更改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和原因,并附有充分证据。4.5.2文件更改后,由公司领导或授权人进行重新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4.6文件的作废 对于需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统一销毁(至少有两人在场)并作好记录。4.7本程序实施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 相关文件XXXX/COP4.2.4-1102A记录控制程序6 附录6.1 XXXX/QR4.2.3-01-1100A文件发放登记表6.2 XXXX/QR4.2.3-02-1100A收文登记表6.3 XXXX/QR4.2.3-03-1100A文件资料销毁申请表附件:质量体系文件编号规则1、为使质量体系文件编号规范,便于实施、管理和检查,特制订本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本公司技术质量管理中所有与质量有关文件的编号以及所有质量记录表式的编号。2、质量体系文件按性质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质量记录”五种。3、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号3.1外来文件的编号凡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或其它外来质量文件,将不再重新编号,仍按原文件的编号、名称或其它简称使用。 3.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的编号编号形式:XXXX/QM或COP、WI-×××-××××-AHNPL:代表XX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QM:代表质量手册COP:代表质量体系程序文件WI:代表各种支持性文件×××:代表文件或ISO9001标准章节、条款编号;××××:代表文件发布年代,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A:代表体系文件第一次发布的版本号。3.3质量记录表式的编号 编号形式:XXXX/QR-××-×××× QR:代表质量记录 :代表ISO9001标准的章节条款号 ××:代表该章节条款中质量记录的序号××××:代表年月XXXX/QR4.2.3-01-1100A文件发放登记表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分发编号领用部门领取人日 期是否授控备 注发放部门发放人: 批准: 年 月 日XXXX/QR4.2.3-02-1100A收文登记表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接收部门份数日期备注保存部门:综合办 保存人:XXXX/QR4.2.3-03-1100A文件资料销毁申请表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销毁原因: 申请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 批准人: 年 月 日证实人: 年 月 日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有关质量记录的标识、编目、收集、查阅、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的方法,旨在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需要时能实现可追溯性。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服务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3 职责3.1派遣服务部负责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3.2其它各部门负责设计本部门主管的质量活动的记录(需经综合办统一编号、备案)和对本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保管。4 程序4.1本公司质量记录主要包括: 运行的各类记录、合同、订单、协议、问题报告、评审记录、会议记录、审核报告以及必须提供质量活动证据的有关记录。4.2质量记录的标识、编目和收集4.2.1各部门根据质量活动的需要,设计记录表格,经主管领导确认后,送综合办编号备案。4.2.2综合办整理各部门送来的记录表格,确定需要采用的记录表格,并遵循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的编号原则,对公司所有的质量记录表格进行编号,作为质量记录的标识。4.2.3派遣服务部会同综合办负责编制质量记录总目录。总目录应包括本公司使用的质量记录,并标明每份质量记录的编号、名称、使用部门、保存部门和保存期限。质量记录总目录应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2.4负责保管质量记录的部门,应根据质量记录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决定其收集时间。属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记录,应每半年收集一次,进行归档分析。 4.2.5所有的质量记录均要求:a) 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准确,记录齐全;b) 由记录人注明日期,并签名或盖章。若有新规定,应进行会签,办理审批手续;c) 质量记录不得用铅笔填写,不得任意涂改,不得添加与记录无关的内容。4.2.6各部门应按质量记录总目录内容编制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并予以控制。4.3质量记录的归档、贮存和保管4.3.1质量记录分别进行归档,归档时应材料齐全、完整、书写整洁、装订整齐、便于检索。4.3.2质量记录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4.3.3各部门所有的质量记录均应按规定时间送交派遣服务部,由派遣服务部按质量记录的类别进行归档。4.3.4综合办每半年应对各部门质量记录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则要求限期整改,必要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4.4质量记录的处置 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应进行处置:a) 保管人员填写质量记录处置清单,其内容包括:质量记录的编号、名称、归档时间、处置日期和处置方法等。b) 质量记录处置清单经部门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处置完毕后,处理人和监督人在质量记录处置清单上签名。4.5 质量记录的借阅4.5.1质量记录的借阅,须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履行登记手续,填写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4.5.2质量记录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如顾客或其代表需要查阅或评价时,经管理者代表签字批准后方可外借。4.6供方质量记录,是本公司质量记录的组成部分,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5 相关文件HNPL/COP4.2.3-1102A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 附录6.1 HNPL/QR4.2.4-01-1102A质量记录总目录6.2 HNPL/QR4.2.4-02-1102A质量记录处置清单 HNPL/QR4.2.4-01-1102A质量记录总目录 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使用/保存部门保存期限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HNPL/QR4.2.4-02-1102A质量记录处置清单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归档时间处置日期处置方法备注处置人: 日期: 监督人: 日期: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3 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管理评审;综合办负责提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3.3各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管理评审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4 程序4.1每年初,综合办负责编制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应包括:a) 评审的目的、范围、依据;b) 评审的时间(前后两次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c) 评审时需要的资料;d) 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名单;e) 评审工作要求;f) 评审会议议程。4.2评审一般是在一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全面完成后1-2个月内进行。认证前例外,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4.3各评审人员根据评审程序要求,先对所要评审的内容收集信息,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准备好自己在评审会议上的发言稿。4.4总经理对评审的结果进行总结,做出结论性意见。综合办做好会议记录。4.5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适宜和有效,是否持续改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b) 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三方审核);c)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顾客抱怨等);d)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e)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和有效性;f) 以前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g) 可能影响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h) 改进的建议等;i)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情况。4.6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应对下列事项做出决定和提出改进措施,并在管理评审报告中体现: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改进;c) 资源的需求;d) 其它要求和内容。4.7管理评审报告4.7.1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会议记录,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宜性做出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4.6条款的全部内容。4.7.2管理者代表将管理评审报告及其发放清单,报总经理批准。4.7.3综合办按发放清单将管理评审报告发放到各部门,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按规定时间完成。4.8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4.8.1各有关部门对管理评审改进建议要求完成后,填写管理评审改进建议要求表,由综合办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其内容为验证实施的有效性,并报告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4.8.2管理评审决议涉及文件变更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9归档 下列管理评审资料由综合办负责收集、整理、归档:a) 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报告;b) 实施管理评审决定的情况及验证的有关资料。5相关文件 HNPL/COP4.2.3-1102A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附录6.1 HNPL/QR5.6-01-1102A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封面)6.2 HNPL/QR5.6-02-1102A管理评审报告(封面)6.3 HNPL/QR5.6-03-1102A管理评审改进建议要求表 HNPL/QR5.6-01-1102A河南鹏劳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 HNPL/QR5.6-02-1102A河南鹏劳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管理评审报告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HNPL/QR5.6-03-1102A管理评审改进建议要求表部门:改进建议要求:管理者代表: 日期:实施情况:实施人: 负责人: 日期:验证情况:验证人: 综合办负责人: 日期:1 目的 为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强化新派遣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2 范围 适用本公司新派遣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的控制。3 职责3.1市场运作部负责提供有关市场信息、顾客要求信息等。3.2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培训。3.3派遣服务会同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负责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以及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管理工作。3.4派遣服务部负责编制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和开发文件,总经理审批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书、设计任务书等。4 程序4.1 设计和和开发的策划4.1.1 市场运营部负责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本行业发展动态和顾客需求,编制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总经理决策;并将顾客对服务项目有关的要求提供给相关部门。4.1.2 市场运营部会同派遣服务部有关部门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进行评审,编制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书,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1.3 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内容包括:a) 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b) 明确各阶段任务、职责和权限、人员、资源配置和进度安排;c) 明确适合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d) 明确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确保有效沟通。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更新。4.2 设计和开发输入4.2.1 设计和开发输入是设计和开发的依据。4.2.2 派遣服务部根据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书,组织编制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使其输入具体化。内容包括:a) 顾客对新派遣服务项目的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c) 设计和开发的必需的其它要求。4.2.3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由派遣服务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的、矛盾的,应协调或解决,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并形成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经批准后,做为设计的依据。4.3 设计和开发输出4.3.1 设计人员依据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件,开展设计和开发工作,并编写相应的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4.3.2 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应明确新派遣服务项目接收准则。4.4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4.4.1 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列的评审,评审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派遣服务部负责人批准并会同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4.4.2 设计和开发评审应评价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以及识别和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纠正措施,确保最终设计满足顾客的要求。4.4.3 每次评审都应有结论,改进建议,并形成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项目负责人对评审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或纠正措施。派遣服务部负责跟踪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填入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的相应栏目中。4.5 设计和开发验证4.5.1 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即通过提供客观证据,表明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4.5.2 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法可采用与已证实的类似派遣服务项目设计的结果比较和设计输出结果的评审等。4.5.3 验证结果和由验证结果所引发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并填写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4.6 设计和开发确认4.6.1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或已知预期使用的要求,应按照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确认应在新派遣服务项目交付前完成。4.6.2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方式可以选择:a) 组织召开新派遣服务项目评审会议,形成新派遣服务项目评审报告;b) 组织邀请顾客新派遣服务项目进行评价,形成顾客评价情况报告;c) 将新派遣服务项目送行业专家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4.6.3 确认结果和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存,并填写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4.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4.7.1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范围是指已输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也包括阶段输出的文件,如:对已经批准的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更改等。4.7.2 设计和开发更改,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进行:a) 在后一阶段设计中发现已评审的前一阶段的设计结果有问题;b) 顾客投诉、新派遣服务项目变更和派遣服务项目的改进等。4.7.3 设计和开发更改,应填写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通知单,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7.4 对任何设计和开发的更改,都应根据更改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对该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正式实施前得到授权人的批准。4.7.5 更改的评审结果和由此产生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存。5 引用文件5.1 文件控制程序。6 记录6.1 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书。6.2 新派遣服务项目任务书。6.3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6.4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6.5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6.6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通知单。HNPL/QR7.3-011102A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名称起止日期编制部门背景资料综述(市场需求、顾客期望、竞争对手情况等)可行性分析(人员、资金、成本等):总经理批示:HNPL/QR7.3-021102A 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任务项目名称:新派遣服务项目开发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配合部门完成时间 审 核: HNPL/QR7.3-021102A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项 目 名 称设 计 依 据设 计 部 门项目要求:质量目标:顾客特殊要求: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通用信息:备 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31102A 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评审日期设计输入要求:设计输出内容:评审内容:设计缺陷及改进建议:评审结论:改进或纠正措施实施结果验证:评审参加人员部门职务或职 称评审参加人员部门职务或职 称HNPL/QR7.3-041102A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项目名称验证日期参加人员:设计输入综述:设计验证方式:设计验证结论:对验证结论的跟踪结果:备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51102A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项目名称确认日期确认的方式:确认结果(可另附相关资料):确认结果采取的措施:参加人员: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61102A新派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通知单项目名称更改日期更改原因及内容:会 签:编 制: 审 核: 批 准: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职责和具体做法,旨在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本公司计划的安排或标准的要求,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3.2管理者代表负责:a) 编制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b) 组织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组;c) 协调和监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d) 负责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和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计划;e) 协调或仲裁纠正措施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的难以解决的争执问题。3.3审核组长负责:a) 组织编制具体审核计划日程表,并组织实施;b) 分配审核任务到每个审核组成员,并审核每个审核员制定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c) 编制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3.4综合办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管理,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3.5各受审核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出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4 程序4.1编制年度审核计划4.1.1管理者代表每年初组织策划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4.1.2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频次、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审核组成员及具体安排等内容。4.1.2.1审核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标准条款,部门及区域,每年至少全部审核一次。4.1.2.2审核的频次: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和年度工作的安排而决定,但每年至少一次(前后两次内部审核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遇到特殊情况,如: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修改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方审核认证或复审前。由管理者代表修改审核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及时组织实施。4.1.2.3审核安排:综合办可采取集中某段时间的连续审核或分散时间审核4.2审核前的准备4.2.1成立审核组4.2.1.1审核组由管理者代表指定的审核员组成。并委任审核组长。4.2.1.2审核员的资格:a) 经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合格并颁发合格证书,且受总经理聘任为审核人员;b) 审核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4.2.2审核组长将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个审核组成员。4.2.3审核员收集研究受审部门的有关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以及了解受审部门的质量活动情况,编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并送审核组长批准。4.2.4审核组长制定当次的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于审核前5天内将审核计划印发给受审部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a) 受审核的部门;b) 目的范围;c) 主要审核活动的标准条款和日期安排;4.2.5受审核部门收到审核计划后,应确定陪同人员和参加审核首末次会议的人员,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迎接审核。如对审核计划有异议,应在两天内反馈到审核组,经过协商,修改审核计划。4.3审核的实施4.3.1审核的首次会议4.3.1.1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召开首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简要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及具体做法,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其审核任务,商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及地点。4.3.1.2与会人员应在年第 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4.3.2现场审核4.3.2.1审核员根据编制的检查表,实施具体审核活动。通过到受审区域察看、问讯和审阅有关文件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作好记录。4.3.2.2审核员在审核中如发现不合格项,应在现场向受审核部门领导或代表说明,并要求其确认不合格项。4.3.2.3在现场审核完成后,如有不合格项,审核员应填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定及签名后送交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中应填写:a) 受审核部门及其负责人;b) 审核员姓名;c) 审核日期;d) 不合格事实的描述;e) 不合格的依据;f) 不合格的类型;g) 审核员签名。4.3.3末次会议4.3.3.1末次会议的准备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召开内部会议,填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项目分布表,对全部审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客观、公证的结论性意见,为末次会议的召开做好准备。4.3.3.2召开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必须全部出席,也可适当增加人员。参加会议的人员,均应在年第 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审核组长就审核情况、发现的不合格项和审核结论,加以说明。4.4.审核报告的编写、审批及发放4.4.1审核报告的编写 末次会议后,审核组长应于5日内编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其内容包括:a) 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 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及其负责人;c) 审核日期;d) 审核所依据的文件;e) 不合格项的观察结果,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报告作为附件,附于审核报告之后;f)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及结论意见;g) 审核报告的分析情况。4.4.2审核报告的审批 审核报告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4.4.3审核报告的分发 审核报告由综合办按其分发清单,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4.5纠正措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4.5.1纠正措施计划的制定 受审核部门接到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后,应于3日内在报告中填写纠正措施计划,送审核员签名认可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5.2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4.5.2.1受审核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经批准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4.5.2.2受审核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未制定纠正措施计划时,管理者代表应加以追查,并向总经理报告。4.5.2.3在实施纠正措施过程中,如出现部门之间对实施产生争执时,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协调仲裁。4.5.2.4纠正措施如发生问题,不能按期完成时,受审核部门应向管理者代表说明原因,请求延期,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修改完成纠正措施计划的时间。4.6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4.6.1 综合办跟踪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反映,并委派一名审核员对该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并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报告中的相应栏内填写验证结果和签名。4.6.2审核员在验证中,如发现纠正措施计划未完成,应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由管理者代表追究该部门责任,并责令限期完成。4.6.34.7审核组应将每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所产生的资料、报告等送综合办归档保存,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文件。5附录5.1 HNPL/QR8.2.2-01-1102A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封面)5.2 HNPL/QR8.2.2-02-1102A内

    注意事项

    本文(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程序文件.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