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doc

    • 资源ID:469944       资源大小:52.61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doc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1过去的一年,南平市城乡规划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工作部署,健全规划编制体系,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内抓制度规范,对外抓服务拓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双丰收。一、20_年工作情况(一)规划编制方面1、以规划编制工作为核心,持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逐步完善各项规划体系,提高控规覆盖率。在总规层面。抓住国务院同意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人口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武夷城镇带空间布局与分区发展等六个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县(市)总体规划修编,督促和指导县(市)抓好总体规划中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等划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邵武市总规纲要和邵武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建瓯市总规和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有武夷山、顺昌、政和、光泽等四个县(市)。在控规层面。组织编制了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研究,完成中心区(含紫云、四鹤、梅山)分区、黄墩分区、水东分区、水南分区单元控规编制,目前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覆盖率已达60%。指导和协助西芹镇组织完成南平西站片区及西站接线控规、龙踞山旅游综合体控规编制,与延平新城指挥部合作组织编制延平新城陈坑瓦口工业园、增坑物流园、洋坑码头、段树坑控规等。在专项规划层面。重点推进有利于城市特色塑造、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方便生活的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引导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开展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防震抗灾规划征求意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南平港总体规划、延平湖旅游规划等。在村镇规划层面。完成2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的报批、1个省级试点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截至目前,5个省级试点镇(邵武市和平镇、建瓯市徐墩镇、建阳市水吉镇、浦城县仙阳镇、顺昌县郑坊镇)已完成总规报批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0个市级试点镇全部完成总规编制。2、以武夷新区、延平新城规划建设为重点,持续拉开城市框架。按照省里对“新区”开发建设提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和“做美、加快”的要求,坚持绿色理念,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武夷新区:围绕“一山两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风景名胜、城市中心、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功能分区,加快推进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新区、旧区、景区、保护区、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目前武夷新区核心区(南林-赤岸)控规已获批,兴田组团控规、月亮湾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崇阳溪两侧重点地段修规、崇阳溪保护开发及通航规划、渭村片区控规及兴田组团地块控规等均已完成初步方案;综合交通、城市景观风貌、崇阳溪景观带等重点专项规划正在不断深化。年底前将完成邵口部-西岸、芹口、东站、新岭等片区控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延平新城:建设延平新城是加快中心城市空间重构、发展转型的重大举措,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需要。我局组织编制了延平新城总体规划、控规等各个层面的规划;同时,主动到延平新城指挥部对接洋坑港区开发、增坑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多条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主动送规划上门。3、以建设“美丽南平”为引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和“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工作,着眼于亮化美化绿化,全面推进“三边三节点”等重点区域景观整治和改造,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四绿”工程,打造生态绿廊。完善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重点跟踪南平市高铁片区交通枢纽节点及绿化景观工程、南平市滨江路沿江景观带改造工程两个省级“三边三节点”重点项目;开展南三龙铁路南平西站站前片区、夏道风情小镇城市设计,规划好南平北和南平西两个城市门户;积极帮助解决中心城区公建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完成了4个社区体育公园选点,义务帮助梅园新村、怡景嘉园等社区设计农贸市场的改造方案,积极推进人民医院新址、延平书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完成南平境内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协助市政协做好延平湖历史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配合市文广新局做好南平市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整体规划。4、以服务城镇化发展为重点,持续推进县域、小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围绕建设绿色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生态绿廊的目标,按照“做大做强城镇、做精做美乡村”的总体思路,加大县域城镇规划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科学指导编制和修编乡镇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小城镇和村庄适度集聚发展。完成南平特色村镇规划建设系列专题研究。提出南平市特色乡镇和美丽村庄规划策略指引和建设指引。着力打造镇村整治规划样板。围绕建设美丽村庄的要求,组织编制了政和县杨源乡洞宫村美丽村庄规划、武夷新区西岸村整治及修规、邵武市大竹镇谢墩村尤家组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整治规划。开展闽北传统聚落地图编制。全面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建立完善传统村落档案。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调研。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24个乡(镇)48个行政村,进行点对点指导,从规划角度提出区域发展定位、特色经济、村庄布点、环境整治及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印发各县(市、区)住规局供参考和借鉴。(二)规划管理方面1、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变“要我规划”为“我要规划”:站位全局,顶层设计,立足本级,辐射全市,主动作为。对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重要节点规划等,都能够做到想市委、政府之所想,急黎民百姓之所急,提前谋划,提前运作,努力当好市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百姓的公仆。变“找上门”为“走上门”:积极服务基层、服务重点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对村民建房批量办证项目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对入驻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优先办理、快速办结、上门服务、协调配合、跟踪督办;对已签署成交确认书、但因资金等原因未签订出让合同的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先行对其项目总平图进行预审,以促成这类项目早日开工。变“闭门搞规划”为“开门编规划”: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工作的途径,开展送规划进社区活动,多种形式征求广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一是积极探索并联审批模式,按照“同步收件、同步审批、办结、分别发证”的运作模式,牵头发改、环保、国土部门对市本级办理的省、市重点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施部门间并联审批,以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从而缩短办件时间、提高效率。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将局审批事项梳理、整合为6个行政许可事项、1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个公共服务事项、1个行政确认事项、2个行政处罚事项、1个行政监督检查事项。并对办事规程中涉及的兜底性条款进行清理,彻底避免在纸质和网上办事规程中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字样,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三是实现窗口当日办结“零”的突破,随着“一书二证”延期这一办理事项作为即办件授权窗口办理,打破了我局所有办理事项都是承诺件的现象,即办件从无到有,提升了当日办结率。全年审核审批科获得第一、第三季度“红旗窗口”,三人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3、注重管理质量、提升审批效能。向社会各界公开十项承诺,叫响“马上就办”,落实“办就办好”。所有审批项目均通过局建设项目联审会集体研究,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内运作,确保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今年1-11月共依法核发“一书两证”202件,其中选址意见书46件,规划面积161.4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68件,拟用地面积1367.8万平方米;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88件,拟建筑面积71.9万平方米。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70%。完成32个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审查、51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核实,出具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意见函等批复67份,为紫云公租房、新建路铁路棚户区等7个保障性住房,市立医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均未发现有以权谋私、违规审批等违法违纪行为。4、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划编制立项程序开展规划编制委托相关工作。完成南平市规划咨询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初步建立规划咨询、评审专家库。进一步规范规划调整报批工作,制定规划局部调整、修改报批程序。启动技术管理规定修编工作,制定规划区内村民个人建房管理规定、规划编制成果动态更新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提交“棚户区内的危旧房改造意见”、“关于南平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事项的请示”。并按照科室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机关内部业务审批及行政办公规程,制定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规定及工作规程。其中南平市(延平区)城市规划区村民建房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办审阅通过并印发至延平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三)队伍建设方面1、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今年2月起,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全程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作风建设,以反对“四风”为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增强群众观念,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挂村服务”、“美丽乡村”规划调研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尽办帮助解决,树立了依法行政、全面履职、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进一步缩短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规划理念不够新,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村民自建房、危旧房改造等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以及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一些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定期上街开展规划宣传并征求意见、送规划进社区、定期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定期下基层联系县(市、区)住规局和互动联动挂点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构建加强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机制体制。2、着力强化队伍素质提升。以开展创建“服务发展科室”、“党员先锋岗”、“十佳党支部”、“十佳党员”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先后邀请了上海、天津、南京、厦门等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专家来延为全市规划系统讲解规划设计6场,本系统领导开设关于城市设计、日照分析、美丽乡村等专题讲座5场。采取“小集中”的方式,由分管领导分批次带领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县(市)作业务培训,与县(市)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交流我市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具体工作。此举既精简会议,又达到预期效果,很受到基层住规系统的欢迎。3、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从行政管理、廉政建设、机关效能、组织人事四大类着手,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南平市城乡规划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工作规定、车辆和驾驶员管理规定、关于重申进一步严肃上下班考勤、请销假制度的通知等13项规章制度和文件。局主要领导带头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联审制度、主要领导“四不直接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规划编制项目的委托由局立项联审会议研究决定。通过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工作纪律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不断提升。4、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新修订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全面排查189个廉政风险点,绘制防控流程图,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23条,制定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方案,汇编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并在市纪委的指导和监督下,不断强化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许可和建筑工程许可事项的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局主要领导带头严守“八项”规定,叫响公车姓“公”不姓“领导”的口号,除恶劣天气外,班子成员一律停止用公车接送上下班;禁止公款吃请,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今年1-11月三公经费支出33.05万元 同比下降23.75% 公务接待支出2.26万元 同比下降66.67%。严控会议次数和规模、发文和简报,截至11月底,全市规划系统综合性会议同比减少50%,各类发文同比减少14.4%。回首过去的一年,思想建设和业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工作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如:规划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不相适应,并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规划区内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有待提高;规划技术管理人才还较缺乏;规划的批后管理上力度还不够刚性等。二、20_年工作思路20_年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创新规划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规划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精心打造绿色城市、特色乡镇、优美乡村,有效服务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一)贯穿“一条”主线: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着力服务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刚结束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把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仍然保持原有的高压态势,一以贯之抓学习、加大力度抓整改,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规划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常、细、长”的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效地运用“群众观点”来指导城乡规划工作,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渗透到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理念、内容和各项机制中,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等各个方面,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依法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不断提高规划科学决策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干事创业能力,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全面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二)围绕“两个”重点:按照“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编制好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公共要素配置等专项规划。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城市规划区内规划控制一张图。提高“一市两区”的规划覆盖率,倡导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加快市、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排污、交通、卫生、公交、燃气等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土地、能源、电力、产业等要素规划,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服务武夷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兴发展区域的崛起。按照“北收、南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建阳、武夷山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协调和指导,逐步加大对武夷新区分局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将武夷新区作为工作主战场之一。继续深化完善各项已通过评审的编制项目,抓紧上报市政府审批;抓好正在编制的兴田组团控规、南林片区水之廊地段修规等项目的评审组织;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云谷小区等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打造出高效便捷、服务于民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商务中心和全国一流的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加快推进武夷新区及南林片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协助市直各有关部门开展路名、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新机场选址规划的前期工作。同时继续抓紧抓好在编规划编制审查工作和已批规划管理执行工作,梳理落实尚未签约规划编制项目。以服务延平新城为重点,持续助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按照“科学、有序、高效”的工作原则,将城乡规划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在征得市政府同意的前提下,逐步下放给延平区。抢抓合福高铁、南三龙快铁和延顺高速、绕城高速的建设机遇,做好高铁、高速公路连接线及重点项目的规划服务,推进中心城市路网建设,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强化延平新城和西芹片区规划实施,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有序推进延平新城和西芹分区单元控规编制工作,力争20_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全覆盖。进一步细化启动区、重点产业片区、港区(码头)、安济站前片区等四大片区的深化设计,系统梳理延平新城的市政交通设施,积极主动配合新城建设指挥部做好招商引资和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三)着力“四个”提升:提升城乡规划理念。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超前规划、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知识。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科学衔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学习厦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多规合一”、莆田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晋江新型城镇化等经验做法,结合南平实际开展相应专项研究。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成立南平市规划学会和建筑保护协会,积极参与南平市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论证、咨询,协助做好有关项目的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等技术服务工作,为促进古建筑、古村落保护提供规划技术支撑等,开展同国内外、省内外同行业的合作交流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省内外优秀规划编制单位参与南平市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借力、借脑”,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产生好的规划方案,带动南平市规划编制水平的全面提高。提升规划编制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规划布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_20_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抓住南平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开展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指导县(市、区)正确把握城市及城镇的不同功能和发展定位,编制总体规划、镇村体系和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指导有条件的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完善规划设计。二是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重点关注与民生焦点和城乡规划前沿技术理论有关的专项规划编制,根据编制经费情况逐步开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控规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排涝、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水系、城市水循环、城市渣土消纳场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推动地下空间布局,供水、给水设施布局,加油站、加汽站充电桩布局等专项规划,促进市政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控规动态维护和管理机制。三是逐步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从单纯建设美丽乡村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大力组织实施“宜居社区共建共享”行动计划,将城市宜居社区建设列入共建美丽南平的重要内容。结合“绿色乡镇”创建,以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合理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重镇、旅游旺镇、产业集镇、历史文化名镇。继续抓好5个省级试点镇和1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规划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貌整治规划。同时,优化社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重视老旧社区、城中村社区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开展棚户区改造“五原”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完善社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养老服务等机构设施,为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提供规划保障。力争到20_年底,各县(市、区)宜居社区比例达到30%,20_年达到70%,20_年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到宜居标准。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富有闽北特色、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4A文化旅游景区,不断提升高铁时代我市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着力做好南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兴田)的布展工作,综合体现闽北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乡建设和未来发展蓝图,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规划展馆,形成武夷山旅游的新景点。五是继续强化规划编制指导。在加强对县(市)、乡村规划编制过程的指导的同时,指导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市交通、市政、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填补我市有关专项规划的空白。提升规划管理效能。一是健全业务审批规程。开展南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平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切实规范和指导南平市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重点是针对南平山地城市特点,在地下空间利用、日照分析、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指标和规划核实办法、规划审批管理等专项上提出详细的技术细则;继续完善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推进村民安置用地、回拨用地的标准制定和落实工作;研究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部门联审制度,对涉及消防、安全等及其他有特别影响的进行部门联审,进一步规范审批工作。二是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加强审核审批科(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尽可能快速便捷的服务。主动参与和介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区域的规划建设过程,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规划服务。对工业企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坚持“绿色通道”办理,实行“整体打包、随到随办”,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继续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主动帮助基层、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南平规划信息系统。围绕“智慧南平”、“数字规划”建设,推进规划全过程信息数字化。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不断开拓规划信息服务新领域,计划启动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完成“一张图”体系的建立,力争20_年可实现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全覆盖。四是强化规划监督。加强日常规划管理,严把规划方案审查关。着眼于用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严格按照总规要求,突出绿色城市建设,高标准高品位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重点区域规划,按照控规要求将各项公共设施同步落实;加强日常规划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把规划督查作为规划管理的一项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队伍形象。一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务实型、复合型规划干部队伍。继续加大招考招聘和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突出抓好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规划干部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技术难点的能力、应对复杂矛盾和解决焦点问题的能力。将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升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快推进。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持续整治“四风”,把全局上下作风根本性转变用刚性的制度规范起来,要规范公务接待报批程序,杜绝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多下基层多接地气,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履职的目标。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把制度治党的工作常态化,坚持不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无条件遵守“八项规定”的有关制度,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并举、三位一体。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进规划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行业特点,把健全完善廉政制度建设贯穿于日常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干部职工廉政警示教育,自觉爱岗、爱业、爱家,增强廉政勤政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营造健康的廉政氛围,保证规划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促进全市城乡规划事业科学发展。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2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阳”的中心任务,我局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促对接、兴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不断优化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积极助力“2345”转方式工程建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引导我区加快对接深莞惠、融入珠三角的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一)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超前谋划,积极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对接合作。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开展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修编;督促各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开展山顶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及休闲谷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规划编制。(二)加快新型城市化规划步伐,强化规划在指导城市化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完成东部片区、片区北部组团,部片区、区,片区,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片区、片区、各镇行政中心片区,以及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休闲谷项目等1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城镇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三)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各镇完成2个以上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四)完成公园、详细规划,区、区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路城市设计(白云一路至淡澳河,长约5.8公里,控制宽度300米)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二、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城乡规划实施(一)实施阳光规划,强化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在规划编制、修改、实施各环节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提高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规范、高效组织区城市规划建设联审小组会议和局规划建设评审小组会议,有计划、按程序地把前期工作做细,做翔实,做好沟通和预汇报工作,把需要评审的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并提出结论性的问题供评委们参考评审。(三)继续完善我区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起草并争取出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二)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安全。(三)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等制度;深入开展防高坠、防坍塌、防起重机械伤害三类事故的专项治理。(四)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六)配合市局做初步规划全市预拌砂浆布点工作,合理规划分布我区生产预拌砂浆企业,即能市场的使用又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力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四、强化行业市场的监管和整治(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二)继续强化燃气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各企业,各供应站扎实完成安全发展和供气保障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适应发展形势,适当增加人力、科学调配工作,设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装、安装、通气点火等业务需求,切实提升燃气保障服务水平。五、采用备案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一是做好工程造价备案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政府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备案工作;三是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价备案工作;四是做好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备案工作。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一)着重理顺职能移交衔接,紧密跟进区政府与有关企业达成的保障房建设合作项目,大力推进淡水古屋、淡水粮所两处分别进行200套的保障房建设,切实确保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二)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创新住宅建设理念,带动城乡住宅品质整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三)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践。调整完善并编制完成我区绿道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推动已确定的绿道网示范段的建设实施。一是配合叶挺故居纪念园项目开展周边绿道的规划设计,将该段绿道打造成串连秋长东部片区各景观要素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树名木、山塘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节点的纽带;建设方案融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编制。二是引导镇隆镇抓紧启动西部片区山水绿道建设,将之打造成串联镇隆丰富山水、人文、红色旅游资源的绿色走廊,争取在6月底建成11公里村庄绿道配合该镇荔枝节节庆活动深入开展。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320_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努力承担规划使命,构建空间规划供给体系,组织编制规划项目24个,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积极化解“城市病”,完成9条断头路改造设计方案,规划新增停车位2.1万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核发工程规划许可面积4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一次办结”改革、规划信息化、村庄规划经验在全省推介,规划工作以96.2%的满意率高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为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20_年工作回顾(一)加强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化城市总规修改方案。按照习总书记“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盘活中心城区周边16平方公里用地,积极推进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合理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加强山体和水体保护。目前,总规修改方案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正在报省政府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体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充电桩布点、市场布局、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及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举办了全市城乡规划业务培训班,指导督促各县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地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编制北湖区龙女康养小镇、苏仙区翠江小镇、汝城县热水温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规划,促进特色发展。(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一是简政放权。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北湖区、苏仙区政府,将符合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且满足环评要求的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权下放至高新、经开规划分局。二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造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报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自动存档等功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专家验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出台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行政审批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结合“一次办结”改革,认真落实容缺受理、预约代办等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和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开发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手机APP。今年以来,核发选址意见书31份,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85份,用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证96份,建筑面积为420万平方米。五是加强批后监管。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严防规划走样。20_年办结规划核实项目92件,立案查处42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8万平方米。(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结合城市总规修改,组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武广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独具郴州特色的风貌框架。二是严格规划审查。借助外智外脑,调整充实规委专家库,聘请了包括周绪红、聂建国等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制定规委工作章程,出台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对重大项目审查一律要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加,实行评审票决制。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郴州裕后街、首家、刘家、江津、中大街半边街上黄门街等5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板梁、陂副、村头等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沙田镇、白石渡村、碕石村、余家村、庙下村等5个村庄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已启动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四)统筹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组织编制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规划,落实禁建区限建区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棚改项目规划实施机制,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明确棚改项目下达规划条件前,应完成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拆除(净地)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双修。针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中心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研究,及时从城市规划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强化规划引导,顺利完成了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有关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旧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市规委专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管理进行督查,对选址不合理、审批不规范、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责改,义务编制汝城县文明特色镇东山村、五一村等多个扶贫村庄规划,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规划智慧。二、2018年工作计划2018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新时代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郴州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规划改革创新一是强化公共政策定位。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角度出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城市病”、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为突破口,对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系统性完善方案,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做好引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市规委平台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资源共享,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管制矛盾和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实现各部门在“一张蓝图上”作业。开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全链条开展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促进项目“可落地、可决策、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督查”,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制图、入库标准,探索建立全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研究、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现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好基础。(二)增强城市韧性,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一是提升承载能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疏导交叉口、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明确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内容。快速推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标准,推广海绵型小区、广场和道路建设。二是推进城市设计。严格划定“三区四线”,加强空间管制。组织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山体水系空间景观、两江(东江与郴江)沿线滨水风光带等项目规划。完成郴江河两岸沿线(城区段)、武广高铁门户区域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