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课题研究基本知识和方法修改1.doc

    • 资源ID:4673291       资源大小:110.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题研究基本知识和方法修改1.doc

    学校教育科研讲座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陈自元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讲,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中学教育科研的特性;中学教育科研的途径和策略;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几个报告的撰写一、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已经是教育界不争的事实。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广大中学校长和教师也深知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须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科研创名校的理念,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取得成功并具有质的飞跃,依赖于其教育科研开展的水平。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动力。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诸多挑战,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许多过去不曾遇到、不熟悉、甚至不属于我们工作范畴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去完成;许多我们熟悉、习以为常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角度去认识、去审视、去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全面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愈来愈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当前,急需要解决转变教育观念和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如对教育基本功能、基本价值的认识,对教育的开放性和基础性的认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等。1、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领导学校,必须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有了科学的办学思想,才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宽阔的眼界,也才可能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目标。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科研。一所学校确立了办学理念,校长只有带领学校广大教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学教育规律和特点,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的做法,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途径,从而增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预见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才能使办学理念得以实现。2、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我们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广大中学教师和校长在教育实践第一线,面对教育实际工作,直接接触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效益和教育质量。许多教师和校长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但由于未能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不能把局部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而也失去了指导他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才可能科学地总结经验,并使之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使自己“隐性”的经验变成为“显性”,供他人学习和借鉴,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成果。这样对教育教学工作才具有比较普遍的指导意义。3、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此对学生、教师、职工产生潜移默化、深刻久远的影响。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标志和象征。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科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人们一提到分层次教学,就会想到南京师大附中;提到成功教育,就会想到上海闸北八中;提到选择教育,就会想到上海建平中学;提到课程改革,就会想到北京四中总结这些名校的办学经验,可以看出,他们无一不是紧紧地抓住教育科研这一主题,依靠教育科研来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今年四川省开始评选特色学校,德阳五中以“博”文化为特色参评,他们在2010年以“博”文化为课题申报立项为四川省规划课题。可见,教育科研提高了这些学校的办学品位,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学校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千校一面,千人一色,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在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上大做文章。只有特色化的学校,才能培养有特色、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许多特色学校的经验证明,教育科研是一副强有力的“催化剂”。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学校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4、开展教育科研,能够造就一批“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校长,功德无量的是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学校从低一级阶段向高一级阶段的发展,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使教师形成从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样需要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事实上现在评选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参加教育科研是一个硬条件,明年四川省将开始全省实施中学评正高,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主持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大,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能力强和研究水平高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要求他们的教育观念先进,教育理论功底厚实,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和丰富的成果。中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21世纪教师所必备的一种品质。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愈来愈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增加自己工作的科研含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靠科研推动教学等已逐渐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名校长、教师,由管理型、勤奋型转变成学者型、科研型,最终成长为教育家也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1、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是由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刚要也规定:“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校长、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例规定:中学高级教师必须承担教育科研任务,并且要写出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或论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68条):明确指出,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部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袁贵仁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健康发展,教育必须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教育科研提供理论支持。2、科研让教育心悦诚服。科研可以让教师站在未来的边缘谋划现实的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有前瞻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高度思考现实的教育,才能结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谋划今天的教育改革。教育是为了创造学生未来幸福的事业,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只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人云亦云,何谈创造未来的幸福;科研可以让教师的理性与激情在教育活动中交相辉映;科研能让教师克服错误的惯性,错误的经验往往具有强大的惯性,它一旦形成,就成了我们工作的定式和习惯,理所当然地习以为常,并固执地认为我们原有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甚至出现固步自封、效率低下、发展缓慢、背道而驰,离教育规律越来越远。魏书生给老师总结了开展教育科研的三大好处:一是教育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从而也能发现一个更广阔的教学天地。我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观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怀。由于自新,便会感觉他人新、世界新、工作新、人工作起来就有了乐趣;二是教育科研能提高效率,提高教学效率靠什么?有的说,靠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但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反感了,学习厌倦了,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有助于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许多是教师出身。我国古代的孔子,现代的陶行知、斯霞、魏书生等;外国的夸美纽斯、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教师成为教育学专家,就必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从事教育科研和试验。苏霍姆林斯基毕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他在偏僻的乡村中学里,他和他的同事倾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写了40多部教育学专著,不仅丰富了苏联教育理论的宝库,也为丰富世界教育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体会是: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的思考王国。3、科研让生命持续精彩。我们生活的并不轻松,我们的生存境遇在社会转型期将更加复杂,我们的发展状态更不容乐观,有人调研,有四成中学教师有心理疾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大折扣。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科研联结着教育的幸福与生命的精彩。精彩的生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也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幸福体验,才可能促使我们的教育生命持续精彩。科研能深度唤醒教育情感。中学教育科研主要任务不是真理知识的发现积累,而是教师情感意识的深度呼唤;不是对教育规律的求证和确认,而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深刻体验和理解。我认为: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具体的问题,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几套方法;更重要的是催生一线教师改变教育现状的激情,拓展职业生活的空间,丰富对教育活动的体验,活化对教育意义的理解,为生命的持续精彩诸如丰盈的情感动力。(以我校的郑志勇老师为例说明)科研能造就灵心慧眼。教育人生的精彩在于教师有精彩的思想和灵心慧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有人说:你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吗?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反思,赶快去总结,赶快去提炼,赶快去合作,赶快去找回梦想和理想、信念和信心,赶快去成为你自己。科研能让精彩的生命更真实。在现实中,几节观摩课、几篇小文章、几本获奖证书,往往会给某些教师带来较大的认同和成功,乃至小有名气,成为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这种看似顺利而辉煌的成长历程往往缺乏一种底气和根基,被人们称为“辉煌背后的空洞”和“教师的泡沫发育”,这说明这种辉煌和成长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扎实的功底,深刻的智慧,灵动的活力,持久的发展。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真实地成长,因为,要科研就必须学习,就必须思考,就必须实践,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走进教育科研,用一点一滴的研究串起成长的岁月,书写无愧于自己的教师人生。二、中学教育科研的特性(一)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具有草根性的教育科研1、为什么要定位为”草根性”?这是对基层教育科研的形象化比喻,它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就像草根一样,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让每一位教师在“草根化”的教育科研中快乐成长,这正是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根本宗旨。2、怎样才能体现出“草根性”?从直击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开始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提出自己的草根理论,形成自己的管理、教育、教学特色(草根文化、草根成果)。(二)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具有细节性的教育科研1、为什么要定位为”细节性”?细节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易。”【案例1】越能把握细节,战略定位越准1949年美国兰德公司研究结论:“中国将出兵朝鲜,美国将输掉这场战争”。报告结论虽然只有16个,但研究细节多达100多个,研究报告附件长达300多页。【案例2】要成大事,先做小事日本狮王牙刷公司员工发现牙刷生产中的小问题,结果解决了大问题,成就了大事业。学校管理、教书育人工作,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只有抓好了一个个细节,能做好工作;只有注重了细节研究,才可能追求卓越。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应该注重研究教学细节;研究把握教学实施细节,有助于捕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学细节是一个包含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师生互动的语言和行为单位,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精确化、智慧化和效率化。2、怎样才能体现出“细节性”?要留心观察、善于捕捉、找准问题、谋求解决。(换)(三)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具有校本性的教育科研1、为什么要定位为”校本性”?校本性就是以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体现了中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价值追求要使教育科研真正体现出群众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校本性就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集体行为,有利于解决“教、训、研”长期脱节问题。校本性就是要将教育科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班级、课堂,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研究内容具体,研究主体突出,专业引领落实,有利于形成研究“共同体”,提高研究实效。校本性教研所创设的多元对话氛围、民主和谐的管理环境,有利于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引领教师有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作用:为学校观念文化建设铸就灵魂;反思作用: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架设桥梁;促进学习: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增光添彩),把学校真正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组织,促进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做到“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教学教研一体化或同步化”。2、怎样才能体现出“校本性”?把当前学校常规管理、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困惑”、“难点”、“热点”、“焦点”变成教育科研课题,使常规管理、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与课题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梳理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带共性的问题,并申报立项为研究课题(也可确定为学校或学科组共同的研究专题),全校教师或一个学科组的教师都围绕这个带全局性、根本性的课题开展“集体攻关、协作研究”,就有利于整合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共同体”。要善于从“小现象”中发现“大问题”,坚持从管理者、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入手,着力于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立足于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精讲精练”、建构轻负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老师们看到教育科研的实际效用,享受到学习研究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以增强教育科研对广大教师的吸引力。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引导教师加强教育科研的知识储备,把教育科研过程真正变成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变成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教学智慧的过程(立足点定位在“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四)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具有行动性的教育科研1、为什么要定位为“行动性”? “行动性”(“教”中“研”、一边“研”一边“教”)体现了“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点,与严格的实验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技术要求要低一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行列中来;同时行动性研究更能体现教育的客观规律。“行动性”要求我们的研究要以实际工作者为研究主体,研究的对象就是实际工作者自己的实践行为,是自我反思式的研究模式,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教改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室就是实验田、学生就是实验对象)。“行动性”关注的不是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中学教师们日常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有利于提升行动质量,特别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增强工作效率。“行动性”中主要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从事研究,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研究结论同时也是下一步所要采取的实践措施,能确保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质量不断提高。其实施环节是“发现梳理问题采取行动措施反思总结得失采取针对性策略”(不断循环上升)。不能将一个学校的教师分为“教书者”和“研究者”两大阵营!2、怎样才能体现出“行动性”?课题选定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高度重视选题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目标要定位在“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上,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教师特点的研修机制;(换)结论1:对中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细节性、校本性、行动性”等特性的认识,有利于将平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统整到“研究”的范畴来理解和对待,实现“课题研究校本化、校本教研课题化、教学教研一体化、研究力量整合化”。自读参培:是更新观念、寻求理论支点的研究;教学设计:是决策教学、寻求最佳方案的研究;课堂教学:是临床实验、寻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堂观察:是课例比较、寻求成功经验的研究;评课议课:是诊断教学、寻求高效教学的研究;写课后记:是自我反思、寻求发展捷径的研究。(换)结论2:对中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细节性、校本性、行动性”等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在教育科研中坚持以下“五个为主”: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教学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校本研究为主。为什么要“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运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直接解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改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有价值的重要问题,直接为中学教育改革服务,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追求最大可能的效益,是衡量中学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以应用研究为主”问题即课题(要有发现问题的习惯)、分析即科研(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结论即成果(要有总结经验的水平)、发展即创新(要有创新发展的能力)。为什么要”以微观研究为主”?宏观研究比如:我国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与实验研究;西部大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等。中观研究比如:农村中学整体改革研究;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研究;中学校长负责制研究;农村中学校长选拔与聘任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微观研究比如:语文情景教学研究;数学尝试教学研究;化学启蒙教育研究;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研究等。中学教育科研,对一所学校的研究来说,主要还是以微观研究为主。为什么要“以教学研究为主”?中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广大中学教师,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一切学校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主。因此,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教学研究。为什么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近些年在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研究模式。它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行动研究是作为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者研究组织中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中学教育科研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这是适用于广大中学校长和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与教育实验相比,行动研究不一定需要有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它便于中学校长和教师掌握和应用操作。教育实验在教育研究中受到很多的限制,对实验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广大中学校长和教师往往难以胜任。正是针对教育实验难于普及推广的问题,行动研究应运而生。行动研究为广大校长和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它能够帮助校长、教师改进工作的现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方法。为什么要“以校本研究为主”?校本研究是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它是指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自行确定课题、自主规划设计与实施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课题均来自学校自身工作的实际,而不是外在的东西。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宿点是体现学校面貌的改变,学校实际工作的改进,师生员工的发展。(换)结论3:对中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细节性、校本性、行动性”等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在教育科研中立足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中学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学为职场起点的教育科研寻早适合教师的科研,是教育科研部门、专职教研人员和广大学校领导的共同职责教师的教育科研是行动行为的科研,是以反思实践为己任的科研,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提高行动质量和效益。教师必须开展教育科研,才能实现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三重身份: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中学教育科研应从本地本校的实际问题入手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问题是创新的前提。问题的水平决定了研究的水平问题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前瞻性,还要有明确性、可操作性。中学教育科研应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学校建设学校发展处于较高阶段时,需要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学校管理模式。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关键差异,在于学校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的不同,学习型、研究型学校建设正是基于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强弱的分析“科研兴校”是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和职责,校长必须出思想、出制度、出策略,用现代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兴校”要求学校领导要争当科研型领导,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科学决策的有机结合;要做学者型领导,实现教育科研与解决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要造就一批专家型教师(对专家型教师的基本要求:要优化教育教学思想、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要始终处于进行时态、要提出自己的草根理论),实现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换)三、中学教育科研的途径和策略(一)中学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进行教育科研的20种黄金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想到了才能做到;发散思维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收敛思维从核心解开问题的症结(盯住一个);加减思维1加1大于2;因为减少而丰富;逆向思维答案可能就在事物的另一面;平面思维试着从另一扇门进入;纵向思维从链条的另一端开始解决问题;灵感思维阿基米德定律就是这样发明的(灵感是长期积累、思索、酝酿的爆发);侧向思维另辟蹊径,跳出原来的圈子,换一个视角看问题;系统思维学会对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类比思维比较是发现伟大的源泉(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联想思维风马牛有时也相及(敢思善想才可能创新突破);简单思维复杂问题可以简单化;逻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形象思维抽象的东西可以形象化;质疑思维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移植思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辨证思维真理就住在谬误的隔壁;换位思维站在对方位置才清楚问题关键;共赢思维从孤军奋战走向团队共赢。(换)应用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必须树立五种“基本意识”:先导意识:教育科研是“磨刀石”;磨刀不误砍柴功。主动意识:做到“教、训、研”融为一体。服务意识:把教育科研视为提高质量的“秘密武器”。过程意识: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创新意识:有所突破,在方法策略上有新的提炼;注重成果的交流推广。(换)同时要坚持五个“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理论植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先进理论的学习改造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模式。工作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研究)。学习与反思的有机结合:专业成长=学习+反思+研究。分散与集中的有机结合:鼓励个体独创,营造合作氛围。长期与短期的有机结合:中长期龙头课题+阶段小课题。(换)还要做到五个“注重体现”:在教育科研的动机上:要克服“功利”注重体现“内需”。在教育科研的选题上:要避免“跟从”注重体现“个性”。在教育科研的实施上:要减少“形式”注重体现“过程”。在教育科研的方法上:要丢掉“单一”注重体现“综合”。在教育科研的评价上:要力戒“浮华”注重体现“实效”。(换)(二)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现代的教育科研方法较多,中学教育科研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校本研究法、教育叙事法、教育案例法、教育反思法、教学课例法、文献研究法。主要讲以下三种方法:1、调查法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问题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换)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教师层面的基本模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学校基本模式是: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换)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换)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是: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换)3、案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关于案例含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教育上的案例首先表现为一个事件。但是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作为案例的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没有真实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二是这个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成为一个案例。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以成为案例。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二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是描述中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四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五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的背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篇文章或其它近似于案例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既然任何案例的基础,都是个人或一个单位在实际情景中所面对的事实,若把虚拟的材料、没有任何问题或疑难包含在内的材料也纳入案例的阵营,案例的主要特征也就几乎不存在了。(换)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了讨论的焦点。问题讨论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了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问题。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可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等,案例研究所得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最后,案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例如横向的差别比较,纵向的改变和进步,各有不同的作用。(换)(三)中学教育科研的重点热点1、改革学校管理、创办快乐校园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研究。2、深化课程改革、建构高效课堂研究:课标教材的新特征(特别是知识呈现新方式)与有效实施研究;新课程理念行为化策略和方法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问题研究。(换)3、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精讲精练研究:优化教学观念研究(教学观念的十大变迁):优化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结构、组织形式);优化教学策略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等);优化教学评价研究(过程、终结、综合等);优化教学手段研究(传统的和现代的直观手段都要研究)。(换)我们研究进行过程的优化,注意教师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手中有案,一心只为教材走;二重境界:心中有文,读懂教材万事休;三重境界:眼中有人,教育乃是唤醒人。中学教育科研的一个最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要引领教师探索建构智慧课堂、快乐课堂、轻负高效课堂,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脑中有标、眼中有人、心中有情、手中有法。(换)建构高效课堂需要引领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教什么?要研究教材在什么起点上教?要研究学情教到什么程度?要研究学段目标怎样教?要研究策略、手段教得怎么样?要研究反馈评价为什么这样教?要善于总结教学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换)整体提高中学教学质量需要研究解

    注意事项

    本文(课题研究基本知识和方法修改1.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