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仪表维护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4660678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2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仪表维护操作规程.docx

    仪表维护操作规则(试行)编制审核审定审批编制部门:仪表自动化控制部二。二二年四月三十日目录第五部分仪表维护与检修规程4第一章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4第二章气化炉高温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9第三章气化炉表面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16第四章热电阻维护与检修规程21第五章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维护与检修规程25第六章双金属温度计维护与检修规程29第七章导波雷达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32第八章雷达物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41第九章浮筒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46第十章超声波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50第十一章磁致伸缩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55第十二章射频导纳物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60第十三章放射性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67第十四章电接点液位计维护与检修规程76第十五章音叉料位开关维护与检修规程78第十六章压力(差压)变送器维护与检修规程83第十七章压力开关维护与检修规程88第十八章弹簧管(电接点)压力表维护与检修规程92第十九章涡街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97第二十章靶式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103第二十一章电磁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HO第二十二章质量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117第二十三章旋进旋涡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123第二十四章转子流量计维护与检修规程128第二十五章本特利探头、前置器维护与检修规程132第二十六章电子皮带秤维护与检修规程137第二十七章定量包装秤维修与维护规程145第二十八章505电子调速器维护与检修规程159第二十九章安全栅维护与检修规程179第三十章气化炉表面温度采集系统维护与检修规程187第三十一章气动薄膜调节阀维护检修规程192第三十二章气动调节阀气缸执行机构维护检修规程206附录仪表检修校验单220第五部分仪表维护与检修规程第一章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关于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镇洛一银硅(K型)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其他型号热电偶亦可参照使用。1.2 基本工作原理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1.3 构成及功能热电偶(如图1.I)主要由热电偶元件、保护套管和接线盒构成,热电偶元件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热电势的变化,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热电偶,接线盒用于与二次仪表连接。图1.1.热电偶1.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1.4.1性能指标基本误差一级400±3oC;>400±0.4%toCo二级400±3oC;>400±0.75%t°Co(注:t为测量端温度)1.4.2规格1)测量范围:-40120(TC02)热电极直径:0.23.2mm各种规格。1.5 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1)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2) 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偶在其中的作用。3)掌握数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该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5)掌握常用测试仪表和有关的标准仪表的使用方法。1.6 完好条件1.6.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耍求。1)铭牌应清晰无误。2)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3)紧固件不得松动。4)端子接线应牢靠。5)保护套管应无泄漏。6)新制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要牢固,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近似球状。7)新制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1.6.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1)运行时,热电偶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2)正常工况下,热电偶工作温度应在该热电偶测量范围的20%-80%o3)热电偶接线端子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该超过IOOoCo16.3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1)热电偶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2)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3)穿线管和软管应敷设整齐。1.6.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1)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2)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准确无误。3)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1.7维护1.7.1日常维护1.7.2 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1)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偶运行情况;2)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损断裂,连接处是否松3)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1.7.3 定期维护每周进行一次热电偶外部清洁工作。1.7.4 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为12个月。1.7.5校准仪表二等标准钳链-钳热电偶、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0-50°C直流电位差计、0.05级管式高温炉、0-13O(TC冷端恒温器、多点转换开关、油(水)恒温槽。1.7.6校准接线要准确无误。1.7.7 基本误差校准热电偶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校准顺序为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校准。增加管式高温炉温度,当炉温升到校准点温度并稳定后进行热电势测量。测量顺序如下:参考端一标准一被校1被校2被校3一被校4被校5被校5被校4被校3被校2被校1标准参考端。测量过程中,炉温变化不得超过5C,并做好记录。被校热电偶热电势误差Ae用下式计算:e=6被测+(e标证标测)/S标准XS被测-e分式中6被测一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6标测一标准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e标证一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e分一在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S标、s被一分别表示标准、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的微分热电动势,mVo校准时,若参考端温度未处于。时,可用下式计算参考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值:E(t,t0)=E(t,t1)+(t1,t0)式中E一热电偶的热电动势,mV;to一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OQC;3一校准时热电偶参考端的实际温度。1.7.8校准质量标准校准后的热电偶应达到第14.1条规定的性能指标。1.8故障及处理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热电势值偏低热电偶受潮,绝缘不良清洗烘干或更换热电偶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或热端损坏更换热电偶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正确接线线路电阻不准确正确配置线路电阻热电势值偏高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种类不符更换补偿导线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更换热电偶线路电阻短路更换线路电阻热电势不稳定端子接触不良拧紧接线端子绝缘不良或局部接地卜舐烘干或处理接地故障1.9检修1.9.1检修周期热电偶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1.9.2 检修内容1)清除热电偶套管内外灰尘、油污等杂物。2)检查热电偶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拧紧或更换紧固件。3)检查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损或断裂,并修复或更换。4)对用于高温承压的保护套管应进行探伤检查。5)按本规程第1.7.8条对热电偶进行标准。6)对检修后的热电偶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1.9.3 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后的热电偶应达到规定的完好条件。1. IOftjg1.10. 1投运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热电偶接线是否正确、牢固。2)对带联锁或位式调节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1.10.2投运步骤1)将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和二次仪表连接;2)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1.1.O.3验收1)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2)检查热电偶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3)热电偶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1.imws1. 11.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进行作业需经工艺人员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11.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对运行热电偶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2)不得带压拆卸热电偶保护套管。1.11.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偶,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1.12注意事项1.12.1使用注意事项1)按照被测介质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管和垫片。2)热电偶安装的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的要求,并便于维护检修检查。3)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接头处的环境温度最高不应超过IOOoCo4)使用于0以下的热电偶,应在其接线座下灌蜡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绝。5)热电偶首次使用前,应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1. 12.2检修注意事项1)热电偶的保护管如有损坏,可按原结构进行修理或更换。2)廉价热电偶有轻度和中度损坏,可将工作端剪掉一段,重新焊接起来用。也可以将热电偶工作端和自由端对调焊接使用。损坏严重的热电偶必须更换新的。3)钳链一钳热电偶在氧化性环境中工作可靠,但金属的蒸汽和碳对钳有害特别是还原性气体危害更大。因此,使用中遇到有害气体时,必须将有害气体隔离。钳错一1.热电偶表面有轻度和中度损坏,应进行清洗和退火。第二章气化炉高温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煤气化炉高温热电偶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投运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2.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煤气化炉采用的GY-WRNB系列热电偶的维护与检修,其它类似的仪表亦可参照执行。2. 1.3气化炉高温热电偶的特点高温热电偶是在气化炉正常运行时直接测量炉内温度的,目前用B分度热电偶,即双钳错热电偶,用铝一30%钱和钳一6%铭两种合金丝做成热电偶元件,它的长期工作温度为150(C,短期使用可达1700,在600°C1500°C时,测温热电偶元件精度为土0.5%或±4C,但它在600。C以下时,几乎没有热电势°它的保护套管的材质和结构有别于一般热电偶的保护管。2.2 工作原理2.2.1 1基本工作原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我们将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气化炉高温热电偶也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保护管的结构和材质。2.2.2 基本结构特点气化炉是高温高压特殊设备,正常生产时内部温度1390C,压力6.5MPao气化炉炉膛内部的耐火砖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减薄,故热电偶的插入长度也不是一个固定值,需在现场测量温度测量口处耐火砖的厚度,决定插入长度,所以,气化炉测温热电偶是一个组合式结构,其结构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承受气化炉压力和高温;2)便于与气化炉承压炉体连接和拆装;3)套管烧穿后,能够保持密封,不使气化炉高温气体由热电偶处泄漏。为满足上述要求,一般采用双套管结构,外套管为高温耐磨陶瓷管,内套管为刚玉套管。为满足气化炉工作压力的要求,便于安装和拆卸热电偶,气化炉体上设有法兰接管,热电偶本身也设计成与气化炉工作压力等级一致的法兰接管。为了制造成承压测量元件,非金属材料的陶瓷或刚玉套管只能组合固定在金属法兰套管上。2.2.3 主要技术指标热电偶分度号:B型。保护管材质:无压烧结亚微米SiC保护管内衬CT1.。耐腐蚀性:同时抵抗氧化性和还原性气体的双重腐蚀。最高耐温:1750oCo承压能力:8.7MPao使用寿命:大于3个月。外径:30mmo防护等级:IP67。气化炉高温热电偶实物图片气化炉高温热电偶的结构图2.3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1)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2) 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偶在其中的作用;3)掌握数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5)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2.4 完好条件2.4.1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耍求,即:1)铭牌应清晰无误;2)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3)紧固件不得松动;4)端子接线应牢靠;5)保护套管应无泄漏;6)铠装测温元件的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2.4.2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耍求,即:1)运行时,热电偶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2)正常工况下,热电偶工作温度应在该热电偶测量范围的20%80%;3)热电偶接线端子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IOOoCo2.4.3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1)热电偶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无脱落;2)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3)补偿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4)穿线管和软管应敷设整齐。2.4.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1)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2)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2.5 维护2.5.1 日常维护D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偶的运行情况。查看仪表指示是否正常,对比四个测温度点读数是否正常。查看热电偶与气化炉连接法兰、防爆接线盒与防爆挠性管密封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P1.检查记录。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爆场合不得带电打开仪表接线盒。2)定期维护每周清理一次热电偶保护管表面的粉尘。对比四个测温度点读数是否正常。做好维护记录。2.5.2 定期校准D校准周期每次安装前应校准。2)校准仪器令直流电位差计:0.05级令二等标准柏铭一钳热电偶令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050。C令管式高温炉:01600令冷端恒温箱令多点转换开关令油(水)恒温槽3)基本误差校准热电偶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校准顺序为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校准。增加管式高温炉温度,当炉温升到校准点温度并稳定后进行电势测量。测量顺序如下:参考端-标准-被校If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参考端一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一被校4<-被校5;测量过程中,炉温变化不得超过5C,并做好记录。被校热电偶热电势误差用下式计算:e=6被测+(e标准-6标测)/S标准XS被测-e分式中:6被测一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6标测一标准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e标准一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e分一在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S标、S被一分别表示标准、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的微分热电动势,mVo4)校准时,若参考端温度未处于0,可用下式计算参考端温度为OCC时的热电势值:E(t,t0)=E(t,t1)+E(t1,t0)式中:E一热电偶的热电动势,mV;t0一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0;1.热电偶参考端的实际温度。5)校准质量标准校准后的热电偶应达到第2.2.3条规定的性能指标。2.5.3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显示值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补偿导线接反,一般在基建时或检修后由于接线的人员疏忽造成,属人为因素。按正、负对应重新接线。显示值比实际值偏小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绝缘层被磨破,造成信号回路接地。将破损处用绝缘胶带包好,重新接线。无显示或显示值超量程接线盒内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消除接线盒内部导线的应力,重新接线。温度显示值缓慢上升或下降补偿电阻或温度补偿电路故障。更换补偿电阻或温度补偿电路(在DCS卡件上)。保护管磨蚀保护管被高温下气体和熔融煤渣的冲刷、腐蚀。定期检查、更换保护管。示值漂移或晃动信号屏蔽系统DCS柜内接地不良拆开信号线,对其进行对地放电处理;保证信号线在机柜侧接地良好。指示值偏差增大受到环境、温度、介质等影响热电特性发生变化。更换热电偶。2.5.4检修1)检修周期与气化炉大修时同步进行。2)检修内容械规定办理检修委托书,并进行断电、泄压、挂牌等操作处理,具备检修条件后,方可施工。检修至少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使用不适宜的工具进行检修,以防损坏热电偶C检查保护管、法兰、防爆接线盒外壳有无裂痕、损伤等。将保护管从气化炉上拆下,检查法兰端面、配套转换短管、各段特殊材质保护套管、测温元件等零部件。保护管有任一部件损坏时,应当报废。彻底清理炉体上的保护管插入孔,确保待装保护管能顺利插入到指定位置。测量炉体上保护管安装法兰端面到炉内耐火砖端面的距离以确定保护管的插入深度。检修完成应校验测温元件,检验方法参照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做好检修记录。清点工器具,清理作业现场。3)安装(更换)热电偶及注意事项首先准备好待装热电偶及垫片、螺栓、相应的工器具等,同时要检查热电偶是否完好。必须确认气化炉炉膛温度低于300。C以下,同时抽负压的状态下,方可开始作业(注意:必须有工艺人员配合监护)。拆卸旧热电偶时,要先用松动剂清除法兰螺栓的腐锈,打开接线盒拆线,然后缓慢松开螺母,谨防炉内余压泄出伤人。拆下的坏热电偶要保存好以备入库。同时开始清除法兰上的旧垫片,注意不耍损伤法兰密封面。应在气化炉内熔融的炉渣尚未完全凝固下来,把保护管抽出来。安装新的保护管时,建议将组装好的保护管放在专用的支架上,支架放在带轮的小车上。先将一根与保护管直径相同的铁杆插入法兰口直到炉内壁,然后在铁杆与炉砖之图2.1气化炉高温热电偶配置剖面图将铁杆缓慢拔出,使保护管刚好对准炉体上保护管安装法兰管正中,以大约每分钟2mm的速度向炉内缓慢推进,使保护管及热电偶避免遭受热冲击。保护管端部应缩回炉子向火面耐火砖约15mm,以降低熔融炉渣对热电偶的冲刷,延长使用寿命。待新热电偶插入炉膛后,用螺栓、螺母均匀紧固好,打开接线盒将信号线按正确的方法连接好,然后密封好接线盒。待气化炉炉膛温度升到700。C以上时,要对新更换的热电偶法兰进行热紧,以防炉膛压力进一步升高时泄漏。2.6 投运2.7 .1准备工作1)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并符合规定,有投运方案。2)确认仪表及联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3)安装至少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4)确认保护管与气化炉本体上的保护管安装法兰连接牢固、可靠,补偿导线连接正确、可靠,防爆挠性管连接牢固、可靠,防爆接线盒按要求盖好。5)确认仪表电源、工艺条件等正常,具备试车条件。2.6.2投运1)接通仪表电源,预热15分钟以上。2)密切观察温度曲线,发现异常立即检查,并对比其余三支热电偶的指示值,以确定是工艺原因还是仪表本身问题。3)待气化炉压力、温度均达到正常工艺值时,确认仪表正常运行后,由操作人员签字方能认为投运完毕。4)清点工器具,清理作业现场。2.6.3验收投运合格,应符合有关标准,办理验收手续。验收技术资料应包括:1)检修质量及缺陷记录;2)更换零、部件清单;3)投运记录;4)热电偶校验合格证书。2.7安全注意事项2.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2)进行作业需经工艺人员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对运行热电偶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2)不得带压拆卸热电偶保护套管。2.7.3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2)投用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并按步骤进行。3)谨防烫伤、坠落事故的发生,必要时可要求工艺、设备人员共同配合。4)带联锁的热电偶,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第三章气化炉表面热电偶维护与检修规程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4. 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煤气化炉表面热电偶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投运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5.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煤气化炉采用的WXRK-211型表面热电偶的维护与检修,其它类似的热电偶亦可参照执行。6. 1.3气化炉表面热电偶的作用气化炉表面热电偶是用于监测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的温度。气化炉是高温、高压容器,其内部温度在13901500°C,压力高达6.5MPa。炉内所衬炉砖在高温时会熔蚀,在热气体和融渣的冲刷下会不断变薄。如果砌砖时有缺陷,高温气体会通过砖缝侵入炉壁,造成炉砖脱落、毋塌。上述情况会使气化炉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在异常高温、高压作用下气化炉金属外壳强度迅速降低,许用应力急剧下降,导致设备隐患。因此,必须随时监测气化炉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度并及时报警。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温度还可反映炉内耐火砖减薄的程度,通过监测该温度可预先确定更换耐火砖的时间。我公司气化炉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度在250375°C之间,正常为325左右。3.2工作原理3.2.1基本工作原理表面热电偶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它能够连续产生与其长度所及范围内最高温度相对应的毫伏信号并上传到DCS,用来连续探测监视区域的最高温度。与普通热电偶相比,具有任一点感温功能,而普通热电偶只能单点感温,也就是说它的热端是不固定的。我们正是利用其上述特点最终实现以线、面代点,减少布点、使系统简单,达到监测气化炉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度的目的。热敏材料mV补偿导线负极执被材料Ti点温度低于T2点,“临补偿导线正极时”热端转移到端点图3.1表面热电偶工作原理图图3.2表面热电偶外形图、表面热电偶布置图、缆式表面热电偶结构图3.2.2主耍技术指标令铠装材质:InCOneI60。令分度号:K型令测温范围:80-880oC令外径:3.0mm令响应时间:5s令寿命:平均寿命20年令接头:防水接头令防护等级:IP67。图3.3气化炉表面热电偶安装固定件(夹具、压板)3.3完好条件3.3. 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1)铭牌应清晰无误;2)各部件应完好齐全;3)固定件、防水接头、防爆接线箱与防爆挠性管密封是否良好;4)测温元件无非正常的变形和破损,与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接触良好。3.3.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1)上位机指示能够正常反映各个测温点的读数;2)远程I/O与上位机通讯正常;3)热电偶接线端子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IOOoCo3.3.3设备及环境整洁,符合工作要求,即:1)测温元器件应清洁、无锈蚀、无粉尘;2)进出线束整齐,无破损,无杂物缠绕,线号及标识清析、齐全;3)工作环境应清洁、无尘、无油污,并满足本规程3.2.2中的相关耍求。3.4.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无误,符合管理要求,即:1)说明书、安装操作手册、软件光盘等各类随机技术资料应齐全;2)系统原理图、仪表接线图、测点分布图(图号05034-5001-12)应完整、准确;3)远程I/O的用户组态程序清单、各类参数的修改更新记录应齐全、准确无误;4)巡检记录、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外委送修记录、用户程序备份应齐全、准确无误。3.4. 护3.5. 1日常维护D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偶的运行情况。查看仪表指示是否正常,对比各个测温点读数是否正常。查看热电偶与气化炉表面固定件、防水接头、防爆接线箱与防爆挠性管密封是否良好,表面热电偶是否有非正常的变形和破损,与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接触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爆场合不得带电打开仪表接线箱。2)定期维护每周清理一次热电偶防爆接线箱表面的粉尘。对比22个测温区的读数是否正常。做好维护记录。3.4.2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显示值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补偿导线接反,一般在基建时或检修后由于接线按正、负对应重新接线。检查远程IOo的人员疏忽造成,属人为因素。远程I/O故障。显示值比实际值偏小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绝缘层被磨破,造成信号回路接地。远程I/O故障。将破损处用绝缘胶带包好,重新接线。检查远程I/Oo无显示或显示值超量程接线盒内接线端子接触不良。远程I/O故障。消除接线盒内部导线的应力,重新接线。检查远程I/Oo温度显示值缓慢上升或下降补偿电阻或温度补偿电路故障。更换补偿电阻或温度补偿电路。漂移或晃动信号屏蔽系统DCS柜内接地不良拆开信号线,对其进行对地放电处理;保证信号线在机柜侧接地良好。指示值偏差增大受到环境、温度、介质等影响热电特性发生变化。远程I/O故障。更换热电偶。检查远程I/Oo3.5检修3.6. 1检修周期与工厂大修时同步进行。3.7. 2检修内容1)按规定办理检修委托书,并进行断电、降温、挂牌等操作处理,具备检修条件后,方可施工。2)检修至少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3)不得使用不适宜的工具进行检修,以防损坏热电偶。4)按顺序逐区检查热电偶与气化炉表面固定件、防水接头、防爆接线箱与防爆挠性管密封是否良好,表面热电偶是否有非正常的变形和破损,与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接触是否良好。5)清除固定压板与炉壁之间的积灰。6)抽检七个监测区域的表面热电偶。检验方法参照工作用非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7)做好检修记录。8)清点工器具,清理作业现场。3.6投运3.6.1准备工作1)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并符合规定,有投运方案。2)确认仪表及联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3)敷设新的表面热电偶时应确保整根热电偶与金属炉壁外表面充分接触,压板与仪表自动化控制岗位维护操作规则(试行)炉壁之间没有异物,夹具的夹持力量要适度,并将夹具上的锁紧螺帽锁死,安装作业应在气化炉升温前进行。4)安装至少由两人以上作业,办理相应的票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5)按顺序逐区确认热电偶防水接头接触良好,防爆接线箱与防爆挠性管密封良好。6)表面热电偶是否非正常的变形和破损,与气化炉金属外壳表面接触是否良好。7)确认仪表电源、工艺条件等正常,具备试车条件。3.6.2投运1)接通仪表电源,预热15分钟以上。2)密切观察温度曲线,发现异常立即按照投运方案处置。3)待气化炉压力、温度均达到正常工艺值时,确认仪表正常运行后,由操作人员签字方能认为投运完毕。4)清点工器具,清理作业现场。3.6.3验收投运合格,应符合有关标准,办理验收手续。验收技术资料应包括:1)检修质量及缺陷记录;2)更换零、部件清单;3)投运记录;4)热电偶校验合格证书。3.7 安全注意事项3.8 .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并办理相关票证。2)若需要打开仪表外壳或现场防爆箱检修,必须先切断电源。3.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检修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并办理相关票证。2)检修前必须进行断电、停气、挂牌等操作处理,具备检修条件后,方可施工。3)不得带电拆卸仪表或零部件。3.7.3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并办理相关票证。2)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并按步骤进行。3)谨防烫伤、坠落事故的发生,必要时可要求工艺、设备人员共同配合。第四章热电阻维护与检修规程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钳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其他型号热电阻亦参照使用。4.2 基本工作原理热电阻基于导电物质的电阻值与温度呈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工作。4.3 构成及功能热电阻主要由电阻体、保护套管、接线盒等部分构成,电阻体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电阻体,接线盒用于和二次仪表连接。4.4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4.4 .1性能指标1)基本误差:A级士(015+0.002t)oC;B±(0.30+0.005t)oCo2)绝缘电阻:20M(注:t为测量端温度。)4.4.2规格测量范围:-200350°Co4.5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1)熟悉本规格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2)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的作用。3)掌握数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该热电阻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4.6完好条件4.6. 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1)铭牌应清晰无误。2)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3)紧固件不得松动。4)端子接线应牢靠。5)密封件应无泄漏。4.6.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D运行时,热电阻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2)正常工况下,热电阻工作温度在测量范围的20%80%o4.6.3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1)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2)穿线管、软管应敷设整齐。3)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腐蚀的电气设备。4.6.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1)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2)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3)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4.7. 护4.8. 1日常维护D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内容包括: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阻运行情况。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裂,连接处是否有松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2)定期维护每周进行一次热电阻外部清洁工作。1.1.2 定期校准1)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12个月。2)校准仪器二等标准钿热电阻温度计、直流电桥(002级)多点转换开关、恒温油(水)浴冰点槽、液氨杜瓦瓶。3)校准接线4)基本误差校准热电阻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增加恒温油(水)浴温度,当温度升到校准点并稳定后进行电阻值测量,测量顺序如下:标准一被校1被校2一被校3一被校4一被校5标准一被校1被校2一被校3一被校4一被校5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每10分钟不超过。04C,根据所测电阻值查热电阻分度表得到对应得温度值。对用于0以下的热电阻的校准一般取冰点和液氮沸点两个校准点,分别在冰点槽和杜瓦瓶中进行,校准步骤同上。被校热电阻误差t0可按下式计算。t0=t被校nt标式中t被校n一以被校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t标一以标准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0Co5)标准质量标准校准后的热电阻应达到第4.4.1条规定的性能指标。1.1.3 故障及处理见下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电阻值偏低内部局部短路更换热电阻绝缘降低清洗烘干电阻值偏高或无穷大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拧紧接线端子热电阻内部或引线断开更换电阻体示值不稳定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拧紧接线端子绝缘降低清洗烘干4.8检修4.8. 1检修周期热电阻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4.8.2检修内容1)清除保护套管、接线盒内的灰尘、杂物。2)检查热电阻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3)检查热电阻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4)检查保护套管是否破损、锈蚀。5)按本规程第3.2条对热电阻进行校准。6)检修后的热电阻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4.8.3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后的热电阻应达到规定的完好条件。4.94.9. 1投运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热电阻线路绝缘。2)检查热电阻接线是否正确、牢固。3)对带联锁或位式调节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4.9.2投运步骤1)将热电阻和二次仪表连接。2)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4.9.3验收1)逐条检查检修项目完成情况。2)检测热电阻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3)热电阻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4. 10.安全注意事项5. 10.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C4. 10.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对运行热电阻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2)不得带压拆卸电阻保护套管。3)不得随意碰撞电阻体,以免损坏电阻元件。6. 10.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阻,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4.11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介质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套片。2)热电阻安装的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的要求,并便于维修检查。3)热电阻测量回路里,必须包括热电阻和测量仪表之间的导线电阻误差较大,因此,所用的导线不宜过长。使用三线制时,因为基本能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故比两线制测量精度高。在高精度测量的场合,采用四线制,所用的四根连接导线阻值相等(即用同材质、同粗细、同长度的导线),这样可以完成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4)使用于0以下的热电阻,应在其接线座下灌蜡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绝。5)热电阻首次使用前,应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已在使用的热电阻应定期检验,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1次,重要和特殊使用的地方,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6)保护套管一般4-5年应检查1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每次停工检修都应检查。第五章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维护与检修规程7.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7.1 基本工作原理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图1.1.)是直接将热电阻、热电偶的信号转换成420mA标准信号的仪表,可利用普通导线实现远距离传输。7.2 技

    注意事项

    本文(仪表维护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