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精编]浅谈对初中生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优秀名师资料.doc

    • 资源ID:4646973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精编]浅谈对初中生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优秀名师资料.doc

    精编浅谈对初中生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谈对初中生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较大,美术课可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可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感受能力。然而,在现实美术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思维不活跃、创新意识不高等现象。本文探讨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培养中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美术;创新意识;兴趣 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具有造型鲜明生动、色彩富有情趣且直观感人等艺术特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比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学美术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是中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学美术教育已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新课程改革中提到:教师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着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思维、新颖独到的思维能力,具有求异性、批判性、独特性等特点,如思考问题是要突破常规性且具有新颖独特性。在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作为教师应调整自身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即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里,笔者认为美术课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从教材中将所有掌握的知识领悟出来并牢牢掌握,同时结合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进行创作活动。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中学生美术创新意识。 一、 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提出的。其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应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一味的灌输,学生很少有自由发挥的时候,长此下去就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创新思维能力不足,一遇到问题只知道按照定性思维去解决。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对于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尊重,同时要改掉过去的示范、讲解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主动权在学生手上有时会显得教室闹哄哄、乱糟糟的,但只要学生们的欢叫、感慨以及评论都是围绕着教室的课堂内容进行的,我们就不必一味的生气,制止,反而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这样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到他们想表现的东西,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增加课堂的凝聚力。 二、 培养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措施 1、 寓教于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推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源泉。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是比较有趣且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具有造型鲜明生动、色彩富有情趣且直观感人等艺术特征,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上美术课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因此,教师应把美术课的这一优势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投入大量的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从而提高美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在外国优秀建筑欣赏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将教材中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形式,以方便学生能更直观更立体地欣赏世界优秀建筑。 2、 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心理放松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生会自我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并积极思维、提出问题。教师应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尽可能减少临摹和机械训练,多创设一些让学生课堂表演之类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相互之间要平等对待,不可以“长官或权威”的身份管理学生,应当还学生以民主,允许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民主性的教学环境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激情。在教师问学生答环节应注意口吻,尽量要以亲切、商量、平等的口吻来发问,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如“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了也不可严厉指责,而应以鼓励的方式的来消除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另外,教师应在课外多关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热情帮助并指导他们。 3、 特色教学,诱发创新意识 目前很多教材都强调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它们都带有普遍性的特点,缺少地方特色,缺乏独创性,有的甚至不易操作。为了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因势利导,大胆改革,用于创新,把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自编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利用地方特色,带学生到海滩上搞沙雕活动;带学生到码头、渔港亲身体验渔民的多彩生活;带学生到山上感受大自然的美等等,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自然界中事物的结构、形状,以及场景布置,线条的增减等,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合理评价,肯定创新意识 美术作业可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识、欣赏和创造能力,可挖掘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潜力,还可充分调动和发展一些天赋差点的学生的积极性。而在评价学生的艺术创作时应放宽要求,同时要合理应用赞许方法。学生总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因而不论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好坏,学习程式是好是差,作为教师要重视、肯定并多鼓励、多赞扬,多给学生些自信。学生的错误中往往含有合理成分,因此,我们在鼓励绘画好的学生的同时,对绘画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应进行合理的鼓励和赞许,不可作简单的批评责备,也不可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及时的合理的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5、 实践活动,加强创新意识 教师在美术课教学活动中可将生活带入课堂中来,同时鼓励学生要多多参与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艺术作品比赛。这些实践活动可表现出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并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美术课上的美术作业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使学生的情感、技能和创意等较难很好地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而在课外小组活动或者艺术作品比赛中,学生的准备时间较长,精神也比较集中,且作品在构思表现、深入刻画上也教完整。如家乡的房子课外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自身大胆地想象,将以往和现在以及未来房子的变化都展示与画中,形式各异,构思奇特。 6、 主动探究,养成创新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应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提高学生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要激起学生能使大脑有抑制转为兴奋,并形成学习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如在教学生“设计我的空间”时,教师不用可出框架模式,要让学生放开手脚按自己的爱好动手设计房间。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还可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养成创新习惯。 三、 总结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因势利导,大胆改革,用于创新,把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同时,在评析美术作业时,要多多给予鼓励和表彰,多留下学生个体的变化和发展,以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1999 2、 常锐伦,学科教育学大系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岳维,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刍议,新课程(教研版),2010(1)(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甲骨卜辞、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深于比兴、 ,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 3( 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 。 5(“兼爱”、“非攻”是 思想的核心。 6(先秦诸子中, 善养“浩然之气”。 7(先秦诸子中, 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的观点。 8(荀子的 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9(鵩鸟赋是 的骚体赋。 10(枚乘的 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 11(“破釜沉舟”出自 。 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 的主要特征。 13( 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提出的著名观点。 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 16(嵇康的代表作是 。 17(西晋作家中, “善为哀诔之文”。 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 辞仕归隐的宣言书。 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 。 20(孔稚圭的 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 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 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 的文体改革运动。 22(苏轼称 “文起八代之衰”。 的论说文。 23(论佛骨表是24(由于唐代 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5(鲁迅称晚唐 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6( 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27(欧阳修的 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 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 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 散文的风格。 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 的主张。 30( 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7 31(清代骈文中兴,成就最显著的作家是 。 32( 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33( 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并首倡“义法”说。 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 2、古文运动 3、气盛言宜 4、四六文 5、冨吴体 6、燕许大手笔 7、简而有法 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9、“童心”说 10、义法 三、简答题 1、春秋记事的特点。 2、战国策的语言特色。 3、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刻画冯谖形象的, 4、论语?侍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孟子的论辩艺术。 6、墨子散文的主要特点。 7、荀子一书的比喻有何特点, 8、贾谊、晁错散文比较。 9、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10、简述南北朝的文风。 11、陆贽骈文的突出特点。 12、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13、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 14、“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 15、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点。 16、苏辙的“养气”说。 17、苏轼提倡的“辞达”。 18、归有光散文的特色。 四、论述题 1、先秦散文的总体特征。 2、左传的艺术特点。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4、庄子的艺术成就。 5、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6、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就。 7、韩愈的古文理论。 8、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特点。 9、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8 10、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1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色。 12、曾巩散文的特点。 13、苏轼的古文主张。 14、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 15、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铜器铭文 2、深于取象 3、左传 4、记言 5、墨子 6、孟子 7、庄子 8、赋篇 9、贾谊 10、七发 11、史记?项羽本纪 12、骈文 13、曹操 14、曹丕 15、阮籍 16、与山巨源绝交书 17、潘岳 18、陶渊明 19、江淹 20、北山移文 21、贞元、元和 反对骈文 22、韩愈 23、韩愈 24、柳宗元 25、小品文 26、欧阳修 27、醉翁亭记 28、欧阳修 29、苏轼 、茅坤 31、汪中 32、张岱 33、方苞 30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相传孔子编纂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称笔法”。 2、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3、气盛言宜:韩愈继承孟子、曹丕的文气说,把文气和语言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和浮物的关系:“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韩愈认为气指作家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勤学若练、提高艺术水平两方面。韩愈明确指出作家思想道德和学识的好坏,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强调作家必须提高道德和学识修养,文章才能气势充沛。 4、四六文:骈文讲究对偶、辞藻、用典、声律,句式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又因李商隐把他的骈文集取名为樊南四六,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宋代的骈文叫宋四六。 5、冨吴体:初唐武则天时期,富嘉谟与吴少微,二人友善,好尚相同,文风相似,在当时作者中,自为一体,被称为富吴体,特点是力矫徐庾余风,以经典为本,崇尚典雅。 6、燕许大手笔:开元年间,张说、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在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苏颋在武则天时袭封许国公,玄宗时为宰相。朝廷的重要文件大多出于他二人之手,如为天子起草的制、敕,也有代群臣起草的表、状,所谓“大手笔”者,即指这类文字。 7、简而有法:欧阳修提出了“简而有法”的主张。“简”是指对题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简,有高9 度的概括力;“法”是指艺术技巧,要写得生动形象,于含蓄中寓有褒贬。 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澜横生,千姿百态。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 9、“童心”说:李贽认为:“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所谓“童心”、“真心”,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赤子之心和真情实感。李贽大声疾呼,强调“童心”之真,痛斥当时文坛之假,表明他主张发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 10、义法:方苞的古文主张。“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又书货殖传后)就是说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若结合方苞其他论述作总体的归纳,则“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 三、简答题 1、?文辞简略,叙事简若大纲,往往一二短句便记一事,有点类似今天的标题新闻;?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简而有法”,用语严谨精确,一字不苟。 2、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战国策主要记载纵横捭阖的策士之辞,这些说辞铺张扬厉、辩丽横肆,主要表现为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恣肆,纵横驰骋的特点。 3、战国策刻画冯谖形象,欲扬先抑,层层深入,愈转愈奇;还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 4、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子路的直爽鲁莽;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淡泊洒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孟子文章的突出特点是讲究论辩艺术。他特别注意论辩方法,讲究论辩技巧。善设机巧,引人入彀。 6、墨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讲究逻辑。另一特点是崇尚质朴,不重文采。 7、荀子中的比喻极富特色,常用一连串的比喻,层见叠出。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类似的取譬设喻,几占全文之半。 8、贾谊和晁错都主张重农抑商、削弱诸侯势力、抗击匈奴侵扰,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但贾谊颇有迂阔之论,不如晁错之文具体切实,极少空疏之谈。贾谊之文富于文采,有战国纵横之风;晁错之文气势恢宏,明快畅达,论析透辟,冷峻严谨,颇有先秦法家之风。 9、建安时期的散文,突破了传统礼教规范的束缚,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形成了清峻、通脱、骋词、华靡的文风。 10、南北朝时期,文风趋向靡丽,语言更尚骈偶,散文逐渐被骈文取代。特别是南朝,贵绮丽,尚辞采,重骈俪,文坛是骈文的天下;北朝的文章尽管也注重骈偶,而文风却不同,贵质朴,尚征实,求朴野,散体的成就超过南朝。 11、中唐时期,最富盛名的骈文家是陆贽。他的骈体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用典,不征事,不用华丽10 的辞藻,完全以自己浅近朴素的语言写出。 12、古文运动的兴起是政治改革的需要,也是文体改革的需要。 13、北宋古文运动和唐代古文运动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是北宋古文运动是和诗歌革新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改革文风方面,主要是反对浮艳纤弱的文风,北宋古文运动除了要求革除浮艳纤弱的文风外,还要反对艰涩怪僻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缺陷。 14、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成集刊行的,是明初朱右(一作佑)的八先生文集,可惜此书已不传,无法知道他把这八个作家的作品编选成集的初衷。后来唐顺之又有文编一书,选录唐宋散文作品,除韩、柳、欧、王、三苏和曾八人以外,它无所取。嘉靖时古文家茅坤在此基础上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一名,即由此而来。 15、王安石的散文,政治思想性和学术性较强,行文简洁,笔力劲健,文风刚健峭拔。 16、苏辙论文提倡“养气”说。他继承孟子的“养气”和韩愈的“气盛言宜”的主张,强调养气对文章的重要作用。苏辙所说的“气”,指作者的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表现在作品里就是气势。“气”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养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内心修养,二是增加阅历和见识。 17、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他在与王庠书中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答谢民师书也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认为作家要对事物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意之所至,笔亦随之,把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微妙心灵准确地、恰如其分地用言辞表达出来。 18、归有光的散文,从内容上看,大多记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并无惊人的事件、曲折的过程,但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毫末处寄寓情意,给人的印象就异常深刻。从艺术上看,他善于即事抒情,用朴素简练的文笔剪辑刻划一些日常生活的断片,以寄托情感和理想,纡徐平淡,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亲切动人,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四、论述题 1、先秦散文,特别是战国文章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其次,发愤著书;再次,文史哲三位一体;最后,“深于比兴”,“深于取象”。 2、?长于叙事;?长于描写战争;?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3、?塑造了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惊醒而富有启发性。 4、?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同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他常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形象怪谲;?庄子散文词汇丰富,而又运用自如,善于对事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 5、首先,在遭遇不平而发愤著书,通过著作鸣不平于天下后世这一点上,司马迁和放逐之后“乃赋离骚”的屈原是十分相似的;其次,史记能够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征。这种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物描写,是史记的人物传记富于文学特征的又一个原因;再次,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寄寓著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 11 6、在政治思想方面,排斥了佛老,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文学方面,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了革新,确立了一种切合实际,便于表情达意的新散文,缩小了骈文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性散文,并由此促进了其它文学形式如传奇、变文的发展;在影响方面,对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清代桐城派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专一能、怪怪奇奇。 8、最大的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前者之议论为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其次是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突生动,光彩照人。再次,本文气势充沛,激情饱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均极为浓厚,饱含其对英雄的信任与景仰。 9、韩愈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提出了一整套古文理论主张,解决了以前散文家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古文作家,使中唐的古文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韩愈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有意识地以散体取代骈体,给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文以致命的打击,为恢复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作出了贡献。 韩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形成一种规范性的文体,具有雄健奔放、波澜壮阔的风格特征,对扫荡六朝以来的柔靡文风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理论和典范作品,以至他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集前人之大成,而又给予后世巨大的影响。 10、?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 11、欧阳修散文总的风格特色是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即使在强烈抒情时亦如此。平易自然是宋代散文的共性,委婉曲折则是欧阳修散文的个性。所以欧阳修散文别具一种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了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所谓“六一风神”。 12、曾巩擅长为古书作序,如战国策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等;曾巩的散文善于叙事,长于说理而短于抒情;曾巩赞成欧阳修“简而有法”的主张,注重语言的言简意深、概括凝练,形成了曾文典雅洁净的语言特色;曾巩的文风柔婉纡徐、平和庄重。 13、在文道观上,苏轼坚持文道统一,但他更重文,重视文章的文学性;在语言上,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在文章风格上,苏轼崇尚自然,反对雕琢。 14、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真12 所谓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15、晚明小品文不是代圣人立言,不是宣传传统意识的“平正”的大块文章,也不是应世干禄而苦用心机的大著作,与“高文典册”、“肉食大言”的庙堂文学不同。而是不讲“性理”,不受形式拘束,以性灵为主要选择,不肯言他人之所言,而言其所不敢言,运用自然清新甚至口头语言,抒写自我感受之作。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蚊蚋之微,无所不写;游山玩水,吟风弄月;说理言情,往来小简,信手拈来,有则多写便长,无则少写便短,随心所欲,自由活泼,隽永有味,富于个性色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 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 4. 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 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 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 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 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色。 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 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春秋至战国初的思想学术界,大体是儒家、道家、墨家的天下。下列那部著作不是这三大学派的代表著作( )。 A.论语 B.老子 C.墨子 D.战国策 2.( )标志着论说文已经摆脱语录体形式,开始进入专题性论说文阶段。 A.论语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清朝 4.( )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史学价值很高,对后代正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A.艺文志 B.文心雕龙 C.汉书 D.史记 5.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陆机 B.潘岳 C.曹操 D.陶渊明 6.下列作品中不能代表北朝散文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A.郦道元的水经注 B.杨之洛阳伽蓝记 C.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7.传统散文发展和繁荣的辉煌时期是( ) A.先秦 B.唐宋 C.魏晋南北朝 D.元明清 13 8.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 ) A.张说 B.陈子昂 C.梁肃 D.韩愈 9.( )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 A.文心雕龙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0.笔记散文的兴盛在( )。 A.明清 B.南宋 C.先秦 D.隋唐 11.被称作明一代“绝代的散文家”的是( )。 A.张岱 B.徐霞客 C.刘侗 D.王思任 12.清初散文在思想内容上共同的特色是主张( )。 A.文以载道 B.经世致用 C.知人论世 D. 传道明心 13.下列不属于“桐城派”作家是( )。 A.方苞 B.姚鼐 C.刘大櫆 D.戴名世 14.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山水游记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王维 D.刘禹锡 15.史传散文,是在 ( )流传之后产生并发展成型的。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唐宋八大家 2、战国策 3、老庄 4、正始散文 14 5、古文运动 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 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 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色。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15 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 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 4. 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 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 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 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 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色。 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 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A 4C 5C 6B 7B 8B 9D 10B 11A 12B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2、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老庄: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4、正始散文:谈玄的论文大量出现,善谈名理成为一大内容。另一内容即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进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其代表。两篇文章的艺术异同:前者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酣畅淋漓,辞采瑰奇,骈散相间,譬喻警拔,具有震撼人心;后者反言讥讽,嬉笑怒骂尽揶揄之能事。嵇、阮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5、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 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 第一,尚书与甲骨文、铜器铭文、卦爻辞比较,不再是语句或语段形式,而是成篇的文章。 16 第二,尚书标志着中国政论性散文文体的滥觞。 第三,尚书是记言的。 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 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学古创新。 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色。 第一, 记叙中多发议论,即使游记、抒情之作,也偏于议论,而且往往以议论见长; 第二, 记叙中的议论,也不同于前人和同辈作家,多即事言理,他往往以政治家的眼光,从事件中抽译出更高一层的这里或发表其独特的见解。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 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史记写人物在选材和构思上能抓住主要事件,突出人物性格; 第二,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互现法”; 第三,史记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 第四,史记写人,不但写大事,突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还常常写些小事,写些显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细节; 第五,史记人物写得形象生动,与语言运用的突出成就关系甚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司马迁称左传是左丘明所作,故左传又称 。 2.范仲淹的 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3.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 。 4.贾谊的 是西汉政论文的典范作品,也可以说是后世专题性政论的始祖。 5.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 6.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 。 7.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化宗,诗、词创作和学术撰著都有杰出成就,而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突出,今存散文有五百余篇 、 、 、 、 、 以及 ,各体皆工。 17 8.鲁迅称晚唐 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9.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 、 最有名。 10.顾炎武学问渊博,有 之誉,诗和散文均有成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战国中叶分别代表儒家、道家的学术性的散文名作是( ) A.论语和老子 B.春秋和战国策 C.墨子和左传 D.孟子和庄子 2. 笔记散文的兴盛在( )。 A.明清 B.南宋 C.先秦 D.隋唐 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清朝 4.( )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一部拔出流俗的散文名著。 A.汉书 B.史记 C.论衡 D.文心雕龙 5.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 ) A.张说 B.陈子昂 C.梁肃 D.韩愈 6.( )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 A.文心雕龙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7.苏洵的( )是为人传诵的言兵的名作。 A.木假山记 B.六国论 C.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D.名二子说 8.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 A.苏洵 B.苏轼 C.黄庭坚 D.陈师道 9.( )是古代散文集大成的时代,也是突破传统,面对世界,孕育新体散文,向现代散文过度的变革时代。 A.先秦 B.明代 C.清代 D.唐代 10.项脊轩志的作者是( )。 A.王慎中 B.宋濂 C.归有光 D.王世贞 11(称得上是一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典型之作的是( )。 A.胡铨的戊午上高宗封事 B.李纲的上高宗十议札 C.岳飞的南京上高宗书 D.陈东的上高宗第一书 12.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陆机 B.潘岳 C.曹操 D.陶渊明 13.下列不属于“桐城派”作家是( )。 A.方苞 B.姚鼐 C.刘大櫆 D.戴名世 14.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山水游记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王维 D.刘禹锡 15.史传散文,是在 ( )流传之后产生并发展成型的。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18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竹林七贤 2、 古文运动 3、 初唐四杰 4、骈文 5、春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庄子散文的成就。 2.简述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19 3.简述战国策中的说辞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韩愈散文的成就 2、从散文的视角,简要评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左氏春秋2、岳阳楼记3、谏逐客书4、过秦论5、四史6、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精编]浅谈对初中生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优秀名师资料.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