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专题一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docx

    • 资源ID:4646080       资源大小:140.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一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docx

    专题一 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在我国全面推行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一批学校因为开展教育研究而大大提高了办学水平,众多中小学教师因为参与教育研究而显著提升了专业素养。但是,我们也还会看到一些需要人们认真反思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虽然组织力量花时间进行了一些课题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把教育科研当作一种摆设,或多或少存在形式主义的做法;不少教师把教育科研看作额外负担,并拒斥自身的研究者角色,也有教师认为教育研究太高深了,想要参与但觉得无从下手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中小学教育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还缺少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认真研究这些问题,获得有关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正确认识,对于促进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研究就其最一般的含义来说,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育研究是以探索培养人、教育人的规律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者有目的地认识教育现象、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结论的过程。每一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教育研究工作,只是研究的水平、研究的层次不同,研究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而已。资源链接:教育研究的性质中小学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是研究者(主要指中小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这一定义首先描述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践特性。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中小学教育研究必须有其明确的目的,即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活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研究者以严谨求实,符合逻辑的方式去解释教育现象,论证提出的假设,而不是对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对教育事实的简单陈述。其次,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研究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再次,中小学教育研究应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中小学教育研究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收集文献资料、实施研究,最后到数据分析、形成研究报告,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并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研究,否则很难取得科学和有效的成果。二、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征中小学教育研究遵循着教育研究共有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中小学教育研究也具有其鲜明的特征。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征,是开展教育研究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现象和规律。(一)具有明显的实践指向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侧重于研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强调研究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重视研究结果的实际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旨在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深有感触地说:“教师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只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所以,中小学教师主要不是要在研究中发现“是什么”的科学原理,而是要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技能,研究的终结不应是成果的学术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为的完善和改进。立足于实践来开展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根本性所在。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都是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坚持开展教育科研,曾对3700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观察,作了详细记录。后来,他在此基础上认真加以研究。写了4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都是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当代的魏书生、李吉林等优秀教师也是在边实践边研究中使自己的教育实践推陈出新,独具特色。因此说,中小学教育研究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经验、灵感条理化,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资源链接:中小学如何开展教育研究(二)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教育科研本质上是追求更为合理的教学实践的过程,旨在使教师获得知识的解放、智慧的启蒙和心灵的自由,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 中小学教师是研究工作的实施主体和主力参与者,因此,该项工作首先应该是以师为本的具体工作,中小学需要的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自己进行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还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并力求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即学校教育研究工作还应当立足于本地本校,实行校本研究。其本质上是行动研究,是让广大教师发现和解决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因此,中小学教育研究可以定位为一项以师为本的微观研究,一项立足于本地学校的校本研究、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二小是一所很普通的小学。该校在“九五”阶段争取到北京市市级重点课题“综合运用学习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小学生学习的研究”,并成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实验学校。他们的做法是提倡每位教师“亲自实践科研的全过程”。学校所有的教师都亲自体验了一遍课题自始至终的每一个步骤。每个人课题完成的质量虽然有高有低,但是这种“亲自实践科研的全过程”,使得所有教师的科研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十五”阶段,这所小学居然争取到三个市级重点课题。于是他们在原有比较好的“带”、“扶”基础上,开始了“放”的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地掌握课题,只在必要的时候向科研人员咨询,展开了有特色的“校本研究”。【资料来源:冉乃彦.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4-215】专题一 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对于中小学教育研究来说,研究方法是一个中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等。资源链接:略论教育研究方法由于中小学教育研究大多是在自然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同,因此这也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使用上不能搞简单的模仿和移植,或盲目照搬照抄,更不能硬性规定要学习推广,而是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情况等影响因素做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方法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和质量,高质量的教育研究经常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资源链接: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三、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对于中小学教育研究活动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了解教育研究的不同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能够明确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定位,明确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具体活动。关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分类很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其类别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按照研究的目的,中小学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也称基本理论研究。它是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索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概括教育的基本原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础研究一般比较抽象概括,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或特定问题,周期较长,没有严格的期限要求,但它“具有普遍性,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为教育实际工作提供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主要包括:1.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隐课程理论的研究”等。2.对教育事业发展有决策和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如“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新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研究”等。3.教育历史遗产的研究。如“我国近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自主创新的历史研究”、“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与评价研究”等。4.各国教育经验和现状的研究。如“不同类型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探索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等。应用研究是运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凡是与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的专题和学科研究都属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的研究。如“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新课改后教师工作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等。2.成功的教育经验的研究。如“学业优秀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分析”、“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等。3.改进和改革教育体制、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应性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等。这类研究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开展,可直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关基础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二者又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应用研究的依据和指导;应用研究是对基础研究的验证和丰富。中小学进行的教育研究,大都是偏向于应用性研究。这是因为,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较易推广,教师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另外,教师在研究中还可以把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同研究活动联系起来。(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追因研究和调查研究按照研究的方式,中小学教育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追因研究和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是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辨的方法,从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1912年,蔡元培在东方杂志第8卷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五育并进”的教育方针:“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吾国古代之道德教育,则间有兼涉世界观者,当分别论之)。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在蔡元培那里,“五育并进”的理由是:以教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在这篇文章中,蔡元培明确反对满清时代提出的“忠君与尊孔”,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资料来源: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实验研究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教育规律的研究。如“学生自主德育活动与自主品德发展研究”,这一实验研究就是在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论的指导下,以日常德育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德育和自我品德发展。追因研究是从结果探求原因的一种研究。如学生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等,都可以进行追因研究。调查研究是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现象或研究对象的材料,以发现其规律性的研究。如“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的个案调查与经济学分析”。(三)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按照研究问题的时间顺序,中小学教育研究可分为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历史研究是指对教育过程的历史发展的研究,包括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教政策、教育实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和对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实际活动以及教育流派的研究。进行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和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进行历史研究主要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现实研究是指针对当前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现实研究是研究当代教育的发展,帮助解决当前教育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实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超前预测研究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及现实情况,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超前预测研究难度要大一些,如“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进行超前预测研究,可以用思辨研究的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四)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教育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论来区分,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也叫质的研究,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性的研究,进而分析和解释现象的含义和特征。定量研究是认识事物数量界限的研究,是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对教育现象内外部关系进行量的分析和考查,寻找有决策意义的结论。二者的特点和差异如下表: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比较质的研究量的研究研究的目的解释性理解,寻求复杂性,提出新问题证实普遍情况,预测,寻求共识对知识的定义由社会文化所建构情境无涉价值与事实密不可分分离研究的内容故事,事件,过程,意义,整体探究事实,原因,影响,凝固的事物,变量研究的层面宏观微观研究的问题在过程中产生事先确定研究的设计灵活的、演变的,比较宽泛结构性的,事先确定的,比较具体研究的手段语言,图像,描述分析数字,计算,统计分析研究工具研究者本人(身份,前设),录音机量表,统计软件,问卷,计算机抽样方法目的性抽样,样本较小随机抽样,样本较大研究的情境自然性,整体性,具体控制性,暂时性,抽象收集资料的方法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实物分析封闭式问卷,统计表,实验,结构性观察资料的特点描述性资料,实地笔记,当事人引言等量化的资料,可操作的变量,统计数据分析框架逐步形成事先设定,加以验证分析方式归纳法,寻找概念和主题,贯穿全过程演绎法,量化分析研究结论独特性,地域性概括性,普适性结果的解释文化主位,互为主体文化客位,主客体对立理论假设在研究之后产生在研究之前产生理论来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理论类型扎根理论,解释性理论,观点,看法大理论,普遍性规范理论成文方式描述为主,研究者的个人反省抽象,概括,客观作品评价杂乱,深描,多重声音简洁,明快效度相关关系,证伪,可信性,严谨固定的检测方法,证实信度不能重复可以重复推广度认同推广,理论推广,积累推广可控制,可推广到抽样总体伦理问题非常重视不受重视研究者反思的自我,互动的个体客观的权威研究者所受训练人文的,人类学的,拼接和多面手的理论的,定量统计的研究者心态不确定,含糊,多样性明确研究关系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变化,共情,信任相对分离,研究者独立于研究对象研究阶段演化,变化,重叠交叉分明,事先设定【资料来源: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此外,教育研究此外按研究的范围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等。以上分类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它们往往并不互相排斥。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已很难设计出一种单一的分类方案来囊括全部方法,而一项研究又往往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可以归入好几种研究类型。资源链接: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一 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四、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原则是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它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规律的反映和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经验的概括,是有效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保证,因而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要贯穿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体现于每一环节之中。(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当尊重客观事实,其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无论是证实或推翻假设,都应该忠实于事实或数据本身。遵循客观性原则是保证教育研究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研究者在研究中应做到:1注重材料信息的客观和真实。中小学教育研究的首要环节就是尽可能全面地占有反映研究问题情况的材料,没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研究。实践证明,研究者所收集的材料越全面、越真实、越系统,就越能反映问题的本质。2坚持客观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在开展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根据预先的假设,不顾客观事实,任意对材料进行删减甚至修改事实与数据。对于研究成果,更要强调实事求是,无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也不论对自己原先的假设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应如实反映,绝不应以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变化的事实中引伸出来。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只有严格的客观态度,忠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的必然联系,才有可能获得科学的结论。资源链接:教育研究中的伦理(二)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研究的假设和研究过程应该尽可能做到可测量和可操作,便于研究活动的展开和评价。例如,“学生掌握一般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这一研究假设中的“一般知能”,较为抽象,很难观察和测量。因此,不妨将它分解为三个次知能,即“组织学习活动的知能、获取信息的知能、运用信息的知能”。然后,再对三个次知能进行分解,比如将“组织学习活动的知能”用“计划学习与利用时间、参加小组和集体学习活动、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三项指标来检验。如此逐一分解,最终懂得研究者可以用各种客观的手段,如问卷、观察、测验、实验变量控制等获得具体数据材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要积极从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并在不断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重视理论的指导,并善于汲取现代科学中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从现代学术思想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为基础,不断从新角度、新的层面、新的方式展开研究,才能不断有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揭示出新的规律。2.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小学教育研究应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和提炼出来的,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和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研究者应从实际出发,以相应的理论为指导,确定经验总结的对象,积累、提炼教育经验事实,论证教育现象、教育措施和教育结果的内在联系,说明其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使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既要对历史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研究者应注意以下方面: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历史上或前人的认识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对历史的经验和思想理论加以有批判的继承,使一切有价值的经验和理论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发展。2.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继承是推动一切科学的重要手段,而创新则是一切科学发展活动的灵魂。中小学教育研究不能没有继承,更不能没有创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是推动中小学教育研究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3.要发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中小学教育研究不是重复前人或他人的劳动,而是在继承已有认识成果基础上,进行十分艰巨的新探索。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才能使认识深化,使理论完善和发展。(五)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还要注重对教育现象内外关系进行“量”的分析和考察,进而发现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或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需要研究者作到:1深入实际,细微观察,掌握事物的真实面貌。这需要研究者通过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及归纳与演绎等方法,运用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2了解事物的质量时,注意事物的数量。任何客观事物,其数量和质量都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既要善于从总体上对事物进行诠释和描述,还要对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量的分析和证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终做出科学和准确的判断。3要正确运用统计和测量的方法。运用统计和测量方法,注意从观察、调查、实验中获得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说明结果,做出结论,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中小学教育研究重视统计和测量方法的运用,以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和教育研究的质量。资源链接:教育研究中的规范、类型与程序五、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日益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对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一)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中,教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开展教育研究,不仅可以出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增强师生员工的研究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形成办学特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学校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千校一面,升学率是其惟一的追求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在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上大做文章。办特色学校,教育研究是强有力的“催化剂”。通过教育研究,能够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的“拳头产品”,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校长唐为民说:“回顾走过的路,我们感觉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最强有力的助推器不是经验,是科研”。“科研是一种态度,我们亲身品味了从迷茫到清醒,从浮躁到踏实,从听和看到想和做的经历;科研是一种心情,我们亲身体验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痛苦到快乐的过程。至此,我们恍然发现,科研还是一种工具,是一把开启教育工作者智慧的钥匙,它可以由令人敬畏转而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和幸福之路”。闵行区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说:“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升办学品质,实现学校目标的重要抓手”。近 10 年来,我校已完成 1 项国家级课题,4 项国家重点课题一级子课型,7 项市级课题,23 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 1500 余篇,出版专著 40 多部。学校正在研究的有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 1 项,上海市级课题 2 项,闵行区区级课题 7 项。“学校今后将继续树立科学的发展意识,让科研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让科研统领学校持续发展”。【资料来源:陈如祥.感悟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J,内蒙古教育,2008(11).】(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这必须是教师主动参与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仅靠培训、学习、交流是不够的,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者指出,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人们几乎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作了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语,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 中小学教育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在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这需要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进而提升理论,这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的拓展和理论水平的提升。其次,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咨询、访问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特别是学习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逐渐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再次,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这些专业能力的提高。最后,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并体现自己志趣、能力与独特个性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它包括对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对职业状况的满意等。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通过讲座、报告、听课、交流研究等形式提高认识,当研究取得预期成果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在教学中会更加自信,对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逐渐形成专业自我。资源链接:教育科研与研究型教师成长(三)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教学中也有很多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学生的时代特征等,都向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教育研究。美国教育家鲍林说:“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即使他们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成功,但他也可以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一般说来,总是会得到答案的。”中小学教育研究围绕育人展开,解决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对某一名差生应如何转化?对某一班集体应如何管理?某一条几何定理怎样讲解才能更利于学生理解?某一节语文课怎样组织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等等。大量的实际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经常会面对、而且责无旁贷要加以解决的难题。以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创造性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正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任务所在,它体现了教育研究与育人的有机统一。中小学教育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育人,不是要建构教育科学的知识系统,而是要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促使教育质量上新台阶。唯有解决实际的问题,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做到研究与育人的统一,研究才有存在的意义和开展的价值,否则势必会发生角色错位,误入歧途。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一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