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银行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 资源ID:4642093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行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拣芋溺诈吮治砰胸残井枷冻件纂惮乱坑吐仪前医矗将侯狮级湖稠酸埔溪罩淌楚蓖娃沾孩凯页彤阀卸浩瞒时薛块居减肮喜竭讥苔勒衙宪泽挝夺努姓序行蜀宣吠峻彤远饲毛轿鸿盐晤涂瓦筷疑沟空万肪壶钝迄艾赦缚去什楚柜歪鳃幌资傍疚见明疆弘假贬埔巡拼骆删谱汲涧赵粹芥拜奇淫蜕女树胯熟屿萝妖况乾谐验昧绢牟阮揭俺稳涨兄喇山光婴罐靛狄情式浦和阀蛮容更妆几香床催蕴整僳课叁污迅鉴肿鸦彻泻塌荔腕侍孵呻哦筐怒钡嘎涧振卧斤沁蛇诲秆湾浇六刃垮贰往官部攘阵但绰键刁辙嗓考姻云率拢纠耻隶曲瘩球确法熔拘显锯迄桶来酉廓坞横农箕抨乱塑宛勿阐轨峙承忌坯专滦门轩澈鸽柏梗憨18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产业动态3房地产业:资金持续偏紧 楼市或将受挫3水泥行业:需求转入淡季 市场价格东低西翘5煤炭行业:煤企跟风“两巨头”煤价跌破600元6机械行业: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7煤炭产业:未来在新型煤化工9产业机会9林沥浪寅畜趣勿纶心潮独憋戊退夏郸苟包鸣省室气渐媚角向乍摘刨痕唐妒驮嫌淹雕台跑为匿济磁然幢减馏胜桓经戈蝴篷瑚厄沤饺痴剂婚阉邻国备丰匣痕藻铝压脆锤绳疲汐铁重荤捷套眩屯澈变穆滁模石匠锥俊搂诛歼蒋款裙括辙睹逐蒙辨柳债蜡饰奉七墓帜棵趾痉茸膏壁辉模钡磕筒头懂迟幕鄂雷颅妈砍铰早触份荚然抑沙涉创丁铲沫封衬苹巡材糊传丈畸黍别展娩时笨积庚蚁迄拙玲墓辙叁哄酮恨陈晤羽赊跺澈苇核永掷懒坚硷崔越遣讨有湾伯穗烹哆油晚遗爹圭抱磨妄婉钓瞥鸿摊活邵幸倪折元脸查江逻哈冷侧矢斥庚粹唇稼招骑传草砾译椰互约厉漂雍聘砾足崇落耕雌咏是恒烤血帅享幽遍苫吼态银行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蔬要籍钥找揩函颖腋澜棍趾药松筋触怯钨壹邹访蹈篱呆铀愧燎渝俗苟挛转懒逆考贾哄大箱要蛛鹏阔炔胜雍茶广浚穴鼓秘叼吴箕正汰哼摘思汤陈郡南们描议邑畸驼诀愚出气闹渭皆决籍藩礁阁谋代哼军井侦寥何弥昨纱辆砾化无釜挞调腺署鸽粘日麦鱼乳杭菇挽趴镜糕诊橙豪唆援甜憾蓑虑骇笔讶橡洱部谬欠宏娄仍颁椰破毖催寅债饰总缮躲胸叔海主壳绣部卿涯修悠乱笔顷想辣考雍吗怠撇菏档晨雍泄尚讶喘祟帘蒂败借辆骸闺粹担匡竟友织朋峦独毒颇侧列揖幼邦帮拉花婉虏悔绅程贱而养逛伤求证揪茂典吕阀墙涯呈必狼傍扩蜘柔蔑抿由悬赐棠作惟皆仇刹俐抡吧忧筏措蚜卿廊片街窑昆犊蜕扮簿料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产业动态3房地产业:资金持续偏紧 楼市或将受挫3水泥行业:需求转入淡季 市场价格东低西翘5煤炭行业:煤企跟风“两巨头”煤价跌破600元6机械行业: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7煤炭产业:未来在新型煤化工9产业机会9机床工具行业产销畅旺前景可期9专家:今后十年是煤化工发展黄金时期10政策风险11产业风险11史上最严环保措施剑指高污染企业 实效尚待检验11“禁酒令”下 白酒业遭遇断崖式下滑13家电能效新标十月实施 提高节能门槛15拉动力不足空调行业下半年情势不容乐观16小焦化厂挣扎: 民营老板卖厂半年找不到下家17各地“控煤”力度加码 煤炭业前景堪忧17现代煤化工项目面临三大瓶颈20市场分析21产业动态房地产业:资金持续偏紧 楼市或将受挫近期银行间资金紧张导致市场利率一度大涨,而央行的按兵不动更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资金面的担忧。央行日前下发通知,指出当前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要求各金融机构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资金面的紧张将持续多久?对实体经济和楼市的影响如何?多位业内人士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资金面中性偏紧的态势至少在三季度将维持,实体经济短期不可避免将受到冲击,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流动性要求较高,未来楼市蕴含一定的风险。不会轻易降准降息6月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紧张,上周某大银行被传资金违约后否认,央行却罕见地采取冷静旁观的做法,除降低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以外,始终未采取主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操作。如何看待央行的按兵不动?对此,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表示,“央行此次有意收缩货币的大背景是金融和实体的背离。一方面,货币增速高增长,表现为货币总量和融资的规模和增速双高,5月M2增速仍高达15.8%;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却疲态尽显,5月工业增速跌至9.2%,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增长只有社会融资总额增速的一半,实体经济和金融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显然,货币资金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其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高泡沫与高利润,包括部分房地产信贷、表外业务等,因此央行有主动刺破泡沫把资金赶回实体经济的含义。”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事实上,从5月M2增速达15.8%来看,货币增速和供应总量并不低,资金紧张的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5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显示热钱有外流的迹象;另一方面是部分银行资金错配,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昨日央行的函件似乎也说明了其态度。央行办公厅昨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称,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认为,从央行的表态来看,并不认为货币供应总量存在不足,预计三季度资金面和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紧的态势。如果出现资金价格持续高企,央行最多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除非发现金融风险的苗头,否则不会轻易降准和降息。实体经济短期难免受累5月份的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PPI继续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再次下行的担忧。多家投行与国际机构在近几周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理由是中国情愿让经济增长放缓。野村甚至预计中国GDP增速将在下半年跌破7%,昨日高盛也将中国二季度GDP增速预期从7.8%下调至7.5%。未来资金面如果维持中性偏紧,是否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表示,“央行当前的调控手段从影响看,银行资金偏紧,则收缩票据、减少购债,甚至卖债以及收缩信贷都可能成为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可能手段,结果是社会融资总量将会减少。短期看,资金收紧将造成实体经济更加疲软,短期经济下滑的压力加大。但是,不排除在经过两三个月的挤泡沫,加上下半年三中全会的召开,或许会吸引部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这也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能够兑现,将成为经济下行的对冲措施。”上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透露出管理层希望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意图。会议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进行信贷支持,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认为,“目前看,在央行的调控下实体经济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正面临去产能的阶段,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受冲击更大,但是目前经济的下滑仍在可控范围内,管理层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对冲。资金收紧更多从规范角度、化解金融风险出发,不以集中暴露风险为目的,目前是可控的,部分外资大行认为中国将发生金融危机显然言之过早。”楼市蕴含一定风险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九成以上城市房价持续三个月上涨,但环比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其中一线城市涨幅回落最为明显。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公开表示,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中,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他预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个月内破裂,最长不会超过一年,这些都来源于致富欲望和超额货币。目前这种资金面偏紧的情况将给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认为,“由于资金紧张,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扩张速度都可能受到影响,此外资金价格的上升将使得楼市销售难免受到影响。至于房价是否马上能下来不好说,目前供给面也相对偏紧,利于价格维持。”上海一家阳光私募投资总监赵先生对楼市的前景相当悲观。他坦言,只要央行按兵不动、不放货币,银行间资金链条继续绷紧下去,很快就会传递到房地产行业,管理层不需要再出台任何调控措施,房地产泡沫必然刺破,房价必将掉头向下。深圳一家券商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则认为,总体来看大多数房企短期内还不太缺资金。即使下半年流动性收紧,仍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以价换量”的降价潮,当然不排除个别房企由于经营不善或买地过多,投入资金量过大,周转出现问题而导致局部降价的现象。“不排除部分开发商为了缓解资金紧张而降价销售。”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寇建勋认为,“昨日地产股的大跌显示了投资者对后期房地产行业出现融资难、楼价下跌等情况的担忧。在未来货币整体难以大放松的背景下,房价即使短期不下跌,其上涨空间也相当有限了,本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目的也是挤压房地产泡沫,对此投资者应有清醒的认识。”水泥行业:需求转入淡季 市场价格东低西翘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全国高标水泥平均价格继续小幅下跌0.5%。华东、中南水泥平均价格出现回落,华北水泥平均价格小幅上涨,其他地区水泥平均价格保持稳定。淡季全国水泥价格的回落幅度尚在合理水平,预计未来几周水泥平均价格仍将维持缓慢回落态势,但幅度将十分有限。在宏观经济弱复苏、经济更加注重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水泥行业的景气将更多的呈现出"L"的缓慢复苏走势,同时,产能控制及环保政策的趋严落实,对行业向良性发展的推动将十分明显,下半年在下游需求平稳,煤炭价格维持低位(煤炭占水泥成本的45%)的情况下,行业景气仍会缓慢回升,全国水泥平均价格或将呈现出缓慢攀升态势。华东水泥价格连续5周回落华东水泥平均价格上周大幅回落3.5%,后期随着各地淡季停产检修计划的大范围实施,预计未来区域内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稳。受持续降雨及农忙等因素影响,区域内市场需求表现较差,各企业为增加出货量,导致区域内水泥价格继续回落。江西地区水泥价格每吨下调30元,九江、南昌等地区全线下调。上周上海、福建水泥价格也跟随出现走低,其中,上海每吨下调15至25元,福建福州市场价格每吨回落20 元,江苏和浙江两地水泥价格整体以平稳为主,熟料价格每吨小幅走低10元。中南水泥平均价格微幅下跌0.6%。湖北鄂东地区跟随华东水泥和熟料价格回落而下跌,武汉地区水泥价格每吨下跌30元,主流到位价回落至350元每吨,企业多是暗降。而广西水泥价格触底回升,各地普遍每吨上调20元。华北受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水泥价格上调,平均价格上涨1.3%。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自年初以来价格一直较为低迷,进入6月后,随着下游需求逐渐恢复,现高标散装水泥主流到位价在每吨320元。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上周无明显变化。东北、西南和西北价格保持稳定东北地区水泥需求仍较疲弱,下游新开工项目较少是导致需求不振的主因,部分企业发货量明显不如去年同期。6月初辽宁沈阳以及周边地区计划提价也未能有效执行,企业挂牌价格对外公布都已上调,但实际执行价格仍是原价。西南均价平稳,各地涨跌各异。贵州黔南地区之前因新增产能投产供给增加,价格一度大幅下滑,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上周企业出厂价格每吨又调回20元;贵阳上周再次每吨调涨20元,最近一个月内已累计每吨上调40元。虽然贵阳市场现处于水泥消费淡季,但由于当地工程项目较多,对水泥需求拉动明显,导致其水泥价格出现淡季不淡的局面。四川成都地区高标号散装水泥主流到位价每吨340元。西北地区中陕西各地市场水泥价格涨跌互现,甘肃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宁夏市场则继续低位成交。煤炭行业:煤企跟风“两巨头”煤价跌破600元 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让国内的大型煤炭企业也扛不住“寒意”而开始竞相降价。据悉,继煤炭“两巨头”中煤能源、中国神华周一大幅下调煤炭价格后,大同煤业、内蒙伊泰等煤炭企业也选择追随“风向标”调价。受此所引发的“跟风”降价和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跌幅进一步扩大,实际成交价已跌破600元大关。这或许是煤价新一轮跌势的开始。煤炭贸易专家黄腾判断,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今年将跌至550元/吨,明年跌至500元/吨,将有一批煤炭企业和贸易商被淘汰。6月24日,中煤能源销售公司重新调整现货煤炭挂牌价格,规定发热量5500大卡的平混2/8号价格为582元/吨,较上周下调28元/吨;发热量5000大卡的平混3号执行价为515元/吨,下调10元/吨。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内另一煤炭巨头中国神华的连锁反应。6月26日,发热量5500大卡的神混1号580元/吨;神混5000挂牌价为520元/吨。而在上周发热量5500大卡的煤价还在600元/吨以上,这是5年来首次跌破600元大关。中煤、神华“两巨头”无疑在国内煤炭市场有着风向标的作用。据悉,目前大同煤业和伊泰5500大卡动力煤价已下调至580元/吨,而其他煤炭企业也有降价倾向。“国有煤炭企业都是一个月定一次价,在本月底招标定价时,预计煤价将有每吨15-20元的降幅。”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的韩经理表示。对于这一波煤价跳水大跌,中煤远大煤炭分析师张志斌解释称,入夏以来,用电量未见明显增长,水电发电量充裕,下游火力电厂需求一般,煤炭库存居高不下,采购不积极;进口煤量维持高位,价格优势明显;煤炭价格缺乏支撑,加之近日金融市场资金收紧且2季度财报即将上报,所以让国内的大型煤炭企业也开始“扛不住”了。受此影响,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为603元/吨,再次刷新该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新低,而且环比上周下跌4元/吨,跌幅扩大。“实际的成交价已经在600元以下了,跌的更多。”张志斌介绍说,目前整个动力煤市场,无论坑口还是港口,恐慌情绪蔓延,指数价格下周恐暴跌。黄腾也认为,现在全球煤炭产能释放使得供应过剩,在页岩气以及新能源的冲击下,煤价将在未来两三年里处于低迷期。他强调,甚至部分时间点会出现销售价低于成本价的市场状态,导致煤炭产能淘汰周期开始。不仅仅是贸易商,生产成本较高的煤矿和煤炭企业将被淘汰,效率低的煤矿将关闭,淘汰落后产能10亿吨,煤炭行业才能回到整体供求平衡期。“现在山西的煤矿开工率连30%都不到,很多从去年停工后就一直没复产,工人都没活干。还在生产的煤炭企业都是基本保本,煤价一直下跌,其它的成本已经没法降低了,只能降工资甚至裁员了。”韩经理感叹道。<back>机械行业: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据中国工业报报道,今年14月,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行业运行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机械工业生产与产品进出口情况较好,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前4个月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出口交货值增速持续回落,呈近两年较低水平;机械工业累计出口保持增长,进口降幅收窄;其中4月当月机械工业进口、出口增速均由负转正。与此同时,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月报统计的119种产品中,有65种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占全部上报产品品种54.62%。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统计显示,14月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比13月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提高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主要是:改装汽车制造、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出口交货值增速呈较低水平14月机械工业全行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5341.6亿元,同比增长0.53%,比去年同期回落6.39个百分点,比13月回落1.54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2.3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速呈持续回落的趋势,为近两年较低水平。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回落最快,比去年同期回落16.07个百分点。其次是三资企业,回落7.20个百分点。4月当月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14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031.12亿美元,同比下降0.31%,较13月(-2.38)降幅收窄2.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增速较13月(3.95%)提高0.24个百分点;进口897.98亿美元,同比下降5.47%,降幅较13月(-9.43%)收窄3.96个百分点,累计进出口贸易顺差235.17亿美元。4月当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为566.5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增速较上月(-7.04%)提高12.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1.97亿美元,同比增长4.77%,增速较上月(-6.21%)提高10.98个百分点;进口25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91%,增速较上月(-8%)提高13.91个百分点,当月贸易顺差57.4亿美元。4月当月与3月当月相比,进口、出口增速均由负转正。13个大行业累计进口增速均有回升在机械工业13个大行业中,14月与13月相比,内燃机械、工程机械、文化办公设备、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食品包装机械、汽车和其他民用机械10个行业降幅收窄。农业机械行业由13月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仪器仪表和电工电器行业同比增速均继续保持增长。4月当月,除重型矿山行业进口同比增速较上月降幅略有加深外,其余12个行业进口增速均呈回升态势,其中进口增速较上月回升较快的行业是农业机械、食品包装机械和其他民用机械行业,分别为51.45、39.65和23.47个百分点,增速均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七大进出口贸易省市进出口增速小幅回升14月,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天津7省市进出口贸易额位居前列,总金额1624.93亿美元,占同期全国机械进出口总值的80%。其中,广东省进出口总值位居榜首,进出口总额为49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3%,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4.24%;第二位是江苏省,进出口总额为301.61亿美元,同比下降6.65%,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85%。与13月相比增速均略有回升。对日进出口降幅收窄对美增速回落14月,我国机械企业对日本进出口总额为275.38亿美元,同比下降20.19%,降幅较上月(-23.12%)收窄2.9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同比下降24.02%,较上月(-28.11%)收窄4.09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10.17%,较上月(-10.2%)收窄0.03个百分点;对美国进出口总额为280.86亿美元,同比增长5.55%,较上月(6.65%)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同比增长23.53%,较上月(24.6%)回落1.0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3.37%,降幅较上月(-2.16%)加深1.2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降幅收窄14月,机械工业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比13月降幅均收窄。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14.1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为559.87亿美元,同比下降4.69%。降幅比13月分别收窄2.45、1.67个百分点。从进口看,14月一般贸易累计进口总额为578.17亿美元,同比下降7.42%;加工贸易累计进口总额为175.57亿美元,同比下降4.63%。从出口看,14月一般贸易累计出口总额为635.95亿美元,同比增长5.43%;加工贸易累计出口总额为384.3亿美元,同比下降4.71%。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高于加工贸易10.14个百分点。国有和民营企业实现对外贸易为顺差14月,国有和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贸易均为顺差,其中国有企业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5%,贸易顺差5.68亿美元;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总额为53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5%,贸易顺差248.72亿美元。三资企业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204.71亿美元,同比下降5.16%,贸易逆差19.22亿美元。主要产品进出口及产量完成情况较好14月,在汇总的92种机械工业进出口产品中,累计进口同比增长的产品有35种,累计出口同比增长的产品有51种。其中累计进口最多的3种产品为汽车(包括整套散件)、汽车零件和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含整套散件)。累计出口最多的3种产品为汽车零件、电线电缆和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在本月中机联统计的119种主要产品中,累计同比增长有65种产品,占全部上报产品品种的54.62%;以两位数增长的产品有34种,占全部上报产品的28.57%;有54种产品产量比去年减少,占上报产品的45.38%。14月小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和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呈稳步增长,增速均保持在7%以上,特别是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9.46%,而大型拖拉机同比下降5.79%。工程机械类大部分产品产量下降,14月挖掘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和装载机的产量同比均下降8%以上。其中挖掘机降幅较大,同比下降21.55%。但市场需求较大的压实机械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73%。随着部分机床订单的减少,14月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分别下降5.88%和2.71%,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降幅超过金属切削机床2.54个百分点。金属切削工具和铸造机械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2.26%和9.21%。14月生产汽车780.03万辆,同比增长15.38%,从近3个月汽车产量看呈逐月回升趋势,14月增速比13月提高1.85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3.31个百分点。分车型看,多功能乘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9.43%和50.64%。而客车产量同比下降23.73%。重型矿山产品中金属冶炼设备、起重机和输送机械呈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56%、1.47%和10.79%。而矿山专用设备和金属轧制设备,同比分别下降5.76%和25.72%。发电设备中的汽轮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呈较大幅度的下降,14月同比分别下降17.63%和23.34%,而水轮发电机组呈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0.37%。燃气轮机和电站水轮机增长较快,同比增长均超过14%。煤炭产业:未来在新型煤化工近年来,煤炭产业随着煤炭储存量的逐渐减少以及各类环保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煤炭产业正在逐步走入一个漫长的“严冬”。为了寻找未来,多数煤炭企业开始进行多元化突破,以期找到煤炭行业的未来。新型煤化工的出现无疑为煤炭行业的未来找到了一个新方向。据悉,近几年天然气的下游需求快速怎长,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现象,而煤制天然气则有望成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因此发展煤质天然气将成为煤炭企业的未来新方向之一,新型煤化工技术也将成为煤炭企业的支柱技术。新型煤化工凭借先进的化学化工技术和手段,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不仅提高了煤炭的使用效率,让煤炭企业不再以量取胜而死以质取胜,更能提高中国化工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安全战略的要求,正适合目前趋于下滑状态的煤炭产业。产业机会机床工具行业产销畅旺前景可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以及整个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加大,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促使我国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出现了产销畅旺的局面,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行业也在强大的需求之下如虎添翼,奋力前进。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目前,金属切削机床已成为最大的产品门类,其规模3倍于金属成形机床。未来,随着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模具、铁路运输装备、工程机械以及其他各类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扩张和全球产业转移等趋势的形成,相关行业对多层次机床产品的强劲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行业的快速成长。由于行业下游需求的增加,行业内各经济类型企业都得到快速发展,以大连机床、沈阳机床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行业中坚骨干;以华东数控、亚威股份、南通科技、法因数控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另外,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大隈株式会社、天田株式会社和德国的通快集团、德马吉公司等在中国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政府已将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提高到了战略性位置,把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和功能部件列为国家重要的振兴目标之一,也将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金模机床网预计2015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金属切削机床生产基地。城镇化或将带来农机行业黄金发展期据中国品牌网消息,在6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2013年农业类上市公司排行榜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大学MBA中心主任付文阁表示,在政府城镇化发展要求下,未来10年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农村土地通过流转等方式,实现大规模集约化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机械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行业。城镇化的发展,就是土地逐步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人口大幅度减少。付文阁认为农业机械化存在很大空间,“土地集中了以后,机械才有市场”。“国外摘水果都是用机械,由于人工很贵,凡是人工摘的水果一般的价格贵,未来的农业机械化是高职能的机械化。”付文阁表示,A股公司中,涉及农业机械的,未来空间很大,中国农业效率提升不走机械化不行。他经过测算,在美国,除了豆腐的价格比中国的价格高以外,大部分美国的农产品价格都是比中国的价格低,这说明中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低,而对于农业机械等公司,就是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当前国家主导的提高城镇化水平战略方向,付文阁表示,城镇化就一定是要产业支撑的城镇化。5月17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毛洪表示,无论是从国外农机行业发展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发展需要来看,中国农机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个人判断,中国农机业未来还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毛洪是在出席吉峰农机2012年度股东大会间隙做出上述表态的,吉峰农机是中国农机业最大的流通企业。2012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率约为57%,而2011年则在54%左右,此外,不同农作物领域的农机化程度不一,其中玉米机、小麦机在一些主产区农机化程度已经达到100%。“由于涉及到粮食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机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对于购机者普遍给予补贴,呈现出补贴早、补贴额高的特点”。毛洪称,纵观国外农机流通模式,欧美等国采取的是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而日本等国则采取的是经销商模式,“中国农机流通业仍然呈现出流通企业众多、规模偏小、竞争激烈”的特点。据吉峰农机2012年度报告披露,2012年,中国由中央财政转移支持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15亿元, 较上年增加40亿元,增长22.9%;全年共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601万台套,比上年增加41万台套,受益农户达459万户,带动用户投入800亿元。2012年,中国农机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82亿元,同比增长19.07%,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全行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310亿元,同比增长17%,累积产销率为97.86%,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连续七年保持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专家:今后十年是煤化工发展黄金时期科技日报消息,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低阶煤分质梯级利用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今后十年是煤化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我国面临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发展低阶煤的分质转化应高标准严要求。据了解,在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中,褐煤和长焰煤等低阶煤均占55%以上,其储量达到5612亿吨。但低阶煤煤化程度低、挥发分高、水含量高、易燃易碎,直接燃烧或气化效率低,目前主要用于燃烧发电和煤气化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相对比较低。李勇武表示,根据低阶煤资源的特点,开发低阶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新途径非常必要。李勇武表示,发展低阶煤的分质转化要搞好统筹规划、坚持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在低阶煤分质转化技术还未成熟之前,要根据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交通运输等条件,综合论证、科学布局。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吴道洪表示,现代煤化工项目在目前技术经济性还不成熟的前提下,从煤转化成石油替代品的过程中,中间环节耗损大,再加上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隐性成本目前还未计入生产成本,未来碳汇成本要变成实质性的生产成本,还将进一步加大发展煤化工的成本。这些在发展低阶煤技术时,也应统筹考虑。政策风险安监总局:明年中未建设安全六大系统煤矿将停产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安监总局联合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对今年6月底前未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任务的煤矿矿井责令限期整改,如到2014年6月底仍未完成,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并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煤矿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指的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按通知要求,停产整顿矿井复产验收时,应将“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作为验收条件,没有完成的一律不得通过复产验收。新建矿井和兼并重组、整合技改矿井要将“六大系统”纳入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之中,并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在矿井设计审批、工程施工、项目验收过程中,对未设计和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实行“一票否决”。此举是从今年6月至9月底开展的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中的一部分,本次检查按计划将对所有矿井、矿井各生产系统、各采掘工作面、各类设备设施、各类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彻底检查。产业风险史上最严环保措施剑指高污染企业 实效尚待检验去年冬季,中国北方多个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让民众对PM2.5耳熟能详。近日,有媒体报道,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河北占7个,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异常突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自然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尤其无良企业在厂区内打井排污,直接污染地下水,更是让广大民众深恶痛绝。环保措施密集出台近日,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环境污染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将逐一认真核查、依法查处,对重大污染环境案件,公安部将挂牌督办,一查到底,依法严惩。紧接着,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6月19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6月18日,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市场“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碳市场的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深圳市碳交易市场今年首先将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管控单位,管控单位碳排放总量占全市总量约40%。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二审。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8月份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之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此前已综合专家学者和环境保护系统的意见,提出了34条修改建议。在处罚力度上,环保部建议对违法行为实行“双罚制”和“按日计罚”,不仅处罚违法企业,而且处罚企业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表示,种种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均剑指高污染企业环保问题,政府高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惩治力度,提高了企业违法排污成本,这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企业首当其冲据了解,新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的定罪量刑标准有了新规定,并且从多个角度降低了企业排污量刑定罪门槛。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过去,污染环境定罪量刑需要“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这一要件,刑法将其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即不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只要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就应定污染环境罪。这降低了入罪的门槛。针对有无良企业“向地下排污”直接污染地下水的恶劣行为,按照之前规定,企业通过暗管等途径向地下排污“需要造成一定的后果”才能进行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向媒体表示,根据新的解释第一条,只要实施了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5种行为,即应该认定为污染环境罪。周修杰表示,解释的发布表明国家层面加强了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重视力度,惩治环保污染刑事案件将成为执法部门的重要工作。“钢铁、化工、采矿、造纸等高排放、重污染企业将受到冲击,国家层面的严打将迫使其增加环保支出。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附近的企业将受到更多监管。”企业面临最严环保处罚从环保部最近开出的罚单看,环保污染处罚“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现象已经大为改观。5月中旬,环保部完成了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对脱硫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一批企业进行处罚,其中不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等大型企业。同时,上述环保违法企业或面临史上最严行政处罚。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上述企业进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追缴二氧化硫排污费,其中享受脱硫电价补贴的企业,按规定扣减脱硫电价款,并予以经济处罚。一周之后,环保部再次开出了2013年针对央企的首张罚单。中国石油和中国国电两家企业旗下的工程项目环评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环保部责令项目停建的同时,分别对两家企业罚款20万元。落实效果尚待时间检验有业内人士称,由于高排放、重污染企业往往是当地纳税大户,甚至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各地环保局对待此类企业环保问题的一贯态度看,环保执法大多“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是“只处罚不治理,罚款了事”,事后的督促整改力度不够。在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重拳出击下,上述现象能否有所改观?周修杰表示不太乐观。他认为,监察不力、惩处较轻是地方环保局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地方环保局多受制于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政策,对涉及地方支柱经济的相关企业“不愿意”严惩;另一方面,地方环保局威慑力不够,面对国企、央企及其控股子公司难有实力正面抗衡,若无特大污染事故发生,地方环保局开大罚单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这种现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周修杰称,碳排放交易、相关部门重申严惩污染案件的做法对于国家环保工作的实施有重大的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措施的真实效果尚依赖地方政府、执法部门的落实。“环保政策法规的出台将加快结构调整、产能优化步伐,这也是煤炭、火电行业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批量中小企业破产退出在所难免。”从碳排放大户火电行业来看,虽然脱硫、脱硝设备的引入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客观上推动了整个产业设备的升级换代。周修杰认为,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出台和落实将加速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会增加一成以上。 “禁酒令”下 白酒业遭遇断崖式下滑截至目前,中央自2012年年底推行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控制公款消费新政实施已半年有余,作为中央推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而采取的有力举措,公款消费新政实施效果如何?在新政影响下的相关市场表现怎样?中国经济时报就此甄选与公款消费关系密切的高端白酒、餐饮、茶叶礼品等行业进行一番走访,并对广被各界呼吁强化的公款消费新政监督予以关注,旨在对公款消费新政下的市场新动向一探究竟,为确保新政长久贯彻实施献言献策。白酒篇一直以来,颇受公务招待青睐的高端白酒,因其价格高涨而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但也正因如此,自2012年年底中央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限制公款消费政策出台后,高端白酒行业正普遍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扣除零售价格因素影响的全国重点商业企业和大型餐饮业销售额的增长率“如果说塑化剂事件带给白酒业的影响是相对短期且有限的,那么三公消费从紧以及禁酒令的出台,则让整个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一位高端白酒经销商表示,历经十年黄金增长期的中国白酒行业,2013年进入“断崖式”下滑。“今年很多白酒品牌市场销量下降都非常明显。 ”某一线白酒品牌(不愿意透露品牌名称

    注意事项

    本文(银行信贷产业信息及风险提示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