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

    • 资源ID:4638409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概况(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2)地域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3)供需矛盾突出:北方需水量大,但水资源贫乏。2.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1)我国的丰水区:流域广、水量大,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3)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思考讨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华北平原地区相比,哪个地区缺水更为严重?为什么?提示:华北平原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尽管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因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可自流供水,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2.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3.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思考讨论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都可自流供水吗?提示:不是。南水北调中线和西线工程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东线工程,黄河以北地区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2.不利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1)对调出区的不利影响。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影响水质。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2)对沿线地区的不利影响。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低洼处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思考讨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深远影响有哪些?提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很大程度上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大缓解当地人地关系的紧张状况;有利于解决该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挖掘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扩大发展的机会,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对于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探究一,探究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主题活动材料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1)三条调水路线的具体走向分别是怎样的?提示:东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经京杭大运河到达华北。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经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到达京津。西线:从金沙江、雅砻江,穿越巴颜喀拉山到达黄河上游(西北、华北)。(2)北方地区缺水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提示:春季(或春末夏初)。(3)南水北调东、中两条路线可以利用地势自流的是哪条路线?现在配套设施最好的是哪条路线?提示:南水北调中线可以自流。东线有京杭运河作依托,配套设施最好。(4)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措施,除跨流域调水外,还有哪些措施?提示: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及条件,探究一,探究二,2.南水北调工程三线方案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3.南水北调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读图表,分析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的利与弊。(3)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径流量大小、含沙量多少及有无结冰期等方面。第(2)题,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地势南高北低,可全线自流且水量稳定,但需新开挖河道,工程量大。第(3)题,从表中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耕地中的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中的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中的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都会对水源区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2.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内容,然后结合汉江、渭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等要素加以回答。其次,仔细审题,以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为参照物,分析中线工程的利与弊。最后,在明确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前提下,分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其成因。,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水量:汉江远大于渭河;含沙量:渭河多于汉江;结冰期:渭河有,汉江无。(2)利:水量稳定;能够自流。弊:需要新开挖河道,工程量大。(3)耕地,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延伸思考为什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先施工?提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水量大,工期短,施工难度小,投资少。,探究一,探究二,西气东输工程主题活动材料一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甘肃、宁夏等省(市、区),最后到达上海。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途经13个省(市、区),全长4 859千米。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穿越哪些地形区及河流?提示: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南,东到上海。穿越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依次穿越黄河(三次)、淮河、长江。(2)影响西气东输线路走向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什么?提示:城市的分布。(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有何积极意义?提示: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从而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状况。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并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探究一,探究二,(4)西气东输工程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提示: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应当十分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全长9 102千米,项目总投资1 422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把来自中亚的天然气送到珠江三角洲及中南地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我国海外气源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探究一,探究二,(1)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2)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过青海、四川进入湖广地区,其原因是什么?对两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3)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解析:从国外进口能源不仅要考虑运输费用和安全问题,还要考虑与能源输出国的关系,以保证能持续、稳定地提供能源。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西气东输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天然气研发也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与第一条管线相比,第二条管线线路更长,覆盖区域更广,跨越地形、水文条件复杂区更多,因此投资更大,施工难度更大。,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两国天然气储量大;陆上邻国适宜建设运输管道,并且不经过第三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可以不间断运输。(2)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四川盆地属于我国四大天然气分布区。意义:可促进两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两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两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当地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3)优势:气源更充足,可覆盖华中、华南能源短缺区。劣势:西段所经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大。,探究一,探究二,延伸思考查阅资料,列表比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晋煤外运四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从原因、主要线路、效益等方面)。提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土地和耕地面积大人口多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利用率高A.B.C.D.解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华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多,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等。答案:A,2.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研究推广抗旱作物推广滴灌、喷灌技术A.B.C.D.解析:减少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都是不可取的,可采取推广耐旱作物,推广滴灌、喷灌技术,节约水资源等措施。答案:B,3.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水利工程2014年正式通水,每年可以向汉江下游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实施“引江济汉”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长江干流向华北地区的调水量改善汉江下游的生态、供水和灌溉条件缩短宜昌至武汉的水运里程减轻长江上游地区的防洪压力A.B.C.D.,“引江济汉”工程示意图,解析:“引江济汉”工程是把长江干流的水调到汉江,而不是向华北地区调水。宜昌市以西的长江段为上游地区,该运河的防洪效益应体现在龙洲以下的江段,据图亦可直选两项。答案:C,环渤海地区三省二市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第45题。,4.图示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大秦线、焦日线D.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5.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相应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解析: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三条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水源,可通过南水北调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答案:4.B5.A,6.读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南水北调工程路线示意图,(1)我国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总量不算少,但却要花巨资实施南水北调,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主要经过运河。(3)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输水:。用水:。(4)南水北调对长江的水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原因是什么?(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解析:第(1)题,实施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去分析。第(2)题,东线主要经过京杭运河。第(3)题,输水时要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受水区要珍惜宝贵的水资源。第(4)题,长江水外调,在枯水期很容易引起海水上溯,水质下降。第(5)题,南水北调工程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内需;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后能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答案:(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尤其是华北平原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但河流径流量小,供水十分紧张。而长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因此调南方水补给北方地区。(2)京杭(3)注意沿线环境的治理保护,确保水资源清洁北上北方仍要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质(4)枯水期水量减少,海水上溯,水质下降。(5)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内需;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