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pptx

    • 资源ID:4589012       资源大小:12.67MB        全文页数:20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pptx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解读,2023/4/29,目录,护理敏感指标概述,1,护理敏感指标数据的处理与应用,2,2023/4/29,LOREM IPSUM DOLOR,护理敏感指标概述,1,敏感指标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从敏感指标入手,有助于管理者以点带面地进行重点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体现护理工作特点,符合质量管理规律,与患者的健康结果密切相关的指标。,指标是可测量的,因而也是直观的。管理者在体验这种直观所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应忘记指标值背后还有深层的故事。指标管理不是单凭指标值那些数字做判断,而是以数字为线索,把握数字背后的故事和道理。这是从管理业务跨越到管理艺术的重要一步。,一、定义,二、指标在管理中的意义,指标,具体化,指引,尺度,实现,改善,目标,行动,评估,三、敏感指标的特点,指标1,指标2,指标3,敏感度提升,四、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筛选维度,五、敏感指标管理的良性循环,国家护理中心于2016年推出我国自目前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国际上通用的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开发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六、应用敏感指标的原则注意事项,1、保障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要发挥指标的作用,首先要保证能够获得计算指标值所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不仅要保证指标值反应的是真实的情况,又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使用敏感性指标的管理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理清上述问题后,管理者应当抓住时机尽快起步。并非一定要等到IT系统完备才开始应用敏感性指标。强调信息的可靠性是必要的,但信息往往是“越用越准确”。,2、注重指标内涵,对指标值本身考量,即考虑信息可靠性的程度。如果对信息可靠性只有75%的把握,那么,对指标值的把握至多不会超过75%。对指标值影响因素的考量。指标值往往会受到真实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稳定性较差,不能仅凭指标值的变化就判断质量的改变;需要考虑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结合历史数据和同行资料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能把握真实情况。避免指标带来的负面激励。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应对指标约束的策略性行为要有所准备,应用指标管理时往往辅以配套措施。,3、找出根源,驱动改善,指标的最终目的是,找出影响质量的根源,从而制定改善的措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可以考虑对质量指标的目标值做适当的分解。让不同岗位的组织成员明确自己在不同的质量指标中的目标、任务以及行为准则。(注意:明确责任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调动不同岗位的人自我管理的动力)再出现质量问题时循迹追踪,找到问题的根据,以便改进。,2023/4/29,LOREM IPSUM DOLOR,数据的处理与应用,2,一、床护比,1、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比例,反映平均每张开放床位所配备的职业护士数量。根据护理服务单位的类型,可分为医疗机构总床护比、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护比及特殊护理单元床护比等。,2、基本公式,床护比=1:统计周期内执业护士总人数=(期初+期末护士职业人数)/2,同期执业护士人数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数,100%,3、医疗机构和护理单元床护比信息报表举例,4、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年版)对“床护比”的要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床护比最低不低于1:0.4,当床位使用率93%,床护比不低于1:0.5,当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10天,实际开放床位床护比不低于1:0.6,对于重症学科(ICU),当床位使用率85%,实际开放床位床护比1:2.5:3),手术室手术间护士比1:3,5、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需要上报的数据,6、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7、指标的应用案例,背景:荆门市康复医院是二级综合医院,总编制床位数450张,实际开放床位355张。为了评估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情况,医院护理部量和人力资源部进行相关测算。,第一步:确定工作内容采集医院和各病房护理单元实际开放床位数。采集普通病房、手术室等各病房注册执业护士人数。计算评价医院现有床护比及各护理单元床护比。新开设病房最低床护比所需护士人数,其中院内调配护士人数和需新招聘护士人数。,第二步:采集数据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护理部和人力资源部从医院执业注册证及医院质量管理文件中获取医院及各病房护理单元的实际开放床位数,并通过医院护士人力资源档案获取普通病房、手术室等各病房注册执业护士人数。如下表:,应用案例床护比测量(2016年),应用案例床护比测量(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第三步:计算和分析计算各科室床护比比对国家卫计委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要求,2016年统计床护比内2科、内3科、内4科、骨科均未达到1:0.4的下限,内1科、五官科、妇科、产科人力资源配备超过了1:0.4,应该进行弹性调配。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统计床护比内3科、内4科、儿科未达到1:0.4的下限,内1科、内2科、外科、骨科、妇科、产科人力资源配备超过了1:0.4,已经在三季度进行了弹性调配。,应用案例床护比测量,配备护理人力资源(2016年),8、测量床护比指标的意义,9、管理者的思考,二、护患比,1、指标定义:护患比:统计周期内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与其负责照护的住院患者数量之比。当班责任护士人数:统计期间内在岗直接看护患者的责任护士总人数,不包括治疗护士(配药护士)、办公室(主班)护士、护士长等其他岗位护士。,2、基本公式:平均每天护患比=1:,3、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公式一:此计算公式为最准确、最常用的推荐计算护患比公式。平均每天护患比=1:,公式二:此公式用于每班次没有统计记录患者总数时,由统计报表获取每天患者总数,应用此公式计算护患比。平均每天护患比=1:,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统计同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同期每天患者数之和3统计同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公式三:此公式用于回顾性护患比计算,因没有每班次患者总数记录,由统计报表获取统计期间的开放床位数、床位使用率等,进行计算平均护患比。平均每天护患比=1:公式四:某班次平均护患比=1:,同期开放床位日数床位使用率 3统计同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同期同班次住院患者总数统计同期内某班次责任护士总数,公式五:某统计时间点护患比=1:,某时间点收治患者总数某时间点责任护士总数,说明:“统计周期”是质量管理者关注的时间段,如某年、某月、某一天或某个班次等。其中,每个班次或每天“收治患者总数”包含统计时期始收治在院患者总数与新转入患者数之和,例如,该班次起始时点在院患者20人,到该班次结束,转出2人,转入3人,则“收治患者总人数”为23人。,4、数据及来源,计算护患比涉及的变量及资料来源,计算护患比指标数据库报表(12小时/班次),计算护患比指标数据库报表(8小时/班次),5、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需要上报,LOREM,2,1,LOREM,与护患比指标涉及的上报数据的变量为白班责任护士数、白班收治患者数、夜班责任护士数、夜班收治患者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为季度报送数据,下面举例解释一下这四个数据的统计说明,首先前提是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次安排时间而定。,某季度白班责任护士数,如果1名责任护士在白班时长内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计算为1名责任护士(88=1);如果1名护士在白班时长内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计算为1.25名白班责任护士(108=1.25),依此计算每天白班责任护士数,累加得到某季度医院白班责任护士总和。责任护士为统计期间直接护理患者的护士,一般情况下护士长不计算在内,当护士长承担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时才计算在内,夜班统计同样。,某季度白班收治患者数,假设本院白班8:0018:00(白班时长10小时);白班收治患者数=(白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数+白班时段内新入院患者数)(白班时长8)。本季度白班收治患者数为本季度每天白班收治患者数总和。,6、护患比计算举例,假设某个单元共10个责任护士,白班8小时,夜班16小时。护士1-6参与某天的白班,记录各护士的上班时长,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出白班的责任护士数,护士5工作4小时,计为0.5人,其余人均工作8小时,均计为1人,共5.5人;护士7-10参与夜班,同样计算出夜班责任护士人数为5.5人。白班交接班的时候住院患者数为30人,期间新入院5人,则白班收治患者数为(30+5)(88)=35人。白班期间出院2人,因此夜班接班时住院患者数为33人,期间新入院3人,则夜班收治患者数为(33+3)(168)=72人。依公式4可计算白班护患比为6.36,夜班护患比为13.09。依公式1可计算平均护患比为9.73。,7、指标意义,三、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1、指标定义:指统计期间内平均每天每位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时数,或每位患者所需全部护理项目活动的时间总和,包括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和私人时间。,反应患者直接获得护理时间评价护理是否到位的关键指标;影响患者结局,患者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护士工作满意度、甚至患者死亡率均与患者获得直接护理时数相关。,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2016年全国中位数为2.65,西部为2.79,中部为2.51,东部为2.65。,2、基本公式:,3、计算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数据库报表,4、计算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涉及的变量及资料来源,5、案例:测量护理单元每住院患者每24小时护理时数,第一步: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项目(某医院2014年8月)第二步:采集数据方式、方法第三步:测算2014年8月(30天)两个病区的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两个护理单元护理时数测算一览表,两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力配备现状一览表,护理单元人力结构,两个护理单元2014年8月份护士休假天数,两个护理单元护理时数测算一览表,质量改进后两个护理单元护理时数测算一览表,神经外科改进前后护理时间分布对比,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呼吸科改进前后用药差错发生例数对比,6、测量护理单元每住院患者每24小时护理时数,2023/4/29,A,C,B,关联护理结果质量指标,应综合考虑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危重病人占比等影响护理实际工作量的因素。,床护比、护患比等护士人力资源配备影响护理时数。,7、住院患者每24小时护理时数关联性分析,四、护士离职率,1、指标定义:表示在一定统计周期内,某医疗机构中护士离职人数与累计在职护士总数(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与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之和)的比率,是反映医疗机构内护理人员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离职:是与特定组织有劳动关系且在该组织领取工资和奖金的个人,结束其与组织的这种关系的行为。,2、基本公式,护士离职率=,某级别护士离职率=,同期护理离职人数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同期某级别护士离职人数,统计周期末某级别护士在职人数,统计周期内某级别护士离职人数,100%,+,100%,统计周期:质量管理者关注的某一时间段,如某年、某月、某一天。统计周期末:某一时间段的最后一天,如2012年末是指2012年12月31日。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某一统计周期内,在职护士离职总人数。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某一统计周期结束时,在职护士总人数。某级别护士:某工作年限、学历、卫生技术职称等的护士,可分别统计。,思考题:1、2016年某医院护士离职人数为66人,2016年末护士在职人数为1160人,2016年护士离职率是多少?2、2016年某医院护师职称离职人数为58人,2016年末在职护师人数为363人,2016年护师职称离职率是多少?,3、相关数据,4、说明,离职涵盖范围:离职分为自愿离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指自行辞职,非自愿离职指组织解聘或被迫离职,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医疗机构同护士解除合同等。院内岗位调整:以护士执业注册为界定标准,未终止注册,则不计入离职。特殊情况:离、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范围。,数据收集时,注意规避上述误区,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5、指标意义,6、护士离职造成不利影响,1、护士离职率过高造成医院护士人数绝对值减少,增加留任护士工作量。2、如果离职率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会加剧护理队伍的不稳定。3、招聘与培训新进人员,会提升医院的人力成本。,美国的几项研究显示,护士离职造成的额外花费人均为688615125美元;耗费的成本比医院的手术费用高出5%。,4、护士离职与患者护理结局密切相关,离职率过高特别是护理骨干人才的流失会对护理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患者健康结局。,调查研究显示,护士离职对护患沟通、药物管理、病情康复、患者随访等方面有消极影响。护士低离职率与高离职率相比患者的死亡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少。NDNQI相关人员通过监测护士离职率发现某季度护士离职率增加10%,下季度患者压疮发生率增加4%。,7、案例,某医院2011年护士离职率为5.38%,处于国内报道中上位水平。医院护理部与人力资源部组成质量改进小组,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年龄“2130岁、工作年限2年、护士职称”的护士离职人数比例和离职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工作年限和护士职称的护士,由于年龄、工作年限、职称3者之间互为影响因素,故选择对“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进行重点分析。,2005年2011年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离职率趋势分析,2011年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离职率较前6年明显升高。,离职原因分析:资料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院2011年护士离职的主体是临床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统计不同年限的护士选择的“离职原因”频次与比率。,工作年限“2年”护士离职率原因分析柏拉图(n=58),改进策略,改进后2012年、2013年护士离职率较2011年稳步降低,改进后2012年、2013年工作年限“2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1年降低,统计我院2014年2017年7月护理人员离职率,7、管理者的思考,当前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探索离职率的合理范围并将离职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分析离职率时,可以将离职人群分类,针对不同类别护士离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深入分析离职原因,非自愿离职原因比较清晰,所以管理者应注重对自愿离职的原因分析。关注护士离职行为的同时,还要重视在职护士的离职意愿。离职意愿是一种行为倾向,它能导致离职行为的发生。管理者应提前干预,对前置反馈控制护士离职具有重要意义。,1、指标定义: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与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比例(千分比)。,五、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伤害例次数与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跌倒例数的比例(百分比)。,备注:跌倒: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跌倒伤害: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跌倒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美国NDNQI(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做出的分级如下:无:没有伤害;严重度1级(轻度):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撕裂伤等;严重度2级(中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皮肤撕破或小挫伤等;严重度3级(重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2、基本公式,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2016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全国中位数0.039,,西部中位数为0.040,中部中位数为0.033,东部中位数为0.042。,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2016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发生率全国中位数为50%。,跌倒伤害某等级比例=,某原因跌倒发生率=,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伤害某等级患者例次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伤害例次数,100%,同期某原因跌倒病例次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跌倒发生例次数,100%,说明:某风险等级按不同评分量表分级原则确定,指跌倒发生时最近的一次跌倒评估风险等级。,说明:主要原因的分类参考等级医院评审建议,可分为药物、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危险因素及器材设备等因素。,3、数据及来源,计算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需要先确定统计的周期;然后根据不良事件报表或护理记录,获得统计周期内跌倒发生例数和跌倒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例数。住院患者人日数可以通过病区日报表获得;或者医院信息系统完善,住院患者人日数从病案系统直接获取。跌倒发生例次数和跌倒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例次数可直接从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或护理记录系统获取。,4、指标的使用,通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数据动态监测分析发生跌倒和跌倒伤害的相关因素确认责任针对原因制定整改计划(完善流程和制度,环境设备改善、对护理人员再培训等)执行措施评价,指标使用路径,有效,整改措施无效果,实用案例:测量某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医院没有信息系统,手工统计各病区每月发生的跌倒例次数、跌倒造成的伤害例次数、住院患者人日数。,2012年某病区每月跌倒发生例数登记,资料采集,2012年某医院每月跌倒发生率,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某医院2012年31例跌倒伤害患者造成的不同等级伤害比率,跌倒评分不同危险等级跌倒发生率,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结果反馈,5、总结,跌倒评估不是目的,跌倒与跌倒致伤的有效预防措施才是根本目的。不良事件上报不是目的,事件的分析整改才是根本目标。建立多学科的跌倒管理团队,护理、医疗、总务、信息、药剂等多学科、多部门的共同合作。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机制。,六、院内压疮发生率,1、指标定义: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ory Panel,NPUAP)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联合定义压疮: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因弥漫性蜂窝组织炎、散在性的胶带撕脱伤、动静脉功能不全、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及失禁造成的皮肤损伤均为非压力因素导致,不属于压疮范畴。,院内压疮:又称医院获得性压疮,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压疮,即患者入院24h后新发生的压疮,也包括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在住院24h后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2、基本公式,院内压疮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2016年全国中位数为0.026%,西部中位数为0.033%,中部中位数为0.020%,东部中位数为0.026%。,分子:为某一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新发生院内压疮的病例数。如果院内压疮患者从医院一个科室转入另一科室,或同一住院期间内多次发生,仅作为1例计算。分母:取该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数,可以为上一统计周期末在院患者数+新入院患者数,也可以采用本统计周期出院患者数+统计周期末在院患者数。,压疮现患率=,分子:为某一特定时点确认为压疮的病例数,含院外带入压疮患者与院内压疮患者。分母:该时点在院患者总数。压疮现患率常使用于流行病学普查,便于了解压疮现存情况,能客观反映病人压疮现状。,某期压疮构成比=某部位压疮构成比=,二级及以上院内压疮发生率2016年全国中位数为0.026%,西部中位数为0.033%,中部中位数为0.020%,东部中位数为0.026%。,压疮现患率,压疮发生率,住院患者,入院后发生压疮的患者,入院时已有压疮的患者,无压疮的患者,住院时间,以该图为例:院内压疮发生率=同期住院患者压疮新发病例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100%=3/12 100%=25%现患率=3/9 100%=33.33%,3、压疮现患率与压疮发生率的计算比较,4、压疮现患率与发生率的区别,5、指标使用方法,数据采集及计算 临床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当班完成皮肤评估,不得超过24h,评估后填写相关信息,每月首日0点次月首日0点为时间节点进行人数统计。,手工统计压疮数据,压疮风险评估及动态记录表,思考题:某三甲综合医院总床位1600张,2012年第四季度入院患者数为14500人,上一周期仍留在医院患者为1500人,第四季度院内共发生了24例压疮,请计算出第四季度院内压疮发生率是多少?,6、案例:以某三级医院院内压疮发生率指标开展护理质量管理,背景:某院建立了院内压疮发生率监控体系,确立全院院内压疮发生率基线为0.10%。2012年第四季度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15%,上四分位数0.11%,下四分位数是0.09%。,现状把握,2012年第四季度院内压疮发生分布及科室发生率情况,压疮高发科室,由上表可以看出,压疮高发前三位科室分别是老年二科、ICU和神经内科。其中ICU、神经内科及其余科室均波动在上下四分位水平,但老年二科要高于老年一科的上四分位数。因此,护理部要求老年二科进行分析整改。由于老年二科是新成立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运用PDCA管理工具开展数据调查分析,进行护理质量改进。,2012年老年医学科二病区四季度院内压疮发生相关数据,注:患者总数273人=上一周期留院患者48人+新入院225人,科会讨论分析原因为:皮肤评估不准确、皮肤保护不及时、翻身体位30较多、防压用具不足、交接班不全面、教育训练不足、缺乏定期核查。,7、数据采集时注意事项,8、压疮管理中应关注重点对象和科室,直观掌握本院院内压疮发生率现状,通过数据分布与趋势分析结果,进行自身性、阶段性压疮护理质量评价。,国家地区或标杆质量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明确改善空间。,针对院内压疮发生的原因,运用PDCA有针对性地制定压疮质量改进目标和方案,明确干预的有效性。,探索某项护理结构、过程指标与院内压疮率的因果关系,理清问题的逻辑,寻找其中的规律。,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行为是护理领域经常采取的行为,ICU等约束率高达30-65%。研究显示,身体约束行为带来很多负性事件问题,如压疮概率增加、感染增加、死亡率增加、心理障碍。为了及时获取约束具使用率、过度使用的原因、使用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等信息,需要进行约束指标监测,以找到替代措施、减少约束具的使用、克服约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安全、减少病死率和住院费用。,1、指标定义:身体约束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任何徒手或采用物理的、机械的设备、材料,或者使用患者附近不易移动的设施,来限制患者活动或正常运用身体的自由。其使用率即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约束具使用天数占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百分率。约束:一切用身体、药物、环境等措施来限制患者活动能力的行为。身体约束: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工具附加在或邻近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2、基本公式,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2015年全国中位数为0.987%,西部中位数为0.756%,中部中位数为0.962%,东部中位数为1.121%。,备注:统计周期可根据质量管理评价部门要求确定统计周期,如每月、每季度、每年。约束天数,每班由相关成员观察位患者使用约束具情况,每位患者每天使用1次或1次以上计1天,约束一个部位或同时约束多个部位均计1次。其他相关指标计算方法扩展:各医院可以根据自己医院管理的需求采取不同统计方法,如平均每位患者的约束时长等。,3、涉及的变量,4、数据及来源,5、指标的使用方法,案例:测量某医院ICU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指标背景: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 开放床位 29 张。患者病情重,置管况复杂,躁动发生率高导致约束发生。通过院内满意度调查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患者入住ICU 不良体验和部分事件的的发生与约束有一定关联。,护理部参考美国NDNQI指标监测项目和JCI有关质量指标监测的要求,将ICU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作为一个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监测。减少约束使用已经成为该院衡量ICU护理质量改进的重要指标,也是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之一。国外很多医疗机构认为,身体约束会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属于不合格护理。身体约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尽管为了保护患者,但却带来更多负面问题,如导致皮肤创伤、压疮、便秘、抑郁、愤怒、功能下降,增加患者烦躁,甚至会让患者受到严重伤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费用。强制约束患者只能作为其他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被采用的最后一种不得已方法。,利用上表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白班4PM,前夜班12MN,后夜班7AM。,资料采集,通过以上两表的数据收集,该ICU2014年46月进行约束的患者有437例,其中男275例,女16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8岁,平均(57.7413.08)岁,主要诊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脓毒症、重症胰腺炎、重度颅脑外伤、心肌梗死、多发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叶/全肺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药物中毒、溺水、中暑等。,资料采集,某ICU 2014年46月身体约束率,资料采集,应用约束具患者的特征,结果分析,未能及时解除约束,在白班护患比为1:2时仍然使用身体约束,未能及时解除身体约束,威胁生命的治疗通过去除后,未能适时解除约束,结果分析,约束医嘱只能开具临时“Once”医嘱,主要与股静脉放置CVC导管或临时起搏器有关,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及改进,医疗措施和环境因素改善,改进后该ICU身体约束使用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改进前后护士的身体约束实践行为及认知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评述和小结,争议,不良后果,结论,1、指标定义:非计划拔管率(UEX)是指用来描述和计算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某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数占该周期内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或者是占该周期内导管置管总例数的比例。,八、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备注:非计划拔管: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非计划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1)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2)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3)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除的导管。,2、基本公式,中心导管非计划拔管率2015年全国中位数为0.176,西部中位数0.253,中部中位数0.205,东部中位数0.142.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全国中位数为0.145,气管导管非计划拔管率全国中位数为0.255%,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全国中位数为0.730。,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3、指标的意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反映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导管管理情况及及其危险因素,提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4、数据及来源,第一步,信息收集。计算UEX发生率涉及信息包括统计周期内放置各类导管的病人数量、这些病人带管的日数、以及这些病人发生UEX的例数。,某ICU2012年13月气管插管UEX发生率,第二步,计算和监测UEX发生率。发现管路管理的异常情况(如明显高于同行的平均水平,或与自身相比突然增加)。,第三步,分析危险因素。沿着管路管理的医疗和护理过程(如拔管指征和流程等)、结构性因素(如人力、设备、设施)和管理性因素(如部门之间协作)展开系统分析,锁定导致UEX的危险因素。,约束无效,巡视不到位,年轻护士缺乏临床经验,护士分管患者数量直接影响管道安全质量,镇静不充分,经验能力不足,第四步,有针对性地改进。如若确定导致UEX是护理过程的某个环节,护理管理者便可以有的放矢地改进本单元的护理工作。如若导致UEX是本单元的其他临床过程,护理管理者应当通过反馈、提醒、协助等方式,推进团队服务质量的提升。如若涉及的问题横跨其他的临床服务单元甚至涉及多个部门,护理人员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及时反馈,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可能带来更高层面的流程和结构改善。,改进后某ICU2012年4月6月气管插管UEX发生率,气管插管UEX发生改进前后数据对比,5、评述,各类型导管发生UEX会带来不同后果,危害患者安全,增加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国内各医疗单位对UEX的关注越来越高,并将UEX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部分。美国有医疗机构通过成立非计划性拔管质量控制委员会,开展改进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质量促进和加强对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九、护士执业环境测评,1、指标定义: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包括护士工作的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健康的执业环境中的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关系等有利于员工实现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获得个人满足。健康的执业环境的内涵可归纳为:有机会参与医院事务管理,护士工作有自主性,护理管理优良,护理人力、物力配备合理,领导管理可靠,医护关系和谐,薪酬待遇及社会地位合理,有利于专业及个人发展等。,2、健康护士执业环境的要素,美国重症护理协会(AACN)2005年发起的“建立和支持健康工作环境”的倡议书中,认为健康工作的六个标准是:充足的护理人员、独立的决策、有效的沟通、多学科协作的氛围、可靠的领导团队和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认可。2007年美国护理管理专家Lake提出,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包括:护士工作自主、护理质量优良、护士作为专业人才被尊重、护理领导者的授权、促进职业发展的文化环境、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3、测评意义,护士执业环境是影响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培养护士的专业行为,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减少不良事件以及由于不良事件导致的医疗花费。节约医疗成本定期测量分析护士执业环境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改善患者结局。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测评工具,护理工作指标(Nursing Work Index,NWI)修订后的护理工作指标(Revised Nursing Work Index,NWI-R)护士执业环境量表(the Practice Environment Scale of the Nursing Work Index,PES-NWI)中文版护士执业环境量表护士执业环境感知量表(Perceived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PNWE)工作环境量表(The Work Environment Scale,WES),5、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目的,三个循环,文献阅读形成初稿,全国调查统计分析,过程,6、护士执业环境测评,7、试用:5家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况调查,5家医院护士执业环境各条目得分趋势,8、护士执业环境量表介绍,1、您对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2、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3、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护理4、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使用护理程序5、护理部领导平易近人,6、各级护士工作职责清晰7、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管理决策8、医院职能管理部门能够支持护士工作9、护士长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10、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关系融洽11、当护士圆满完成工作时能获得鼓励和认可12、医院积极实施护士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13、工作时有可遵循的标准的规章与流程14、护理管理者支持护士的正确决策15、医院管理部门期望各护理单元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的护理服务16、护理单元的护士配置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17、工作团队中的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18、现有的工作时长与强度合适,19、护士排班能够体现能级搭配20、护士工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21、护理团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讨论患者的护理问题22、通常情况下,科室骨干护士不会被频繁调动23、医院护理用具的配备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24、科室的医生护士能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25、护理管理者会与护士商讨日常工作问题26、护士有进修学习的机会或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会议的机会27、医院实行有益于对患者连续性护理的患者分管方式28、临床支持系统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29、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与尊重30、医院有清晰的护士执业发展路径或职称晋升体系,31、护士范错误时,护理管理者更注重对其进行指导改进,而非一味地批评32、医院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33、护士在工作中能获得相应的职业防护34、护士有机会成为医院或护理委员会的一员35、护士薪酬在社会各行业所处水平合适36、医院积极使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促进质量持续改进37、医院对新进护士有指导培训计划38、医院有清晰的护士执业暴露后支持系统39、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够充分体现护理的专业性40、护士能享受法定福利待遇(如:法定节假日轮休或加班补贴、假期、保险等),9、测评方法及注意事项,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前5位的条目,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后5位的条目,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后6 10位的条目,10、改善护士执业环境策略,转换型领导参与式管理,十、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1、指标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CAUT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原学检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新发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例次数占该周期内住院患者尿道插管天数的比例。,2、指标公式,ICU导尿管相关 尿路感染发生率,=,备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新发尿路感染例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例数总和,如果某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2次以上尿路感染,则计算相应次数。,3、指标的意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与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和手卫生执行等情况密切相关。监测该指标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4、指标的实际应用,第一步,数据采集 分子:“同期新发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例次数”: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按照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寻找CAUTI病例,填写相应的登记表。(如图所示)。,分母:“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尿道插管天数”:每天同一时间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收集住院和使用导尿管的患者人数,填写“ICU留置导尿管患者日志”检测表。(如图),备注:住院患者插管天数只监测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和结束日期时间应在一次住院期间。住院患者尿道插管天数是住院患者尿道插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第二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第三步,指标分析,备注:同区域或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指标可能更有参考性感染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持续有效的合作,可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指标质量,第四步,持续监测与持续改进,5、改进参考与建议,集束化措施大全,根据医疗机构情况选择持续监测项目,十一、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1、指标定义: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患者留置中心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心导管48h内发生的原发性的,且与其它部位存在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指统计周期内监测场所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例次与同期该监测场所中心导管插管留置的总日数的千分比。,备注:中心导管(central line,CL)是指导管尖端位于或接近心脏或以下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以及新生儿的脐静脉或脐动脉,用于输血、输液、采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血管导管。常见的中心导管有非隧道式中心导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完全植入式输液港(PORT)等。,2、指标公式,ICU中心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发生率,备注:分子: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例数总和,如果某名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2次以上血流感染,则计算相应次数。分母:中心导管插管总日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中每根中心导管插管天数总和。,全国的中位数为0.638,西部中位数为0.855,中部中位数为0.466,东部中位数为0.718。,3、指标的意义,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属于护理敏感的结果指标,反映了ICU医护人员的执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和手卫生等的情况。监测该指标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4、指标的实际应用,第一步,数据采集 数据的采集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前瞻性主动收集数据,例如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送检与数据的统计分析。CLABSI病例的确认应由院感专职人员做出最终判断。,填写ICU患者日志,完善中心导管血流感染(CLABSI)登记表,第二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第三步,指标分析,备注:同区域、同类型医疗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敏感指标解读.ppt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