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05新生儿复苏培训叶PPT文档资料.ppt

    • 资源ID:4587389       资源大小:2.31M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5新生儿复苏培训叶PPT文档资料.ppt

    前言,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大约400万新生儿死亡中23%死于出生窒息(lanct.2010;375:19691987)。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并向全世界推广,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新生儿复苏项目,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伤残率,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培训确保每家医院的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受过复苏培训、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卫生工作人员,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建立,为了推进我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于2003年7月由中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和强生儿科研究院、美国儿科学会共同合作,在中国建立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成立了项目工作组,进行了如下工作:,编写教材,配备教具,一将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编写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第四版和第五版)翻译成中文作为本项目的培训教材。用项目基金为各省市配备了教材,教具和各种教学器材。,教具,制定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在全国推广使用。已在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第5期)、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杂志(2007年第4期,修订稿)发表。2011年6月进行了再次修订,并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年第7期发表。,开展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20个降消项目省为主的新生儿新生儿复苏培训工作。自2004年7月开始,先后举办了项目的国家级师资培训班、省级师资培训班,地、市、县培训班。20042009年20个项目省共110659名参与分娩的医务人员(包括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麻醉人员等)接受了培训。,20042009年项目省培训总人数,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通过对20个项目省322所医院2003年2008年各年度的活产数、新生儿窒息发生数、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人数等指标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003年的6.32%下降到2008年的2.94%;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从2003年的7.55/10000下降到2008年的3.41/10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总结大会,2010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总结大会”。会议指出,五年成绩巨大,今后五年项目还要继续进行。2011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京举办了第二周期新生儿复苏项目启动会,制定了20112015年新的五年计划,重点由项目省推广到非项目省,并向县、乡基层发展,更注重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任重道远,继续努力!,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有28个省、自治区,282个地级市,374个县级市,有广大的农村和边缘地区,今后任务仍很艰巨。任重道远,要我们继续共同努力!,病理生理,呼吸暂停的概念,原发性呼吸暂停,当胎儿/新生儿开始缺氧,最初一段时期呼吸加快,继而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和心率下降,原发性呼吸暂停对触觉刺激有反应,给氧后可恢复呼吸。,继发性呼吸暂停,如果缺氧继续,引发继发性呼吸暂停,伴心率和血压下降继发性呼吸暂停不能被触觉刺激逆转,必须给予正压人工呼吸。,分娩前后肺和肺循环的改变,胎儿时肺和肺循环及其出生后的改变,见下图。,出生时,1空气进入肺泡,呼吸建立,肺泡张开。1/3 肺液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由口腔、鼻腔排出,2/3肺液由肺泡进入肺周围的淋巴管。肺液的排出取决于最初几次呼吸的强度,第一次呼吸所需压力为正常呼吸的23倍。,窒息时,无呼吸或呼吸浅表、力弱,肺泡不扩张,肺液排不出,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肺内小动脉仍保持收缩状态缺氧,呼吸暂停缺氧,呼吸中枢缺氧致呼吸抑制,窒息造成低氧血症引起多脏器损害。呼吸中枢缺氧加重呼吸抑制。故正压人工通气改善全身缺氧尤其是改善呼吸中枢缺氧是窒息复苏的关键措施。,新法复苏方案,新生儿复苏指南,为指导新生儿复苏,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订了新生儿复苏指南,并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定期修改。5年前制定了2005年新生儿复苏指南和培训教材。近年来,国际上对新生儿复苏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2010年年美国儿科学会和心脏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指南(Pediatrics 2010;126:e1400-e1413),2011年出版了新的培训教材:新生儿复苏教材(第六版)。,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会,参考国际的新指南和共识,结合中国国情,修订了我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2004年制定,2007年第一次修订,2011年第二次修订)。(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15-419),关于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的改变,2005年流程图,2005流程图(简化),2010流程图,2010流程图,2005流程图,2010流程图,1-34,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正常值 1 min 60%65%2 min 65%70%3 min 70%75%4 min 75%80%5 min 80%85%10min 85%95%,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快速评估,快速评估由4项变为3项,去掉羊水胎粪污染评估一项,将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放到初步复苏中的“清理气道”中。,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快速评估,新教材: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要问如下3个问题:足月吗?有呼吸和哭声吗?肌张力好吗?去掉了“羊水清吗?”1条。把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放在了初步复苏中:如果新生儿出生时有羊水胎粪污染且有呼吸抑制,肌张力低下,和/或心率100次/min,(即无活力),应即刻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并在流程图中加了号(气管插管的标志)。,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PPV的指证,初步复苏后如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喘息是在缺氧和缺血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系列单次或几次深的呼吸。它表示患儿有严重的神经和呼吸抑制),或心率100次/min,应应即刻给予正压通气(PPV)辅助呼吸。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脉搏和氧饱和度。,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紫绀的处理,初步复苏后如心率、呼吸正常,仅有紫绀,不再评估肤色及常压给氧,理由:研究证明新生儿出生后由宫内到宫外的正常转变,血氧饱和度(Spo2)由大约60%(正常宫内状态)增加至90%以上(最终转变为健康新生儿的呼吸状态)需要数分钟的时间。因此,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分钟可以有轻微的紫绀,会自行恢复,不必给氧。见表:,1-39,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正常值 1 min 60%65%2 min 65%70%3 min 70%75%4 min 75%80%5 min 80%85%10min 85%95%,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给CPAP,如果新生儿有呼吸,心率100次/min,但有呼吸困难,持续紫绀,给清理气道、氧饱和度监测,可给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特别是早产儿。CPAP可经气流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给予。,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矫正通气,正压通气后如心率 60次/min),矫正通气步骤,采用首字母缩略词,用6个缩写字母MRSOPA 帮助记忆通气矫正步骤 M Mask adjustment R Reposition airway S Suction mouth and nose O Open mouth P Pressure increase A Aiway alternative,新流程图的主要修改-矫正通气,矫正步骤 操作 M 调整面罩 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 密闭R 调整气道位置 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 S 吸口腔和鼻 检查并吸口鼻分泌物O 轻微张口 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 P 增加压力 逐渐增加压力直至每次呼吸 看到呼吸运动,听到呼吸音A 气道选择 考虑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的对策,我国2011年新生复苏指南的流程图对快速评估仍保留原来4项,未修改。对呼吸困难和持续紫绀者清理气道,氧饱和度监测,给常压给氧或CPAP,增加了“常压给氧”。其余部分采纳了国际2010指南的修改意见。,2011中国指南,快速评估,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是否足月?2.羊水是否清?3.是否有哭声或呼吸?4.肌张力是否好?如以上任何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初步复苏,保暖摆正体位,清理气道*擦干,拿走湿毛巾刺激呼吸*表示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关于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过去羊水胎粪污染者,如有条件一律气管插管吸胎粪,胎粪越稠越要吸。现在的观点是: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稠或稀,初生儿一娩出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有活力的定义是:规则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及心率100次/min。以上3项中有一项不好者为无活力。,关于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新生儿有活力时,不插管吸引胎粪;必要时可用吸球或大孔吸引管清理口、鼻的分泌物或胎粪。如无活力,生后立即采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全身擦干拿走湿毛巾重新摆正体位给予刺激,吸引胎粪后,继续复苏,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应按以下部骤继续进行复苏。评估:心率、呼吸,正压人工通气,指征:(1)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喘息是在缺氧和缺血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系列单次或几次深的呼吸。它表示患儿有严重的神经和呼吸抑制)。(2)心率 100次/min。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脉搏和氧饱和度。,脉搏氧饱和度仪的应用,新指南强调脉搏氧饱和度仪的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既可测量心率,又可经皮测量氧饱和度。新生儿复苏时,为指导给氧浓度,观察是否达到目标氧饱和度(见表),在正压通气开始前应尽快连接氧饱和度仪,。J Pediatr.2008;152:756760,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脉搏氧饱和度仪的应用,新的脉搏氧饱和度仪应用了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传感器,可在出生后12min内提供可靠的读数。脉搏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关于新生儿复苏用是否用100%氧的讨论,近年来人们关注100%氧对呼吸生理、脑血循环的潜在不利影响及氧自由基的潜在组织损害。国外不少单位对复苏时正压通气应用100氧和21氧(空气),进行了临床和动物试验的对照研究。,关于新生儿复苏是否用100%氧 的讨论,有研究发现空气复苏能得到与纯氧复苏相近的效果,如两种复苏的新生儿死亡率、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出现首次呼吸的时间、HIE的发病率等无差异。下图为用空气或100%氧气进行复苏的 10个研究的荟萃分析,为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试验。Saugstad et al.Neonatology(2008)94:176-182.,Saugstad et al.Neonatology(2008)94:176-182.,结果,新生儿复苏用空气组死亡率低于100%氧组,差异显著。证据说明在足月儿能成功和安全的用低于100%的氧复苏。,结论,2010年新指南推荐足月儿复苏用空气。用氧饱和度仪指导用氧的浓度,达到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标准氧饱和度。如果复苏开始用空气,复苏90秒没有改善,氧浓度应当加到100%。,1-64,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正常值 1 min 60%65%2 min 65%70%3 min 70%75%4 min 75%80%5 min 80%85%10min 85%95%,关于早产儿复苏用氧的研究,早产儿是否可以用空气复苏?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后的过渡时期肺的生理不同,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因此出生后他们面临的调整有很大的不同。,临床研究,WangCL等(2008)对等于和小于31周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出生窒息者随机应用空气或100%氧复苏,设计条件:100%氧组,如氧饱和度95%,暂停给氧空气组,如果3分钟内氧饱和度70%或5分钟内85%,增加给氧浓度。如果治疗失败(心率60次30秒以上,或心率100次2min以上),给氧浓度即刻增加至100%。,临床研究,结果:空气组,没有病人能在整个复苏期间完全用空气,1/3治疗失败(心率60次30秒以上,或心率100次2min以上),剩余者在3分钟也不能达到氧饱和度70%,空气组3分钟的平均氧饱和度为55%。作者认为,空气不能用于早产儿复苏。,2010指南早产儿复苏的给氧建议,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间(建议浓度为30-40%)复苏时用空氧混合仪和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应用空氧混合仪上调或下调给氧浓度,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测经皮氧饱和度,使氧饱和度逐渐增加至出生后导管前氧饱和度正常值(见表),当氧饱和超过到95%时,停止用氧。,空氧混合仪,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修订稿)提出:,如暂时无空气-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氧浓度为40%)进行正压通气。,正压人工呼吸装置,气流充气气囊(麻醉气囊)自动充气气囊T-组合复苏器,自动充气式气囊不加储氧器,可得到40%浓度的氧,加储氧器得100(袋状)、90(管状)氧。,正压通气的压力,正压通气时吸气峰压的监护可以帮助供给肺恒定的压力,避免不必要的高压,建议复苏囊安装压力计。如果监护压力,早产儿吸气峰压2025cmH2O可以有效,在某些足月儿可能需要30cmH2O。如不监护压力,则最小的吸气峰压应当以达到使胸壁运动和心率增加为标准。如果没有获得心率或胸壁运动的迅速改善,要提高压力。,正压通气的频率,气囊面罩正压通气频率为 4060次/分,通气手法:每分钟4060次呼吸,2000 AAP/AHA,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婴儿无改善,心率100次/分,胸廓无适当扩张,矫正通气,可能原因密闭不够气道阻塞压力不够,Click on the image to play video,胸廓运动不充分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原因 措施密闭不够 重新放置面罩,将下颌向前抬气道阻塞 重新摆正头部位置 检查口咽分泌物,如有则吸引 通气时使婴儿口稍张开压力不够 增加压力直到有可觉察到的胸廓运动 考虑气管插管,矫正通气MRSOPA 记忆法,矫正步骤 操作 M 调整面罩 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密闭 R 调整气道位置 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 S 吸口腔和鼻 检查并吸口鼻分泌物O 轻微张口 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 P 增加压力 逐渐增加压力直至每次呼吸看到呼吸 运动,听到呼吸音A 气道选择 考虑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T组合复苏器(T-piece),早产儿辅助通气的要求,早产儿应有恒定的吸气峰压,2025 cmH2O或更低,以避免肺损伤。早产儿应用正压通气时最好保持保持呼气末正压(PEEP),以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对抗肺损伤。,T组合复苏器(T-piece),T组合复苏器(T-piece),是近年来国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正压通气装置,优点单手操作 预设压力控制(预设PIP和PEEP)可更稳定地提供呼气末正压(连续保持)和吸气峰压。可延长供气时间(如需),胸外按压-新流程图的修改,30sec有效正压通气后,如心率持续60次/min,在正压通气的同时做胸外按压。强调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尽管在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时可进行胸外按压,此时改为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可使通气更有效。,胸外按压-新指南的修改,当开始胸外按压,给氧浓度增加至100%。心率60次/min时脉搏氧饱和度仪不显示。随心率的增加脉搏氧饱和度仪开始工作,在其指导下调整(降低)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流程图的目标氧饱和度值。,胸外按压-新指南的修改,研究指出为恢复冠状动脉灌注压,胸外按压应继续45秒或更长。因此,在建立了协调的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后,要在至少4560秒后才能够短时间停下来测定心率(胸外按压的时间延长至45-60秒)。脉搏氧饱和度仪的应用有助于在不停止按压的情况下评估心率。,胸外按压-新指南的修改,2010指南仍推荐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率为3:1,因为通气障碍几乎总是首要的原因,没有证据改变当前应用的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3:1的比例。如果已知心跳停止是由心脏原因引起,可考虑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的较高的比例(15:2)。Pediatr Crit Care Med.2005;6:293297,胸外按压:按压位置,按压胸骨下三分之一段避开剑突,2000 AAP/AHA,胸外按压的解剖标志,胸外按压:按压力量和深度,按压的深度应为前后胸直径1/3左右,2000 AAP/AHA,胸外按压的手法:拇指法,压力必须用在胸骨上,2000 AAP/AHA,拇指法胸外按压时,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胸外按压的手法:双指法,2000 AAP/AHA,双指法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胸外按压的手法:双指法,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按压胸骨另一只手支撑背部,2000 AAP/AHA,胸外按压时正确的手指位置,呼吸配合 胸外按压要与呼吸很好的配合(两人合作)。按压和呼吸的比例为3:1,即每分钟按压90次,人工通气30次,共120次,每1循环(按压3次通气1次)需时2秒。每次人工通气后第1次按压时呼气。,气管插管,适应症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需吸引胎粪者气囊面罩正通气无效或延长者需要进行胸外接压者需要气管插管给药者特殊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极低出生体重儿,器械准备,按体重计算管端至口唇的长度,长度为公斤体重数加56(cm)或插至声带线。,气管导管管径,2000 AAP/AHA,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判断迅速的心率增加是导管插管位置正确并给予有效通气的最好指标另一个气管插管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是胸壁运动和双肺呼吸音。患儿的呼出气CO2检测是新指南推荐的检测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有效指标。,CO2 检测,气管插管的替代装置 喉罩气道(LMAs),适应症,2010指南推荐应用喉罩气道,当面罩通气不成功,气管插管不能进行或不成功时,可用喉罩气道。喉罩气道可作为第二通道,成为体重2000 g或孕周 34周的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替代物。而体重2000 g或孕周34周者应用尚无经验。Resuscitation.2004;62:151157,喉罩气道(LMAs),构造 喉罩气道是一个用于正压人工呼吸的气道装置,为一个带有边圈可扩张的软椭圆型罩与弯曲的气道导管连接。,喉罩气道(LMAs),使用 用示指将此装置插入新生儿的口腔并沿其硬腭直到顶端接近食道。当喉罩完全插入,打气使边圈扩张,扩张的边圈覆盖喉口并封堵住食道。其气道导管可连接复苏囊或呼吸器。,喉罩气道(LMAs)-使用限制,此装置不推荐用于从气道内吸引胎粪和气管内给药。密封不够,高通气压力时空气可从在喉口与喉罩之间的不太密封的空隙中漏出,导致对肺的正压不充分并产生胃扩张。当需要施行胸外按压时,应用喉罩气道尚无经验。可是,如气管导管没有插成功,而又需要胸外按压时,可以赏试用本装置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正压通气。,喉罩气道(LMAs)-使用限制,喉罩气道不能用于很小的新生儿,目前最小的喉罩气道用于大于2kg的新生儿,但是,近期有将1号喉罩成功的用于小于1500g的早产儿的报道。,新指南和教材关于肾上腺素的应用,即使对肺部的正压人工呼吸有效且胸外按压使心输出得以改善,一小部分新生儿(2/1000)心率仍 60次/min。这些患儿的心肌可能缺氧时间过长,以致在灌流富氧血液后心肌也不能有效收缩。给予肾上腺素刺激心脏可能对这些患儿有益。在足够的100%氧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30秒后心率仍60次/分,应给肾上腺素。,新指南和教材关于肾上腺素的应用,过去气管插管给新生儿肾上腺素是最常用的途径,气管给药常比插入脐静脉导管更快、更方便。但是有很多因素影响肾上腺素在新生儿肺内的吸收,包括:肺泡内充盈的液体可以稀释气管内的肾上腺素通过胎儿通道(动脉导管、卵园孔)的血液分流(尤其在低氧和酸中毒的情况下)使血液灌注不经过肺,影响了注入气管的肾上腺素的吸收和分佈。,新指南和教材关于肾上腺素的应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指出,常用的静脉注射剂量给予气管导管注入是无效的。有证据指出,给予较大的剂量可以补偿肺吸收延迟的不足,但尚没有研究确定其有效或安全性。因此脐静脉给药是首选的途径。推荐新生儿静脉剂量是1:10,000溶液0.10.3mL/kg(相当于0.010.03mg/kg),有证据证明较大剂量可导致脑和心脏损害。,新指南和教材关于肾上腺素的应用,当静脉通路正在建立,或没有条件做脐静脉插管时可考虑自气管导管给药。但要加大剂量,给1:10000溶液 0.51mL/kg,(0.050.1mg/kg)。因为要在气管导管内给较大剂量,故进入到气管导管内的液量相对较大,应在给药后给几次正压通气使药物向下分布到整个肺而利于吸收。通过脐静脉导管静脉给药时,应该用0.51mL无菌生理盐水冲冼,确保药物到达血液。,通过脐静脉给药,静脉给药的最好途径3.5F 或 5F 端孔导管无菌操作,放置脐静脉导管,放置脐静脉导管,在夹钳下离皮肤线约12cm处用 手术刀切断脐带。插入导管2-4cm抽吸有回血早产儿 插入导管浅插入过深可损害肝脏,脐静脉插管,6-5A,扩 容,患儿复苏不满意,反应差,有低血容量表现:面色苍白,脉搏弱,血压下降,可给扩容可用:NS或乳酸林格氏液10ml/kg,510分钟以上缓慢推入。,钠络酮,钠络酮不推荐作为呼吸窘迫的新生儿开始复苏的一部分。对于母亲应用麻醉剂后呼吸窘迫的新生儿,焦点应当放到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对持续呼吸暂停新生儿的气道支持。,纳洛酮,如应用,应有严格的适应症:1.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恢复正常后出现严重呼吸抑制。2.母亲在分娩前4小时以内应用麻醉、镇痛剂历史。,纳洛酮,途径和剂量:钠络酮可给静脉或肌注。不推荐气管内给药。推荐剂量为:0.1mg/kg。,2010年新生儿复苏指南和新教材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复苏后的护理,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仍有再恶化的可能,一旦足够的通气和循环建立,婴儿应给予密切监护和护理。继续监测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实验室检查如血球压积和血糖、血钙、血钠。可能还需做气体分析。,复苏后的血糖监测和处理,在缺血缺氧损害后,新生儿低血糖可增加颅脑损害的危险及不良预后,一旦完成新生儿复苏,为避免低血糖,应静脉给予葡萄糖。低血糖新标准(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不论胎龄,低于2.6mmol/L(47mg/d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复苏后的问题,缺氧缺血性脑病肺动脉高压肺的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压,液体管理 惊厥和呼吸暂停低血糖喂养问题体温管理,新生儿复苏后要密切监护和管理如下问题:,对早产儿复苏给予特别的关注,新指南对早产儿的复苏和复苏后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产儿需要特别关注的原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散热快,体温调控能力弱有感染的风险容易颅内出血容易出现继发于失血的低血容量肌力弱造成自主呼吸困难组织发育不成熟,易受过度吸氧的伤害,关于早产儿低体温,极低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用传统的措施保温仍会发生低体温。许多研究报告显示早产儿低体温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早产儿保温,孕周28周或体重1500g的新生儿,生后不擦干,颈部以下放入塑料袋或用塑料包裹,放于辐射保温台并进行复苏或观察,包裹到复苏后及测体温时,应注意避免高温。对孕周28周的新生儿,产房的温度应保持至少260C。J Perinatol.2005;25:763769,塑料膜保温,早产儿(1500g),可采取塑料膜保温,出生后不擦干,将躯干四肢放于塑料膜中,头在外,可用一端开口的塑料袋或大的保鲜膜。,早产儿保温,以上保温措施不应当影响复苏的措施如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开放静脉等进行。,早产儿通气压力的要求,肺发育不成熟,正压给氧易受伤害。复苏时吸气峰压(PIP)不可过高(2025CMH2O)。要有恒定的PIP 及呼气末正压(PEEP)。指南推荐使用T-组合复苏器。,减少早产儿颅脑损伤,由于早产儿脑生发层基质的存在,易造成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要注意:操作要轻巧。要监测血压,保持颅压稳定。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避免输液速度过快。避免使用高渗药物。,氧损伤早产儿对高动脉氧分压非常敏感,易造成氧损害(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官肺发育不良)。因此需要规范用氧,限定用氧浓度、时间、进行血气及经皮氧饱和度的监测(经皮氧饱和度不95)及定期随访。,低血糖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围产期窒息更易发生低血糖症。窒息后的低血糖加重脑损伤,因此一定要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营养和喂养,静脉营养及缓慢喂养:经复苏的早产儿可有肠出血,并有早期喂养不耐受及以后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开始数天予静脉营养,并可谨慎地给予母乳喂养。,预防感染,增加对感染的警惕:绒毛膜羊膜炎 与早产儿分娩有关,考虑感染作为一个早产分娩的因素。因此,在生后需迅速地采集血培养及进行抗生素治疗。,终止复苏,在10分钟连续和足够的复苏努力后,患儿仍无生命体征(无心跳和呼吸),可终止复苏。,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05新生儿复苏培训叶PPT文档资料.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