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历史文献及史料学.ppt

    • 资源ID:4541478       资源大小:7.46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文献及史料学.ppt

    历史文献及史料学,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历史文献及史料学历史文献及史料学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课程之一明清基本史料序言、史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几个基本问题1、应具有什么样的治史态度和学养2、如何对待史料?D3、如何确认史实、选择史实的标准是什么?4、能否运用假设、想象、比较、同情、投射等方法进行研究?5、在编写方式上,是一个人修史好,还是集体写史好,或是两者并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改变了以静态的书本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宏观结构,强调必须辅之以新型活动课程,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结构优化体系。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正是为了通过增强德育与农村社会生活的联系性,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将外在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品德言行。以此提高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效益。一、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基于德育活动课程与其学科课程的互补性,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精神。笔者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三维”整体设计。(一)针对农村实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由于德育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德育教学,因此它在认知目标的达成上,认知内容和方式上都有其独特性。德育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多以感知方式开始,通过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在个体的主动建构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这种认识具有实在可感性,其抽象程度不高,系统性较差,但易于在学生同辈人中交流,因此其影响是巨大的。对农村初中生而言,德育活动课程的认知集中指向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及其所处的农村道德情景,通过德育活动与农村学生特有的经验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其独具个性的道德认知。(二)立足农村现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是对于人或事的比较稳定的习惯性的倾向反映。(1)关心他人的品德,是态度中最基本的内容。由于包产到户,农民单家独户忙活计,相互之间往来较少,彼此关心的程度较之集体出工时少得多。因此,应通过德育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的需要,并形成关心他人,关心周围其他社会成员、关心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态度。(2)形成自觉参与的态度。自觉参与的态度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形成的。农村初中生应具有主动参与生产建设的观念,树立建设文明小康村的积极态度和理想。(3)培养热爱劳动的态度。积极的劳动态度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也是成才的基点和依托。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中。要通过走访劳模和专业大户等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受人尊敬。(三)着眼于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德育能力 就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来说,应着力实现以下能力目标四:(1)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来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友谊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等。以此促进道德交往能力的提高。(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心态和合作能力。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农村初中生合作意识差。因此,应积极开发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德育活动项目,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的愉悦情感。明白合作的好处与优势,逐步形成积极合作精神。(3)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意志行为自控力较弱,因而促进其道德自律能力的发展,就成了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4)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由于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在部分农村初中生中,权大于法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要开展德育活动课程。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信法、懂法,形成法制意识、自我权益保护意识。(5)道德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从心理发展特征看。初中生的情感带有冲动性,意志较为薄弱。他们对人对事充满热情。对周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很关心。所以,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丰富道德情感体验的重要时期。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系列设计 在设计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时,一方面要以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系为导向;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结合当地学生实际灵活处理,使其有实现的条件。为了便于一线教师操作,笔者以传统德育活动形式为基础。来设计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形式。(一)深化德育主题与品德层次的螺旋式设计 根据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自律向他律转换的关键期,以及农村学生最终会走出农村,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一事实,应设计一系列纵向德育活动课程。也就是说,根据农村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结合初中学生年级发展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层次性的前后衔接的系列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比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从自身做起,使初一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组织家庭庭院经济开发研讨会,家庭种养殖小组实验等活动。引发初二学生思考:“我能为家庭致富做什么?”,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并以实际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光荣;以家庭经济项目开发、家庭文化革新研究等方式,引导初三学生立志为家庭和村社的富裕艰苦劳动,并进而树立具体可行的志向。形成勤奋好学的品德。这种针对同一德育主题,根据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农村经济文化特点,不断深化德育的层次性、更新德育活动方式的纵向设计,既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提高德育实效性,又能不断增强德育的功能,提升德育的层次性。最终达到对学生心灵和人格产生重要影响。(二)拓宽活动领域的横向设计 根据农村初中生日常接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可以构成一个横向的多种德育活动课程领域。(1)校内德育活动课程。专门主题类:德育活动主题演讲比赛;革命英雄事迹报告;“五四”纪念;节日庆典等。综合主题类:升降旗与朝会;班、团、队会;影视书评活动等。(2)校外社会实践性德育活动课。祭扫烈士陵园;直接参加农村的生产劳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三)活用资源优化设计 1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要取得预期效果。人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应着力挖掘校内外德育活动中的教育者资源。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警校共建。每学期可请乡镇派出所人员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2)“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德育课程开发。请乡、镇主要领导来校介绍家乡做产业结构状况和发展远景报告。邀请家长来校,观摩并逐步参与学生的德育活动课。(3)专题报告。初中学生喜欢追星,因此农村初中可结合实际。请当地英模、致富能手不定期来校作报告;也可由校领导聘请德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2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农村初中与城市学校相比,其现代化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给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农村初中也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我们能对其独特的德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就有可能设计出适合农村初中实际的德育活动课程。首先。应依托乡村党组织建立起德育活动基地,拓展德育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空间。其次,应该构建起学校德育基地活动课程的开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建设:一是基地分类建设。(1)国防教育基地。以乡镇派出所和武装部集训中心为基地,开展军训、国防知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2)法制教育基地。以乡镇法庭、派出所为重点基地。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3)创业教育基地。以乡镇企业等为重点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思想、职业道德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活动课程校本教材设计。它的设计要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但是,与国家和地方教材不同,德育活动课程校本教材的设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方法。(1)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通过这一分析,找到实现共性目标方面比较薄弱的环节,以此作为编制德育活动课程校本教材的依据,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科德育课程体系在实现育人方面的不足。(2)实际利用效率分析。设计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时,应综合多方因素分析其实际利用效率,这样才能针对农村初中特有的育人环境在使用中发挥其高效性。总之,为了在德育领域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从课程改革的高度来规范已有的传统德育活动,并做进一步的拓展。在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则要注意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针对农村初中德育工作难点与特点,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开发。最终,构建起富有农村初中特色的德育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切实把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落实。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 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 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 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 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课程之一明清基本史料,序言、史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几个基本问题1、应具有什么样的治史态度和学养2、如何对待史料?D3、如何确认史实、选择史实的标准是什么?4、能否运用假设、想象、比较、同情、投射等方法进行研究?5、在编写方式上,是一个人修史好,还是集体写史好,或是两者并存?,史料是研究历史的素材和凭借“史料”及其考证至关重要,从“太史迁,曰实录”,到德国的兰克的实证主义,以及中国学者傅斯年、顾颉刚的史料学派(科学派),都很重视史料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钱大昕认为金石文字最可信实录比正史可靠,正史中私修好于官修正史又比地方志、家史可信诗歌和小说笔记也有证史之功王呜盛:先读正史,后阅杂史万斯同:重视实录傅斯年:比较史料,分为8对,、明清史学演进的阶段性特点从明清史学的发展理路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时段性特点明代前期的史学是以重价值判断、有理学化倾向的史学居主流地位,而承袭史汉传统、重事实判断的叙事史学遭到冷落,此时仅官方史学坚持叙事史学的方式明代中期以后,理学化史学受到批评,非理学化史学开始占据上风。晩明至清初的史学则在叙事史学之外,新增一股具有批判精神和启蒙意味的史学思潮乾嘉时期,清初启蒙思想家的反理学思潮蜕变为朴实考经证史,传统的考据学至此得到充分发展,叙事史学再次受到推重清代中晩期,史学风气又为之一变,经世实学再现史坛,注入了救亡图强的意识和社会改良的历史必变观点,史学呈现出新旧分化的趋势,新史学正在兴起,正文、实录、东华录、方略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7年。P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一王先谦:东华录,光绪十年上海广百宋斋校本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清有25部方略:平定三逆方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平定金川方略、剿平三省邪匪方略等。记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属纪事本末体,二、典志、诏诰律令申时行等:明会典,万历重修,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年清五朝会典及“则例”、“事例”、“等清三通。如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皇明祖训,见明朝开国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63年御制大诰,见明朝开囯文献(一),台北学生书局影印本,1963年。大明律集解附例,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三、正史、野史、政书、传记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夏燮: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年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徐鼒:小腆纪传,中华书局,1958年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黄六鸿:福惠全书,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陈宏谋:在官法戒录,同治七年(1868)崇文书局田文镜:抚豫宣化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丁日昌:牧令书辑要,政书集成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焦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一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一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光绪十年(1884)湘阴李氏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收录“先正”1108人。钱仪吉:碑传集,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书局阮元:畴人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28年。,四、文钞、文集陈子龙等编:皇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琴川居士编:皇清奏议,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排印本陆燿编:切问斋文钞,乾隆四十年(1775)河南布政使杨国桢刊本。p贺长龄、魏源编:皇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岀版社影印本,1987年。饶玉成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陈忠倚编:皇朝经世文三编,同上何良栋编:皇朝经世文四编,同上,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万历五年(1577)世经堂刊本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4年。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章学诚:章氏遗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古籍岀版社,1989年。冯桂芬:显志堂稿,光绪二年(1876)校邠庐刊本,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xiexie!,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文献及史料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