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工学]建筑概论资料.doc

    • 资源ID:4532837       资源大小:248.50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学]建筑概论资料.doc

    第一节 房屋·建筑物·建筑(House Building Architecture)一、中国古代建筑观观点一:建筑就是空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二、西方古代建筑观观点二: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观)宇宙永恒地运动着,在它的一切运动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类似性,所以我们应当从音乐家那里借用一切有关和谐的法则。阿尔伯蒂三、现代建筑观 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 格罗皮乌斯(德) 建筑是“住人的机器” 勒·柯布西耶(法)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结构性的艺术 赖特(美) 建筑,当技术实现了它真正的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密斯(美)四、小结 建筑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物质对象,还更是物的集合 建筑在汉语里是名词或动词,多义而含混 house building architecture 房屋 建筑物 建筑(建筑学) “建筑”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而应当说是一个门类,它包括实际的建筑对象,只是它不是指一个一个的建筑(物)。第二节 建筑与人一、建筑作为物质对象与人的关系 1建筑是人们的生活活动的环境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建筑作为环境来讲,是指人造的、由实物所限定的、人活动的空间。 2建筑与单体人的关系建筑的空间是按照人的活动要求而构成的3.建筑与人群(社会)的关系建筑不仅要满足单个人的活动要求,还应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社会整体的需要。二、建筑作为学问与人的关系1建筑与单体人的关系 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同构的,研究建筑应当研究人,就这一意义而言,建筑可以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2.建筑与人群(社会)的关系人和社会的特征在建筑中的映射社会地位在建筑中的映射研究建筑需研究人,研究人的物质现实和观念形态,人的生理、心理、伦理和哲理等特征。第三节 建筑的基本属性一、建筑的空间性1实体和空间的统一(建筑空间的限定与组合) 围 覆盖 设立 凸起 凹进 架起 实体表面肌理变化 2建筑空间性的层次 房间房子里弄、街坊城市建筑物无论规模大小,都不应当看作是一个孤立的对象,而是有机的,应当注意它在大范围中的作用,以及注意它内部的小范围的组合“元件”。二、建筑的时间性1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 2建筑的使用始终是在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 3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4对建筑的审美也有时间的因素三、建筑的工程技术性 1建筑结构与材料 2建筑物理与构造 3建筑设备与施工四、建筑的艺术性建筑的形式(造型)问题 实例:巴黎圣母院: 比例恰当、形式变化统一 天坛: 外轮廓完整、色彩和谐五、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1建筑的地域性 实例:蒙古包、苗寨、藏族碉楼、傣族竹楼 2建筑的民族(宗教)性 实例:天主教建筑 东正教建筑 佛教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 3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实例:古罗马建筑 中世纪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第四节 建筑设计 1. 首先是设计 设:设想 计:计划 2. 建筑设计的特点 技术+艺术 唯一性 3. 建筑设计的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 4. 建筑设计的要素 地理、地质 气候 (日照、风向、降雨、降雪) 文化、习俗 业主(任务书)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场地条件、材料限制第一节 概说一、物质性的涵义1建筑的存在形式必须是物质的2建筑以物质手段构成3建筑的使用(方式)是以物质构成的空间。二、建筑的存在形式空间上的“物质占有”物体的存在方式:物质、信息、能量建筑的空间上的物质占有是实体加空间三、建筑的构成手段 用物质构筑建筑物,指的是用物质材料(如砖、瓦、木材、钢材、水泥、玻璃等),通过物质技术手段建成之物。与小说、电影、绘画等不同的是,建筑的构成不仅仅是以信息的方式存在,还以实体物质的方式存在。四、建筑的使用方式 建筑的“空”和“实”都是物质 建筑的功能需求必须用物质去满足五、强调建筑物质性涵义的目的 1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更为突出了 2学习建筑必须先确立“为人”的观念,如何来满足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活动的需要,应当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第二节 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一、导入 1原始社会对建筑的需求十分简单受到技术可能性的制约,只能用自然材料(木、竹、石)进行简易的物理性外形加工 2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而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例:西周时期人们对于建造高大房屋的需求,促使砖瓦烧制技术的产生 古希腊人们对于建造高大房屋的需求,促使梁、柱结构体系的诞生 人们对于聚居的需求,促使楼房形式的诞生 3对建筑的物质需求也促使建筑设备的进步 例:灯、空调 4对建筑的精神需求促使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的产生 例:音乐厅、剧院、展览馆等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建筑的物质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结构、材料和施工的问题1结构 建筑的结构应兼顾适用、坚固、经济、美观四方面的内容 设计建筑物,既要注意每个构件的受力,使它坚固耐久,还要注意整幢建筑物的稳固、平衡,所以首先必须弄清里的大小和它的传递路线。 屋盖作为结构构件,其形式由室内空间的大小决定,空间较大需用薄壳、折板、网架、悬索等形式 结构体系的分类 a.梁板结构体系 古代的石梁、板结构 木梁、板结构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b.框架结构体系 原始形式的框架结构 中国古代的木框架结构 西方古代的砖石框架结构 现代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c.大跨度结构体系 桁架 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 壳体结构(折壳结构、筒壳结构、双曲面壳结构) 悬索结构 网架结构 d.悬挑结构体系 e.其他 剪力墙、井筒结构 帐篷结构 充气结构2材料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木材 优点:容易加工,抗弯能力强缺点:刚度差,耐久性差,容易失火 石材 优点:刚度强,抗压能力强,缺点:施工不便,易风化 钢筋混凝土由于既有石材的坚固,内部钢筋又有类似木材的柔韧性,为现代建筑所采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建筑师选用材料的原则:结构 (自重)、价格、施工、视觉效果、耐久性、耐候性、自洁性、维护周期、热工性能3施工现代施工方案 土方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 实例土堆亭 预制吊装 混凝土滑模法三、建筑的坚固性问题 1坚固性的涵义 建筑落成时,不因外来的或人为的原因倒塌或损坏 在建筑的规定使用年限内通过维修保养保持坚固 耐久年限 适用建筑100年以上重要的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50 -100年一般性建筑25-50年次要的建筑15年以下临时建筑2受破坏的可能原因 重力、人为动力、风力、雪载、温度胀缩、地震、雨水渗漏、锈蚀、虫蛀、地基不均匀沉降 温度胀缩建筑物每隔一段距离要设置温度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基础设置沉降缝四、建筑设施问题 1建筑设施种类内容水给水、排水及消防等电照明、动力及其他用途暖暖气、通风、恒温恒湿等 2与建筑师的关系建筑师是协调各工种设计方案的总体设计者,要了解这些方面的东西,以便更好地把握全局。第三节 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一、人的尺度 室内外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门窗的位置和尺寸,家具和其他部件的布局和大小,都应当从人体尺度出发进行设计1、人体尺度 基本尺度 部位男 女身高16701560正立眼高15471443脐高983925肩宽415397臂展843 787坐高877825腓骨高度407382坐立眼高11811110坐姿肩高586546臀宽 309319大腿水平长度445 425坐姿肘高239230动作尺度 步距:男(680)、女(620) 踏步高:150260 单股人流门:7001000 考虑设备出入的门:病房门(1100)生产车间(按车的尺寸) 多股人流门:按人流量大小计算 人体尺度与家具 双人床(长2000、宽15002000、高420450) 写字台(长10001200,宽600850,高750780) 房间布置与房间尺寸 二、 建筑的空间组合 房间之间的序列、房间之间的公共空间(如走道、院子、门厅、楼梯间、电梯间等),这些设计内容称为建筑的空间组群关系(也称作建筑的空间组合)1、走道式组合 类型 双面走道式(内廊式)、单面走道式(外廊式)、两侧走道式 特点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保证各使用房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 使用范围单身宿舍、办公楼、医院、学校、疗养院等功能分区 房间小但数量多,因而必须把功能性质相同或联系密切的房间分类集中在一起。为了减少结构构件类型以便工业化施工,同时保证立面的完整性,各使用单元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开间、进深尺寸,依照网格尺寸划分空间 2、单元式组合 特点 用竖向交通来连接各使用房间,因而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和互不干扰 使用范围住宅3、广厅式组合 特点 广厅成为大量人流的集散中心,通过它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各主要空间,又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的人流汇集于这个中心 使用范围 展览馆、火车站、图书馆、航空站 功能分区 主要使用空间与广厅连接,如候车厅、陈列厅、阅览室等 次要使用空间如办公用房、设备用房等依附于主要使用空间,或置于建筑物较次要的侧翼4、串联式组合 特点 与前三种不同的是,交通空间寓于使用空间之中,各使用空间联系紧密,并有良好的连贯性 使用范围 陈列馆、展览馆5、以大空间为主体的组合 特点 主要使用空间体量庞大,成为整个建筑的主体和中心,其它各部分次要空间都围绕这个中心布置 使用范围 影剧院、体育馆6、自由分隔组合 特点 被分隔的空间之间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明确的界线 使用范围 近代博览会建筑、庭院建筑7、沿柱网分隔组合 特点 被分隔的空间直接相连,关系密切 使用范围 工业或商业建筑8、多种组合形式的综合运用 由于功能要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幢建筑只采用某一种空间组合方式的情况很少见,换句话说,在一般情况下一种类型的建筑往往只是以某一种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时必须辅以其他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另外,有些类型的建筑,由于功能特点所致,则是综合的采用几种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并且根本分不出主次关系三、人对建筑的生理需求 包括视觉、听觉、温觉、平衡觉以及环境的物质形态和空气成分、水、阳光等1、 视觉 光度 窗地比、照度、光线的均匀性 眩光性 保护角 几何视线 能否看得见、能否看得清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 视线距离 色刺激2、 听觉 听觉要求 能否听得清、声音的质量、声音的混响问题 建筑中的声学问题 噪音的控制 音质问题3、 温觉 墙厚、空调4、 日照 住宅规范要求:冬至日,主要房间有两小时的日晒 日照间距的计算5、 小结 建筑必须首先注意到人的最基础性的生理需求,有些内容虽然可以查表得到所要的数据,但建筑师的责任,还需妥善安排、调整,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第四节 建筑与人的精神活动需求一、 人的心理活动 包括基础性的心理活动和高级心理活动两方面。 对建筑来说,高级心理活动包括 安全感需求、私密性需求、交往需求、招徕和展示需求、纪念性需求、陶冶心灵需求二、人的基础性心理需求 1、空间的围透关系与人的感受三面围一面透封闭两面围两面透较封闭一面围三面透较开敞四面临空开敞2、空间的尺度与人的感受以居室为例,过大难以保持亲切、宁静的感受,较小则有拥挤感,最适宜的空间尺度就是保证功能合理性的空间大空间只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功能要求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都可以获得适宜的尺度感 但是一些宗教建筑的空间尺度则主要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导致的3、空间的高度与人的感受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一方面是相对高度空间的高度和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越小,引力感越强。4、空间的形状与人的感受窄而高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直建筑就是利用这一点来产生宗教神秘感。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样低而宽的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形成开阔、博大的气氛。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压抑的感觉。穹庐形空间具有向心、内敛的感觉中央低四周高的圆形平面空间具有离心、扩散的感觉中央高四周低具有沿纵轴内聚感中央低四周高具有沿纵轴外向感弯曲、弧线或环形的空间可以产生一种导向感小结: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心理活动需求,还只是停留在感知和认知的心理活动阶段,这些行为也几乎都属于物质功能上的要求,尚未涉及到高级心理活动三、安全感需求 一般的建筑作品都有这方面的特征,但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建筑师利用扭曲、变形和残缺、破碎来取代“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较复杂、不完美和无组织性的图形将具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它可以画起更大的好奇心,当人们注视由于省略造成的残缺或通过扭曲造成偏离规则形式时,就会导致心理特有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一系列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四、私密感需求 卧室不做房门 私密性不仅属于单个人的,也属于人群的 以居住小区为例,住宅内部卧室为私密空间,起居室为半私密空间,楼梯由于只供部分人使用为半公共空间,小区道路、绿化、广场等为公共空间五、交往需求 个人的心理活动与人际交往紧紧相连 “共享空间” “人看人” 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导致人们交往的需求增加,从而也导致新的审美观 人际交往的要求:1、人与人相互了解单元空间相互开放,但却有各自的空间范围2、人与人相互尊重各单元空间不分高低贵贱3、人与人相互学习和模仿空间既分又和交往距离亲密距离 (045)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个人距离(0.451.30m)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距离(1.303.75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由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这种社会距离。 公共距离(大于3.75m)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意旁观而无意参加这样一些较拘谨场合的距离。六、招徕和展示展览陈列性建筑、商业建筑等对于这种心理需求最为突出展览建筑参观、品评、洽谈、交易形象醒目、突出陈列建筑参观、瞻仰、纪念、教育庄严、雄伟商业建筑介绍、竞争强烈的形象、色彩、别出心裁七、纪念性 纪念性建筑的特征庄重、有感情 庄重性的纪念建筑高直形式,体量巨大 例:南京渡江胜利纪念碑 巴黎埃菲尔铁塔 感情表述性的纪念碑平易近人、令人沉思 例:日本藤泽市的聂耳纪念碑 纪念性建筑往往以视觉形象的象征来达到某种心理效应 例:李卜克纳西卢森堡纪念碑 纪念性建筑既要有思想高度,又要有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八、陶冶心灵 旨在陶冶心灵的建筑就是园林建筑第一节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一、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差别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形态、伦理形态和观念形态,这些不同点,都在建筑上反映出来在一个民族之中,因为所属地域不同,其气候、地貌、生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建筑形态也不完全一样二、建筑地域性差别的原因 1、客观因素:气候、地貌、生态、自然资源 2、主观因素:社会的结构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以及与相邻地区交往程度 气候条件 西北地区屯顶 长江以南地区坡顶(坡度较大) 积雪地区尖顶 炎热地区挑檐深远(或设外廊) 骑楼、遮阳板 地貌 是指地面的形态,如地形的高低、土质的软硬、地面面积的大小等山区上屋下街 水乡前路后河 四川地区吊脚楼生态 是指生物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同时也指许多生物体共存于一个区域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西南地区干栏式自然资源 古埃及、古希腊石材建筑 古罗马天然混凝土人的主观因素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模仿江南园林 福建土楼躲避战乱三、建筑民族性特征 民族的社会集合依靠一种活性的结构起作用,这种结构一般以宗教或伦理的形式表现1、宗教特征 民族特征形象符号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现实的、理性的、世俗的印度古代佛教建筑遁世的、无情的 2、伦理特征 西方古代伦理观民主精神的奴隶制 西方中世纪的伦理观封建等级制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伦理观的体现: 高度、色彩、形制等 居住建筑反映伦理观的体现: 皇宫与家族四合院布局相似 天高皇帝远,越是离京城远的地方越显示不同的性格第二节 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一、 历史性的问题 同步性 形式适应现代使用 艺术影响现代建筑形态后现代 后现代的分类: 戏谑的古典主义 比喻性的古典主义 基本古典主义 规范的古典主义 现代传统主义连续性 古罗马罗马风哥特文艺复兴近现代 演化性 唐代斗拱宋代斗拱清代斗拱 协调性 如何继承传统,保护古建筑及其环境二、时代性问题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的时代性 现代对“时代性”的要求 它能适应于当代的社会和个人的空间需求 它在坚固性和维修方面要优于原来的形式 它在统筹经济性上要优于过去的,即建筑的成本和利用率方面合起来看,要优于过去的 与宗教、伦理之间的关第三节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一、 建筑文化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的本质含义:文化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1、 它强烈的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2、 建筑作为文化来说,有它两个独特的性质a、 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b、 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人类文化史3、 建筑作为文化,还包含着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4、 建筑作为文化,对人的心理反射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a、 人和社会的崇高性b、 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c、 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二、建筑艺术建筑既是一个实用的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建筑的精神要求要通过建筑形象表述出来,这种建筑形象是把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看待的。因为它的最终目的,不是艺术本身的欣赏、审美,而是其他目的,如社会伦理、宗教、习俗以及其他诸实用上的要求(如商业性的招徕、展示等)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必然有非艺术目的,即外在的目的三、建筑艺术的语言建筑的形式美法则1、形式美法则a、变化与统一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的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就各部分的差别可以看出变化和多样性,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和谐与秩序。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以主从分明求统一b、均衡与稳定处于地球引力场内的一切物体,都摆脱不了地球引力重力的影响,人类的建筑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与重力作斗争的产物。存在决定意识,也决定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古代,人们崇拜重力,并从与重力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与重力有联系的审美观念,这就是均衡与稳定。均衡与稳定的形式 支点位于中央,左右两侧同形等量支点位于中央,左右两侧等量而不同形左右两侧同形而不等量,支点偏于一侧 左右两侧及不同形也不等量,支点偏于一侧c、对比与微差就建筑来讲,它的内容主要是指功能,建筑形式必然反映功能的特点,而功能本身就包含有很多差异性。对比和微差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性来求得建筑形式的完美统一。对比主要指的是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微差主要指的是不显著的差异,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微差的类型大小微差 形状微差 方向微差 曲直微差 虚实微差 色彩(质感)微差d、节奏与韵律对于各种有韵律感的事物和现象,人们有意识的加以模仿和运用,从而创造出各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连续的韵律、 渐变韵律、 起伏韵律、 交错韵律e、比例与尺度比例,就是指要素本身、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在度量上的一种制约关系。尺度,指的是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与人之间在度量上的制约关系。建筑的比例受到材料和结构的制约 建筑的比例也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 通过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之间的比较,可以显示出建筑的尺度来 手法问题虚实建筑的虚实,不同于绘画或电影艺术的虚实,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廊、门、窗等部件能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但它是虚空的,甚至人可以自由出入,我们称之为“虚”。虚实的处理对于建筑外观效果的影响极大。虚与实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和统一的。虚实的处理必然涉及到墙面、柱、阳台、凹廊、门窗、挑檐、门廊等的组合问题。为此必须巧妙利用建筑物的功能特点把以上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层次在分隔空间时有意识的使被分隔的空间保持某种程度的连通,使处于某个空间的人可以看见另外一些空间的景物,从而使空间彼此渗透、相互因借,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西方近现代建筑以及我国古典庭院建筑都十分重视运用这种手法来丰富空间的变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位 建筑的对位,是靠形象的空间位置来显示的 类型:(1)边线对位、(2)中线对位、(3)交叉对位导向导向的处理方法是随着具体情况而千变万化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1) 根据人流特点以曲线形式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着另一个空间的存在(2) 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者踏步把人留引导至上一层空间(3) 通过天花、地面处理给人留指示出前进的方向(4) 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向人们暗示着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简述 主要内容: 1时间轴 2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 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1、中国古代的宗教和伦理特征,表现 出现实性和理性精神。2、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再儒、道的对立统一中存在并演化的。由此引出许多礼教规范和中庸精神。3、中国古代文化自成一体,并且是一个十分完整、封闭而完美的系统第二节 原始社会建筑建筑的演变南方:巢居干栏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北方:穴居木骨泥墙式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河姆渡建筑文化干栏式建筑做法:木桩架空,上面铺桁条、木板,再在上面立柱、盖屋顶。特点:1、榫卯结构 2、石斧、石凿加工仰韶建筑文化木骨泥墙建筑做法:平面采用方形或圆形,墙体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屋顶采用树枝扎结再涂泥的做法。其他: 1、龙山文化筑城现象 住房私有 出现“吕”字形平面 室内采用白灰抹面 2、红山文化神庙建筑 祭坛建筑 第三节 奴隶社会建筑夏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 最早的庭院建筑实例标志着院落空间的形成商 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生产工具进步飞速(青铜工具的使用)城市发展迅速(发现多座城市遗址)周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等级制度产生建筑材料的进步砖瓦的发明装修的进步地面铺砖 、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春秋高台宫殿的大量出现建筑装饰和色彩快速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器出现建筑材料的进步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 匠师的出现鲁班第四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城市建设的高潮高台宫殿仍很盛行铁制工具大大发展斧、锯、锥、凿等制砖技术成熟大块空心砖、装修用砖秦咸阳的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扩建长城以御匈奴汉城市规划概念的形成周礼考工记礼制建筑出现明堂、辟雍、宗庙、社稷坛等 两种主要的木结构体系形成抬梁式、穿斗式 抬梁式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柱上再架梁的结构形式 穿斗式柱头承檩,穿枋联结柱子的结构形式石材建筑发展迅速石墓、石阙、石避邪、石兽、石碑等屋顶形式多样化(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拱券技术成型建筑材料的进步出现了榫卯结构的砖 三国、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高层佛塔、石窟寺建筑出现 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 (北魏) 石窟的种类:1、塔院型(大同云冈石窟) 2、佛殿型(洛阳龙门石窟)3、僧院型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影响建筑艺术的发展 江南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发展河北定兴北齐石柱经幢(柱上刻经文)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山水园林的起源以自然山水为本的园林思想家具的出现(宋朝以后才开始全面使用) 南北朝以前席地而坐 少数民族入侵垂足而坐隋隋大兴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李春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宇文恺用1/100比例尺制“明堂”图唐1) 唐长安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的布局2)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大明宫和唐乾陵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唐朝已经有了用材制度(山西佛光寺大殿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存)4) 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出现了“都料“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元朝5) 砖石建筑有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朝仿木建筑发展大雁塔、小雁塔等 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唐朝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势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屋顶简洁明快,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感觉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宋1) 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根本改变废除里坊制(内向),形成街巷制(外向)2) 木构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李诫 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木经喻皓3) 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河北正定隆兴寺、山西晋祠4) 建筑装修和色彩唐代:多采用板门和直棂窗宋代:大量采用格子门、格子窗、阑槛钩窗唐代:色彩以朱、白色为主宋代:“五彩遍装”、青绿色为主唐代:平安为主宋代:平棋和藻井为主5) 砖石建筑达到新的高度 仍以佛塔为主,其次是桥梁 泉州万安桥长540米 ,石梁达11米 我国最早的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6) 园林兴盛辽、金主要保留唐代传统,我国现存唯一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元1)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喇嘛教建筑的发展北京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 2) 减柱法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正殿 3) 斗拱作用减退明苏州丝织业中心、松江棉织业中心、景德镇瓷器制造中心、芜湖染业中心、遵化冶铁中心1) 砖已经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硬山屋顶居多无梁殿的出现(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全部用砖拱砌筑)2)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更广泛3) 木结构:斗拱结构作用继续减少,昂(斜梁)成为纯粹的装饰构件,梁柱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柱网规则严整、柱子不再采用“生起“做法,取消侧角4) 建筑群布置更为成熟5) 私家园林发达 园治计成 6) 宫廷建筑装饰、彩画、装修日趋定型化,明代家具闻名世界,风水术达到极盛清1) 园林达到极盛2) 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3)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4) 简化单体建筑,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设计与预算由“样房”和“算房”承担。样房由雷姓世袭,称为“样式雷”名词:1) 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使屋檐产生曲线 2) 平棋:大方格的天花,绘有各种彩画 3) 平安:小方格的天花,规格较平棋稍低,一般不做彩画 4) 卷杀:宋代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5) 侧角: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角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倒。住宅仪礼记载的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制度:住宅大门为三间,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的左右为厢,堂后为寝(1) 北京四合院 背景王朝都城的城市背景,体现帝国风光 礼制(等级)要求 深厚的文化基础 特点 有明显的中轴线 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垂花门的高度和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 防风沙、防干扰和噪音、较安静 院是交流场所,但缺乏私密性 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2) 徽州民居 背景商人赚钱后回家建房 儒商居多,讲究伦理道德 特点按风水选择村址建筑以楼层为主,明中叶以前,底层低,上层高,祭祖在楼上;以后反之重雅,装饰性强;具有自然美和雕琢美的双重性五岳朝天、四水落地防火、排水、排烟处理较好 防火:封火山墙;防水:四水落地,天井内设排水沟排烟:陶土管 (3) 云南一颗印住宅 特点结构为穿斗式金包银:外砖内土三间四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游春:正房为楼房,下有前廊称为游春 宫楼:上下皆有廊称为宫楼跑马楼:正、耳、倒各处皆为楼房,且均有前廊,楼上各廊相接,环行无阻,称为跑马(4) 窑洞结构与类型靠崖式 地坑院 锢窑窑洞的优缺点1) 优点一土多用、经济、就地取材 节能 防火、防噪音、维持地面绿化较好2) 缺点潮湿 空气不流通 排水问题 地震 施工周期长(地坑院56年) 利用与改进前后院(但占地多) 用砖加固临水面 加通风口生土建筑以没有烧制过的原土为材料作的建筑。包括窑洞、夯土建筑(土里加石子、树筋、灰再夯之)、土坯砖(5) 福建土楼 类型方形土楼 圆形土楼 功能底层:厨房、牲畜、厕所等 二层:粮食储存 三五层:卧室(6) 西藏雕镂 特点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底层墙厚40厘米左右) 楼层用土面层(当地气候干燥而多风) 屋顶也用土面层(厚度30厘米左右) 厕所采用错层的办法(7) 阿以旺 特点中厅带有天窗,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4080厘米其它各房间也都用井孔采光屋侧有庭院坛庙 坛庙建筑的内容1) 天坛:祭天2) 社稷坛:土地之神社:五土之神 稷:农业之神3) 山川河流之神4) 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侧5) 宗庙(家庙、影堂、祠堂)在住宅之东,所谓“左庙右寝

    注意事项

    本文([工学]建筑概论资料.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