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 (2).doc

    • 资源ID:4394404       资源大小:157.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 (2).doc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湖北省宜昌八中 史艳华(邮编:443005 电话:13886712853)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平静的水面、球的表面、蜈蚣风筝、汽车雨刷等,再提升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感知到平面图形旋转能形成立体图形。但由于部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由平面图形过渡立体图形的认识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应对预案。二、教学任务分析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由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本节课“点、线、面”,将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有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积累有关的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4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物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认识。教学难点: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认识。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内容:由网络热字“囧”引入。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囧”字念(读音)什么?由哪些笔画组成?问题2:同样富有魅力的几何图形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呢?(出示黑板、足球、水桶、立交桥等图片组)目的:切合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折等过渡到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其他汉字来引入。切入到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要准备比较丰富的图片。先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分析组成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必要时,借助模型或动画演示。第二环节 观察探究 抽象归纳探究一:教师: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一说它们可以看作哪个图形(或几何体),这些图形(或几何体)是哪些要素构成的?学生:黑板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它是由由四条线组成的。学生:足球可以看作一个球体,它是由一个曲面构成。学生:水桶是由一个曲的侧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面组成的。学生:立交桥里有直的线路线,也有曲的线路线。教师(插话):你是怎样看待“线路”的?学生:从近处看,直的路线由两条直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曲的路线是由两条曲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从远处看,直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曲的路线就一条曲的线,上面的车就是一个点。教师:你说的很好!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的图片。找一找,在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基本的图形呢?学生:(分组展示讨论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精美图片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的?学生:图片是由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组成的。教师:实际上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探究二:教师:那么这些基本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教师:让我们来看(多媒体课件展示,闪烁面与面相交处,线与线相交处。学生:面与面相交成线。学生:线与线相交于点。教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表述也很准确,现在观察我们的正方体和圆柱体,找一找看,它们各是由什么样的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吗?(学生操作正方体和圆柱体得出结论)学生: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学生:圆柱体是由一个曲的面和两个平面围成的。教师:由此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体是由面围成的。教师: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有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线? 学生:两个底面分别和侧面交于两条不同的曲线。教师:不错,最后让我们来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线?学生: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条棱。教师:在此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实践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面与面相交于线,线与线相交于点。学生:正方体的棱是相邻的几个平面的公共部分;正方体的顶点是相邻的几条线的公共部分:线是面的一部分,点是线的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面是由线组成的,线是由点组成的。目的:通过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效果:交流、研讨以及自主寻找点线面体的实例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动画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第三环节 合作交流 理解新知探究三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里有三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高速的小汽车移动成线,运动中出租车的玻璃刷运动成面,直角三角形面动成体的过程。)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和体会?(学生观看,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合作交流。)学生:第一个图中,快速移动的点看起来象一直线。学生:第二幅图中,运动中的雨刷形成一个平面。学生:运动着的直角三角形形成了一个锥体。教师:能不能用最简炼的语言叙述这些结论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举出人员,可以进行补充。)学生:通过上例,我们可以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种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与互相评议)学生:快速挥动火把形成一条火龙。学生:快速舞动一把亮闪闪的大刀,看到一片刀光。学生:沿长方形的一边旋转得到一个圆柱体。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各举实例说明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关于这一点,老师做了一个动画,请看大屏幕。目的:通过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第四环节 随堂练习 巩固质疑内容:1.(连线题)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哪些立体图形?2. 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第五环节 师生交流 归纳小结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布置作业:课本P7习题1、2、3。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根据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等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思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比如展示“面与面、线与线”相交的情况,再比如联系想到“汽车上的雨刷”来帮助学生认识“线动成面”等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活动看,课堂设计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达到了实效与多能。我们知道,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还可以考虑完全放手主学生自己感知。比如“书”是一个长方体,是怎样由面动构成的。再比如“圆柱”是一个柱体,又是怎样由面动成的,即有意识区分“面动成体”有旋转和叠加等不同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简单的直觉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 (2).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