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说课教案(周红兵).doc

    • 资源ID:4375718       资源大小:17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说课教案(周红兵).doc

    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说课教案2014年3月3日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说课教案湖北省团风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 周红兵 2014.03.03一、本专题考纲点击l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l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l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l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l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l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l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本专题考情分析预测常见有机物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属必考知识,由于内容相对独立,不具备系统性,因此高考中有机命题在选择题中常设计12题,把知识和实际生产、生活、环境污染等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体现化学学科价值,其考查形式(一)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如 1(2013江苏卷)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2.(2013全国新课标卷1)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3.(2013山东卷)10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二)常见有机物结构和同分异构体。如:1.(2013全国新课标卷1)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2 (2012新课标卷1T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3(2011新课标全国T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 B.7种 C. 8种 D.9种4(2011海南T7)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A. 乙烷 B. 甲苯 C. 氟苯 D. 四氯乙烯 (三)对于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主要限定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加聚反应等典型反应上。如:1(2011新课标全国T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CH3CH=CH2+Br2 CH3CHBrCH2BrCH3CH2OH CH2=CH2+H2O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C6H6+HNO3 C6H5NO2+H2OA. B. C. D.2(2011四川T12 )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径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12.5% B. 25% C. 50% D. 75%3(2011上海)月桂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2013新课标卷2 T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四)基本营养物质中葡萄糖、油脂、氨基酸、蛋白质以及乙酸、甲烷、乙烯、苯等典型代表物往往结合STSE命题,综合程度大,但难度较小。如(2013广东卷T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2013福建高考T7) (2013海南T7) (2012浙江综化学卷7 ) (2010山东高考T10) 三、本专题命题趋向纵观2010年至2013年的新课标区的化学试题,本专题高考中的命题 有三个趋势: 1.稳中有变,如“同分异构体”年年考,10年的C3H6Cl2 、11年的 C5H11Cl 、12年的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13年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 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虽然 都在考同分异构体但难度加大,越来越体现出学科方法。 2.推陈出新,如结合较新的背景材料进行命题,如(2013上海卷)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 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 (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2013新课标卷2)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R1COOCH2 R2COOCH 3ROHR3COOCH2催化剂加热R1COO R CH2OHR2COO R CHOHR3COO R CH2OH 动植物油脂 短链醇 生物柴油 甘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3.渗透实验,如新课标全国卷1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命制实验题,还有2013全国新课标卷2T26. (2013江苏卷)B.实验化学 因此在2014年的本专题的复习备考中应围绕基本考查形式进行复习组织训练,同时关注三个趋势。四、本专题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应该说通过一轮复习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根据市期末调考和三月份质量检测我校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一轮复习后有机化学部分学生仍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零乱、存在遗忘,混淆了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未能有效地建立知识网络。2酯化反应的条件、原理模糊(如浓硫酸的作用、羟基与氢原子的来源),烷烃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易混,碳氧双键的加成扩大化。 3油脂、糖类、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质模糊。 4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书写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仍是学生的薄弱点。5审题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五、本专题复习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落实基础,着力构建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网络和体系2 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3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专题设计:一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二常见有机物结构与同分异构体,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课时安排:每个小专题用一课时完成。训练安排:本专题安排两套综合训练(见附录)教学内容:小专题一: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一、几种重要烃的比较物质甲烷乙烯苯结构简式CH4CH2CH2或空间结构正四面体6个原子共平面平面六边形12个原子共平面化学性质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发生取代反应:CH4+Cl2 CH3Cl+HCl加成反应:与溴(在四氯化碳中)、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氧化反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取代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溴、浓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二、几种重要烃的衍生物的比较物质特性或特征反应乙醇(C2H5OH)置换:与钠反应放出氢气2C2H5OH+2Na2C2H5ONa+H2氧化:燃烧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2C2H5OH+O2 2CH3CHO+2H2O被KMnO(H+)或K2Cr2O7(H+)氧化生成乙酸乙酸(CH3COOH)酸性:使石蕊试液或pH试纸变红酯化: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葡萄糖(C6H12O6)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单质银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淀粉与碘作用显蓝色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遇硝酸会变成黄色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小专题拓展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官能团)重要反应的断键机理共线、共面的母体有机物小专题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体一、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与规律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避免遗漏和重复,一般的思路为: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1判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2写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别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子挂到相应的碳链上去。)3移官位: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上一个官能团,再上第二个官能团,依此类推。4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二、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1等效氢法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等效氢的判断方法是: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等效。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有两类等效氢。2换元法对多元取代产物的种类判断,要把多元换为一元或二元再判断,它是从不同视角去想问题,思维灵活,答题简便,如二氯苯和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都为3种。小专题拓展由烷基的同分异构体可快速推断烃的衍生物的种类数目。如下表,的烷烃及烷基的异构体数目规律:名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数目11123名称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数目11248准确理解生记忆丁基有4种、戊基有8种,对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会有很大的帮助。小专题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氧化反应(1)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2)被酸性KMnO4氧化,包括烯烃、苯的同系物、醇等。(3)催化氧化,如醇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氧化。(4)葡萄糖被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氧化。2.取代反应(1)烷烃、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2)苯及其同系物的硝化。(3)酸与醇的酯化。(4)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水解。3.加成反应不饱和烃与X2、HX、 H2O、 H2 等发生加成反应。4.加聚反应:烯烃的加聚。小专题拓展有机物的燃烧规律1凡分子里氢原子个数为4的气态烃,如CH4、C2H4、C3H4,完全燃烧前后前物质的量不变,若温度高于100的密闭容器中,定温时,其压强不变。2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烃:CH+()O2CO2+H2O烃的含氧衍生物:CHO+()O2CO2+H2O3耗氧量大小的比较 (1)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的耗氧量取决于含碳量(即CH中值),含碳量越高(值越小),耗氧越小。 (2)等物质的量的烃(CH)及其含氧衍生物(CHO)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值的大小,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3)等物质的量有机物其耗氧量大小的比较:可先把分子里的O按CO2或H2O(按一个C耗两个O生成一个CO2或2个H耗一个氧生成H2O)处理以后,再比较剩余的C原子和H原子的总耗氧量的大小。教学方法:注重教材,巩固基础;专题讲解,构建网络;精练精讲,提升能力1.注重教材,巩固基础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特别是第二轮复习中,尤其要重视课本,强调回归课本。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时,要关注书上的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并勾划出知识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 专题讲解,构建网络 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1)划分知识板块。可将知识内容分成如下7个知识块:有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基本类型;重要有机物质的转化关系;有机化工、环保、用途等;有机实验;有机计算。(2)抓住一条知识线,即物质结构主线。应强调:从结构上认识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从结构上分清重要有机物的异同及理解一些概念;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注意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3)联成知识网。要着重研究有机概念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对各类有机物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找出各类有机物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并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转化关系加以归纳。3. 精练精讲,提升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机化学板块在第卷中的题型“稳、新、活”,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第二轮有机复习中,一定要跳出题海,更不能搞一些过难题、偏题和怪题。要精心编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功能性的有机范例题,让学生进行精练,进行解题思路、过程、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解题训练中启迪思维,分析归类,寻找共同点,发现规律,做一道题会一类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精练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性。还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法”等来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和能力。学法指导:1回归教材,巩固基础二轮复习要指导学生认真看书,加强记忆,加强理解,归纳零星知识,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落实双基,着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总结有机知识,一方面要理出主线:“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如:用乙烯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工业合成聚氯乙烯等。通过这些题可以让学生记住有机知识的主线、一些主要反应类型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等。另一方面分专题梳理知识点,进行分类对比建立知识网络。比如说: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供推断题、鉴别题用)、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命名、高聚物单体的确定、有机合成等。2强化训练,提高能力训练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以及热点题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在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并对某些难点、易错点的知识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检测反馈,查漏补缺不断强化巩固基础知识,逐步形成审题、析题、解题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3. 树立信心,沉着应战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考查,同学们在训练和考试时,普遍感觉有机题比较难,对有机题产生畏难情绪。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完题后,回顾分析当时的心态,对比平时练习与考场上的心理区别,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总结和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整方法。有道是“考试一半靠心态”,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自己置于一种仿真的状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对答题的速度、答题的规范做出严格的要求,克服对答有机题难的心理障碍。4. 规范书写,力求高分有机试题答案中符号多、结构复杂,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很高。许多同学可以把某些物质推断出来,但由于自己的习惯不好,写得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混写;文字中出现错别字;有机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不对、不全、不准确(如:没有配平; “”“”不写;不写无机产物);分子式或结构简式不会写(如:麦芽糖、纤维素、油脂不会写)元素符号、结构式不规范。而规范认真的习惯是靠平时养成的,不可能到了考场想认真就能认真起来,可引导学生在模拟考试后,采用相互交换阅卷等方式来体会一下,锻炼一下,从而更加强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积极训练,养成准确规范表述的良好习惯。总之,有机化学复习专题的设计应以“两纲”、“一本”为依据,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的热点,具有针对性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达到抓住考点,突出重点,强化热点及弱点,突破难点之目的,注意思路、方法、技巧的形成,体现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真诚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说课教案(周红兵).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