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党员学习资料 群众路线活动专题党课材料.doc

    • 资源ID:4288157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党员学习资料 群众路线活动专题党课材料.doc

    2013年党员学习资料 群众路线活动专题党课材料 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少数。无论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都注定要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生力军。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九十多年前,当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它的全部党员只有五十多人,但它面对的却是比自己强大千万倍的国内外敌人。六十多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帝国主义预言家们甚至声称,共产党人连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果单看人数和物质条件,我们党似乎很少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共产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之点,就在于它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它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并且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不息的历史,一部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的历史,一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智慧源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全部人类历史表明,无论是社会的物质文明,还是社会的精神文明,都凝聚着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历史。从“帮工队”、“互助组”、“合作社”、“生产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延安整风到“先进性”教育,凡此种种无不首先来自实践,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注的强大动力。人类对伟大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的视野豁然开朗。中国人民越来越以宽广的眼界来思考自己祖国的发展进步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正是这种愿望和要求激动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奋发有为和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去努力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伟大历史任务。2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世纪,要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胜利,必须始终不渝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这个事业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有效,就是因为它们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和成功经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由最广大人民参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宏伟事业。要最终完成这个宏伟事业,没有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没有亿万人民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没有亿万人民的忘我劳动和开拓进取,是根本不可能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在新征程上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说,国际环境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有新的发展。美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上的优势,谋求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无论是成功抵御来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还是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都必须以亿万人民群众为坚强后盾。只要最广大人民坚定地同我们党站在一起,任何艰难险阻都将被我们所粉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的事业永葆蓬勃生机的力量源泉。什么时候我们实现了人民的愿望,满足了人民的要求,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就会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忽视了人民的要求,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甚至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反面。二、党要转变作风,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状况,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变化,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考验、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考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考验。这“三个重大变化”带来的三大考验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既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又始终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应对这些考验,不仅要不遗余力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而且要下大气力抓好作风建设。现在,党的作风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相符合,既有损党的形象,又有害于党的事业。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害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1转变作风,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既总结了我们党九十多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体现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对世界其他政党兴衰规律的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心的向背是任何政党和政治集团取得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古人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民为国之本,国以民而存;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都是气势磅礴,所向披靡。但到后来,却因腐化堕落,背离人民,最终导致失败。当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不可一世。但由于丧尽人心,失掉民众,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小米加步枪”面前,很快土崩瓦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相继失去政权,有的已经衰亡,其根本原因是严重脱离群众。由此可见,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开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光辉旗帜上。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为改变中华民族受屈辱、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是一部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使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说到底,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行为的最高准则和进行一切奋斗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保持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无所有;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三个不能”,应该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座右铭”。2转变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各方面工作有没有新的改进,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状况有没有新的改善,是检验作风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大而化之,坐而论道,而应该体现在一些很具体很实在的事情上。群众往往通过自己所关心的事情是否解决,来看自身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和实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应当关心的事。尤其要从那些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实惠;要办群众最急需的事,使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要办长远起作用的事,使群众从更长远、更大的方面受益;要办促进精神文明的事,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办实事要办得及时,办得实在,办得到位,办得让群众满意。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ti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群ti谋利益。因为他们眼前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当前,尤其要关注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群众、受灾地区群ti、工资被长期拖欠的基层干部等困难群ti。这些人的困难解决不好,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甚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挂化建设大局。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带头表率作用好不好是关键。3转变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体察民情,就是切身感受群众的现实生活状况,感受他们的温饱冷暖;了解民意,就是知道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集中民智,就是到群众中去求计问策,把群众的智慧集于我们所作的决定和决策之中;珍惜民力,就是尊重群众的劳动,珍惜人民的钱财,不干劳民伤财的事,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做到这些,坐在办公室里“悟”不出来,趴在文件堆里“看”不出来,泡在会议上“磨”不出来,山珍海味的餐桌上“品”出来。只有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到群众中去,真正扎下去,沉下去,身入、心入、情入,才能知道群众怎么想,自己怎么干;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道听途说。尤其不能只听两次汇报就断定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只看一两户的收入就断定一个地方的贫富,只看一两个“景点”就评判一个地方工作的优劣,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各级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要针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及部分群众吃水难、看病难、用电难、行路难和子女入学难等突出问题,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转变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抓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制度是要大冢共同遵守的规矩,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建设。过去,有些地方在解决作风问题上,花了不少气力,但收效不大,有些已经解决的问题又出现反复;有些地方对作风建设抓而不紧,时紧时松,时抓时停。这些问题都与制度建设有关。这些年来,各地在作风建设方面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制度一经建立,就要严格执行,不要使其成为一纸空文。有关作风建设的制度,有些中央有明确规定,如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应至少抽出一个月时间,市(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有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各地各部门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把这一要求具体化为本地本部门的制度规定。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其他相关制度,使转变作风和联系群众制度化。领导机关要这样,基层也要这样。5、转变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做起,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纠正和改进。转变领导作风要从上边做起,从下面看上面,从上面抓下面,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联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作风的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最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群众路线党课材料这次市委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主题开展学习研讨,这“三个谁、三个观”的问题可以说抓住了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性问题。“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清清楚楚地明白和摆正自己的“位子”,才能正确解答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是一个执政目标的指向问题,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的核心标准。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为民谋利益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依靠谁”是一个执政力量的依靠问题,是考察党员干部执政水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只有视人民为靠山,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无穷的力量。作为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不但要在理论上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而且要在实践中解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时时处处警醒自己,时时处处摆正位置,时时处处造福人民,力争在实践中考出人民群众认可的高分。一、群众路线是“生命线”,在任何时候必须牢牢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兴衰存亡的铁律。我们党是靠人民群众支持拥护打下江山的,成为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就像*总书记所讲的,极有可能“霸王别姬”,失去执政地位。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就是为我们党“站岗放哨”,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看我们党的形象怎么样,主要看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说的是怎么样的,做的又是怎么样的。群众路线是一个事关人民、事关政权、事关发展的大问题,防范和消除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铭记“三个永远”。第一,人民群众是永远的亲人。毛泽东同志讲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党的干部,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党92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党群干群关系没有过去那样亲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现在思想多元、就业多元、利益多元,不像过去那样,你讲啥群众就听啥、信啥,你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确实不如过去多了,与群众的感情基础在下降。如何拉近党群干群的距离,建立亲如家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多进百家门、多办百家事。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靠经常走动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不走动,有事的时候再去走动,群众就不会把你当回事,更不会给你面子。一些地方时不时地发生群众上访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老百姓对基层党员干部不信任。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缺智商、不缺情商,缺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要成为群众的亲人,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与群众多交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将心比心地考虑群众需求,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困难。有的事对群众来说是一件影响他们工作生活的大事,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你帮助群众办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群众可能会感恩你一辈子、记得你一辈子。作为我们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时时刻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时时刻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第二,人民群众是永远的靠山。把人民群众当血脉、作靠山,这是我们党的生存之本、执政之本和胜利之本。小平同志讲过:“过去我们打胜仗,就是靠不脱离群众,现在忘记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是致命伤。不要以为我们共产党是金字招牌,如果脱离群众,党的威信是靠不住的。脱离了群众,任何英雄也办不成事。共产党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是我们的老章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说是把群众当靠山,做起事来却把群众甩在一边;说是重视民意,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做“选择题”,征求群众意见只是走走过场;说是党群干群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实际工作中却变成了青蛙和水的关系,需要群众的时候就跳进去,不需要群众的时候就呆在岸边。这些现象和行为,与党的群众路线是背道而驰的。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打通“断头路”、“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之所以进展比较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工作得民心,做到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围绕群众的需求来作决策,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来推进工作,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实际成效。当然,人民群众需求是多样的,他们需要更稳定的收入、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养老保障,同时也需要更新鲜的空气、更清澈的河水、更优美的环境。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关键靠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从科学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三,人民群众是永远的老师。*总书记指出:“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首先要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大智慧,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首创,都源自于基层群众的创新创造。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最大的本事就是拜人民为师,善于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善于总结推广基层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但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主”、“仆”的位置颠倒了,“师”、“生”的位置也颠倒了,总认为自己的觉悟比群众高、智商比群众高、水平比群众高,听不进、容不得群众的意见。现在我们面临的许多难题、矛盾都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不去问计于民,不真心实意地去征求群众的意见,就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和工作差错。作为领导干部来讲,决不能端着“官架子”、挺着“腰板子”,一定要躬下腰、沉下身、潜下心,虚心向群众请教,从群众的具体建议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切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工作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二、群众路线是“指南针”,在任何时候必须牢牢坚持发展靠民为民这个指向践行好群众路线,最根本的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于民。离开科学发展谈为人民服务,等于是画饼充饥、缘木求鱼,口号喊得再响也没人相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各级面前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就是如何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让*人民过上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有的生活。要走好新时期的“赶考路”,交出人民群众认可满意的“成绩单”,关键看我们党员干部有没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大事难事看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和品格,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越是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越是发展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党员干部越是要有责重如山的责任感,越是要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是要焕发奋勇争先的精气神。过去30多年,*凭借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实现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现在这些优势正在逐渐弱化,而且城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考验。从全国范围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势头迅猛,成都、武汉和沈阳这几年经济总量先后超过*;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步伐很快,深圳率先实现了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已形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长三角看,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集聚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能力明显强于我们。特别是上海,这几年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非常大,最近中央又决定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更加凸显。从浙江省内看,虽然*全省第2的地位相对稳固,但与杭州的差距也在拉大,特别是舟山群岛新区的成立、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对*在海洋经济、港航物流、国际贸易上的传统优势也形成了冲击。从*自身看,空间环境、资源要素、用工成本“三大制约”日趋突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劳动力结构“三大结构”的素质性问题更加凸显,粗放式发展的路子已经越来越走不通。可以说,现在*发展已到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我们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加快创新转型发展,不要说“第一方阵”进不了,甚至“第二方阵”可能也保不住。在“三思三创”活动中,我们强调要拉高标杆、追赶标杆,但如果没有一股“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没有一股“出力流汗拼命追”的狠劲,这只不过是一句“漂亮”的空话。实现追赶跨越,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机关部门都是“运动员”,都必须奋勇争先、敢为人先。对于各县(市)区来讲,相对发达地区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激情,牢牢盯住国内一流县(市)区不放,争取跻身国内“第一方阵”;相对落后地区要有“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激情,能快则快,后发崛起,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县(市)区在前面当“前锋”,市级部门在后面要当好“中卫”、“后卫”,为县(市)区冲锋陷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后,我们对考核方式要作些调整和创新,不但由市级部门给地方的工作实绩打分,也要由地方给市级部门的服务质量打分,使地方和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的发展急起来,共同推动*走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每一位领导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这个岗位上,为*今天的发展做了点什么?又为今后的*发展、为*人民留下了点什么?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还是*人民期盼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业绩?作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要勇当开路先锋,又要甘当铺路石,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为*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二是要焕发奋力破难的精气神。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困难,*一路走到今天,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破难、不断创新的历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的困难并不少,有经济领域的,也有社会领域的,而且大多是互相关联、互相牵制,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制度面”进行系统突破。比如“腾笼换鸟”,是生态建设、产业升级的必要之举,但实施起来涉及规划变更、落后产能淘汰、业态调整、拆迁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落后产能淘汰、拆迁补偿,很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又比如科技创新,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在调动企业积极性、引进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等方面又很难找到好的办法。还比如社会保障,怎么样推进城乡一体、怎么样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怎么样平衡不同群ti的利益,都是十分棘手的难题。知难而上、遇难破难是干部的工作常态,也是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现在我们一些部门和干部,面对难题和矛盾,要么缩手缩脚、躲躲闪闪,要么能推则推、能拖则拖。遇难不破难,只会使矛盾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深,最后成为综合性的疑难杂症。作为领导干部,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破难意识,不能只出题、不解题。要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打破一切局部利益的藩篱,敢啃硬骨头,勇趟深水区,率先破解一批别人不敢问津的难题。下半年,中央要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行整体规划部署。我们要乘势而上,大胆探索,确定深化改革的总方案、路线图、时间表、项目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交出一份改革创新、破难闯关的答卷。三是要焕发奋发干事的精气神。实干,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人民群众把你推上这个位置,赋予你权力,就是要你勤奋干事、奋发干事。在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总书记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提出严肃批评,告诫全党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这几年来,我们先后作出了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美丽*、扩大有效投资、开发区整合提升、打通“断头路”、“三改一拆”、交通拥堵治理、“三治一提高”等一系列举措。想法和措施再好,如果不去实干,不去落实,那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作为我们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克服“三拍”陋习,在实干中找办法,在实干中破难题,以实干取信于民。比如“治水”的问题,这是倒逼产业升级和建设美丽*的一个突破口,治污必先治水。目前*地表水功能达标率仅为56.3%,近岸海域海水均为劣四类,老百姓意见很大。下步,全市凡是水质差的河流,凡是产业层次低的企业,凡是坐落在溪边、河边、江边、海边的低小散企业,都要开展综合整治,力争通过三年的专项行动,使城乡水质有明显改善。再比如“治堵”的问题,要严格对照省市确定的考核目标,把打通“断头路”、城市道路改造、交通卡口整治、公交专用道建设等硬任务抓到位、抓出成效。特别是打通“断头路”这项工作,必须如期完成,否则就无法向老百姓交账。再比如城乡环境整治的问题,要保持“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的强劲势头,做到责任不松、精力不散、力度不减,把违法建筑等影响城乡面貌的“疮疤”清除掉,让老百姓看到城乡环境的新变化。三、群众路线是“试金石”,在任何时候必须牢牢坚持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标准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造福。当前,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长,主要原因是权力观发生扭曲,把公权当作随意使用的工具。可以这样说,一切作风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从权力观扭曲上找到根源;一切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行为,都源自于党员干部乱用滥用权力。下步,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向剖析“四风”的本地表现聚焦,向铲除“四风”的滋生土壤聚焦,向治理“四风”的制度规范聚焦,把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成效体现在“三个最”上,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和干部正风工程。第一个“最”,就是要形成最快的审批机制。今年省里提出要对行政审批进行“瘦身”,打造“最快审批”。应该说,*这方面的步子比较快、力度也比较大,到6月底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90项,下放县(市)区198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窗口受理率达到100%,窗口办理率达到93.4%。但基层干部群众和企业对政府部门服务反映最集中的问题,还是审批效率不高问题。据估算,一个项目顺顺利利批下来最快也要11个月,不顺的话可能要好几年。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许多方面:一是环节多、流程多,上一个项目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以致于“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二是“领导急,基层急,群众急,办事人员不急”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办事人员只会当甩手掌柜,不为基层主动想办法,更有少数办事人员看心情、看关系、看好处办事。这个问题发生在办事人员身上,但根子和责任在领导、在“一把手”,做老好人,没有管好队伍。最近,“三思三创”办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少数机关部门上班纪律松松垮垮。希望这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决不能屡查屡犯、屡教不改。三是中介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审”的速度和质量提不起来。下步,要把审批提速作为作风建设和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使行政审批进入一个“高铁时代”。在“批”的领域,要努力做到“三个一律”,就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或者有法定依据但已明显不适应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县(市)区能够承接得了、管得好、不涉及全局平衡的市本级审批管理权限一律下放,能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办理的一律进窗口,让群众和企业少跑一趟腿、少走一道程序、少跨一道门槛。在“审”的领域,要放开中介市场,引进一批高资质的中介机构,以“鲶鱼效应”促使中介机构提高“审”的效率、降低“审”的费率。第二个“最”,就是要打造最优的政策环境。政策优则环境优,政策活则经济活。对能够争取到的国家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千方百计去争取。怎么去争取,关键是要用实绩去争取,就是要创设一批高含金量的“地方粮票”,通过发展实绩的比较,在相同领域超过对手,以此来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我们现在确定的国家、省、市的试点很多,这些都是打造最优政策环境的优势所在。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千万不能以为拿到试点就大功告成。应该讲,这几年我们的政策实施力度是比较大的,仅促进创新转型这一块,每年就拿出25亿元的“真金白银”,但仍然有许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比如在企业扶持政策方面,还存在着“撒胡椒面”的问题。现在一些企业成长性比较好,但眼下遇到的困难比较多。要分析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分类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在关键的时候一定要帮一把、扶一把。又比如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我们不如义乌优惠,一些出口企业为了降低费用专门转道义乌出口。还比如在人才政策方面,户籍制度的开放力度还不够大,一些人才难以越过落户的门槛。制定实施政策,各部门都要积极开动脑筋、当好参谋,既要勇于向自己开刀,及时废止那些不适用的政策,又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限制,敢于先行先试、自我革新,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和人才来*投资创业、更多的本土企业和人才扎根*。第三个“最”,就是要落实最严的规矩规章。中央作出八项规定和省委提出28条办法、市委实施20条措施以来,应该说各级各部门执行是严的,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这只是初步的,特别是人民群众担心,这会不会是“一阵风”。如果一些恶习“死灰复燃”,那么造成的影响会更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严重受损。前些年,我们在作风建设方面出台的制度并不少,但不正之风仍然“禁而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规定和执行太宽松,缺乏钉是钉、铆是铆的刚性。有制度不落实,违规了不查处,久而久之会使制度刚性钝化、功能软化、权威弱化,变成了“软面条”、“橡皮筋”。落实规章制度,必须严字当头、领导带头,对那些违规的干部,决不能宽容,决不允许“下不为例”,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执行八项规定是如此,其他方面也要这样。比如乡镇干部值班住夜联村制度,不是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抓一阵就可以了,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再比如基层减负方面,既要对考核评比、普查调查、专项创建来一次“瘦身”改革,又要严格执行社区事项准入报批制度,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进社区。还比如廉政建设方面,要架好“高压线”、建好“防火墙”,而且这些“高压线”必须是带电的,这些“防火墙”必须是坚固的,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在一些干部连基本规矩都不讲,毫无制度意识,毫无敬畏之心,缺乏为官做人的起码底线,什么话都敢讲,什么事都敢干。要加强教育引导,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使干部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要从我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一级给一级作出个样子,形成上行下效的好风气。最后,我再引用一段最近*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为“镜子”自我对照一下。*总书记指出,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当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成大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有些还混得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付出的比别人少,得到的比别人多。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多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么向前发展啊?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总书记的这一番讲话,查找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特别是在座同志,更要按照“三个第一”的要求,敢作敢当,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密切联系群众,以实际行动干出一番让*人民认可的业绩。

    注意事项

    本文(党员学习资料 群众路线活动专题党课材料.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