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doc

    • 资源ID:4277982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doc

    塑造企业感恩文化的最佳心灵读本 对人需要感恩,对物需要感恩,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产生抱怨;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感到乏味;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会觉得工作是为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在受到批评时就不会感到委屈;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才能真正做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请相信:给你磨练的人,就是给你恩惠的人;给你痛苦的人,就是给你快乐的人;给你批评的人,就是给你成长的人;给你失落的人,就是给你荣耀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灵魂就会更加纯净!推荐序这是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读这样一本“感恩”的书,如沐春风。曾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师弟向师父数落师兄的不是,举例说了很长时间,师父耐心地听完后说:你的性格属于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类型。弟子同意。师父又说:可这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一半,浊一半但你只能接受一半,你的世界不完整。包容不完善的世界,就可拥有完整的世界。师弟顿悟。包容、感恩、知足、惜福在现今充斥着竞争、挑战的社会似乎渐行渐远。我们耳边充斥的是牢骚之言、抱怨之声,生活、工作、社会皆不如己意,仿佛上天总是厚予他人,薄予自己。他们很少有人会反省自我,我又厚待了他人他事吗?我到底缺失了什么,使我前进的奋斗步伐一再停滞?这本“感恩”的书使我们找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找寻到了所缺失的工作快乐,从而使浮躁的心淡定、沉稳。为何别人处处领先,为何自己屡屡落后,这本“感恩”的书会让你摆脱人生的混沌,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感受成功的喜悦。我与唐朝共事数载,非常钦佩她的敬业精神及团队管理、营销能力。通过经常的交流谈心,我感悟到她的:“常怀感恩之心对客户,常怀感恩之心对员工。”凭着感恩的心态,她创造了多年的管理、营销第一,赢得了客户和员工的厚爱,造就了自己的成功。我曾诧异唐朝事业初成之时毅然放弃更上层楼之机而选择了教育从零起步,她淡然一笑:“这份工作适合我,相信我会做最好的自己。”细读完此书,有了更深的理解:将自己的感悟与人分享是最快乐的。唐朝已快乐地迈向了又一个成功。“予人玫瑰,手存余香”,成功的机会总是伴随我们如影随形!这本书告诉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感恩是美德也是一种智慧,能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让我们都懂得感恩吧! 田 军诺仕达金宝山艺术园林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08年10月6日于昆明书名: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作者:唐 朝(著名培训师)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定价:24.80元发行部:010-60542938 13366288155 目 录推荐序第1章 懂得感恩,给自己安装一颗感恩的心1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感恩 / 32感恩是一种精神 / 63感恩是多赢的工作哲学 / 94要感恩,不要忘恩 / 125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 / 156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 18第2章 停止抱怨,为工作的赐予而感恩1工作是上天赐予的恩典 / 232感恩是根治抱怨的良药 / 263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 / 294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委屈 / 325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 / 366用感恩的心驱逐抱怨的“恶魔” / 39第3章 承担责任,履行职责是最好的感恩1感恩与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源头 / 452感恩是最好的自律良方 / 483履行责任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行为 / 514感恩让你担负起责任 / 545漠视责任是对感恩的最大亵渎 / 576认真工作,用感恩的心建造职业大厦 / 60第4章 将心注入,用行动去感恩自己的公司1为自己而工作 / 652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 683心怀感恩,每天多做一点点 / 714比老板更积极主动 / 755忠诚与感恩如影随形 / 786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 / 82第5章 积极面对,带着感恩心态去竞争1竞争并不意味着战争 / 872学会去感激你的对手 / 903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境 / 934用感恩的心做好每件事 / 975拥有改变现在的心态 / 1006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 / 103第6章 与人为善,感恩你周围的每个人1感激领导的知遇之恩 / 1092感恩于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 1123感恩于家人的奉献和关爱 / 1154感恩于朋友的关怀和援助 / 1185感恩于客户的抱怨和选择 / 1216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 124第7章 知足惜福,感恩会让工作更快乐1快乐源于一颗感恩的心 / 1292微笑因感恩而绽放 / 1323付出比索取更令人快乐 / 1354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 / 1385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得与失 / 1426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 146第8章 做最好的自己,用感恩成就美好人生1感恩是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 1532感恩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 1563用感恩的心唤醒你最大的潜能 / 1594懂得爱和感恩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成功 / 1625学会感恩才能拥有美好未来 / 1666感恩才能成就事业和生命的辉煌 / 168附录感恩文化的最佳典范 / 171感恩之歌 / 179 感恩名言 / 180第一章1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感恩我们知道:“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里的一切都对我们有恩情!“感恩”最初来自基督教。其本意是要信徒感谢主为了拯救世人所做的牺牲而被钉十字架,感谢主的慈爱与宽容,感谢兄弟姐妹的支持与帮助等。所以,不难理解,感恩必然能够促使人们扩充心灵空间的“内存”,让人们逐渐仁爱、宽容起来,并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感恩节是美国人定下的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北美洲。年关交替,寒冬腊月,他们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了,活下来的移民很少。这时,印第安人给移民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善良的印第安人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移民们确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在第一个感恩节的当天,印第安人和移民们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当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赛跑、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每到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非常热闹,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辛苦奔波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摆筵席,食物非常丰盛。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食物。这两种“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回忆先民艰难开拓的经历,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情怀。在今天的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比圣诞节还要重要。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的家人,都会赶回家过节,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这一天的晚宴。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在美国这个快节奏的国家里,平日的饮食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流行于世界的“美国快餐文化”,就可以知道是极为简单的了。多少年来,感恩带给美国人的福祉是无以言表的。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伦教化,还是校正人们的心态,净化人们的心灵,它都是一剂良方。它使人的内心更加深沉博大。在我国,虽然没有专门来表达感恩之情的节日,但感恩思想却源远流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让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就深入了人心。同时,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对“感恩”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描述,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等。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却抱怨生活不够富裕;面对关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拥有了平静安稳的婚姻,却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激情;看到别人升迁,便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我们似乎已经忘却,曾几何时,当我们还在贫困中挣扎时,是那样渴盼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也会感恩;当我们在失意的痛苦中徘徊时,是那样渴盼真诚的问候和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当我们跌倒了无力爬起时,是那样渴盼能有人过来搀扶,哪怕只有一下,我们同样也会感恩。如果我们学会了感恩,就会懂得宽容,不再抱怨,不再计较;学会感恩,我们便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身边的人;学会感恩,我们会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会感恩,我们会摒弃那些阴暗自私的欲望,使心灵变得澄清明净知恩才会图报。工作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人都怀感念之情,那么整个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工作也将会更有创造力。2感恩是一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会遇到让人感动和铭记的事。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以为然,有些人把金钱和利益看得太重,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觉得父母的细心照顾,朋友的关心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感恩,也无暇去感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得到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激、去铭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予你恩惠的人们。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道:“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健康地生活在世界上,谁说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想想这些,我们还会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吗?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儿,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一窝蜂似的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依娃,赶快去!”当依娃拿着钱回到面包师那里,并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其实,感恩并不要求回报。无力报答,或一时无机会报答,都不要紧,只要心中长存感恩、常念回报就行,因为感恩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 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缠上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微笑着轻声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然后,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让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常怀感恩之心,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狭隘的积怨,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灾难和痛苦。感恩,就像阳光一样,带给我们温暖和美丽。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胸中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3感恩是多赢的工作哲学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所以,应该伸出你的手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伸出脚去试图绊倒他们。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因陌生人的帮助而感动不已,但对身边许多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恩德却视而不见,他们把这些视为自己应得的。即使有感恩的心,也常常只是记得感谢给我们关心、帮助、掌声的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助一臂之力,却很少有人去感激伤害、欺骗、打击过我们的人,我们常常对他们报以怨恨。其实,对那些伤害过我们、带给我们疼痛的人,我们也应该感恩,正是他们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真情,更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驱逐伤害。刘洁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她相处过的同事都对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劳留有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一个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有人不解,问刘洁有什么与人相处的秘诀。刘洁微笑着说: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给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态,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对我很照顾。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激。我一直带着这种感激的态度去工作,很快我就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很快过去。我总是工作得很开心,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我。企业也是一样,所有的同事都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的人,老板也更愿意提拔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心态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更容易相处,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忠诚!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当你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张辉是美国奥美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师,有一次被公司总部安排前往德国工作。与美国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相比,德国的工作环境显得紧张、严肃并有紧迫感,这让张辉很不适应。张辉向上司抱怨:“这边简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条放在死海里的鱼,连呼吸都很困难!”上司是一位在德国工作多年的美国人,他完全能理解张辉的感受。“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至少说50遍我很感激或者谢谢你,记住,要面带微笑,要发自内心。”张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开始觉得很别扭,要知道“刻意地发自内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几天下来,张辉觉得周围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许多,而且自己在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越来越自然,因为感激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悄悄发芽生根。渐渐地,张辉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到后来,张辉发现在德国工作是一件既能磨练人又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切!“谢谢你!”“我很感激!”当你微笑而真诚地说出这些话之后,感恩的种子已经在你自己和别人的心里种下了,这是比任何物质奖励都宝贵的礼物!学会感恩,不仅仅意味着要拥有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实际上,它更应是一种愉悦自我的智慧。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的行动,在生活中实践。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对工作的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工作顺利,会因感恩而感到心情愉悦,感恩的心,是一粒和谐的种子。我们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就能永远快乐地生活在温暖而充满真情的阳光里!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无论你是才华出众的“领导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如果你始终抱着对工作、对企业、对老板感恩的心,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会更有亲和力和影响力。4要感恩,不要忘恩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记者到山里采风。他遇到一个穷苦孩子,他的家四壁透风。摄影师立即慷慨解囊,帮助他家建了一座房子。房子盖好时,记者特地从城里打来电话询问那孩子搬进新房是否高兴。那孩子却说了一句让这位捐资者心寒的话,他说:“房子不错,就是还缺个电视。”虽然这个捐资者多少有一点儿“施恩图报”之心,但那个孩子把施恩者当摇钱树,不停对其榨取,其冷漠与欲望结合的回馈,实在是对关爱之心的一种亵渎。说文把“恩”这个字解释为“惠也”。所谓恩惠,自然有施之一方和受之一方。恩是用惠将施受两个方面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们丰富的语言中有很多精辟的词语,如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对施受两方面的情感变化给予赞美和鞭挞。深圳青年演员丛飞被称为“爱心大使”。从1995年起的10年间,他通过义演捐资300多万元,帮助178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后来,他生了重病。手术后,他曾向医生询问病情,但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如实告知。后来丛飞也仅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经扩散,手术之后,他认为自己的病已经治好了,相信明天的一切都会好起来。那时,丛飞的妻子邢丹已经怀孕5个月了,她说,跟丛飞刚入院时相比,她现在已经好多了。那时她操心的不仅是丛飞医药费的问题,而且还要为丛飞的着急上火而担心。因为,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常常打电话来询问学费的事情,这事很让丛飞烦心。有家长在电话中说:“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请原谅。我生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暂时没法寄钱了。”“什么时候病能治好?”对于这个问题,丛飞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邢丹说,丛飞曾和她讲,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现在他已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一心助人的好人,在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生命垂危的时候,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已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来看望过他。而且,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家长,还在不停地抱怨。对这些无情的人和事,丛飞说自己“有一点儿伤心”。但是,这不单纯是让人伤心的问题,更是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10年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丛飞肯定没想过将来要得到受助者的什么报答。但就受助者而言,得到帮助之后,最起码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心生抱怨,甚至厉声指责。虽然对丛飞抱怨的只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人,但这还是让我们不免感到有些心寒。施与虽不能作为回报的订单,但感恩之心却应该是人们给予施与者最起码的“回执”。感恩之心的缺失,不仅使人对善举失去反应,对善良变得麻木,更使人很难体会到幸福与快乐。有这样一则谚语: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与满足。也正是因为如此,感恩成了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人是离不开群体的。台湾作家刘墉也曾劝勉年轻人要有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这是因为只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让我们学会感恩吧!要知道,是感恩让我们心与心得以交流,是感恩让我们变得不再陌生。因此,我们要感恩,决不可做忘恩的人!5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一个安静的傍晚,他在乡村公路上独自一人驾着车回家。在美国中西部这个小镇上谋生,他的生活节奏就像他开的老爷车一样迟缓。自从所在的工厂倒闭后,他就没有找到过固定工作,但他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外面天气很寒冷,暮气开始升起,逐渐笼罩了四野。在这个地方,除了那些外迁的人,谁会在这样的路上驾驶?他所熟悉的朋友们几乎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小镇。朋友们各有各的梦想要去实现,各有各的家庭要去照顾。面对这些,他还是选择了留在故乡。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里有着他的童年和梦想,还有他那已经入土为安的父母留给他的“家”。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而亲切的,他可以闭着眼睛告诉你什么是什么,哪里是哪里。他的老爷车的车灯坏了,但是他不担心,他能认清所有的路。天开始变黑,雪越下越大。他告诉自己得加快速度了。他几乎没有注意到那位困在路边的老太太。外面的天已经很黑了,这么偏远的地方,一个老太太想要求得援助是很不容易的,我来帮她一把吧。他一边想着,一边把老爷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轿车前停了下来。尽管他朝老太太报以微笑,可是他看得出老太太的情绪非常紧张。她一定在想:会不会遇上强盗了?这人看上去穷困潦倒,就像一只饿急了的狼一样。他看得懂这位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太太的心思。他说:“别怕,我是来帮你的,老妈妈。你先坐到车子里去,里面暖和一点。不要担心,我叫拜伦。”老太太的轮胎爆了,换上备用胎就可以。但这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来说,换备用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拜伦钻到车底下,仔细察看底盘哪个部位可以撑千斤顶把车顶起来。他爬进爬出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膝盖擦破了。等将轮胎换好,他的衣服脏了,手也酸了。就在他将最后几颗螺丝上好的时候,老太太将车窗摇下,开始和他聊天。她告诉他,她是从大城市来的,从这里经过,非常感谢他能停下来帮她的忙。拜伦一边听着,一边将坏轮胎和修车工具放回老太太的后车厢,然后关上,脸上挂着微笑。老太太问他收多少钱,还说他要多少钱都可以。因为她能想象得出如果拜伦没有停下来帮她的话,在这种地方和这个时候,什么样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难道帮这位老太太的忙是要向她要钱吗?拜伦想都没有想过。他从来没有把帮助人当作一份工作来做。别人有难应该去帮忙,过去他是这样做的,现在他也不打算改变这个做人的准则。他告诉老太太,如果她真的想报答他的话,那么下次她看见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去帮助别人。他笑着补充道:“那时候你可要记得我啊,老妈妈。”他一直看着她的车子开远。他这一天其实并不顺心,但是现在他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当他一路开车回家时,心情变得很好。那位得到帮助的老太太在车子开出了将近一英里的地方,看到路边有一家很小的咖啡馆,就停下车,走了进去。她想,还得开一段路才能到家,不如先吃一点东西,暖暖身子再上路。这是一家有些年头的咖啡馆,门外有两台加油机,室内很暗,收银机就像老掉牙的电话机一样没有什么用场。女招待走过来给她送来了菜单,老太太觉得这位招待的笑容让她感到很舒服。她挺着大肚子,看起来最起码有8个月的身孕了,可是一天的劳累并没有让她失去待客的热情。老太太心想,是什么让这位怀孕的女人必须工作,又是什么让她仍如此热情地招待客人呢?这时,她想起了拜伦。吃完东西,老太太给女招待100美元现钞结账。当女招待将零钱送还给老太太时,却发现她已经悄悄离开了。她注意到老太太用的餐巾纸上写着字,在餐巾纸下,她发现另外还压着300美元现金。餐巾纸上写着这样的字:请把这钱当作我的礼物。你不欠我什么。我经历过你现在的处境,有人曾经像现在我帮助你一样帮助过我。如果你想报答我,就把这份情传下去吧!”女招待读着餐巾纸上的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当天晚上,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难以入睡。她想着那位老太太留下的纸条和钱。那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为钱犯愁呢?下个月孩子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了,费用却还完全没有着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为此担心。现在好了,老太太的善举真是雪中送炭啊!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她知道一整天他也在为赚钱而发愁。她侧过身去,在他脸上印上轻轻的一吻,温柔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拜伦,我爱你。”好人终有好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试着做个好人吧,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要获得持续的成功,光有技术、手段、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6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天使问诗人:“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诗人直直地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这下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已经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了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对自己得到的要心怀感激,知足惜福。对你已经拥有的事物表达感激,你会发现,它会一直增加。我们应该相信:每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目的和原因,并且有助于我们;一切都是为达到最好所做的安排。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大多数人无视自己所拥有的,而去追求那些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直到失去本来拥有的时候,才懊悔不已。学会感激生命中的一切,包括人、事、物等,这样在顺境时我们会更上一层楼,锦上添花;在逆境时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援助,更快地从“坏事”当中发现积极因素,在危难中发现机会,从而反败为胜。我们能看到的堪称成功的人,通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一直在感恩,对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感恩,对他们所有能想到的人感恩,对一切感恩。从我们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我们就不断地接受来自身边亲人、朋友、领导、同事乃至陌生人的无偿关爱、热心帮助、鼎力支持。这些关爱、这些帮助、这些支持,很多时候可能仅仅表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有如春风化雨,让人浑然不觉。但这一切并非理所当然,或者说,在我们不断地接受所有这些来自生活的、看似理所当然的赠与和关爱的时候,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蜜蜂采花而去,嗡嗡地一番表白,这是感恩;葵花向着太阳,注视着天空,这也是感恩。可以说,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据说很灵验的泉,它的泉水可以医治百病,所以许多人慕名而来。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拄着拐杖的退伍军人很吃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居民看到他,不禁说道:“可怜的人啊,难道他想祈求上帝再给他一条腿吗?”恰巧这句话让退伍军人听到了,他对镇民说:“我并不是想祈求上帝再给我一条腿,而是请他帮助我,告诉我在没有了一条腿的情况下,怎么更好地生活。”生活总是现实的。那个军人之所以没有绝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失去一切,他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别以为自己是不幸的,我们身边总有更不幸的人。如果在你拥有时认为那是理所应当,那么在你失去之后也应该平静接受,就像那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忘记过去,直面未来。心怀感恩,生活里才会少一些怨恨和烦恼;心怀感恩,心灵上才会多一份宁静与安详;心怀感恩,工作中才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心怀感恩,我们才会更加热爱自己和他人;心怀感恩,我们才会更加珍爱亲人和朋友;心怀感恩,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和将来。所以,无论你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培养心存感激的习惯,这是提升自我的力量源泉。你应该持之以恒地怀有这种感激的心态,无论你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你都要心存感激。感恩,让我们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感恩,让我们渐渐地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丰富和多彩;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挫折;感恩,让我们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原来如此美好。第二章1工作是上天赐予的恩典任何的事物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有了这些礼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活着是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着更美好、更宝贵的馈赠,那就是工作。一个60多岁的乞丐偶然遇到了上帝,于是他请求上帝满足他三个愿望。上帝是很仁慈的,马上就答应了乞丐的要求。乞丐对上帝说:“我的第一个愿望是要变成一个有钱人!”上帝马上让乞丐成了有钱人,乞丐又对上帝说:“我希望自己只有20岁!”上帝挥了挥手,老乞丐马上就变成了一个20岁的小伙子。乞丐高兴极了,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愿望:“我一辈子都不工作”上帝自然是有求必应,马上就答应了,于是乞丐又变回了路旁那个又老又脏的乞丐。乞丐大惑不解,急忙问上帝:“这是为什么?我怎么又一无所有了?”上帝很诚恳地说:“工作是我所能给你的最大祝福了。你想想,如果你不工作,整天无所事事,那该多么可怕啊!一个人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把我给你的最大恩赐都扔了,自然就一无所有了!”从这一则寓言中,我们不难领悟到工作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存所需,它使我们实现了经济上的安全,有了稳定的工作,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驱除了我们在社会上的漂泊感。我们从工作中获得的一切、享受的一切,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这是许多人创造、奉献的,其中就包括你的老板。老板给了你一个机会、一个平台,给你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福利待遇等,成就了你的事业,成就了你的价值,成就了你的人生。在这个平台上,还有你可敬的同事们。有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试想一下,不论身处哪个部门,若没有其他部门同事的合作、本部门同事的配合,你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吗?要知道,老板、同事、合作伙伴、客户,他们对你都是有恩的。因此,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之心,感谢老板和同事给予你的支持和帮助,并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他们!当然,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迎合他人。时常怀有感恩之心,你就会变得更谦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感恩吧,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精力,为公司更加勤奋地工作吧,这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对工作心怀感激,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感激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这是一条永恒的法则。请相信,努力工作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成功机会。感恩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习惯和态度。2感恩是根治抱怨的良药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第三位。几乎在每一个企业里,都有“牢骚族”或“抱怨族”。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企业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而且,从上到下,很少有人能幸免。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处处是毛病,因而时时都能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批评和怒气。“我到公司这么多年了,按理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一直升不上去?一定是老板看我不顺眼!”“你别看某某外表老实,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最喜欢在别人背后放黑枪,专打小报告,却偏得上司的喜欢。”当抱怨成为一种可怕的习惯时,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前程!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满腹牢骚的人相处。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才会将一切不顺利归咎于客观因素。不少员工总是在想着“我应该得到什么”,抱怨企业或领导“没有给我什么”,或是“我那么卖命才给那么点工资”,却没有自问:“为了得到希望从事的岗位,我还缺乏什么?可能要付出什么?做得够不够?”抱怨别人者总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于是抱怨成了不负责任和不够忠诚的借口。这样下去,他们在抱怨中会丧失许许多多的机会,落在别人的后面。这些人,应该明白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与其抱怨,不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实干。如果你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有位普通职员肖兰在谈到她被破例派往国外公司考察时说:“我和另一个同事虽然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但我们的待遇并不相同,他职高一级,薪金高出很多。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而是认真做事。“当许多人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时,我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甚至会积极主动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做好准备。因为在我上班报到的前夕,父亲告诫我三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假设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运气很好,要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的身边学功夫。“我将这三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自己始终秉持这个做事原则。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没有计较。但一个人的努力,别人是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在后来挑选出国考察学习人员时,我是唯一一个资历浅、级别低的办事员。这在公司里是极为罕见的现象。”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决定着你能否成功的关键。3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所以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不逢时,抱怨造化弄人,抱怨人微言轻,抱怨薪水微薄但在抱怨中,我们却对拥有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并且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因此,把感恩的心态越抛越远。我在学生时代经常抱怨作业太多,老师太严,压力太大,特别每逢考试时,更是抱怨不断,当然,同学们也是抱怨连连。后来,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才明白要懂得感恩,停止抱怨。海伦从小又盲、又聋、又哑,但是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

    注意事项

    本文(用感恩的心去工作.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