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终讲版.ppt

    • 资源ID:4262933       资源大小:3.79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终讲版.ppt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之政策解读,目 录,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及相关概念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申报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发办法4、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若干重点问题说明,一、改革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件,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1、改革的范围。本决定适用于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2、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3、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本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相关概念1、机关事业单位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统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3、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险种,比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比例一览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按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政策规定,领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主要有:办理退休手续时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交纳养老保险费用;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不足15年的退休时补齐15年)。具体可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付有关事项的通知(皖人社秘2016399号)文件。,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指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基础之上,为弥补基本养老保障的不足,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障水平而建立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既非社会保险,也非商业保险,是机关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的一项福利制度,是对现有养老保险的一种辅助性补充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5 年 3 月 27日颁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这标志着职业年金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一项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成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领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1、公务员个人年度缴费基数:结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中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标准为结算年度的上年度12月份的基本工资下同)、警衔津贴、海关津贴之和。2、机关技术工人个人缴费基数:技术等级工资、岗位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3、机关普通工人个人缴费基数:岗位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二、年度缴费基数申报,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年度缴费基数:结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中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包括中小学教师、护士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提高10%部分)和绩效工资(包含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之和。(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在不超过人社系统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额基础上自行确定,单位基数申报时提供奖励性绩效分配表。)5、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当年的个人月缴费基数按起薪当月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核定,不低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次年缴费基数参照1-4条。,申报年度缴费基数注意事项:1、只有公务员缴费基数含年终一次性奖金(十三月工资),取值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2、工作人员缴费基数中的工资项目标准调整执行时间早于实际发放时间,且执行时间和实际发放时间不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的,按调整后的工资项目标准重新核定缴费基数。3、同年度内因岗位或职务变动工资标准发生变化的,缴费基数取全年工资的平均值。问:一在职人员原是事业编身份(一直到201809),2018年新考入公务员身份(入编时间201810),该同志2018年、2019年缴费基数按何种口径确定?答:暂按照这种方式执行 2018年度基数保持不变,2019年暂分段取平均值。4、缴费基数执行年度不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数执行年度为申报当年自然年度(1-12月),医疗四险的执行年度为社保年度,即申报当年7月至申报次年6月。如2019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执行年度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疗保险执行年度为2019年7月-2020年6月。,5、我县机关事业单位除警衔津贴可纳入缴费基数外,其他津补贴如教育系统的教育津贴、农村艰苦学校津贴;农林水系统的浮动岗位津贴、检察院法院津贴等均不纳入缴费基数。,例:,三、养老金计发办法1、概念解释老人 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人员(老办法)新人 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的工作的人员(新办法)中人 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新老办法对比,保底限高,设立10年过渡期),改革前:工作人员领取的退休待遇统称退休费,依据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和津补贴的一定比例计发。(改革时点2014年10月1日),10年以下50%,10-20年70%,20-30年80%,30-35年85%,工作年限满35年,按90%计发,2、老办法计发办法。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包括部分人员按规定上浮 纳入基本工资基数的部分和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中按规定纳入原退休费 计发基数的项目);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不含提高的计发比 例,工作年限(连续工龄)截止到本人退休前);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C:按照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 2015,N,且G2014=0;国家已公布的2015年至2017年老办法增长率分别为6%、4.5%、3%。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 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例1:事业编身份假设县全额财供事业单位某同志201409月份为专技8级,当时对应的工资标准为别为:岗位工资:780元、薪级工资42级1154元,2023年退休,连续工龄45年。县直单位201409专技8级补贴标准为1675元,参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增加的退休费专技8级为:350元。假设老办法的增长率为6%。老办法待遇标准=则老办法待遇标准:(780+1154)*90%+1675+350=3765.6Q=3765.6*(1+6%)*(1+6%)*(1+6%)*(1+6%)*(1+6%)*(1+6%)*(1+6%)*(1+6%)=6001.79,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高低的相关因素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本人退休年龄、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各年度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积累额与记账利率、职业年金账户规模与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相关。除上述因素外,“中人”退休时,与本人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有关。过渡期内“中人”退休时,与本人2014年9月职务职级(岗位薪级)、退休时职务职级(岗位薪级)、过渡期内职务变动、老办法增长率、新办法高出老办法部分发放比例等因素相关。,名词解释 缴费工资指数:(1)实际缴费指数。参保人员每年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形成了当年的实际缴费指数,即本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例:2018年度,参保人员月缴费工资基数为7883元,实际缴费指数=7883 5660(2017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3928。(2)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3)视同缴费指数。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确定视同缴费指数。全省使用同一套视同缴费指数表。(4)“中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3、新办法计发办法“新人”基本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以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计发比例(每满1年1%)。例:2018年退休,2017年全省社平工资为5660元/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1.5,缴费年限35年,则基础养老金=5660(1+1.5)2 351%=2476.25元。,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体现参保人员实际缴费的贡献,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某同志60周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25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5000/139=179.86元。计发月数全国统一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职业年金职业年金=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4、新老办法对比(中人),过渡性养老金例:某同志2018年退休,2017年全省社平工资5660元/月,视同缴费年限35.2年,视同缴费指数为1.5837,则过渡性养老金=5660*35.2*1.5837*1.3%=4101.81元。,改革后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名词解释 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工作人员在2014年10月1日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参加革命工作年限,即连续工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应予确认,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例:某同志1980年1月在企业正式参加工作,1996年1月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005年1月调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015年1月退休。则该同志实际缴费年限为 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两部分之和。视同缴费年限为1980年1月1995年12月、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两部分之和。,“中人”过渡办法。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1)当老办法高于新办法时,按老办法标准发放;(2)当新办法高于老办法时,按老办法加上待遇差的一定比例发放:改革第一年(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退休的,加发10%;改革第二年(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退休的,加发20%;改革第十年(2024年1月2024年9月)退休的,加发100%。例:某同志2015年退休,按老办法计发退休待遇为5000元,假设按新办法计发为4000元,则按老办法进行保底,待遇水平仍为5000元;假设新办法计发为6000元,则对高出部分进行限制,因其是在第一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10%,最终执行待遇水平为5000+100010%=5100元。(3)10年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人员全部执行新办法。,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升降且在过渡期内退休的工作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的通知(皖人社秘201755号)1、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以及按照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晋升,且在过渡期内退休的工作人员,不包括正常的晋级晋档的工作人员。2、计算办法:工作人员退休时先根据皖政2015120号和皖人社发201630号文件规定计算出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即为Q),再按照本人201409时的职务职级对应的工资标准和升降后的职务职级对应的201409月份的工资标准分别计算出A*M+B+C和A1*M1+B1+C1,得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升职值为正,降职值为负)。该差额在职务职级升降当年开始使用,从次年连续计算增长率,形成累计待遇差(即为H),Q+H即为该同志退休时最终用于新老办法对比的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职务职级变动两次及以上的工作人员,按最后一次升降后的职级对应201409工资标准计算差额,方法与上相同。,例2:事业编身份(技术职称升)假设县全额财供事业单位某同志201409月份为专技8级,当时对应的工资标准为别为:岗位工资:780元、薪级工资42级1154元。2018年岗位升级为副高7级,其对应201409月工资标准为别为:岗位工资:930元、薪级工资42级1154元,2023年退休,连续工龄45年。县直单位201409专技8级补贴标准为1675元,副高7级对应的补贴标准为1850.参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增加的退休费中级为:350元,副高460元。假设老办法的增长率为6%。老办法待遇标准=则老办法待遇标准:(780+1154)*90%+1675+350=3765.6Q=3765.6*(1+6%)*(1+6%)*(1+6%)*(1+6%)*(1+6%)*(1+6%)*(1+6%)*(1+6%)=6001.8按照文件规定,副高7级对应201409月计算出老办法中标准(930+1154)*90%+1850+460=4185.6H=(4185.6-3765.6)*(1+6%)*(1+6%)*(1+6%)*(1+6%)*(1+6%)=562.05该同志最终用于老办法对比的待遇计发标准为:Q+H=6001.8+562.05=6563.85,例3:公务员身份(职务职级降)假设县直机关某同志201409月份为领导职务副处,其职务职级对应201409月工资标准为别为:职务工资:1345元、级别工资17级8档1847元,2018年被处分为非领导职务副科,当时的职务职级对应的工资标准为别为:职务工资:430元、级别工资18级8档896元,2020年退休,连续工龄35年。县直单位201409领导职务副处补贴标准为2826元,非领导职务副科补贴标准1820.参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增加的退休费正科为:260元,副处级460元。假设老办法的增长率为6%。老办法待遇标准=则老办法待遇标准:(1345+1847)*90%+2826+460=6158.8Q=6158.8*(1+6%)*(1+6%)*(1+6%)*(1+6%)*(1+6%)=8241.86按照文件规定,降职为非领导职务副科对应201409月计算出老办法标准:(430+896)*90%+1820+260=3273.4H=(3273.4-6158.8)*(1+6%)*(1+6%)=-3242.04该同志最终用于新老办法对比的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为:Q+H=8241.86-3242.04=4999.82,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申领基本养老金审核表,四、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若干重点问题说明1、为什么设置老办法增长率?答:设置老办法增长率(G)可以达到增资的效果。除了对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中人”直接按国办发3号文件增加退休费外,从2016年起,每年都乘以增长率,当年计算出的老办法待遇对比2014年9月的金额是增长的。2、为什么前后年度退休的相同职务职级(岗位薪级)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同?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包括与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因素。前后年度退休的相同职务职级(岗位薪级)人员,社平工资水平不同,加上后一年度退休人员多缴纳1年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费用、个人账户记账多计息1年,过渡期内退休人员还受老办法增长率和新老办法对比后高出部分发放比例增加影响,待遇水平会出现一定差异。,3、为什么同一年度内退休的同职务职级(岗位薪级)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同?答:同一年度退休的同职务职级(岗位薪级)人员,虽然在社平工资标准、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方面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个人之间在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积累额、职业年金积累额等因素的不同,计算出的基本养老金也有所不同。4、为什么预发退休费相同的人员,重新核算后基本养老金不同?答:预发退休费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退休费计算办法计发的,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规定,改革前退休费是以退休时月工资标准作为基数,按照工作年限打折计算。因此,2014年工资标准相同且工作年限在同一档次的人员,预发退休费是基本一致的。重新核算基本养老金后,养老金标准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会出现差异。,5、为什么部分人员重新核算后的基本养老金低于预发退休费?答:改革后退休人员在计算预发退休费时,打折比例包含了享受计划生育奖励等政策所提高的比例。重新核算基本养老金后,提高退休费比例政策不在基本养老金中体现,仍由原渠道按月发放补贴。因此,改革第一年退休的部分人员,会出现重新核算后基本养老金低于预发退休费的情况,但加上在统筹外发放的提高退休费比例补贴后,退休待遇总体是不减少的。6、为什么预发退休费高于他人,但重新核算后的养老金却变低了?答:改革后已经退休人员,都是以本人2014年工资标准计算预发退休费,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按照预发退休费标准进行了预调养老金,出现早退休人员因养老金调整预发退休费高于晚退休人员现象。重新核算养老金后,同样职务职级且工龄相同人员,退休时间晚的,因社平工资高、缴费年限长、个人账户储存额多、新老办法高出部分发放比例提高等因素,养老金水平一般略高于早退休人员。例:,例:2015年退休,按照2014年工资标准预发退休费,并3次增加退休费,而2017年退休人员,同样以2014年工资标准预发退休费,只增加1次退休费,2018年退休人员预发退休费也是以2014年工资标准计算,没有增加退休费。7、实现重新核算后新增退休人员申报退休需注意的问题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延迟申报,从办理申领手续次月起发放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次月至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当月的基本养老金,单位持退休人员多领取工资待遇退回证明材料,办理基本养老金补发手续。,老办法=(AM+B+C)(1+Gn-1),新办法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 工资指数)2 缴费年限1%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3%)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新老办法对比过渡期提高比例部分,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

    注意事项

    本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终讲版.ppt)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