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4223503       资源大小:3.98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doc

    必修I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照旧版教材在知识结构和体系编排上有重大变化。本课第一目“虎门销烟”,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第二目“南京条约以及战后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中国战败原因、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片资源和材料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引文、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重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国家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预习要求】阅读课文与学案,思考相关问题【教学用具】PPT课件、自编学案【参考书目】1、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电子版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出版社,2003年【教学过程】幻灯片展示:两个反差与三种心态教师简要回顾前三单元,指出两个反差,结合时事热点,简述三种心态,由此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单元,中国近代的政治发展历程。在我们了解中国近代的政治发展历程时,与前面所学的三个单元相比,总会感受到两个巨大的反差。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相比,辉煌不再了;与西方的民主政治相比,明显落后了。由于这两种反差,导致我们的心态多少是不平衡的。心态的不平衡可以说从中国近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我们碰上钓鱼岛之类的问题,就特别愤怒,比如我们对于奥运会,就特别在意金牌的多少。凡此种种,有人把中国人面对近代历史的复杂心态概括为三种。学案展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三种心态摘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第一种,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我们苦大仇深。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当初就是你弄的。第二种,泼妇心态,凡事讲打,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但是我们觉得很好,还很推崇,因而创造出很多神话。(通常的叙述方式是:我们还是很强大的,我们还是有英雄的,只不过奸臣当道、昏君误国)如果当时斗争真有这么波澜壮阔,那英国人根本进不来,我们也就根本不会有这段被称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第三种,情妇心态。它跟前面两种心态正相反,在它看来,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但是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教师提问:鸦片战争是谁欺负我们呢?英国。当时从英国出发到中国需要4个月的时间,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教师叙述:以“敲门、推门、砸门”来讲述英国对华交往的三部曲正常贸易、鸦片走私、侵略战争,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借口。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教师叙述:对于鸦片贸易问题,当时中方代表问英国为什么你们本土不禁止栽种鸦片,为什么要拿鸦片来毒害中国,英国代表璞鼎查是这样回答的幻灯片展示:来自英国的说法引导学生反思:不去除的鸦片,怎么抵制战争的鸦片?教师给出的参考意见:如制度、思想等。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战败,是不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学案幻灯片展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表格预设部分空白,引导学生比较)结合上述材料及课后解析与部分,引导学生分析武器落后与战争失败的关系。教师叙述:武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在当时,战败也是必然的。明明打不过,还要再打,精神可嘉;明明没打赢,却还要制造精神胜利:我们有英雄,很英勇,只是没打好。这就是第二种心态泼妇心态。关于英雄,人们最喜欢的就是林则徐。有人说,英国人是因为怕林则徐而不敢停留广州、挥师北上。假若林则徐有机会和英军决战,一定会取胜。只不过,奸臣当道,昏君误国。所以学案展示:“两个林则徐”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教师引导学生:林则徐会取胜吗,刚才的中英对比,已经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是林则徐自己也认识到,中国是必败的,但是碍于当权者和士大代夫们的天朝颜面,又不能说破。教师叙述:其实历史并非没有给我们机遇:所谓危机,危中有机,危险与机遇并存, 幻灯片展示:历史的机遇:教师叙述: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已经率团来访中国,他们向当时的乾隆皇帝展示了西方的工业文明成果,并提出了通商的要求。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次机遇,了解并吸收西方的工业文明成果,历史必将重写。遗憾的是封闭的社会经济和封闭的天朝心态一起拒绝了英国人。但是,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只不过,此前,是我们不肯给他们平等;此后,是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学案及幻灯片展示: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表格预设部分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填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道光皇帝,你最不能接受南京条约附件里的哪一条款? 教师结合结合学生的课堂回答,依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叙述,在分析道光的心理,同时逐条简述内容及危害。在此基础上强调两个认识此时西方的侵略特点与此后中国的双重轨迹。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做一简要的概括,既指出它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积极作用,如城市经济、新兴阶层、西学东渐、西俗东渐等;又指出歌颂殖民历史的“情妇心态”的错误,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饱受屈辱艰辛。对新史观,学生较为陌生,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加深对新史观的领悟并激发多向思维。提问: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外国人为什么要求拥有领事裁判权? 教师结合结合学生的课堂回答,给出的参考意见:一方面是维护侵华利益,一方面是中外司法传统的差别或西方对中国司法体制的不满。教师叙述:历史曾经再次给了我们提示,却因为我们缺乏悟性而再次错失了机遇。众所周知的那样,南京条约是一个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此后中国人遭受许多挫折,走过不少弯路,付出了极其高昂的学费。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国运兴衰、民族荣辱的规律,其实就隐藏在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中。学案展示:南京条约的第一条(要求学生在翻译出其中的画线部分)ARTICLE I There shall henceforward be Peac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Her Majesty the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Britain and Ireland,and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nd between their respective Subjects,who shall enjoy ful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for their persons and property within the Dominions of the other。该条的中文表述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条, 嗣后大清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友好,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应当享有充分的安全和保护,关于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来当堂翻译,教师可简要提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英国人是怎么保护他们的公民的人身和财产的?以法律来约束统治者的权利,颁布权利法案,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英国不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吗?但我们中国呢?教师叙述:林则徐、魏源等人是慢慢觉悟了的,开眼看世界,但整个统治集团仅仅是把南京条约视为“万年和约”,继续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神话当中。万年和约给我们带来了万年和平吗? 幻灯片展示:丧失20年的光阴教师简述:1856年,英法两国再次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白白丧失20年的光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权力结构变动,汉族地方官僚崛起,才开展“洋务运动”,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作业布置: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求: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的表格,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分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权益战争性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华战争扩大过程侵略力量英国侵略时间18401842侵略范围东部沿海危害和影响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口岸五口通商,集中在东南沿海其他特权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两半社会课堂小结(一),幻灯片展示:本课知识结构教师简要概括本课内容课堂小结(二),引导学生参照学者的论述,在学案中写出简短的学习后记。学案及幻灯片展示: 学习后记鼓励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结语:历史,想说爱你不容易。中国,想说爱你不容易。【课后反思】1、总体感觉还好,但是基于传统,教师的“讲”还是太多了。2、信息时代,材料太多了,教师的大胆取舍倒成了一节课能否完成的关键。就幻灯片数目而言,10张左右是比较合适的。3、虽然本身的意图是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并冲出陈旧的灌输所带来的思想束缚,但是,实际上所打破的只是教材的部分的知识陈述而已,一节课所能带给学生的启发也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是知识陈述,基于考试,下一课时里有时还是难免再“回炉”一遍。(因为高一每个老师都是带多个班级),更何况,高二、高三我们“必须的”再“回炉”。4、学生对课文、学案的预习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也许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无暇去做这种简单而且似乎“不重要”学习环节。知识面广、基础好的同学反应很好,其他的就不能达到预设中的期望了。但是,越是这样,学生课堂上所闪现出的思想火花也越显得珍贵。最开心的莫过于学生们能给我这种“没有配合的配合”。

    注意事项

    本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