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理图示情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doc

    • 资源ID:4223216       资源大小:25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图示情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doc

    地理图示情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从读图、析图、释图、变图四个方面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地理学习能力。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地理学习能力 地理图示 高中地理一、研究背景:(一)、从地理学科特点看: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地理图示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则也就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地图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有人把地图比作一副骨架,学生需要记住的地理知识,就如砌墙的砖,都要附在这副骨架上,这样,学生头脑中零碎的知识不仅系统化,更易记住,并且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利于知识的再现。(二)、从新课程教学趋势看:高考对教学具有指导功能。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研究高考试卷所传达的信息,明确高考的基本要求,理性地把握备考方向,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是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和实践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以2010年浙江卷为例,全卷以图表为载体,共有地理图像16幅,表现形式多样,涉及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等,需要考生对相关图像所反映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后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涉及区域空间图6幅,地理空间性特征明显,如第1、2、5、6题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和演绎分析思维能力。第36题的2、3、4问;37题第2、3问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等值线的分析处理能力等地理素质,体现对地理事物区分、区域地理特征分析、运用基本原理和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第37题第1问,要求考生在整体分析6条统计曲线的相关性后,对“驱动”系统作出正确判断。考查读图解释、判断比较、归纳概括能力,突出了对地理思维的综合考查。而从阅卷情况看,能力缺陷造成考生丢分较多,主要表现在不善于读图、数据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三)、从高中学生学习状况看:高中学生的年龄在15-19岁之间。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因此,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地理图示的形象诱惑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另外,高中学生刚从初中上来时,由于目前课程设置的关系,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对地理科重视不够,基础较差。不少高中学生感觉到地理难学,学习的困难甚至超过了数学、物理、等学科。历届高中学生在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地图辨识能力差,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能力薄弱,而读图、画图又是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所以本人认为从高一开始就研究如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对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四)、从教师教学现状看: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图表教学依靠“讲述”传输知识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在图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另一方面未能较好的发挥地理图表教学的应有功能。尽管我们教师也知道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着重培养智能,但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仍难摆脱学生被动受教的学习方式。目前地理课堂常见的问题有:第一,图表数量太多,造成学生读图时间不够,地理课题变成了“播放”图表的场所。第二,缺少阅读图表的方法指导,第三,缺少对地理图表阅读的有效评价。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把握好图表教学,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是提高地理教学实效的基本落脚点。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认为地理的教学,地图与课文应并重,并突出地图的教学功能。本课题试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能力,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步探索出一条地理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更优化教法,寻求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二、理论依据:(一)、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与此知识相关的一系列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以保证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能促使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能发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想象思维能力。这些都符合现代教学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及现象数不胜数、学不胜学。地理教学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放在一个重要的高度来认识。(二)地理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实践中运用已经习得与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去进行深一步求知获能的各种实际才能。地理学习能力是地理教育的核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应包括地理认知能力(对地理事象观察、认知、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地理分析能力(主要指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地理特征及成因的能力);地理应用能力(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地理创新能力(包括评价物象具有独特、灵活的新观点;对待事物,解决问题具有新的思路;问题的表达、决策和调研具有新的见解或成果)。(三)新课程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其中在必修1模块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能力共有八条。例如对于洋流这一节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标准解读(1)结合“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的成因和分布。(2)运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绘制洋流模式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3)结合“东亚季风图”推导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特点。(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交通等的影响。能力要求:不用象过去识记很多洋流名称,但要在认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基础上,总结洋流分布规律;结合风带图,理解洋流分布规律,运用这个规律,判断某海域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得少了,但完全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次。地理新课程高考大纲基本导向就是素质教育,能力要求更明确,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提出的“地理高考十种能力”中明确提出:学生应会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给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三、实施过程:通过对我校学生地理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地理学习的目标,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上存在不足,而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有待培养。鉴于此,此项课题研究围绕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展开,做到"会学地理"。(一)、通过读图,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地理课本、地图册,要求上课时力争每节课都使用地图册。我们在高一时就要求学生认真读好书及配套地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还可以表现其他的哪些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的一些变式。地理图象包括地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统计图、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图等,其提供的信息广泛,以地图为例,其呈现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经纬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表格信息包括数字资料信息以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知识,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虽然在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中就讲解了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以及在地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忘记或仅有很少印象,所以我在上“地球运动”相关内容之前,一定会让学生复习一下有关初中地图和地球仪的知识。地理教学应把读图作为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理论知识的主要手段,具体地操作方法是: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识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和一般读图方法。读图方法和步骤应详细讲解。读图步骤一般为以下几步: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目的;2、识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找出图中的信息。案例1:必修1第81页“图3-10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为例。拿到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中有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读图可知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其中南坡的山麓地带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山体的升高,南坡依次出现了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顶带为高山冰雪带。珠峰北坡的基带是高原寒性半干旱草原带。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二)、通过析图,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仅仅会观察图象上的某些信息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该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力求理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谓析图,就是对图表展开积极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达到准确理解图表内涵的目的;达到在看图基础上的说明“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显性信息去分析挖掘出一些隐性信息,以培养学生较高程度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析图的目的在于让图“活”起来,提取图像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接案例1:通过读图我们知道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1、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调动与运用知识:影响基带的因素)2、随着山体的升高,南坡依次出现了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顶带为高山冰雪带,为什么会这样?(调动与运用知识:山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这种分异规律和我们前面学的那种地域分异规律极为相似?(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3、珠峰北坡的基带为什么是高原寒性半干旱草原带?(调动与运用知识:影响基带的因素)南北坡的基带为什么会不同?(调动与运用知识: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4、南坡的雪线为什么会比北坡低?(调动与运用知识:影响雪线的因素)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既是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表现,也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基本内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是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学习的必备能力,也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图示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以一般地图为例,可概括四个步骤:(1)“有什么”,地图主要展示哪些地理事物;(2)“在哪里”,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信息;(3)“为什么”,地理事物分布及差异分布是何原因;(4)“有何关联”,各类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分布有何内在的因果关联。(5)“怎样演变”,区域地理环境或地理事物的演变趋势如何。(三)、通过释图,提高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释图是指引导学生通过地理图形提供相关信息,把图形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解读和描述。准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规律,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地理素养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分析图表后,能按提问的顺序依次据图表回答有关问题,并养成“要点与地理术语相结合”的表述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并加深知识理解与记忆。课堂中释图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的设问是否明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成因型、特征型、规律型图表更应注意此方面训练。接案例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后,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1、因为珠峰位于亚热带。这也说明山地基带的自然带类型与山体所在的纬度有关。2、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下降,降水也发生变化,水热组合的变化引起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规律和我们前面学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极为相似。3、珠峰北坡山麓海拔高度达4000米,而南坡山麓海拔在2000米以下。这说明相对高度也影响自然带谱。4、南坡为来自北印度洋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同时南坡处于阳坡,北坡处于阴坡,南坡的光热条件优于北坡。(分析后可以归纳出有关垂直地带性的规律。有关规律略)针对学生一般对直观性较强的地理图表容易激发兴趣,对示意图缺乏关注度的事实,教师应以问题引领为主导,进行有梯度的问题设计。这一过程借助图表,形成一条分析“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基本思路:1、在哪里?(珠峰)2、看到了什么? (自然带的垂直分布)3、有什么区别?(南坡和北坡的区别)4、为什么?(分析垂直自然带的成因与影响因素)。通过对图象分析把图形转变成文字,从中找规律,联系知识点,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图文的相互转换,知识的灵活掌握,从而提高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案例2: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释图步骤:首先提取地理要素,明确图表所要表达的地理事物或要素:图12,图13中提供的要素有水文(河流、湖泊、瀑布);地形(等高线、山峰);植被(森林、裸地);土地利用(居民点,林地、耕地、果园);图14反映的是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其次,紧紧围绕地理学科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判断,在此过程中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单一要素出发,然后再进行要素间的联系:地形:从等高线的分布看:该地区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一地势低平的平原为主,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气候:从图14中看出,该地区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最高月达30,降水较多,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文:该地区河流支流多,有湖泊,说明水系较为发达。受地形影响,A河流由北向南流,B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流,上游地区由于落差大,形成瀑布,水能资源丰富,进入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加上湖泊影响,水流平稳。C河流经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水流平稳。结合气候要素分析,该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图12、图13对比后看,10年湖泊面积减少。土地利用:从图12、图13对比看,许多地区被开辟为耕地、果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裸岩,到处充满着人类改造的痕迹。第三,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学的思想观点,形成对图表所要表达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整体判断,将图表的外衣去掉,还地理事物的原貌。教师在学生释图的过程中,及时归纳学生答问并板书知识要点,形成结构与网络纲要,从而使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条理化、纲要化与结构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图像和图表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图像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性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图像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学生释图的过程中,教师应作很好的倾听者,了解学生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四)、通过变图,提高学生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较高要求,学生在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而这些思维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可以受益终生的。从不同的观察视角制作的图像,如俯视和侧视、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局部视角和整体视角,将直接关系到读图的准确度。由于平面图示的局限性,使某些地理信息不能尽显于图。这时就需要转换视角,展现原有的关键信息,使难点迎刃而解。这种转图形式多样,关键是要在头脑中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立体空间分布图。能按题意进行上下、前后、左右、正侧、内外等方式的转图,并能绘制出便于分析思考的最佳图式。垂直视角一般反映垂直方向上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变化特点,如气压的高低变化,直观性强;而水平视角一般反映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整体性强,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一种图,两种图的相互转换,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案例3: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时,就要垂直视角与水平视角的变换。如图(图1)为经向的气压垂直分布图,读图可知ac为低压,bd为高压,且都往北移。这就涉及气压带的移动来判断季节,因此原图可以根据题意变换为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图(图2)。同样如果展示的是俯视图(图3),也应变换为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图。如果学生长期读图、析图、释图、变图有意识的将一幅幅图象输入到大脑中,构成大脑中的图像知识系统。当你积累到一定数量、一定程度,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学生就可以在大脑中应运这些事物的形象。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文、表互相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与原理。四、效果分析和体会我校属于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相对不足,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不够,地理学习能力亟待培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中学地理教学创设了一个教改的舞台,借此良机,通过在实践基础上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一条地理图示情景下的非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本课题的实践,使我改变了以往地理教学的不良倾向。以往的教学就是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地”承受,脱离或背弃地图,忽视其教学功能。本课题将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最主要工具,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能力促进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即教师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展开认识过程,启发学生去主动地观察、操作、感知、思维、记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过程中我自身地理地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积累了丰富的地图资料。,更有利于以后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不断地进行地图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利于整体地理水平的提高。 本课题的实践,喜欢地理课的学生增多,而且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左图右书,先图后书的学习习惯,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使学生通过读图、析图、释图、变图等一系列训练,在自学能力、运用地图能力(包括识图能力、读图能力、 记忆地理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不小的进步,促进了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上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学生的期末成绩较之于往届同期平均成绩有35%的提高,第二学期的会考率也显著上升,我所任教的四个班级会考通过率达到100%。因此,如果能掌握了读图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学生将不再惧怕上新课,并且在头脑中会产生一幅幅地图的表象,学习会得心应手,地图知识也会运用自如了。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我认为教师备课前要认真钻研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切实掌握好重点、难点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备课时要深挖教材中的图表,精心研究设计每节课要讲的板图或图表。教师在运用图表进行教学时,发挥主导作用,要指导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再综合分析,找出规律,找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将学生由智力被动转化为主动,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参考文献:中学地理教学结构模式与组织课堂调控(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高中地理教学优化设计(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地理教学(2010年12期)地理教学(2010年20期)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07年11期)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图示情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