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4221263       资源大小:153.4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docx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 c 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荣成一中 李伟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 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 要渠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 c 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 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二、教材分析 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 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 于 1830年 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 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 了肖邦的爱国之情。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 +A+B+A1结+ 尾。鉴 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 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 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 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四、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 c小调练习曲, 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 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 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和报效祖国的愿望。2. 过程与方法: .体验。完整而充分地体验 c 小调练习曲,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 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 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比较。通过分析 c 小调练习曲各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 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探究。引导学生对钢琴曲 c 小调练习曲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 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钢琴曲 c 小调练习曲 为音乐媒介,加强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 养集体主义精神。3.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钢琴曲 c小调练习曲 学习作曲家创作钢琴曲的手段; 通 过学习肖邦音乐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特征。 . 通过模仿钢琴家的演奏方法,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 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课后自学“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的概念。五、评价设计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表演、习作展 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学生 的课堂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最后,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 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做出总体评价。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中各方面的表现,如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尤其是爱国情感的反应、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态度、与教师同学之间合作精神、探究学习能力 等,教师用语音和形象的文字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技能表现、分 析作品能力,进行定量评价。3.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学生和教师自己总结出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自 我发展和学习的纵向比较更科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结果,对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做出诚恳的评价。在参加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讨论、合作、创作等方面可以采用同学之 间、小组之间的互评。本节课可能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家长或者社会同仁的参与,形成 他评,对教师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掌握教学方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六、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 视频导入师生问好。播放 2012 春晚李云迪和王力宏“斗琴”视频金蛇狂舞 。 设计意图 : 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 外国的音乐作品, 尤其是钢琴作品, 对学生的吸引力通常不如当今流行歌曲。 上课开始, 通过中西合璧的钢琴表 演,能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此来调动学生对钢琴的探索和 研究兴趣。2. 出示课题 认识肖邦作者介绍。. 请同学谈谈对肖邦的认识情况。【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 通过课前学生搜集的关于肖邦的资料 , 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播放肖邦资料片。 设计意图 :对肖邦更加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教师小结:肖邦, 1810 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 人”, 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 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 人物。他带了一把故乡的泥土离开波兰,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华沙安 葬,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肖邦是一位很爱国的音乐家。【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掌握肖邦的生平,获得c 小调练习曲创作的背景信息。 设计意图 :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很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感同身受, 通过对作者背景的分析介绍,逐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3. 初听全曲 感性认识 教师播放课件中国著名钢琴家石叔城演奏的 c 小调练习曲 。 谈谈音乐表达是怎么样情感?总结出曲式结构图?【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前后桌为一组讨论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 :初听音乐,让学生大胆猜想,谈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实现“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师小结:c 小调练习曲是肖邦于 1830年 9 月离开波兰赴法国, 途中 11 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 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C小调练习曲。4. 分析乐曲 课堂实践【学生活动】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引子 +A+B+A1结+ 尾。引子:学生活动】 :讨论引子表达怎样的情感?讨论结果:由强烈的、森严的属七和弦开始。它伴随着一连串用十 六分音符组成的、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所组成的下行乐句,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言表的心情。【学生活动】 :道具是: “废旧的答题卡”(1). 模仿作曲家练习弹钢琴的左、右手的姿势,右手弹和弦,左 手拿个卡从右到左,演绎音乐的下行。由这个动作联想到四四拍子的指 挥图式。(2). 练习四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引子的两种音型,一是和弦,二是下行的十六 分音符。指挥的图式为第二段的音乐活动做下铺垫。 设计意图 :身临其境的体验引子的两种音型。 第一部分 A【学生活动】 :讨论第一部分描写的情感是什么?讨论结果: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令人联想到华沙 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想像作曲家那是的心情 是怎样的激昂慷慨和起伏难平。第二部分 B【学生活动】 :(1)学习指挥的图式应用在第二段中,随着音乐做四 四拍子的指挥动作,体验下行旋律表达的情感。(2). 分组讨论,如果将乐曲中表现忧伤地情绪的下行的旋律走势变为 向上,那么乐曲的情绪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3). 根据一个简单的生活素材,比如是“做错了事,受到老师的批评, 或者是的手机让班主任给收去了等等做为素材。”用旋律下行走向方式创作一段旋律,体验悲伤的情感。(4)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小结:第二部分出现了一个略带悲痛的旋律,好像是人们对为 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体验下行音乐旋律表现的情感和 写作简单的旋律片段。第三部分 A1学生讨论后集体小结: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 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者的火焰并未熄灭。表现了作曲家对民 族解放战争必将获得胜利的期望。结尾:【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掌握结尾的 C大调的主和弦的色彩和意义。 教师小结:最后,乐曲以极强的力度( fff ), 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然 地结束在 C 大调的主和弦上。在这里,作曲家表现了对民族解放战争必 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 设计意图 : 用动作来体验乐曲结束的情感。5. 复听全曲 延伸内化【学生活动】 :用一首小诗或者一幅图画表达作品的意境。题目自 拟。 设计意图 : 多元联系,升华作品的意境和情感。6. 拓展资源 回扣主题播放马克西姆演奏现代版的 c 小调练习曲 。 设计意图 :体验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表演风格产生异样的效果, 拓展学生的视野。7.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课堂总结: 音乐能使人迸发出坚定的信念和胜利的信心, 也能够推动 全人类不断地追求光明,勇往直前。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精彩!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学习的 C 小调练习曲的特点,自主学习音 乐知识: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请问,肖邦的 C 小调练习曲属于练习 曲还是音乐会练习曲?答案:(通常练习曲有两类。 一类为练习器乐、 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 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 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 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 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8、走进琴房 弹弹钢琴【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时间,把全班分成8 个小组,每小组 6人,每个组一个小琴房,让懂钢琴的学生教不会弹钢琴的学生,哪怕就 是会弹一个音也是人生历程中学琴的开始。活动结束,各组总结交流自 己组的学弹钢琴情况。七、板书设计利用思维导图做的板书结构图。八、巩固练习多选题:(每题 2 分。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漏选、少选得 分,错选不得分。)第一题:关于肖邦的说法正确的是:A、肖邦是法国人,作曲家、钢琴家,有“钢琴诗人”之称。B、李斯特和肖邦同称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C、肖邦一生的作品除了练习曲外,还有叙事曲 、圆舞曲、 即兴曲、谐谑曲和夜曲等。D、他带了一把故乡的泥土离开波兰;他的遗言是:死后将自己的心脏 运回祖国华沙安葬。答案: ABCD第二题:关于 C 小调练习曲的说法正确的是:11A、 c 小调练习曲是肖邦于 1830 年 9 月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 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 疾书。B、 c 小调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图式是:引子+A+B+A1结+ 尾。C、引子由强烈的、森严的属七和弦开始。它伴随着一连串用十六分 音符组成的、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所组成的下行乐句,表现了作曲家悲 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言表的心情。D、乐曲最后以极强的力度( fff ), 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然地结束在 大调的主和弦上。答案: ABCD

    注意事项

    本文(《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