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中物理 选修35 原子物理 选择题专项练习.doc

    • 资源ID:4216842       资源大小:1.60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物理 选修35 原子物理 选择题专项练习.doc

    高中物理 选修3-5选择题集锦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4上饶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D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范围在1.5×l0l0m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2的光子,已知1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的光子2(2014江西二模)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E用能量为14O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3(2014开封二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事实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E(钍)核衰变为(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粒子的总质量4(2014南昌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5(2014福建模拟)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6(2014海淀区模拟)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12H)的质量为m1,氚核(13H)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24He)的质量为m3,中子(01n)的质量为m4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2H+13H24He+01n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7(2014黄浦区二模)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8(2013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2013张掖一模)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10(2013辽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B钍核Th,衰变成镤核Pa,放出一个中子,并伴随着放出光子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速度减小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11(2013湖北模拟)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12(2013海淀区一模)下列核反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方程C是核聚变方程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13(2013江西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14(2013海珠区模拟)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B8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0个C衰变发出的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15(2014山东模拟)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铯原子核(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Pb)的结合能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16(2014陕西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通过对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D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E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17(2014新余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D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EBi的半衰期是5天,12g Bi 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18(2014鄂尔多斯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时间太短C一群处于量子数为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谱线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E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不一定为吸引力19(2014鹰潭二模)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正电C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10.4eV的电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E丁图中1为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20(2014江西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发生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21(2014湖北二模)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化假说C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E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22(2014武汉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B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衰变C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E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23(2014江西模拟)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之后,根据玻尔理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B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C电子绕核运动的周期不变D原子的电势能减小E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24(2014吉林二模)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红外线D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3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E若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5(201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A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C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E在6种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26(2014宜春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W,若频率分别为1和2(12)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1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比频率为2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一一即射线E无论是重核裂变还是轻核聚变,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均会减小27(2014九江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C的半衰期不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谐实验规律E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衰变28(2014贵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若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从激发态向低能级态跃起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发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C在所有放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的是12.75eVD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向低能级跃迁后该氢原子的原子核出现质量亏损E从n=4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5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29(2014锦州一模)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E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30(2014长葛市三模)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E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二选择题(共30小题)1(2014江西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B铀核()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E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已知C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460年2(2014邯郸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h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D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3(2014南昌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4(2014长沙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5(2014辽宁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B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C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铀核()衰变为铅核(),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E氡的半衰期为3.8天,4克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1克氡原子核6(2013湖北模拟)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7(2013长沙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E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8(2013长春模拟)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波长太长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光子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E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质子和电子9(2013江西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B、射线比较,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E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10(2013江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是汤姆生发现的B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2条不同频率的谱线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E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11(2013昆明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后,生成的新核的原子序数增加l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来的D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其半衰期可能变短E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12(2013楚雄州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B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D铀235种可能的裂变方式为:U+nCs+Rb+10nE重核裂变时释放能量,会出现质量亏损,但生成物的总质量数仍等于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数13(2013怀化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E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14(2013常德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19天后,余下的质量为原来的,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B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由n=2跃迁到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E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衰变15(2013长春二模)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会存电子逸出B处于n=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C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在N+HeO+X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a衰变E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16(2012湖南模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某种金属而言,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越强,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B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不是概率波C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核外电子的动能就越大D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线状谱是原子的特征谱线E氢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若是在电子的碰撞下引起的跃迁,则要求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氢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17(2012景德镇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蓝光照射某金属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如果用黄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够产生光电效应B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跃迁时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工业上利用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是因为射线穿透能力很强E釉核经过一次衰变后,变为钍核18(2012武昌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式结构是汤姆孙发现的B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2条不同频率的谱线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E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19(2012南昌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h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D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E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20(2014张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卢瑟福用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E玻尔的能级不连续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现代量子理论是一致的21(2014荆州模拟)已知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光子最小频率为vo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C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E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这种材料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这种材料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22(2014南昌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23(2014宁城县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B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遏止电压将增大C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E氡的半衰期是3.8天,现有20g氡,经过7.6天还剩5g氡没发生衰变24(2014大连模拟)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束的能量足够大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入射光子的频率足够高才能发生光电效应C遏止电压跟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金属的逸出功越大,截止频率越高E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25(2014长春三模)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对于某金属用绿光照射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变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C如果改用紫光照射该金属时,电流表移动有示数D将K极换成逸出功小的金属板,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E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一些,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26(2014呼伦贝尔二模)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E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27(2014湖南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B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在核反应方程式U+nSr+Xe+kX中X是中子,k=10E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至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原子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28(2014南昌模拟)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将减小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29(2013黄冈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D据波尔理论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E碘131能自发地进行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而少一个中子30(2013抚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温度,增加压强,它的半衰期也会相应发生改变E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一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必然释放核能三选择题(共30小题)1(2013长春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2(2013临汾三模)关于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小C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E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物理 选修35 原子物理 选择题专项练习.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