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doc

    • 资源ID:4186364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doc

    第29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月Vol.2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7收稿日期:2006-10-20作者简介:高见(1978-),男,四川资中人,绵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49-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高见(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绵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英语传播已成为西方国家实现文化霸权的重要工具,影响和破坏第三世界国家弱势文化,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安全。英语帝国主义正逐渐形成,应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和反思。关键词:英语;文化;文化霸权;文化安全;英语帝国主义中图分类号:H3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3-0049-03文化领域的霸权主义取代殖民主义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文化霸权主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政治、哲学等领域,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英语的传播和扩张正成为西方国家谋求文化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一、语言、文化和文化霸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语言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语言获得一种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1。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与民族传统相生相伴,没有文化,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发展和完善;语言是文化的核心,没有语言,文化也就没有了存在和延续的基础,所以本民族的语言对民族性的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承载着文化,又与政治、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从来就是政治、文化斗争的有效工具,获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保持和发展国家民族共同文化的重要内容。”2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西方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势必造就和巩固其文化的强势地位,世界文化交流因此呈现出强势向弱势倾斜的单向流动的不对称特征,即弱势文化被动、被迫地大量吸收强势文化,而后者则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可按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和调配他者文化来强化、巩固自身的地位。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使用,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西方强势文化输出最重要的工具,成为西方国家谋取文化霸权的手段。E.Said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指出,“在我们当今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大都已经终止;而帝国主义,一如我们应该看到的,则始终原地阴魂不散,以一种普遍性的文化领域,或是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惯例存在。”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就是近代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活动的延续。“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但它并不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的文化交流,而是被文化帝国主义所左右呈现出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语言优势可以被用来传播价值观念,谋求国家利益。英美等国家大力推行语言扩张,使得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文化战,把语言作为一种武器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犯。文化霸权已不再是单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对本国被统治阶级的一种非暴力文化统治形式,而是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跨国界的非暴力意识形态的霸权。它作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主义政策,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二、英语帝国主义(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英语语言的强大势力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在1 300年英语还只是英格兰的平民的语言。1 500年以后,现代英语开始形成,才有相对稳定的拼写、发音和词义。但它仍然只是一个小语种,使用范围相当有限。随着英国在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的“日不落帝国”,竭力推行语言同化政策,英语全球通用程度空前提高。18世纪起美国等英语国家的诞生和崛起给英语的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军事强国和世界技术盟主,美国、英国倾力向世界推行英语,英语的势力急剧扩张,使得英语超过法语成为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的第一大语言。尤其是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和优势,使英语如虎添翼,几乎独霸了网络用语。据统计,2001年,78%的网上语言是英语。语言是国家的工具,单语制一直是大多数西方国家追求的目标4。如果说英语在20世纪前的推广和普及主要得益于大英帝国的贸易、民族同化、移民和殖民等政策的话,那么20世纪至今英语全球化传播进程的加快主要归功于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强大第29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月-50-实力,而表现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上的强势文化无疑又是英语在全球语言中独领风骚并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强大使得英语在所有语言中的霸主地位得到了无可争议的加强,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繁荣更使得全球对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英语的传播历史表明: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传播和影响有赖于该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强大优势。同时,英语语言的强大势力必然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这个国家英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力。英语领域的语言帝国主义5指的是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之间通过建立和不断重建物质结构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来维系英语的主宰地位。这里所谓的结构,广义上指物质财富,如机构、财政分配;而文化指的是非物质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如语言态度、教学原则等。物质结构和文化的不平等使得更多的物质资源不断地流向英语而非其他语言,从而使那些英语的熟练使用者受益。核心英语国家和周边英语国家的关系是不对称的。英语领域的文化帝国主义通常以诸如电影、电视、录像、网络等媒体、语言教学“援助”等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等形式加以推进。英语的全球扩张和传播严重威胁着其他语言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的语言甚至面临灭亡的危险。“因文化同化和语言转用造成群体全部成员放弃自己的本族语而导致的语言濒危(linguistic endangerment)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当今世界更为普遍。”“6Cooke把英语描述为特洛伊木马,认为它是一种帝国主义并带有特定阶级利益的语言;Day认为英语对其他语言构成了威胁,他把英语不断扩张的过程称为对其他语言的语言性灭种(linguistic genocide)的过程。”7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一种语言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消失,这对全球语言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都构成巨大的威胁。语言的纯洁性也正遭受到史无前例的破坏,英语语言的词汇、句法大量地出现在其他语言当中,法语、俄语甚至汉语等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语的冲击8。英语在我国的普遍使用,使汉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伤害。反语言领域的垄断和帝国主义有利于保存世界文化,更有利于反对文化专制9。三、英语传播西方强势文化的途径西方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影响无处不在,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支配权10。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的国家有70多个,英语还是绝大多数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工作语言。100多个国家选择英语作为优先学习的外语,能以不同形式使用英语的人数已接近16亿。“在南非,绝大多数黑人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英语教学。”11英语教学把许多国家变成了英语经济市场。长期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尤其是一门强势语言,不仅导致年轻人母语水平的下降,还会让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倾心和迷恋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而且很可能被外国文化俘虏,这种精神上的被俘虏“将导致一种与狭隘民族主义反向,但却相似的偏激、固执和忘本”2。孙晶认为,“知识权力”的话语控制是西方文化霸权的实现途径之一12。文化帝国主义利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那些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话语形式,貌似在国际社会中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根本宗旨还是主要服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逻辑,为西方国家的文化征服披上道德的、合法的外衣。它们致使被殖民者的母语在西方话语的声音中被削弱,文化发生贬值,意识形态在变形和变质。Rothkopf在鼓吹文化帝国主义的时候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1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蔓延和日益普及,凭借信息传播媒体进行文化扩张变得越来越便利,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传播媒介对于实现西方的文化霸权的作用将日益彰显。西方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政治实力为后盾,依托高科技手段,可以方便地在世界各地大量生产文化工业产品和精神产品,也传播与扩散着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给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和震撼。“席勒认为,西方的媒介文本展示了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及美国方式具有的吸引力,这些传播效果虽然不能直接加以量化,但却能产生累积出整体的作用,即西方的跨国媒介在第三世界推销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14西方大众媒介不断地强化西方至上的观念,使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在无意识中对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深信不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分裂第三世界各国自身文化的危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部分新兴的民族国家在教育上仍然严重依赖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美国家大规模的对外英语教育“援助”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政府和私人基金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极大地刺激了英语的传播,通过传播和推行讲英语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达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目标。他们派出的专家到第三世界国家占据富有号召力的教学岗位,并逐步加强对课程大纲、师资培训及教学方法的指导性工作。英国现在在约50多个国家设立了英语语言教学援助项目,其中70%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具有历史和战略地位的地区。绝大部分项目集中在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其次就是师资培训,另外涉及课程设置或教材建设15。这些援助项目涵盖了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到教师培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方便传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有助于援助国对受援国的文化控制。Phillipson在分析英美国家对外英语教育“援助”时指出,“最大的成果就是受援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核心英语国家的限制,这就造成了受援国对核心英语国家的继续依赖。参与援助计划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在资源获得方面是不平等的”5。他还批判了英美国家为英语教学设立的广高见: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51-为接受的五条原则,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建立在维护核心英语国家对周边英语国家的支配基础上的5。英语国家推动英语的传播,不断巩固和扩大语言优势,而且把对外英语教学变成了一个赚钱的产业。目前,英美发达国家还充分利用本国教育资源的优势,向外输出教师、教材等出版物,形成了教育的国际产业。教育援助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正如Moore所说:“当我们与大西洋以外的个体和国家进行教育交流时,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项目是否以及怎样腐蚀他们的文化。”12英美国家运用教育“援助”和教育文化交流推行着西方的民主观、价值观,进行着文化渗透和扩张,取得全球文化霸权。四、外语教学界的思考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文化安全,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维护生存和发展的最后底线。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英语学习者,英语的地位被空前抬高,在升学、晋职晋级、就业等领域,存在着轻汉语重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政策规定或心理倾向。汉语与英语的强势相比,显得尤为落寞。这种全民英语运动的背后是语言的霸权和西方强势文化的霸权。面对英语的传播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外语教学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文化研究方面,我国外语界对于西方的文化研究较多,忽视了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表层现象介绍较多,而忽视了对其深层文化的研究和分析,这使得大多数学习者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进而盲目模仿。“我国的语言文化研究有重西方强势文化,轻东方弱势文化的倾向。”16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加强对学生本国文化表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我们应当树立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同西方强势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参考文献:1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65-66.2潘一和.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46.251.3汉斯·摩根索.卢明华(译).国际纵横策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0.4Phillipson,Robert.“English Language Spread Policy”J.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4(107):7-24.5Phillipson,Robert.Linguistic Imperial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47.185-215.63-64.6徐世璇,廖乔婧.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3,(2):143.7Pennycook,Alastair.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1994.13-14.8任荣.论英语帝国主义背景下的汉语纯洁性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183-186.9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6):27-28.10张骥,刘中民,等.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2.11Wallroff,Barbara.What Global Language?J.in The Atlantic Monthly.November 2001,Vol.286,No.5,52-66.1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4.13Rothkopf,D.“In Praise of Imperialism”J.in Foreign Policy.No.107,Summer,1997.45.14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5周庆生.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16张哲.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外语教学和教材内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107-108.English Language as Means of Pursuing Cultural HegemonyGAO J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ichuan Mianyang 621000,China)Abstract:The spread of Englis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western countries to realize cultural hegemony,influencingand even destroying the inferior cultures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severely threatening the cultural security of those countriesincluding China.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s being constructed.It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in the field of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Key words:English language;culture;cultural hegemony;cultural security;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责任编辑、校对:王丽君

    注意事项

    本文(英语传播:西方谋求文化霸权的手段.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