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28135.doc

    • 资源ID:4184878       资源大小:124.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28135.doc

    论文目录导论1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般性分析2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信贷风险2第二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4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其管理中的问题8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现状和成因8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10第三章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与借鉴13第一节 美国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13第二节 新加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与借鉴15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考17第一节 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17第二节 制度环境的完善18第三节 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20参考文献23导论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在存在诸多缺陷。第二,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经营与发展,还有助于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从而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从理论上来说,研究与探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虽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大多数研究都仅限于现象的描述与建议的提出。因此,通过从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和系统研究,反过来又可以完善和更新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二、研究方法(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与联系信贷风险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首先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分析其危害性,通过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经验,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二)系统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认为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应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设立了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独立运作,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组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三)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介绍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特点,揭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三、论文的基本结构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信贷风险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国外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第四章具体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论文可能的创新在于通过比较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但是论文在具体策略与论证问题中,缺少实证分析,偏重理论与定性分析,这是本文的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般性分析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在整个传统银行的业务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分量是较重的。通过风险管理,银行可以减少由于业务、市场变化以及人员的失误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信贷风险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于2006年底在西方10国集团国际活跃银行实施,对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需要处理的核心风险之一。作为一个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在开展业务活动时,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借款人违约或其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信用风险是银行的主要风险,也是传统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型商业银行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条件(如利率、汇率、宏观经济指标、股市行情等等)发生不利的变化,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和证券部,主要从事外汇买卖、债券业务、股票交易、衍生工具和商品期货等。所有这些产品都与市场变化有关。银行内部专门设立交易风险管理部(Trading Risk Management),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几种乃至上百种的计算机模型来确定产品的理论价格,并建立VAR(Value-at-Risk,译为风险价值度)来确定银行一个投资组合可能产生的损失。操作风险主要是因为人的因素、技术因素、安全因素或其他因素出现不利的情况而可能给银行经营带来的损失。操作风险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其定义也有许多版本。一个范围相对较小,并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做出的: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合适的内部控制、人的或系统的或来自外部的事项给银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由于人的因素不确定性较多,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西方银行确定了较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银行内部对于操作风险的看法也不一样。有人认为不可捉摸,也有人试图通过行为科学的分析来取得进展,但现在普遍的做法是直接分配18%到25%的资本金来抵御操作风险。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一)内涵辨析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或储蓄业务(最主要的负债业务)、贷款或信贷业务(最主要的资产业务)、金融中介服务或中间业务(如结算、代理等),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债权人(存款人)将自己的资金借与银行,其目的是确保自己的资金不流失、不灭失(保值或安全)或在确保自己的资金不流失、不灭失的前提下获得收益即存款利息(保值并增值),商业银行举债(吸收存款)的目的是自己从中获得收益即利润,只有各自均认为自己预期的目的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双方才能达成借与资金的合意,建立存款关系;而商业银行满足债权人(存款人)和自己利益需求的手段就是信贷(贷款),很显然负债业务(存款)与资产业务(信贷或贷款)的关系是:贷款需求和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存款需求和规模扩大,存款需求和规模的扩大也必然要求贷款需求和规模扩大,反之亦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委托人选择的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机构往往是与自己有存贷款关系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为中间业务的委托人提供服务过程中又往往使客户的委托资金变为自己的存款或贷款,在赚取客户佣金的同时为自己创造信用,促进自己存贷款的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从商业银行收益取得的来源分析,主要是信贷收益,很显然它们为客户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取佣金,而是主要为了创造信用规模,从而最终扩大信贷规模,并从中取得收益。由此可见,信贷或贷款(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源泉,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商业银行在资产构成上不同于其它经济组织的特点是,负债比重远远高于所者权益,资本金对债权人债权的担保能力极其微弱,所有者权益通常是无法清偿债务的,而且资本金在运营过程中本身也存在损失的可能性。资产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只有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才能清偿到期债权和补偿举借成本,也只有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也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商业银行资产经营的方式是信贷(贷款)。因此,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究其本质主要是贷款或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一些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惨败,其主要原因是风险管理出现失误。(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如下特征:第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存在和发生是一种客观现象。每投放一笔贷款,就会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时间、地点、频率、程度常常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这些制约因素也常表现为偶然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有其偶然的、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可变性。同样的风险在不同的时期或者地点“破坏指数”是不同的。(三)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信贷风险管理的要求新巴塞尔协议中提出了三种信贷风险管理的计量方法: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IRB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IRB高级法),其中标准法延续了巴塞尔协议的思想,由外部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评级,有人称作外部评级法,而IRB法由商业银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评级。内部评级法的目标是要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更有效地使银行降低所持资产的风险,从而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内部评级法在通过模型化的方法来度量信用风险时进行了创新,用连续的风险权重函数代替旧协议中简单的风险权重规定。新协议中的标准法将银行风险细分为6个档次,从6个档次来看,最突出的特点是某些低质量的资产风险权重可以超过100%,企业信用等级在B级以下的,银行对企业债权风险权重将达到 150%,也就是说对于信用风险特别高(即信用等级特别低)的债权,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不是8%,而是12%即8% ×150%),这是新协议的一个新内容,巴塞尔委员会要求有条件的银行逐步向内部评级法过渡,运用银行自己的数据和模型更加准确的计算所需资本。新协议和IRB法将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信贷风险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体制等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要跟上国际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配套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提高。第二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Asset Management theory)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理论,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首先,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商业银行在早期的业务活动中,资产来源主要依靠吸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数量有限。活期存款的不稳定性,迫使银行家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资产管理方面,特别是如何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客户的提款。其次,从外部条件看,在商业银行的早期,工商企业贷款需求比较单一、数量也有限,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这就使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努力增加资金来源,扩大盈利,而只需进行资产结构合理安排,以满足客户贷款和提款的要求。由于经济环境变化和银行业务经营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真实票据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真实票据理论(Real Bill Theory)真实票据理论源于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它强调银行只能用于满足企业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资金需要,且贷款期限越短,发生风险的机会越少,并要有真实的票据作担保。这是因为当时西方国家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相当有限,动产和不动产的二级市场尚不发达,变现能力强、适合充当贷款担保的资产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票据论是保证信贷资产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真实票据理论的产生,为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避免、减少了银行因流动性不足或安全性不够产生的风险,也适应了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对贷款的需求规模扩大,期限也相对延长,贷款的形式需求多样化,真实票据理论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第一,它忽视了商业交易以外的其他贷款需要。这样,贷款业务种类的单调和业务范围的狭窄,一方面不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因这种新型业务被其他金融机构拉走影响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第二,该理论没能明确认识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银行业务实践证明,虽然银行存款的存取经常发生,但此存彼取则可使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而且存款余额还会随银行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以此发放一部分长期性贷款不但不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反而还会使银行获得一定收益。同时,也会满足社会对银行在这方面贷款的需要。第三,该理论要求贷款完全作到自偿是很困难的。因为,贷款的清偿必须以商品的销售为前提,而商品能否及时销售,则取决于市场状况,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即使短期性贷款,也会因为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偿。(二)资产转换理论(The Shiftibility Theory)真实票据理论因其理论缺陷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逐渐没落,继而被资产转换理论所取代。1918年,美国学者莫尔顿在其“商业银行业务与资本的形成”一文中首次提出资产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要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除了原有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方式外,还可持有转换性强的资产,即需要时可在市场上随时转换成现金的资产。这些资产就是短期有价证券,它们应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转换等条件。政府发行的国库券、短期债券就是银行可持有的理想有价证券。资产转换理论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突破了过去传统的真实票据理论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范围迅速扩大,贷款的对象也进一步广泛。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直到现在,商业银行也还遵循这一基本原理。但是,该理论也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即银行持有的证券能否在价格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转换出去,有时并不是取决于银行自身的意愿,而是依赖市场的购买者,如果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特别是遇到经济萧条时期,证券转换就成了问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就很难保证。(三)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Theory)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贷款到期能否按时收回,会不会出现风险,取决人于借款人未来收入状况。该理论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借款人的现金流量、综合效益和发展前景上,认为银行若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就能保证有规律的现金流入,保持高度的流动性。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和经营易于转让的证券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及消费者贷款。这样,就使商业银行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增加了盈利。但是这一理论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借款人或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作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基础,而银行对债务人预期收入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特别是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上,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以发生变化,假如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变化,银行就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或发生坏帐,从而加大了信贷风险。二、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发行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款单(CD)以后。这种存款单不仅面额大,可转让,而且银行能够根据需要主动发行,筹措资金,从而改变了过去被动地依靠存款人存款以筹措资金的局面。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能够通过调整负债、对外筹措资金来解决,只要能对外筹措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更多的收益。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对传统银行信贷管理理论的突破,因为传统的银行信贷管理都着眼于资产的调整,而负债管理理论是从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它标志着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更富有进取性。 但是,负债管理理论也有缺陷:第一、增加了银行融资的成本,因为靠借款来发展业务,所付出的利息一般都高于吸收存款的利息;第二、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为融进资金的成本高,在融出资金时就不能不考虑把资产业务集中于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上,而收益高的资产业务则有较高的风险;第三、在经济周期的一定阶段上,如果资金普遍紧张,银行也难以靠借债来筹措资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在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过去的所有风险管理理论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美国经济学家贝克于1977年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要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能偏重于那一方,应对资产和负债双方加以综合考虑,银行在信贷管理决策中要“相机抉择”,即要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关系。“相机抉择”是侧重于资产方还是侧重于负债方,最基本的考虑是融资的成本,其目的就是既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又要谋求银行风险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该理论要求对信贷资产进行科学归类,由一个专业部门负责确定各类贷款的性质,预测各类贷款的呆帐发生率;决策部门在专业部门提供的各类贷款性质划分和呆帐发生率预测的基础决定各类贷款的比重及经营效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贡献在于把风险总量控制在与收益最大化对应在的点上,即通过信贷资产在不同风险度上的合理分布,来实现收益最大化。20世纪80年代末,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化。各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存贷的利差收益愈来愈小。尤其是非金融的工商企业,开展大规模地介入金融竞争,加剧了银行经营风险,这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管理思想以摆脱困境。于是一种所谓资产负债外管理的新理论悄然而起。这种理论认为,存贷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期权、期货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同时,这种理论也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单位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使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扩展到表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导致资产负债管理的日趋复杂化。四、风险资产管理理论(Risk Asset Management Theory)20世纪80年代,在储蓄和借贷机构主要因信贷风险而大量倒闭的促动下,银行开展进一步关注对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1988年7月,巴塞尔协议(Basle Accord)颁布实施,该协议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其核心内容是给出了资本的定义,统一了对资本组成的认识,引进了风险资产比率的概念,根据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业务项目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并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使银行的信用膨胀得到了约束,加强了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标志着西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和统一。五、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金融中介论”指出银行业的出现是为了减少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社会交易成本所形成的一种市场替代。但事实上,银行业无法消除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信贷业务的流程可以抽象为两层委托-代理,即两个合约:商业银行内部的合约和商业银行与借款人的合约。信贷风险的产生正是从这两个合约生发出来的。(一)内部合约委托代理理论从制度的角度指出了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条件下,银行的所有者对行长有限授权,总行对分行进行有限授权,行长到信贷处长、再到信贷员逐级进行授权,这样层层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这即是内部合约关系。签订合约时,上一级委托人对下一级代理人的品德、能力等信息所知较少,而代理人在这方面则占有优势,逆向选择的出现不可避免,为风险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由于上一级委托人与下一级代理人在利益本位、信息支配及责任上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下一级代理人操纵银行信贷的行为,既滋生一些败德行为。当合约双方缺乏健全而有效的监控体系时,代理人出于自利动机会使银行从事高风险的信贷活动,如果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使预先设定的目标背离,信贷风险在败德行为中便产生了。另外,从银行本身来说,其资产选择有着很大的负的外部性。这是因为银行的自有资金只占资产负债的很小一部分,而其净值越小,所有者从错误决策中招致的损失就越小,也就越倾向于采用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二)客户合约它是基于借贷资金的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虽然银行在对借款人的监督上较之零散的存款人有很大优势,但完全的事后监督却是不可能的。监督是有成本的,合约也是不完全的,这使得信贷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得以彻底解决,极可能出现借款人对信贷资金挪用、拖欠的局面。因而,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可能对导致银行信风险的发生。消除内部合约导致的信贷风险有赖于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监控机制,而客户合约导致的信贷风险则要通过信贷配给解决。六、信贷配给理论(Credit Rationing Theory)传统经济学认为,信贷市场上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利率是由信贷市场中资本供给和需求的运动决定的,当资本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利率达到均衡。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唯一的。均衡利率使市场出清,贷款实现优化分配。信贷市场是有效的,政府干预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而新凯恩斯主义者(Joseph E. Stiglitz,Andrew Weiss,1981)从信贷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和银行利润最大化假定出发,研究了利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提出了信贷配给论。信贷配给论认为:(一)利率既具有正向选择效应,也具有反向选择效应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是指,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银行的收益,而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是指,较高的贷款利率会使那些有良好资信的借款者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资信差又从事风险项目的借款者继续借款。这些借款者还款概率低,从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银行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制,可以辨识借款者的还款概率,从而推知贷款的风险性。此外,利率还具有激励作用,能改变银行和借款者的行为。利率提高可能引起银行和厂商相反的行动,厂商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但刺激银行对超额信贷需求采取信贷配给,而不是轻易提高利率。由于利率的正反向选择效应,利率与银行收益不是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在信贷市场上共同起作用,市场会出现多重均衡。(二) 贷款抵押有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贷款抵押的正向选择效应是指,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抵押品水平,减少借款者对贷款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还贷的可靠性,减少坏帐风险,增加银行收入。贷款抵押的反向选择效应是指,贷款抵押水平的递增会增加贷款的风险,降低还款的可靠性。因此,银行一般不以提高抵押品水平或降低贷款证券比来吸纳信贷市场的超额需求,而是以配给方式来满足部分需求。(三)N. G .Mankiw (1986)提出信贷分配和金融崩溃论,进一步拓展了信贷配给论该理论指出,在自由信贷市场中,存在着无效的均衡和风险性,政府干预能提高信贷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改善无效率的均衡态,降低市场风险,稳定金融。政府干预信贷的必要条件是,借款者还款概率不可观察,且借款人之间还款概率殊异。还款概率差异越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效果就越明显。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论,未从质的方面揭示利率本质和信贷市场运动规律,模糊了利息和利润的来源,掩盖了借贷资本的本质属性。已有的西方国家成熟的信贷管理理论虽然是以西方完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但它们也是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支点。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其管理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及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现状和成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起点低、起步晚历史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负债管理,就是拉存款。第二个阶段是资产管理,主要是信贷风险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比如比例管理。第四个阶段是资本充足率管理,标志是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推出。第五个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标志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西方商业银行大概处于第四个阶段向第五个阶段过渡的时期,而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处于第一阶段,少数银行可能已经到了第四个或第五个阶段 钟  伟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天则经济研究所网站,2005-10-23.。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点低,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并逐步重视风险管理起步于1994年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风险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1998年的增加资本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9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从1994年算起,才不过二十几年,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是无法比拟的。(二)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管理的现象,对一家银行的评价,基本上以规模为标准,似乎哪家银行规模扩张快;哪家银行就发展得快,哪家银行规模大,哪家银行就是好银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监会风险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规模扩张、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之间关系,但是,规模扩张的冲动并没有从经营理念上根本解决。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张规模、追逐利润,把大量的信贷资金集中在有限的行业、有限的地区,且单笔贷款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集中度明显。而在国外,并不是简单地把商业银行规模作为衡量经营者的唯一标准,规模是指有效的规模。银行经营者非常清楚发展和市场、规模和质量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国外,银行界有 “小即美”的观点。这并不是说越小越好,而是说小规模的银行,只要保持盈利稳定甚至超过大银行,同样能受到尊敬。英国有一家中小银行,规模不过300多亿英镑,只做单一的按揭业务,但总资产盈利率5年始终保持在 1%,达到了花旗银行等欧美大银行的水平,在英国银行界受到非常高的评价。在西班牙,仅经营本土市场上传统银行业务的西班牙人民银行也在国际金融界享有极佳声誉。这说明在国际金融界,银行是不以大小论英雄的,关键是看盈利能力和市值 陈小宪 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深圳金融,2003 -12。(三)风险管理方法单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非常丰富,而且分类科学、量化准确、手段先进,这些技术来源于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计量方法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目前,不仅针对市场风险开发了以风险价值VAR为代表的计量模型,而且对信用风险、一般认为不易量化的操作风险也开发了计量模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空白,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多数银行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四)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贷官序列。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线都是纵向式的,适应这种体制,其审贷官序列也都是纵向式的。目前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的风险均源于其存在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同样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风险:(一)政策因素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是社会融资的主渠道,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力量。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所形成的风险也转嫁到银行,整个社会经济风险向银行集中,成为经济发展所付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二)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产品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三种;对银行信贷风险而言,后两种不对称的影响更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表现在企业通过披露带有欺诈性的会计信息而实现非法利益。有些公司为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其“成长公司”的声誉,明目张胆地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提高账面利润,虚构其偿债能力、分配潜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误导投资者;或者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处理办法,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的信息,骗取银行的信任;或者以虚假业务资料进行核算,设立多本账,私设“小金库”;或者直接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据2000年12月21日,财政部对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户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的结果表明,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 48亿元,虚减资产24. 75亿元,资产失真度0. 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 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 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 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14. 72亿元,虚减利润19. 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 4%。大多数被抽查企业未按照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账证、账账、账实、账表不符,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入账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问题相当严重,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采取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局面这样糟糕,己经在相当程度上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扭曲了股票市场融资与配置资源的功能,降低了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国家财政税收来源,扰乱了金融秩序,甚至可能直接引发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市场信息不对称是现代市场经济客观上存在的一般特征。要使缺乏信息一方具有足够的信息,达到市场供求双方具备平等的信息地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需要提供透明的信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信用机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缺乏信息的一方可能难以观察和知道另一方的信息和信用状况,另一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和信用缺失欺诈对方。在市场上,信用主要包括政府信用、法人信用和个人信用三部分。一般地,市场经济愈发达,各种信息就愈完备,也就愈要求企业诚实守信。一个信用水平较低的市场经济难以建立起健全的发达市场经济体系。缺乏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天敌。不讲信用造成市场信用不足或短缺,直接后果就是不守信用,使得市场交易难以进行,市场经济关系难以建立,市场秩序难以维持,市场经济活动甚至被迫停滞。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市场上信息的供给匾乏,需要这些信息的企业难以从市场上获得,这就让不讲信用的企业有进行欺诈的可乘之机。结果企业间欺诈行为、赖债、躲债、恶性逃废债、故意拖欠货款和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屡发生。据统计,1989年底全国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总额约为1240亿元;1990年约达4000亿元之多;到1994年企业间“三角债”规模达到6000多亿元;1998年末三角债务规模大约为11000亿元左右;截止到2000年末,“三角债”数额估计不低于12000亿元。这说明我国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债务链条牵制,潜伏着巨大的信用危机。这种三角债务链使得企业资金运转困难,商品库存滞销积压规模膨胀,国有企业经济一直低迷不振。结果银行不敢轻易放贷,出现了持有大量存款资金的银行“惜投、惜贷”的不正常现象。企业之间、银企之间长期债务拖欠己经成为威胁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症,更为严重的是一批国有企业长期拖欠银行贷款和国家税收,增加了国家信用的风险。(三) 预期的不确定性如果说“信息不对称”是主观性信用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那么“预期”则可能成为主观性信用风险发生的充分条件。其实“预期”是影响人们主观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在前面我们己经提过,私有企业对自己的私有财产的拥有权潜在的担忧是他们倾向于采取短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这就是“预期”在起作用,这些私营业主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使得他们对于自己未来财产的预期不确定,促使他们更愿意采取以短期利益为中心的行为。此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可以引起预期的不确定而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首先是企业的寿命预期,目前,中国经历了体制改革等特殊的历史过程,企业的兴衰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的“一把手”。所以,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从企业“一把手”自上任后的生命预期为极限,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极短的生命预期。据统计,欧美企业的平均民营企业只有“寿命”是40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6. 5-7年。一个对自己寿命预期比较短的主体,他的信用行为肯定不如一个对自己寿命预期长的主体好。因此,中国的企业由于对自己的寿命预期比较短,他们就不会很看重长期的利益,因此短期行为盛行,不讲信用则是这些短期行为的典型表现。其次是政府干预扰乱预期,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作用不可能完全消失,某些时候还是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这个时期的政府干预有时会令人有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转型期必然会有的特点,因为这个阶段政府干预可能是“就事论事”的行为,“摸着石头过河”的行为,既不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干预,又不像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自然会有些不规范性、不稳定性。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转型期政府的不规范性、不稳定性却会对社会经济主体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政府的一举一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些人、某些企业的命运,如果政府干预在过程中表现出不规范、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就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一个经济主体如果长期缺乏稳定的预期,那么它自然倾向于选择短期行为,不讲信用也包括在其中。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一、信贷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一)信贷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其内在属性不匹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三条管理线:前台业务条线、授信管理条线和风险资产管理条线。目前三条管理线上的各部门的职责与其分工的属性不完全匹配,如让负责经营的公司部门同时负责风险管理(包括信贷风险管理政策的制订)这项与其属性冲突的职能,让本身具有不良资产清收任务的风险部门下达清收指标等。(二)行政领导为信贷决策者,缺乏专业性信贷决策是一个对风险和收益综合衡量的过程,需要很强的信贷分析技能和经验(包括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行业分析等),因而信贷决策者应是信贷风险管理的专家。我国商业银行由行政领导“自动”担当信贷决策者的现状不利于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三)分支行“行长负责制”导致事实上的审贷不分离,缺乏独立性在现行体制下,基层行长集经营权、贷款审批权、贷款审批的授权、分行信贷人员的人事任免权于一体,形成事实上的审贷不分离,分支行授信审查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使信贷风险管理在业务发展的压力下退居二线。这直接影响风险收益最优化的实现。二、信贷运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以质量为代价的扩张和营销达不到利润增长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业务战略中,营销以规模为目的而不是以利润为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28135.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