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现状金融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179925       资源大小:332.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现状金融毕业论文.doc

    摘要指导老师:XX博士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现状,尽管人民币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化特征, 但由于我国经济实力还相对不足, 金融市场尚不发达, 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等原因, 人民币国际化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而必然进行的长期过程。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勾画出了清晰的路径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不仅实现了在国内的完全流通,也开始在境外市场慢慢流通,中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要“走出去”就会逐步升值,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可能慢慢放大。针对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多少时间实现的问题,专家认为,“除非中国经济不崛起,除非中国人民币不想走出去,要走出去就必须逐步升值。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的发展、汇率制度的改革、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国有企业改革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我国已经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应该尽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自由兑换。分析人民币在国际上自由兑换的条件,政府应怎样促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的形成,而不是贸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本文最后还关注了最近相关日元直兑人民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对人民在国际中的地位更加的突出,也是对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的加快了步伐。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条件 现状 自由兑换 进程分析AbstractAdvisors:XX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MB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status quo, despite the yuan already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ization, but due to the relative lack of economic strength, under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s, the capital account has yet to open and other reason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will also experience a long process.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s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the inevitable long-term proces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yuan, the bal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Lays out a clear road map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MB is not only to achieve full flow in the country, have begun to circulate slowly in the overseas marke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rad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the yuan International has become a tre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s RMB able to cross borders in circulation outside the process of a general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ettlement and reserve currency. Although the circulation of RMB outside does not mean that the RMB has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RMB circulating outside must ultimately lead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making it the world currency. RMB to "go out" will be the gradual appreciation of the floating range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may slowly enlarge. Yuan convertibility need much time to achieve, experts believe that unless the Chinese yuan not want to go out, to go out on the gradual appreciation. "Unless the Chinese economy does not ris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China already has the conditions of free convertibilit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freely convertible, it should be realiz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yuan freely convertible on international , how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free convertibility of the yuan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rather than rush the yuan freely convertible. Finally yen straight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against the RMB, which is more prominent on the status of the people in the international, but also on the RMB own exchange further speed up the pace.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Condition Status quo Freely convertible Process analysi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V图片目录VI第1章 引言1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分析1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12.1.1 我国具有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综合实力12.1.2 人民币稳定的币值和良好的国际信誉12.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22.2.1 人民币跨境流通情况22.2.2 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的计价结算情况22.3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32.3.1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32.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32.3.3 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方式42.4 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42.4.1 在实现中国经济存量之保值42.4.2 人民币国际化示意图42.4.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览图4第3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含义53.1 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53.2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63.3 人民币自由兑换6第4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什么74.1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实现74.2 人民币分步骤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74.3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一个渐进过程74.4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94.4.1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塑造我国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94.4.2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9第5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 - 实现条件95.1 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95.2 汇率浮动105.3 利率市场化105.4 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成熟的金融机构105.5 审慎的金融监管体制105.6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115.7 国内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115.8 合理的国际收支和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12第6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 - 存在问题126.1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均尚未实现市场化126.2 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缺乏宏观经济基础136.3 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缺乏金融市场基础136.4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高额的外汇储备146.5 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146.6 目前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所面临的障碍146.6.1 人民币汇率、利率形成机制不够完善156.6.2 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156.6.3 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156.6.4 微观经济主体缺乏活力15第7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 - 影响167.1 人民币自由兑换167.1.1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塑造我国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政治与经济交往的需要167.1.2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167.1.3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民对人民币币值稳定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信心167.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16第8章 人民币日元直兑加速人民币国际化178.1人民币正加快国际化进程178.1.1中日贸易的重要性188.1.2出口的下滑188.1.3美元低位的衰落188.2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漫漫长路188.2.1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188.2.2推进人民币结算、清算198.2.3防范国际化风险208.2.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0第9章 结论21致谢与声明24个人简历25图片目录图14图25第1章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已在部分地区行使国际货币职能,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日益重要。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的现实有利条件,在国际社会, 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人民币的国际影响问题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否正在加速?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最近出现的这些新发展?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兑换、国际结算、以及成为国际储备和执行价格标准,那么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度开放的经济、金融体系;二是有足充分的货币清偿能力够和完善的银行体系;三是相对平稳的宏观经济政策;四是强大的政治力、军事力等综合国力。目前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到自由兑换应该的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了进行分析。最后对人民币实现在自由兑换进行说明,得出整篇言文章结论。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分析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标志着中国以国际政治及国际经济的高姿态真正迈入世界强国之列。因此,我国在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应给予人民币国际化以相当的关注,为人民币将来的国际化创造条件。按照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初步具备一些条件: 2.1.1 我国具有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综合实力 我国政局稳定,国防力量强大,具有较强的政治地位,就能较好地保护国内外居民以本币形式持 有的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我国GDP多年来保持着8%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贸易顺差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大概约为32557亿美元。不断提高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1.2 人民币稳定的币值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不惜承受经济增长放缓、商品出口减少的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 贬值,为人民币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础。此外,多年来,我国物价平稳,虽然目前面对升值压力,但有足够把握稳定币值。2.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 以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 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并且随着港澳地区与大陆之间的经贸技术等的 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币在港澳地区的可接受度、流通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流出入量也越来 越大。同时, 在与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周边国家, 人民币的流通总量和频率大大增加。人民币在东南亚地 区的自由流通已受到“第二美元”的待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还把人民币作为一种储藏手段。2.2.1 人民币跨境流通情况 我国的国境线有1.8万公里,陆地邻国共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 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从总体来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我国的 边境贸易十分活跃。根据商务部信息,2005年全国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为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 38.6%。其中,出口74.1亿美元,同比增长67.2%,高出全国同期出口总体增速38.8个百分点。近年来, 人民币币值稳定且呈上升状态,汇率风险小,加上一些边贸地区外汇储备短缺,外币结算困难,它们 开始在与我国的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及结算。在贸易和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人民币在 周边地区现己享有“第二美元”的称号,成为主要的边贸结算货币。 2.2.2 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的计价结算情况主要通过4个渠道: (1)银行间结算。通过银行间互设本币账户使用双边货币结算。(2)外方在我国境内引亢开立人民币个人储蓄账户,有时用于贸易结算。(3)现金结算。由于银行渠道不畅,为了缩短结算时间,降低结算成本,采取现金结算。(4)地摊银行间结算。始行于中越之间的地摊银行发展迅速,现已在决定汇率、提供货币兑换、 直接提供结算服务方面占据重要地位。2.3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3.1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基于中国国情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还应考虑如下理论: (1)特里芬两难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需要继续扩大并保持巨额 贸易顺差;而国际化也要做到满足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外汇储备需求,这就要求中国扩大对外投 资。 (2)三元悖论 一个政府不能同时维持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但对于国际货币发行国 来说只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的组合。这会对央行以冲销手段 对付外来冲击的公开市场操作造成挑战,在短期国债和债券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挑战 更为严峻,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3)最优货币区理论 货币国际化必须要考虑实体经济因素在国与国之间的链接要建立在与国际化相配套的金融财 政汇率制度之上。 2.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1)近期周边化 货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要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而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 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的进程,鼓励在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中使用人 民币进行结算,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间流通规模。另外,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与大陆的 经济贸易关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香港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香 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具有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及时的信息流动、高校的金融监管、相信 在两地政府的推动之下,可以成为人民币的离岸金融中心,并通过香港离岸中心的对外辐射,使 人民币成为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货币。 (2)中期亚洲化 这一阶段里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使人民币成为在亚洲地区广泛持有运用和流通的国际通货, 由此与“美元圈” “欧元圈”相抗衡。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以大量使用人民币作为交易 手段和支付工具。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币币值稳定,部分中亚国家、蒙古、越南等的 贸易商主动以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此外,人民币在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也被人 们认识和接受。通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作为相当长时间内国际上唯一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的国际货币。 (3)长期国际化推进和实现人民币全球范围内德国计划,即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发挥世界货币所具有的职能,已成为国际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国际储备货币等,成为与美元和欧元并行的国际性货币。2.3.3 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方式 积极稳妥的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一国货币的自由兑换过程要经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政府推动下本币的国际化。2.4 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2.4.1 在实现中国经济存量之保值 如果人民币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能更广泛地作为结算货币,我们的企业须承担的外汇风险就会更低,政府经营外汇储备的压力也会大为缓解。2.4.1.1 促进中国经济增量之平衡 人民币国际化可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缓解汇率压力与加大中国与其主要区域及资源伙伴国之间经济与贸易平衡协同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2.4.1.2 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话语权 人民币被中国贸易伙伴逐步接受为结算货币,将加大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更为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增加主动性与灵活度。而人民币在向国际储备货币迈进的每一步都是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话语权提升的具体体现。2.4.2 人民币国际化示意图如下图:12.4.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览图如下图:2第3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含义3.1 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货币兑换分三个层次: 一是不可兑换, 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三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以自由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对货币可兑换进行了界定,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确定为最低层次的可兑换。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规定:自由兑换就是取消汇兑限制。国际上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中第八条的规定作为观察一国货币可兑换性的依据。该规定认为,成员国对国际经常账户下交易的资金支付和转移不加限制,不是歧视性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并随时有义务按别国要求换回其经常往来中结存的本国货币,即是可兑换货币。 按照货币自由兑换程度的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兑换分为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经常账户下可兑换是最低层次的可兑换,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是高层次的货币兑换形式。经常账户下可自由兑换指因与外贸有关、与适量贷款本金偿还或直接投资折旧有关及适量的家庭生活费用汇款有关的本外币兑换不受管制。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账户下可兑换没有给予严格界定,一般认为资本账户下的可自由兑换就是取消对短期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引起的外汇收支的各种兑换限制,使资本能够自由出入境。在具体实践中,某些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依然对资本账户下的兑换实施一些必要的限制,对外国直接投资额的构成、外债规模进行控制,但不影响根本上的自由兑换性。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1996 年人民币已实现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投资规模迅速增长,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都从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早日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3.2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长期以来,人民币都被国际社会归为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我国推出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指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从而拉开了我国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序幕。这次改革,我国实现了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了对中资企业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营性用汇的计划审批,实行以外汇指定银行为中心的结售汇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账户下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7月1日,我国又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交易纳入了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了经常账户下尚存的主要汇兑限制。1996年11月27日,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正式致函IMF,宣布中国不再适用IMF协定第14条第2款的过渡性安排,自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IMF协定第8条第2、第3、第4等条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在经常账户下的可自由兑换。 从2003年开始,我国再次提出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即在已经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下自由兑换。在实践中,我国在政策上不断放宽对居民用汇的限制,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在上海浦东试点开放小额外币兑换,200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经批准符合条件的境内非金融机构可以为个人提供本外币兑换服务。但是我国政府也明确表示,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没有时间表。3.3 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的人民币币按市场汇率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权利。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即使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的时候,货币发行当局也保证持有人民币的任何人享有无限制的货币兑换权。即不限金额不限用途的,想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当前是一个年度内5W美元或者等值5W美元可自由兑换。自由兑换不一定是指可以在其它国家换其它货币,而且还包函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外汇的交易也是证券的一种,也就是俗称的炒汇。外汇炒汇的风险比例一般为一比二百,一比五百,最高有的到一比一千。一万人民币承担的风险要去到二百到一千万的风险。目前中国不全面开放自由兑换的外汇市场是正确的。第4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什么4.1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实现1994年之前,我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企业、居民个人使用外汇需要获得外汇管理局的批准,不能自由买卖外汇。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根据全会精神,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资企业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付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企业的外汇收入必须无条件地出售给外汇制定银行,所需外汇凭有效单据可直接从外汇指定银行购买。1996年7月1日,外商投资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瘦子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居民因私兑换外汇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次可兑换2000美元;居民出境定居,其离退休金、退职金及抚恤金可全部兑换外汇;出入境展览、招商等非贸易经常性用汇的限制也被取消。1996年12月1日,我国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4.2 人民币分步骤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尽管人民币在越南、老挝、缅甸、俄罗斯和蒙古等边境地区成为事实上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中国的澳门地区和香港地区、新加坡、泰国以及欧美的中国城内等地方,人民币也已成为一种可接受的货币,但是人民币实行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还不成熟。从国际上的货币可兑换进程来看,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后,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大体需要15-20年时间。4.3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一个渐进过程实现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稳妥推进。各国取消资本管制、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步骤各有不同,大多采取渐进的、审慎的步骤。对各国的研究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可取的排序是:先放开长期资本,再放开短期资本;在长期资本范围内,先放开直接投资,再放开证券投资;在证券投资范围内,先放开债券投资,再放开股票投资;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再放开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在所有形式的资本流动中,先放开资本流入,再放开资本流出。 我国大体是按照这个步骤来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国已经放松或部分放松管制的资本项目就有2030项,剩下的主要是部分项目的逐步探索开放问题。专家建议,接下来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步骤:在资金流入方面,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可逐渐实行外国直接投资的汇兑自由;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投资者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逐步放松境内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融资的限制。在资本输出方面,应放松对境内居民机构海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对境内居民对外证券投资的放松要谨慎有序;适当允许境内金融机构向非居民融资;谨慎对待非居民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筹资。 自1996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走了一条以引进国际资本为主线的渐进式开放之路,最先发端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随后是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股票市场的国际化先是经历了B股发行、海外上市、外资参股等开放历程,2002年以QFII机制的启动使得投资开放步伐加快,2006年QDII机制启动及不断出现的海外购并、2007年以QDII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等举措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资本流入为主的开放模式,开始拓展资本流出渠道。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相配套,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也作了相应调整。随着资本市场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开放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开始吸引国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还吸引了大批著名的境外金融机构通过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参股的形式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业务,使得资本市场的服务性开放程度也在增加。 在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同时,我国的外汇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汇率制度改革和外汇市场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回顾改革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开放与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资本市场开放要求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通过对资本流动管制的不断放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配套改革,会促进资本市场的更快发展;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汇率改革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使三者在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中步入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从居民个人角度来看,我国允许个人开立外汇帐户,境内居民外汇存款,存款人可以将外汇汇出境内,允许居民持有外币现钞,可以向银行出售外汇,也可以在银行做各种外币之间的买卖,允许境内居民利用手中的外汇买卖B股等,以上都表明人民币资本项下的管制正在放松,人民币正逐步走向完全自由兑换。4.4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产生的客观要求。4.4.1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塑造我国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政治与经济交往的需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使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基本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于1997年制定了金融服务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在本国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本国所有金融业务要对外国资本开放;实施国民待遇,外国公司也享有与国内公民同等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向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外国资本公布一切有关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并不得对任何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外国资本有规模、数量方面的限制。近年,有关条款对外汇资本流动和汇兑便利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和要求,敦促成员国重新审视并放松那些可能实质性阻碍外资金融机构有效进入市场的资本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写进章程。我国将在2005年之前允许外资银行经营银行零售业全方位的服务业务,并允许外资银行在2005年之前开办人民币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资本项目的管制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同时也使以限制货币兑换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的有效性大大下降。4.4.2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需要。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要求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经济,也要求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竞争的金融环境。4.4.3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民对人民币币值稳定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信心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意味着政府对开放型经济的驾驭能力日益增强,并树立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良好形象。第5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 - 实现条件5.1 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我国在人民币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的问题上应持谨慎态度。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来看,当一国资本账户下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后,很容易引起大量资本流入,导致国内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或者一国资本账户下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后,引起国际炒家大量热钱频繁进出该国,对该国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一国货币能否实现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关键看该国以下条件是否成熟。5.2 汇率浮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引申出来的“三元悖论”,一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能同时实现,只能择其二作为政策目标。大部分国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时都是采用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放弃汇率稳定换来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由此可见,一国要实现资本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至少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3 利率市场化上个世纪末期发生的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一国金融市场和货币的稳定性与短期资本流动密切相关。而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的实现相当于为短期资本流动打开方便之门,而利率则是调节短期资本流动的有力手段。 如果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通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流入的外资往往会直接形成过多的外汇、本币资金投入,在国内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反,通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流出的外汇资金过多的话,本币会大幅度贬值,造成汇率不稳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经济稳定。同时,在利率扭曲的情况下贸然实现资本项下货币的自由兑换,非常容易诱发套利活动和外汇投机,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也应是实现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的先决条件之一。5.4 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成熟的金融机构资本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使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连接更紧密,必然带来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冲击,同时国外的各种冲击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很快地传导到国内。如果国内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足够,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机构比较成熟,对外部竞争和冲击反应灵敏,那么就可以较好地吸收冲击,高效地应对短期资金大量流入或者流出,将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少。5.5 审慎的金融监管体制资本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必然带来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银行监管方面,当资本管制解除之后,随着外国资本的大规模流入,银行体系的可贷资金将迅速膨胀。如果没有有效的银行监管,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为了防止银行系统的风险加大,在决定开放资本账户之前,发展中国家必须健全和强化对银行的各项监管措施。 在证券监管方面,当外国证券资本大量流入时,如何防止市场过度投机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艰难课题,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出路。5.6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宏观经济可以使自由化过程更为平稳。实际上,在通货膨胀率较低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一国抗风险能力比较强,适合推动自由化。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就越多样,抵御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资本账户自由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而且,根据其他国家实现货币在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的过程来看,当资本管制逐步减少甚至完全解除时,如果一国存在着高额的财政赤字或高通货膨胀,那么短时间内必然出现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或流出,从而给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压力。由于补偿的来源不同,财政赤字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果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维持财政赤字,会引起市场实际利率上涨,并且可能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资本管制放松(尤其是资本流入管制的放松),就会引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进而引起实际货币升值,并最终造成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和经常账户的恶化。如果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来维持财政赤字,那么必然会引起货币供应增加,并造成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放松资本管制就将引起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出,进而引起货币贬值。当市场产生强烈的贬值预期时,资本的外逃将会加速,并引起货币的进一步贬值,最终导致严重的汇率危机。如果国际市场上汇率与利率变化导致外币投资更具有吸引力,货币自由兑换后就很可能出现资本逃逸和货币替代问题,将会有大量的本币存款被换成外币存款,外商投资的资本利得也将会大举流出,对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总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避免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发生过度的资本流动引起的危机是至关重要的。5.7 国内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一般而言,一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一方面能够加速该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促进国内企业素质及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各方面将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波动的汇率与利率无不向企业的经营环境提出挑战。因此,在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前应致力于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使其具备随时对汇率和利率的变化作出反应,调整产量、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的能力。5.8 合理的国际收支和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合适的国际储备水平对于解决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干扰十分必要,可以吸收国际收支所面临的各种暂时性冲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现状金融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