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word】 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doc

    • 资源ID:4179095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word】 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doc

    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朱沙1|,郭佩霞.(1.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10;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5;3.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四川成都610074)摘要: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的时间不长,其基础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多种思想,学科的交叉与针锋.探究其思想渊源与理论演变历程,将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的构建.本文试图在公共产品思想溯源的基础上,梳理与述评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力求搭建一个系统的我国关于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我国目前研究的最近进展,从而促成一个独立的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关键词:公共产品;公共需求;公共资源;市场经济;供给效率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11)10007104AReviewontheBasicTheoryofPublicGoodinChinaZHUSha一.GUOPeixia(1.CoH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2.SchoolofEconDmics,Sichn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China;3.SchoolofPubHcFinanceandTaxation,Southwestem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ChengduSichuan610074,China)Abstract:Publicgoodsisacoreconceptinthemodernpubliceconomic,introducesourcountryacademiathetimenottobelong,andthedevelopmentofbasictheoryofpublicgoodshasexperiencedamultiplexevolutionaryevolutionaryprocess.Duringtheperiod,manykindsofthoughtovedappingandpinpointing.Inthepaper,theauthorbasedontracingthoughtsofpublicgoods,combedthedevelopmentandevolutionofbasictheoryofpublicgoodsindomesticseparately,inordertobuildapublic-goodstheorysystemandbasicframeforthisdomainresearchers.Basedonit,theauthormadeefforttograspstudyprogressrecentlyandtheinternationaltendency,thusPromotedtheformationofanindependentChinesecharacteristicsystemofpublicgoods.Keywords:Publicgoods;Publicdemand;Publicresources;Marketeconomy;Supplyefficiency虽然公共产品基础理论作为现代公共经济学框架构建的立论基石受到学界内的普遍关注,但其思想萌芽很早就出现了.在萨缪尔森提出公共产品经典概念之前,一些政治学家和哲学家已经对公共产品有所论述,亚里士多德,休谟,斯密,穆勒等堪称其代表人物.但公共产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是起端于奥意财政学派将边际效用理论引入到公共产品的研究中.但此时的公共产品理论还是一种适应国家干预经济需要而建立的理论.直到20世纪后随着人们对威克塞尔和林达尔财政思想的了解,西方社会开始对公共产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对公共产品概念做出开创性界定的当属萨缪尔森,他在1954年提出的特性标准成为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他认为,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量的产品.简言之,公共产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萨收稿日期:2011-0613基金项目:2011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重塑与路径创新”(ZSR11-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朱沙(1979一),男,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基础理论;郭佩霞(1977一),女,福建莆田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财政基础理论研究.?7l?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0期式之后,西方学界内对公共产品概念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进行:一是对萨式公共产品概念的批评和质疑;二是对萨式公共产品概念的补充与发展;三是摆脱萨式公共产品概念和特征约束,自行定义公共产品概念.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相比,由于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较晚,整个研究稍显滞后与单薄.近年来,关于公共产品概念,本质,特征,分类,属性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个学界内争议颇大的论题.国内对该方面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纯介绍与解释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一对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质疑与批判一对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补充与发展一基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理论发展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这与西方对萨式定义的后续研究有着相似的拓展路径.其中,对西方公共产品本质属性和理论的质疑与批判以及基于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构建是近年来研究的两大中心.一,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补充与发展我国对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补充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产品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补充与发展;二是对公共产品分类的补充与发展.1.对公共产品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补充与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如社会共同需要论,国家分配论,国家契约论),不同层面(如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制度)对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戚旭恒【?(2002)认为国内目前对公共产品概念及其属性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产品本身的属性人手来研究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二是基于对公共产品在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等方面所具有的规范性意义.卢洪友闭(2003)认为,公共产品消费是否排他,效用能否分割以及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制度因素.吴立武31(2006)认为,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并不是天然形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属性特征会随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公共产品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安排.秦颖4(2006)认为,从本质上公共产品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物,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技术性特征,社会共同需要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公共产品的本质.吕恒(2007)认为,公共产品至少应当包含四个本质属性,即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逃避性和非排除性是从契约的角度来考察公共产品的属性.以收费或限制表1公共产品的派生特征1.生产上具有不可分割性,要么向所有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2.公共产品的初始投资大,规模效益比较显着.3.公共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色彩.4对消费者不易收费,或者收费成本较高.5.公共产品一般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6.相当多公共产品具有非物质生产性特点.7.公共产品一般从强制性税收和收费中获取资金来源.?72?条件的方式来排除部分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将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除上述对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研究外,以洪银兴,刘建平,周游,姜杰等为代表的学者,在萨式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公共产品的派生特征,认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在消费模式,融资手段,外在特性,供给主体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同时也构成了公共产品的辅助性特征.据其梳理,归纳与总结,公共产品还具有下述特征,详见表1.李汉文(2006)对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进行了探讨,其认为公共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因此公共产品从存在的那天起就带着明显的社会属性,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公共性和外部性两个方面.其中,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体现为共同消费性和公有产权性以及公共产品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体现为只有带有强烈外部性或者具有不能内在化外部性的产品才能是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李汉文得出结论:公共性和外部性是公共产品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产品一定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但具有公共性或者外部性的产品不见得就是公共产品.李汉文提出的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有助于解释许多经典定义无法说明的问题,实际上拓宽了公共产品的范围.应该说,我国学者对公共产品特性的这些归纳与发展,均建立在承认萨式经典定义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基础上,本身并没有构成公共产品经典概念的实质性冲击或突破.但是,相对于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而言,上述的公共产品销售特征,生产特征,提供主体,筹资来源,社会属性等特征挖掘,却对现实中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分具有关键意义.也由此演化出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分的第三种标准,如以张馨,陈共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供给与筹资渠道多元化的条件下,判定一项物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范畴,除了经典定义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标准,还需要看其是否由政府出资.2.对公共产品分类标准与类型的补充与发展我国学术界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与类型考量上,除了坚持西方主流的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之分外,还依据其他的标准形成了多种划分模式.对其加以归纳,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标准:一是以公共产品消费的空间范围为标准来进行的类型划分;二是以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属性为标准的划分;三是以公共产品的物理特定为标准的划分.其中,以公共产品消费空间范围为标准的划分占据主流地位,而且,其创新性发展也最为显着.归纳学界以消费空间与受益范围为标准的划分,公共产品的类别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全国性公共产品两大类.黄新华,孙开,王晶等是该观点的代表嘲.第二种观点是将公共产品分为世界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三大类,席恒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9.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国际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与地方性公共产品四大类.持该论点的学者有陈文理(2oo5)等人.陈文理还对区域性公共产品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他指出:某项公共产品是否跨越单个主体的管辖范围,是否具有超越单一主体管辖地区的外部性是判定其是否成为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客观说,相对于第一种观点而言,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概括地较为全面,它严格区分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与国际性公共产品之间差异,且将一些现实性考虑囊括到了公共产品分类之中.第四种观点认为,城乡分治是我国长期的治理措施,对应于该现状,公共产品应分为城市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两大类.叶兴庆(1997),黄志冲(2000),陶勇(2001),熊巍(2002),刘鸿渊(20o4)等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们甚至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界定:农村公共产品是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分类,包括:按其性质(特征),可以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根据其内容可分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根据其区域范围可分为全国性的(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地方政府的(省级,市,县,乡级),社区(村)级和农户共有型四级农村公共产品;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公共产品;根据其用途或服务对象,可以将之分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此外,学界还以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属性和物理特性为划分标准.根据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属性,可以将其划分为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对于前者而言,人们所消费的是产品自身的物质性使用价值,如道路,公园,路灯,基础设施等;而对后者来说,人们对它的消费是和产品自身的生产过程混合在一起的如公安,科研,教育等.若以公共产品的物理特性为标准,公共产品可划分为有形的公共产品和无形的公共产品.前者如道路,桥梁,路灯,红绿灯,下水道,公园,后者如法律制度,公共政策,公共安全.然而,相对于前述几种分类而言,无论从实践还是从学术研究上看,这两类划分都甚少采用.尽管如此,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分类,无形公共产品与有形公共产品分类的提出,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研究进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研究重心由道路,公园,基础设施这样的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有形产品转向法律,秩序,政策,教育科研这样的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无形物品方面.由此,这两类划分标准的出现,亦可算研究的进步之一.二,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质疑与批判国内学者对西方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质疑与批判,经历了一个从字面层次到深层实践价值质疑的转变历程.罗彤(2002),卢洪友(2002),臧旭恒(2004),朱明熙(2005),李汉文(2006),龙新民(2007)等学者堪称其代表.罗彤【n1(2002)分别对公共产品消费的”效用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三个属性特征提出质疑,认为上述”三性”的成立几乎完全取决于任意给定的,随时可变的前提条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成为公共产品的界定标准.卢洪友_12(2002)在评价西方公共产品经典定义时指出,与其说是为了寻找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制度安排上的”公域”与”私域”的分工,倒不如说是纯理论研究.段一(2003)质疑了萨缪尔森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把公共产品看作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外在性趋于无穷的产品,而不在于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臧旭恒【-3J(2oo4)在评述公共产品经典定义时认为:基于对公共产品在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等方面所具有的规范性意义,所谓公,私界限指的是产品的供给方式,与产品本身属性无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制度安排.可见,其认为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作为公私产品区分的标准是不充分的.朱明熙41(2005)对西方公共产品经典定义的批判,是从理论基石构建到实践解释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认为从西方公共产品定义之基石”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身存在片面性,而且,从实践来看,各国的公共产品供给范围也与经典定义严重背离,理论不能有力地解释现实世界,故西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无论是立足点还是实践解释价值都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缺陷.周自强【l5(2005)也在考察产品个体矢量和公共矢量时指出,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公共产品个体矢量的重要程度有着显着差异,由此,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标准只能说是一种纯理论研究.李汉文(2006)认为,完全满足萨氏定义的公共产品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其得出结论:萨氏的定义偏窄,满足萨氏定义的肯定是公共产品,但不满足其定义的也不见得不是公共产品,萨氏定义偏窄的根源在于公共产品具有社会属性,而萨氏仅从经济属性(严格讲是消费属性)来定义公共产品.龙新民(2007)对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两个特性会随着市场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公共产品概念应该具有了时空性.龙新民从公共产品的内核和外壳以及对排他成本的视角,认为公共产品概念的关键之一是分清公共产品的现象和本质,公共产品的本质才是它区分私人产品的根据.由此主张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共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显然,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学者对于西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认识日趋成熟,在全盘接受,最初的字面质疑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且能够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借鉴和采用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来验证西方经典定义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这相对于我国公共经济学短暂的发展历程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三,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特色公共产品理论发展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历程较短,真正意义公共产品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其间,中国经济,政治各方面均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变革.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首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值此,部分学者基于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比较中外国情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朱明熙(2005),刘诗白(2007),胡钧(2008),曾康霖(2008),赵宝廷(2009)是这一研究潮流的主要推动者.朱明熙141(2005)在质疑与批判西方公共产品经典定义的基础上,从人类发展史的历史宏观视角,率先构建了一个富有理论基石和实践?7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竞2011年第10期意义的公共产品概念:公共产品是指社会正常存在与发展所必需的,而个人又无力独自提供(无论他是否自愿),而必须由社会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公共机构(如国家或政府)负责组织提供的具有社会性的物品或服务.刘诗白(2007)在探讨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公共产品的这一西方定义,是极不完善的,它未能确切地表述出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一般性质,也没有指明现代公共产品的多样性,这一定义更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加发达和更加多样的公共产品生产.基于此,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他从涵义,特征,分类,功能,与市场关系等各个方面重新构建了公共产品体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共产品及其生产特征归为:(1)具有满足共同需要特别是社会公共需要的性质;(2)在生产与提供中发挥机构,团体,特别是政府的职能和依靠财政资金;(3)动员社会力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4)实行公共参与决策.胡钧【(2oo8)对中国国情下的公共产品探讨,认为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是基于个人和消费占有角度的研究,所以,其关注的出发点和内容都与我国国情具有较大差异.胡钧主要从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比较出发,选取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整体和供给角度,围绕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利益需要界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本质及其供求问题.曾康霖(2008)1J认为在当代,人们所理解的公共产品界定范围过宽,难以划清其边界所在,”把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事务仅仅区分为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是不够的,甚至是无意义的”.为此,基于”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核心思想,曾康霖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分解为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五大类,并进而指出”考察社会公共需要,必须审视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和边界;必须考察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必须考察公共设施的运作效率;必须考察公益事业的造福水平;必须考察公共服务的质量”【.虽然,曾康霖不曾直接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但其却从多个视角提出中国式公共产品研究的视角,方法与路径.这亦是中国公共产品方面研究的独立性与框架构建的显示.赵宝廷【ls1(2009)认为传统的公共产品定义难以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低效率问题给出有力的解释,于是从供求两方面和个人参与物品供给决策或公共选择的角度,对公共产品的概念进行新的扩展,将公共产品视为软品和硬品的一种组合.其所说的硬品是指客观的物品本身,即能够被人类感觉得到的物质形态或存在;软品是指物品供给与消费中的广义制度.赵宝廷给出的定义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专用性软品的物品或一种特殊的软硬组合品,而私人品是指没有专用性软品的软硬组合品.在此概念的基础上赵宝廷进一步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客观的说,赵宝廷所提出的这一公共产品概念有助于解释当前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低效率问题.综上所述,我国学界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基础理论方面,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构建阶段;在实践研究方面上,也开始不断探索公共产品供求机制,效率评估等问题.在研究领域上,近年来,又开始特别关注农村基础设施与?74?服务,地方公共品,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济与保障,环境保护,重大疾病防控等社会现实问题,并形成了一股如何界定,解决,提供,资助这些公共产品的研究热潮.特别是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已经称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研究趋势看,当前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界也衍生出多中心供给机制方面的研究热潮.研究方法上,亦呈现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估方面的计量化趋势.可以说,很少有一个概念像”公共产品”这样在各个学科领域有如此多的解释,这种状况一方面表明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本文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公共产品”这一概念产生于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的领域,后又被运用到诸多学科领域.于是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各自诠释着自己对”公共产品”概念的理解,当然即使在同一领域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参考文献】1戚旭恒,曲创.从客观属性到宪政决策论公共物品概念的发展与演变fJ】.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J卢洪友.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JJ.财政研究,2003,(3).3吴立武.公,私产品界定标准局限性分析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4】秦颖.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J】.经济学家,2006,(3).f5】吕恒立.论公共产品的不可避免性和民主政治J】.郑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版),2007,(3).6】6洪银兴,刘建平主编.公共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李汉文.对公共品性质的理论探讨及启示口l云南行政学院,2008,4:P7O一72.f8】孙开.地方财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P32.9】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P29.1o】陈文理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分类模型口l广东行政学院,2005,2.11】罗彤.对公,私产品界定标准科学性,实用性的若干质疑J】.中央财经大学,2002,7:P1732.【12卢洪友.公共产品调节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02,7,P20-28.【13】臧旭恒,曲创.从客观属性到宪政决策论公共物品概念的发展与演变fJ】_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P3744.14朱明熙.对西方主流学派的公共品定义的质疑叨.财政研究,2005,12.15】周自强.公共物品概念的延伸及其政策含义阴.经济学动态,2005,9,P3539.16】胡钧,贾凯君.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比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8.2,P915.【17曾康霖.公共品研究要有新视角J】.经济学动态,2008,4,P2934.【18】赵宝廷,路卓铭.公共品概念的扩展:软品与硬品的一种组合【J.求是学刊,2009,3:5459.【19】段一.公共产品的边界J1_当代财经,2003,(11).

    注意事项

    本文(【word】 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