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 资源ID:4178316       资源大小:157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第一课编花篮教 学目 标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教 学重难点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教 学准 备多媒体课件、鼓、钹、扇子、手绢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1、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二、寓教于乐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活泼、开心、愉快、欢乐等;(2)师:你们真会听音乐,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欢快、活泼的旋律。大屏幕播放编花篮,师生边听边打节拍。师:从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生:答。师小结:编花篮这首歌曲调欢快,活泼,描写的就是一群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先来读一读歌词吧!2、读歌词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谁能读得更美一点!生:读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让们再来唱一唱吧!怎么坐唱歌好听(抬头、挺胸、身体坐正),请小朋友们用“噜”“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生:答师:噢,老师知道了,你们提出的就是音乐中的装饰音,怎么唱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师范唱:加倚音的音符和不加倚音的音符的区别师: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好听?生:答师:在唱这些小音符的时候,我们要唱得圆滑一点,小音符唱得短而轻。请小朋友把有装饰音的乐句跟着老师模唱歌谱。师:现在请小朋友用“lu”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生:唱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词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悦耳的歌声,老师都想把歌词唱出来了,请小朋友伸出双手为老师打击拍。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录音自学歌词。生:唱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生;说(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师:完整的把歌曲再唱一遍,注意刚才唱得不满意的乐句唱准确。生:唱加上插花,编花篮的动作唱一遍二、处理歌曲的感情师:小朋友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小朋友唱的和我们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同。生;听录音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比我们唱得更欢快、喜悦等。前面部分唱得很跳跃,后面一部分唱得比较舒展。师:大家说得真好,让老师也从小朋友的歌声中听到喜悦,从表情上看到快乐,行吗?生:有感情的唱。三、创造表现1、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刚才唱歌时,我们已经加上插花的动作,想想还有什么好的动作,我们分四个小组创编,看哪个小组创编得最棒、最有新意。2、生分组创编课件同时播放编花篮歌曲3、汇报展示创编成果四、完美结课。师:你们真会听音乐,大家知道,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老师希望你们这些小花朵快快长大,把祖国的大花园教学反思:第二课湖北小调教 学目 标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教学难点:“敲碟儿”的表演活动。教 学准 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学生认真观看地图,回答: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2、师小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3、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地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强烈兴趣和愿望。二、展开1、了解湖北民歌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师播放纤夫的爱的MTV。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很快进入角色,并随着MTV轻轻哼唱起来。2、影片欣赏(1)课件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2)课件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学生认真观看影片,并随乐轻轻律动。学生描述画面、歌词内容,各抒己见。教学反思:第三课 溜溜山歌教 学目 标1、通过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2、欣赏打麦号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初步掌握“下滑音”的演唱。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表现出劳动的气氛教学难点   歌曲中下滑音的演唱教 学准 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1、感受旋律,跟琴哼唱师:劳动了这么久,我们休息一会儿,请你们用LU轻声跟着我的琴声哼唱(弹一句哼一句)2、学唱第一段(1)听范唱,默唱师:多动听的旋律呀!请你跟着范唱在心里默唱  范唱(2)跟范唱学唱师: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了么?那么就请你跟着音乐轻声唱出来。范唱(3)跟琴唱歌,巩固歌曲师:唱了一遍,你感觉自己还有哪一句可以唱的更好一点?(根据情况,拎出来练)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确实是一对会听音乐的耳朵!让我们跟着琴声唱一遍吧(4)听范唱,感受情绪师: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民歌都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心情。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听听想想 听范唱(愉快的劳动)(5)跟伴奏演唱师:说的真好!从大家专注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跟着伴奏唱一唱吧  生唱一遍(6)字头咬字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劳动的喜悦。下面听我来唱一唱和你们唱的有什么区别(师突出每一句第一个字头的演唱)师:民歌讲究字头的演唱,要求咬清楚每句话的第一个字。你们这样唱一唱。2、学唱第二段师:这首歌曲短小但却寓意深刻,歌曲中唱到一棵树不成林,一根单纱难搓绳,让我们听听第二段又是怎样唱的  播放范唱二、对唱歌曲(1)师生对唱师:他们劳动的多欢呀!我想和同学们用对唱的形式表现出他们辛勤劳动的样子,我唱第一段,你们唱第二段。(2)男女生对唱,分别站起来唱师:你们也来试试这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男生先唱。(你们合作的真好!)教学反思:第四课 新疆之春教 学目 标一、通过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和反应能力,也让学生在童谣中学习新的节奏型,并能运用到歌曲的学唱当中。二、通过欣赏与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乐的感情。三、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教 学重难点一、重点: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欣赏和歌曲新授,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风格特点。二、难点:感受新疆的舞蹈性节奏、新节奏的掌握以及学生创编舞蹈动作的创作过程中个性的挖掘、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教 学准 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歌唱新疆学唱歌曲青春舞曲1、课件播放歌曲青春舞曲:让学生初步欣赏歌曲的情绪。师:歌声是多么的动听,旋律是多么的轻快、活跃,老师也忍不住用手鼓来给他们伴奏呢,你们呢?2、再次欣赏:师生共同感受音乐,并为歌曲伴奏。师:怎样?新疆的年轻人唱歌动听吧?那你们知道歌曲蕴含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生:回答问题3、介绍歌曲:青春舞曲的歌词非常短小精悍,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仿手鼓演奏的风格,显得欢快、流畅。歌词告诉我们: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小鸟一样,飞去后不再回来。它真挚地告诫我们: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要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正如岳飞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大家想不想也用自己歌声来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呢?(课件:歌谱)4、突破节奏难点:歌曲中有没出现与童谣中新的节奏型一样的地方?先让生找出难点,再直接练唱歌词。并指出词中“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就是维吾尔语“小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鸟呦,小鸟呦”。5、学唱歌曲旋律:跟琴练唱,启发学生拍着节奏进行练唱。6、填唱歌词:先跟琴填唱;再分男女生对唱,师生配合练唱;最后启发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跟范唱有感情地歌唱。7、歌曲进行处理:师:歌曲前两句是比兴:“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这是两种自然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重复出现。虽然重复出现的时间不一样,突出了它们的共性。四句歌词中各有一个绝妙的动词:“爬”、“开”、“无”、“来”,因为押韵,有一种琅琅上口之感,同时又在人们眼前竖起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应和了题目中的“舞曲”。词中反复重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种重复非但不让人感觉到多余,反而让歌曲在音韵上更加流畅圆转,表达上更加通俗明白、别有趣味。下面,就让我们用欢快、跳跃、富有活力的情感来演唱。生:有感情地演唱。8、合作表演:将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把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请出2名同学戴上帽子进行表演,其他同学歌唱。让表演的同学再各自请其他同学进行表演。全班将跟着音乐进行演唱、伴奏、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歌声来歌唱新疆、祝福新疆吧!二、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欣赏歌舞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感受新疆民歌、舞蹈的魅力。2、启发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新疆舞的动作在音乐中尽情舞蹈。三、总结与评价1、同学们自我评价。2、让学生自己检查学习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3、师总结:四、结束本课:让学生在青春舞曲音乐声中走出教室。教学反思:第五课小鸟,小鸟教 学目 标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教 学重难点1、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2、演唱时注意1音到6音的六度音程的音准。教 学准 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鳟鱼图片。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1.节奏学习: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xx| x0xx x0xx | x0xx x0 |爱春 天 爱阳光 爱湖 水 爱花 香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xx| x xx x xx| x. xx x. |小 鸟 小 鸟 迎着 春 天歌唱2、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3、“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4、加强歌曲第二段式合唱部分的练习,先唱熟低声部,再把高声部加进去。让学生会充分体会和感受合唱曲子的魅力。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教师提问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小结:第一段是跳跃、活泼、快乐的,第二段舒展、自由,小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7、歌曲情绪处理:演唱歌曲时把有休止符和力度记号得地方,表达出它们对歌曲、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全曲可用 mp - f - mp 等力度记号来处理。二、背唱歌曲,跟录音伴奏唱。三、小结: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反思:第六课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 学准 备课件 三角铁 碰铃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教唱歌曲1、教师分别演唱小节与小节的旋律,让学生聆听节奏旋律大部分重复,略有不同的特点。(板书: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使歌曲更欢快活泼。)2、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3、随琴哼唱第二段歌词。(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大家评价哪组唱的好,并处理歌曲。5、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出点难题,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老师出示一条节奏 1、X -X - 2、X X X X,你们边打节奏边唱歌,能做到吗?二、小结: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音乐。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多彩的表现形式,震撼着我们中国人,震撼着整个世界。愿已经爱上少数民族音乐的每位同学能尽情徜徉在这音乐长廊里,以享受更多的“美味佳肴”!教学反思:第七课瑶族舞曲教 学目 标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 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教 学重难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 学准 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感受与体验1、瑶族风情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2、演唱主题音乐。学生跟音乐演唱3、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小结: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课件展示:复三部曲式结构图:A                 B             A引子 |:a :| |:b :| c d c a b 尾声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二、实践与创作1、给学生提供大鼓、碰铃、木鱼、响板、镲等打击乐器,学生为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即兴配打击乐器伴奏,分成四大组,每一组配一段。在配打击乐器伴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用琵琶演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第一组:引子第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3、合奏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三、归纳与总结1、课堂小结2、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MTV,学生离开教室。教学反思:第八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 学目 标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教 学重难点1、 弱起节奏OXXX。2、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教 学准 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打击乐器。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二、节奏训练板书:4/4O X X X2/4O XX X脚手脚手脚手 脚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三、导入新课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方法: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巩固练习:1、竞赛唱。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2、跟伴奏带唱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3、表演唱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课后小结: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教学反思:第九课 渴望春天教 学目 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十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 学重难点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 学准 备录音机、录音带、表演道具等。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例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教学反思:第十课 土耳其进行曲 教 学目 标1、使学生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 2、使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达到能够独立模唱主旋律;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以及其生前的几个小故事。 3、引导学生参与一起介绍莫扎特和他创作的曲目,及涉及乐曲的拓展、延伸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 学重难点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记忆乐曲主旋律,并能独立模唱。教 学准 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打击乐器。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进行曲,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聆听音乐,并且来想想听完这首乐曲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他们在做什么?生感受音乐。二、欣赏乐曲土耳其进行曲1.师:你们表现得真棒,个个都倍儿有精神,看看老师要把动作变成什么?师随音乐画节奏谱。2.学生单独画节奏谱。3.师:同学们画得很好,连节奏谱中都透着士兵的威武,那么我们的节奏谱又要发生变化了,看看这次节奏谱变成了什么?师把节奏谱中的线条变成声音:踏踏,得儿,咚咚咚。学生跟音乐用声音伴奏。4.师:老师把节奏谱变成了奇妙的声音,你们还能变成怎样奇妙的声音?学生创编。学生分成三组,用动作为乐曲伴奏。学生根据乐曲的节奏谱选择乐器,并进行分组伴奏。三.教学拓展1.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动作来感受。师生用动作感受。2.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师总结: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雄壮,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速度要快些,很轻巧。3.师:让我们像小士兵一样随着音乐走出教室。播放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教学反思:第十一课卢沟谣教 学目 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教 学重难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教 学准 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导课1讲故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好听的很特别的歌曲,但是呢,学这首歌之前,让我们来听一段历史故事。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二欣赏歌曲卢沟谣(播放三遍)第一遍:不带任何问题的欣赏第二遍:大家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看着你们手中的谱子,可以跟着念歌词。通过老师刚才讲的故事,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内容。第三遍:试着跟着音乐唱三发声训练 1 - 3 - /5 - 3 - / 1 - - - 学唱卢沟谣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以及刚开始音的跨度很大,从5到高一个八度的5,注意真假声的转换,这些在教师教唱的过程中穿插进行。同学们已经学会唱这首歌了,那么我们要在唱这首歌的基础上,加上几个动作。歌词:写江山歌词:浴血战歌词:中国人,意志坚这三个地方,我们要加上三个动作。教师示范,学生们学。然后跟着音乐大家一起边唱边加动作。这样学生跟着肢体动作可以使歌曲演绎得更形象,演唱得更有感情。教学反思:第十二课 松花江上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教 学重难点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教 学准 备1、课件。2、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家乡。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读7-14行。(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3、读最后几行。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四、欣赏歌曲,加深体会。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师总结: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高潮。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教学反思:第十三课长城谣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 学重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教 学准 备1、课件。2、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2、介绍作者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现居台湾。主要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诗人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那个莽莽苍苍的内蒙古大草原。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从未到过故乡。作为多情的诗人,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的,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朗读吟诵引感知(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根据讲义上诗歌节奏的划分,生默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总体感情。生读诗歌,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感情)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重音重读 主要方法 作用加强音量法 (表达明朗的态度)加长音节法 (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一字一顿法 (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 (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3、提问:联系刚才老师的朗诵,想想课文中是否还有其他重音?对于这些词又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要求:根据刚才所得的体会,全班自由朗读本诗。(师个别指导)5、生读诗歌,检验学习效果;点评、提醒注意关键点。6、根据反复朗诵所体会到的感情,生总结思想内容。教学反思:第十四课在葡萄架下教 学目 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 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教 学准 备多媒体、铃鼓等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 、抖肩 、移颈。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7、全班齐唱歌曲。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七、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教学反思:第十五课新疆舞曲 教 学目 标一、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二、聆听新疆舞曲(第一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 学重难点学会聆听并分辨不同风格的作品音乐教 学准 备多媒体、铃鼓等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1、 带学生近音乐教室,音乐师生问好。2、 竖笛常规练习。(设计意图:音乐常规教学,复习巩固。)二、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设计意图:回忆中体会你讲民歌的特点。)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4.再欣赏一遍。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5.学生讨论手鼓。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三、创编舞蹈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四、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期情况,下课。教学反思:第十六课 掀起你的盖头来教 学目 标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学习进退步及托帽手的舞蹈动作。2、学生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学生动作协调性。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教 学重难点教 学准 备1、学生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四段歌词。2、学生已掌握垫步、踏点步等新疆舞步,学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手位。3、新疆舞蹈视频一段、录音机、音乐磁带、动作图示、自制新疆小花帽、新疆服装一套。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 观赏新疆舞蹈视频,回忆新疆舞的特点。1、观赏视频。师: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哪个民族的舞蹈?2、回忆新疆舞的特点。师: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