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07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最后定稿.doc

    • 资源ID:4175800       资源大小:218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7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最后定稿.doc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专 业 金融学 学 院 金融学院 2008年 6 月15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raduation Thesis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Credit Risk in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Student Supervisor Specialty Finance School School of Finance 2008-06- 15毕业论文任务书姓名:学院:金融学院班级:2004级2班专业: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立题目的和意义:立题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与外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隐含着相当大的危机。对信贷资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需要的风险管理的对策。着重于理论与实际结合,针对性强,对商业银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指南立题意义: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是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的企业,这一特殊性,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特别是在资产项目中的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风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技术要求:在论文形式上,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表格使用三线表;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要在最后一句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摘要部分200字左右,概要表述论文主要内容,不能写成论文简介;结论部分400至800字,对全文作总结,写清论文主要观点;论证要严密,概念要准确,分析要透彻;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是力争写成优秀论文,具有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英文准确,数据可靠;工作数量目标是全文在1.5万字至2万字之间。 具体工作任务: 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计划任务书编写;完成毕业论文汉语部分;完成英文部分(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附录等;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保证目标和任务实现的工作措施与步骤:边实习边收集资料,并写出论文写作大纲、开题报告。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是上网搜索下载、借阅银行资金管理方面相关的图书及杂志论文。3月份完成。 写作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电话、电子信箱等工具与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在毕业实习结束之后,与指导教师面对面交流,积极争取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英文部分要借阅英文原版书。在写作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抄袭。6月中旬完稿。 认真准备,熟练掌握论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参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1月15日 1月20日 确定选题1月21日 3月31日 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4月 1 日 4月19日 论文构思,撰写提纲4月20日 4月22日 开题,提交开题报告4月23日 4月25日 修改提纲4月26日 5月11日 完成论文初稿,给指导教师5月12日 5月20日 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还给学生5月21日 5月31日 完成第二稿6月 1 日 6月10日 完成第三稿6月11日 6月15日 定稿,指导教师写评语6月16日 6月17日 评阅人评阅,写评语6月18日 6月19日 答辩6月20日 6月22日 评定成绩6月26日,将修改后的毕业论文完整资料(书面与电子文档)交给学院。指导教师要求:1、对论文本身的要求:要仔细阅读并熟练掌握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务处公布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新规定和样例,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要求写作毕业论文;在写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时,国外研究可以重点谈专家提出的各种理论和著作,国内研究则应包括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分析,简单了解信贷风险的成因,理论依据部分应写清楚该理论在论文中所起的作用,。文章前后衔接应该自然,并且全文围绕论文主题展开论述。数据应该用近三年的,数据资料要丰富;概念要准确,论证要有理,对策要可行。参考文献要求至少15篇;其中英文3篇。2、对写作态度的要求:要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按照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进度,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杜绝抄袭。 (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院长意见:(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一、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二、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业论文成绩: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签章)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也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的过渡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偏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试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成因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具体分析,从金融制度和信贷管理手段两方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希望通过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做出深入浅出的研究,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提供借鉴。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al financial system-banking industry, has been realized from the sole state bank system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ransition which requests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obtained a grate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the factor influ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ur commercial banks further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the restriction. This paper is written precisely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s bad loans is bigger,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is lower, which in some kind of degree launc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performance、the origin as well as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specificall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wo aspect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redit management method.The method is mainly carries on the method of discuss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pplying theory to reality;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credit risk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Keywords:Commercial bank;credit risk;risk management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1 研究的目的21.2.2 研究意义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31.3.1 国外研究现状31.3.2 国内研究现状3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41.4.1 研究的方法41.4.2 研究的内容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62.1 信贷风险的定义6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6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6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82.3 相关理论的提出92.3.1 资产管理理论9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10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11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分析12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123.1.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123.1.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133.1.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14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143.2.1 信贷风险分析的程序143.2.2 信贷分析的基本要素153.2.3 贷款风险的预警19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20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20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23结 论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附 录128附 录2321 绪 论1.1 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而在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银行面临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经营风险骤然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年)、巴西金融危机(1998年-1999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2年)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2008)。这些金融危机大多与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薄弱有关,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进程的纵深推进,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加入世贸、宏观调控、通货膨胀、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机制改革等,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大,这些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间接融资比重很高,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已占GDP的11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企业融资结构单一,证券市场不发达,规模小。1997年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量仅占GDP的23%,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0%的水平,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40%-50%的水平,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还远远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难以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我国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多地依赖于银行间接融资,这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过多地集中于银行体系,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无法偿还贷款,企业的风险就会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在高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有盈利能力低下的特点。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持续低迷的原因有多种,但金融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金融制度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闸门,但它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广大学者及银行从业人员的重视,形成目前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保证银行信贷收益的同时,规避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大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与外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隐含着相当大的危机。对信贷资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降低信贷风险。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需要的风险管理的对策。着重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强,对商业银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指南。1.2.2 研究意义1.2.2.1 理论意义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占我国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0%以上,吸收居民储蓄占全部金融机构吸储的60%以上,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0%左右。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我国的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因此我国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上,表现为信贷风险。而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重视盘活贷款存量、清收不良贷款的同时,由于某些行业盲目投资,社会信用体系缺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防范新的不良贷款难度加大,新的不良贷款却不断增加,导致不良贷款比率下降缓慢,甚至不降反升。这一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和金融业稳定。因此,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策略问题研究仍具有十分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2.2.2 实际意义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是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的企业,这一特殊性,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特别是在资产项目中的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风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且我国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仍处交替转轨时段,传统体制依然影响存在,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学者认为现有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端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行长和副行长由政府任命,这种国有体制的多层代理造成了国有银行的产权虚置和所有者缺位。如何进行信贷风险的内部防范、控制,消化解决不良贷款资产存量和优化配置增量,是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针对这一应用背景,探讨信贷资产增量过程中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西方的商业银行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从亚当·斯密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到80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管理、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并飞速发展、巴塞尔体系的形成并不断完善,可以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科学体系。1988年7月,巴塞尔协议颁布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1。曾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默顿说,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2。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将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而深刻地解释了信贷风险的成因,使信贷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方法,如: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用记录保存和使用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独立的贷款检查制度、充足的呆坏帐准备金制度、及时的核销制度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3。1.3.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90年代以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实务界、理论界,都对金融风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翻译引进信贷风险理论,或著书立说,或试行西方风险管理操作办法,这些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理论界来看,有关金融风险,包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出现,学者们分别从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日渐丰富,日趋成熟4。国内学者薛峰(1995)从宏观环境、经济主体及经济体制等不同角度对信用风险的产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我国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描述,提出了解决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钟伟和李心丹(1998)从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性出发,阐释了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郑耀东(1998)等探讨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法在防范信贷风险中的作用;韩平,席酉民(1999)分析了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及其生成机制;高伶(2000)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的控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了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石汉祥(2003)认为行政干预、企业逃废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外部因素,以及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必须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从外部环境治理和内部管理多个层面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孙凌云、吴宝宏(2006)指出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严重不适应性,不少银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缺陷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上运行,并就做好信贷风险管理、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4.1 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讨论入世后和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以达到控制信贷风险,增加贷款收益和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然后对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绩效需要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因而在评价银行信贷管理绩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定量分析法,根据所设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对于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了定性分析。1.4.2 研究的内容首先,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理论入手,明确了与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就信贷风险特征及其种类进行了分析,还对信贷风险成因进行了归纳。其次,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分析的程序、分析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根据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信贷风险管理解决对策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结合对其信贷风险管理情况做了全面深入分析,为该行及时、有效地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尝试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新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信贷风险的成因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背景,应用系统的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信贷风险联合防线,进行综合控制;提出了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的状况下,非财务因素分析在信贷风险分析中往往更有意义;尝试通过比较中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的差异,提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较为成熟的一些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建立信贷管理文化,从人文角度去思考,从深层次解决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2.1 信贷风险的定义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具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借款人能否如约将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是指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它与其他企业一样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经营目标。由于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所以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为了防止信贷风险的形成和累积,商业银行就必须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在不同的时期,信贷风险具有不同的涵义。起初,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从而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现在,一般说来,影响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有银行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和银行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如式(2.1):R=f(I,E)(2.1)其中,R为信贷风险,I为内部因素,E为外部因素。上式表示:信贷风险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函数。2.2 信贷风险的种类、特征2.2.1 信贷风险的种类2.2.1.1 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 第一,市场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汇率、利率、信贷资产价格等)的不利波动而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信贷资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该风险管理目的是为防止市场利率、汇率变化引起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西方商业银行大都把利率风险视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分析、测算,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损失。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加灵活和富有弹性,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位于重要地位。第二,信用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收益变动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权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5。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在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第三,操作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一般说来,不完善的操作流程、不规范的业务行为、不严密的控管系统以及员工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等方面的缺陷,都是发放贷款过程中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操作风险往往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林银行,其倒闭在很大程度是由于高级经理违规操作,越权交易所造成的。第四,流动性风险引致型,是指由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而陷入资金周转不灵,银行由于流动性不足急需将贷款收回或将贷款变现时产生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所谓“流动性”,在这里主要是指银行金融产品运转的流畅、衔接完善的程度,即持有的资产能够随时得到偿付,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能比较方便地以合理的利率借入资金的能力。如果银行持有的资产能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或者能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资产或借入资金,表明银行的流动性好,反之则流动性差。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就可能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资产,或以较高的利率借入资金,从而遭受较大的损失。在极端的情况下,流动性不足可能会使银行因挤兑而倒闭。第五,合规性风险引致型,是指银行在授信活动中因为违反或没有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则、法规、行业标准或者银行内部的信贷操作流程而给对信贷资产带来损失。近年来我国银行界内出现的多起大案要案,导致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均与银行相关人员违规操作有关。2.2.1.2 根据信贷风险的性质,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信贷风险 第一,静态信贷风险,是指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使债务人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不能偿还贷款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静态风险一般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进行估计,其发生的概率符合大数法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一旦损失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则可通过保险公司得到补偿6。第二,动态信贷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贷款决策失误或债务人经营管理不善或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动态信用风险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估计,一般无法根据历史资料匡算其发生的概率,所以保险公司对动态信贷风险都不予以承保,无法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其转移出去,但是可以通过如详尽的信用分析、科学的预测、灵活的管理策略等方式不断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将风险降到最小程度。2.2.1.3 根据信贷风险的程度,可以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正常:借款人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的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会遭受损失。关注:尽管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可能影响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及时足额还本付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有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信贷风险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外化表现,正确认识信贷风险的特征,对于识别、量化信贷风险,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贷风险的客观性风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固有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银行从事贷款业务,信贷风险就会始终伴随其全过程。不论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多高,风险控制体系有多完善,授信对象的信用等级有多高,始终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不能按期收回贷款和利息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商业银行而言,每笔贷款都存在风险,只是风险程度不同而已。银行在信贷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只能尽量做到使信贷风险最小,而不能完全消灭它。第二,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信贷风险是各种不确定性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经济现象,具有发生和不发生的可能性,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存在而且会产生,在另一些条件下信贷风险虽然存在但不会产生。至于信贷风险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程度怎样,是事前难以把握的,特别是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信贷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忽略,所以它是否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是否提前科学地识别到信贷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否遵循了客观的经济、金融规律。第三,信贷风险的相关性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与其行为、环境和决策是紧密相关的,同一事件或经济活动对不同的行为主体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后果,同一行为由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或决策及措施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这种客观属性就决定了信贷风险不仅与银行自身的经营活动及决策有关,还与银行股东、债务人、监管当局等的经济行为、决策和活动效率有关。这充分说明,对于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的考察,不能只注重银行本身,还要放宽视野,把它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行为主体和各种决策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第四,信贷风险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信贷风险属于一种未转变为现实的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一旦风险事故发生,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蒙受损失,甚至还可能使整个金融领域甚至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尽管这种风险导致的损失并未立即、真实地发生,但是己经客观存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善于识别、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避免形成风险的条件成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第五,信贷风险具有可控性,但大小却难以准确估量信贷风险贯穿于银行信贷资产经营过程的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是难以完全规避信贷风险的。因为银行本是以经营信贷风险为主的机构,如果不承担信贷风险,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在信贷风险面前就是完全被动的,人们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识别并把握其信贷风险存在和发生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各种风险约束机制和管理措施,对形成和发生信贷风险的各种征兆进行预测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控制风险的发生、发展,将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2.3 相关理论的提出2.3.1 资产管理理论自银行业的产生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侧重点一直放在资产管理上。商业银行资产被划分为现金、贷款、证券资产和固定资产等四种类型。通常所说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即流动性管理、贷款管理与投资管理,其目的是在把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前提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流动性管理上,围绕构造“风险收益”的最佳资产组合,即如何争取在最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形成了许多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准备金理论、商业贷款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第一,准备金理论。即指银行为了应付流动性风险,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现金资产或者部分短期有价证券,这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银行的现金资产通常被称为一级准备,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些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但通常是无收益的。如果银行维持的现金资产水平过高,在流动性风险弱化的同时资产收益率也相应要受到损害。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需要和经验,在准备金比例的提取上做出最佳选择,以及对准备金的构成即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与同业存款、短期证券资产的搭配上做出最优决策。第二,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Real Bill Theory)。该理论源自于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与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都是临时性的存款;同时,存款人在提取存款的时间要求上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兑现风险,银行在资金的运用上必须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7】。所以,贷款必须是短期的、具有自偿性的。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与商品周期相互联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并有真实商业票据作保证,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第三,超货币供给理论。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和银行信贷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银行再也不能就事论事地提供货币了8。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超额货币供给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它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可以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的狭隘边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如银行可以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从而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该理论实际上就是提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理论,不过业务范围的扩展也加大了经营风险。2.3.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由二战后的长期繁荣转向滞胀,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使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与利率的频繁变化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难以预测,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家们意识到,在竞争日趋激烈且利率波动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单纯注重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是不明智的,因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牺牲了盈利性,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而负债管理理论虽然能够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是却更多地依赖外部经营条件,往往会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如果要靠管理获得最大收益,就必须重视资产负债的双边管理。从而把资产负债管理推向了新的阶段。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acker)于1977年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并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做出最优化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9。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利率风险管理并非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是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设定的限制条件下实现利差的最大化。同时,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管理利差、非利息支出和营业外收入,而且还要管理流动性和贷款质量。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实现在既定风险限制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且还要谋求银行长期的稳健发展。2.3.3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在储蓄和借贷机构主要因信贷风险而大量倒闭的促动下,银行开始进一步关注对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1988年7月巴塞尔协议(Basle Accord)颁布实施10。该协议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其核心内容是给出

    注意事项

    本文(107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最后定稿.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