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格式(最新版)党政机关新格式.ppt

    • 资源ID:4158413       资源大小:7.09MB        全文页数:1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格式(最新版)党政机关新格式.ppt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学习培训课件,学习培训提纲,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2012),文件参考,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学习培训说明,本次学习培训:主要侧重于1.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所规定的新的变化和细节作讲解,对原来相同之处就不再说明。2.因不涉及党委系列公文,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党委系列原公文格式与新的公文格式不作讲解。3.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对一些重点事项,虽然新条例与办法要求相同,但也作一些强调。,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从2012年7月1日起,。现行的1996年 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全文共8章42条第一章 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机关等第二章 公文种类: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文种第三章 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作了详细规定。第四章 行文规则:行文的原则和规定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章 公文拟制:拟制公文的程序、方法等第六章 公文办理:对收文、发文、整理归档作出要求第七章 公文管理:对公文日常管理、保密、撤销、移交等作出规定第八章 附则:对执行时间、解释机关等作出规定。原办法有9章56条,与其相比,更为精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一、公文文种,党的机关公文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比较,三个“规范”主要变化对照表,一、公文文种,一、公文文种,一、公文文种,一、公文文种,通过对比学习:1.新条例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原条例和原办法共18个文种;最终新条例确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15个,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2.与办法相比,新条例去掉了“指示”、“条例”、“规定”,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3.部分文种的适用范围表述有一定变化。对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纪要等9个文种适用范围作出修改,在概念上略有调整。其余6个文种公告、意见、请示、批复、方案、函在概念上保持不变。,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二、公文格式等一下还将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所规定的新的变化和细节作详细讲解。这里先大概提一下不同的地方。1.取消了主题词。2.对需要标明文件份号的要求不同:办法要求:“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条例要求: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紧急公文区分。条例要求: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办法要求: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电报是一样的。4.标题:条例要求: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办法要求: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表述不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相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5.正文、页码。条例要求: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办法对此未作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了。6.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条例和办法对此要求变化较大,等一下再详细讲解。7.使用文字及标准。条例要求: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办法要求: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四、行文规则条例仅用6条就对此作出了要求,办法有11条。1.行文总规则(1)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原来要求是“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并要求: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包括了向上和向下行文两种情况。,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上行文规则(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原来未作要求);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如“若无不妥,请予转报”的文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原来未作要求)。(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原来是“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下行文规则(1)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2)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4.平行文和联合行文规则(1)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各联合行文机关行政层级应相当;有共同管理的事项或者有关联的事项;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应当明确主办机关,主办机关一般排列在前。(2)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过去只有政府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五、公文拟制与办法要求基本一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六、公文办理将办法的“发文办理”的有关内容和“收文办理”、“公文归档”2章的内容,统一为“公文办理”,要求与办法基本一致,只是更为概括、简洁。条例主要从运转角度,以流程为主线,从“收、发、归档”三个方面阐述公文办理相关内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着重强调一下第24条的“审核”,应审核:(1)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2)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常见问题有:文件内容有明显错误的;请示中一文多事;请示件、报告件没有标签发人姓名或没有签署单位公章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将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原文转报上级机关;党委、政府办公厅(室)之外的业务部门擅自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突出问题是:上行文(报告)未标注“签发人”;(4)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目前突出问题:未经协商就报文;已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且没有说明情况就报文等。(5)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要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可以在退文时附退文单注明退文原因,或者将退文原因电话告知来文单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拟办: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几点体会:掌握文件内容,搞清表述事项。把握政策规定,领会有关意图。查找档案资料,对照先例比较。尊重部门意见,注意协商协调。拟办有根有据,建议完整准确。用语规范简洁,答复简明得体。,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传阅(运转、送批、送阅)(1)正传:按阅批人排序由前往后依次传阅,一般多用于阅知类公文。(2)倒传:按阅批人排序由后往前依次传阅,一般多用于请示类公文。(3)分传:对于保密要求特别严格的公文,采用专传的方式,即指定专人负责将公文在规定时间内送机关有关负责人阅批完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传阅:一要随时掌握公文传阅去向和进度。二要控制公文传阅周期(时间)。三要严格公文传阅范围。四要确保传阅安全保密。五要适时将已传阅完毕的文件收回归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收文办理、公文归档就不再作说明,办公室规章制度也有较为完善的规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七、公文管理公文管理贯穿于公文处理工作全过程,是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安全保密和充分发挥公文效用为原则,在公文形成、传递、运转、存储、利用、整理归档、清退销毁等环节中所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监督、保管、整理、统计、提供服务的职能活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新的规定有:1.条例规定,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我们办公室设立了保密文件制作室,但使用频率不高;机要阅文室按要求逐步设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条例规定:“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管理。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根据保密法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县级机关、单位不再拥有定密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对涉密文件的复印规定。办法: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条例: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机关的名称、日期。我们很少涉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4.发文立户管理条例新规定: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一、适用范围旧版: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可参照执行。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新版: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二、引用标准旧版:GB/T1481997 印制、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 寸。新版: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三、在字、行、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幅面尺寸方面,新版与旧版相同,只是新版对用纸的纸张白度为8590,比原来要求的80%90%有所提高。,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四、字体、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需要说明的是,继续使用的是方正系列的字体。与旧版最大区别是: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页码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与原来相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五、公文要求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六、主体: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七、版记: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包括: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页码(放在版心之外),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旧版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使用主题词;还有就是,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位置有了重大变化。,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如“003402”。刚才已经讲了,涉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办法只要求“绝密”、“机密”级公文标明份号。,党政机关公文格式,6位数,7位数,2.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如:绝 密,机 密,秘 密(两字之间空1字)或绝密30年,机密20年,秘密10年(两字之间不空字)。原来规定: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各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之前的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现在的规定:,3.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刚才已经讲了,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办法要求的是:“特急”、“急件”。对电报的要求是一样的: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特急”、“加急”,中间是否空一个字,与“密级”保持一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与原来要求的顺序一样。,党政机关公文格式,4.发文机关标识及位置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原来我们所采用的区分了上行文与平行文、下行文两种不同的发文机关标识位置: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现在按照新版格式规定,就不再区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原来我们规定: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至上页边为117mm(37mm80mm)平行文、下行文的文件头,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 mm、至上页边为62mm。,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37mm+80mm,37mm+25mm,新格式统一规定为: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再加上天头37mm,发文机关标识到上页边为72mm,不再区分上行文和平行文、下行文公文机关标识的位置,作了统一。对于“文件”二字,按原来执行,继续保留。特殊情况除外。,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37mm+35mm,37mm+35mm,上行文,下行文,5.发文字号:与原来相同,再强调一下: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另外,我认为“字”也可不加。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6.签发人:不同之处在于: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原来未作要求。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原来要求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每行只排1个。,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主体公文的主体,是公文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印章和成文日期等要素。,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标题字体为2号小标宋体字,排列分行合理、美观、醒目。多行标题排列为梯形或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型。原来没作硬化要求,但工作中也是这样操作的。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用空格分开,不加顿号,换行时省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主送机关。没有变化。普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堂上、石山农场管委会。非普发: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等。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3.正文:按规范拟写、排版。经与州对接,统一两点,与之前有较大变化:(1)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括号用全角,之后不再空半个字符;“一、”“1.”之后的标点符号用全角。(2)“各乡(镇)”不管后面是否还接有其他名称,统一加全角括号。如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各乡(镇)乡(镇)长。,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省政府第177号令,文府办电2012116号,4.附件说明:与原来要求一致附件说明分别与正文下空一行,字体字号用3号仿宋体。“附件:”前空2个字,后接排附件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每行位置对齐,如“附件:1.”。有两个以上附件时,应注明顺序并分别标注于各附件首页的左上方。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是变化较大的内容之一,连在一起作讲解。刚才已经讲了,除了会议纪要之外,其他公文全部要求有发文机关署名,包括传真电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文府办电2012116号,加盖印章的公文 原来要求是: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我们来区别对比一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现在要求为:(1)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2)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党政机关公文格式,(3)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正常情况下:发文机关署名,位于正文的右下方(与正文或附件说明空一行),居右排,后空2个字。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发文,发文机关名称上下并排,等距撑开,长度相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我认为应以印章与正文的位置来确定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的位置。根据反复试验,县人民政府的文件,应距正文(或附件说明)4行标识成文日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公文应距正文(或附件说明)3行标识成文日期,比较规范。成文日期之上再标识发文机关署名。,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有几点体会:(1)成文日期右空4个字,发文机关署名在其上一行居中编排,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只有一个印章压成文日期,一般是最后一个;(3)以成文日期“月”的数字为居中加盖印章,印章下弧与“月”的数字相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原来空4行),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不加盖印章的公文,目前主要涉及传真电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正常情况下,特殊情况下,与加盖印章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只空1行;二是发文机关署名右空二字编排;三是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四是特殊情况下: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加盖签名章的公文如命令、令、议案等文种涉及这种情况,原公文格式对此未作要求,新格式的专门作了要求。今天主要针对涉及我们工作的“议案”来讲解。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后不用冒号),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空2行,左空2个字,职务居中排布,右空4个字,空1行,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6.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不再空1行)。如果表述中重复出现括号时,用中文六角括号套小括号。根据工作实践,请示、报告、函这3个文种必须标注附注,其他文种视情况而定,下行文也可用附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附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序号后不再加标点符号。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被批准的下级机关公文或被转发的上级、同级机关公文,不属于公文的附件,应在批转、转发“通知”之后另页排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附件之后才是版记,不能在前。,空1行,标题同正文一样要求,黑体字(包括数字),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因为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 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 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 附件顺序号,如:这个文件的附件应 标注:广政发(2012)100号附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版记部分1.分隔线原来办法对此未作要求。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即正文边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首末两条粗线,中间细线,最后一条与正文边框重合,2.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除了字号改为4号字外,要求与原来基本一致,用“抄报、抄送、印发”。印发日期之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都统一用“印发”,不再区别开来。不再标注:校对人和印发份数。再强调: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信函格式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发文机关标志下4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 mm(距版心52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 mm(比版心长14mm),居中排布。原来已作要求,但我们未按此规定来制作模板。,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题居中编排,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距二行,即空二行。第二条红色双线(下面的那一条)上一行如有文字,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首页不显示页码。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按照理解,广政函、广政办函暂时不用此格式;第2页以后接着编排页码;版记部分按正规排版,但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粗、细均不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空2行,首页不要页码,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纪要格式 纪要标志由“XXXXX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出席”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目前各级的几种纪要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两种纪要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刚才也讲了,现在文种是“纪要”,而不再是“会议纪要”。2.不再使用“参会人员”,统一为“出席”、“请假”或“列席”。3.“出席”二字(黑体字),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4.根据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1)县人民政府制作2种纪要文件模板即可满足工作需要:广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和广南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为便于今后档案查询,以“单位+职务+姓名”格式记录。(3)纪要按照正常公文的格式排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后统一一下:新的格式要求,阿拉伯数字的字体,经反复试验和对比,不再使用新罗马字体(Times New Roman),应使用“宋体”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上行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平行文、下行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函类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批复类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便签式公文:,调整后的公文模板:便签式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常务会议纪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专题会议纪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传真电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县政府办公室上行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县政府办公室下行文、平行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县政府办公室便签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政情通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调整后的公文模板:公文点评:,

    注意事项

    本文(党政机关公文标准格式(最新版)党政机关新格式.ppt)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