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

    • 资源ID:4140632       资源大小:1.73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 (V0.1)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 目 录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验收测试方法与条件.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1 测试条件.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2 测试路线选取原则.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3 测试方法.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 GSM 验收标准.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1 覆盖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2 质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3 泄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 WCDMA 验收标准.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1 覆盖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2 质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3 HSPA数据业务速率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4 泄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 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要求.32 6.1 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自检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2 施工单位现场自检驻波比及馈线长度测试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3 监理单位检查驻波比及馈线长度测试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4 监理单位现场拍照报告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5 监理单位施工工艺检查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6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文件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 1 范围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的验收指标和验收方法要求等内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3 开通前验收测试 开通前验收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针对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天线口功率、干放性能、信源直放站及信源基站性能等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验收指标要求。3.1 验收指标要求 3.1.1 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馈线头驻波比1.2;无源器件及天线波比1.4;故障定位和馈线长度测试驻波比1.2。3.1.2 天线口功率 在GSM900、GSM1800、WCDMA频段,天线口功率达到原设计要求;天线口发射功率15dBm/载波(电梯井等特殊场景的天线口最大发射功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测算,但必须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3.1.3 GSM 直放站性能 3131 工作频带 1)GSM900 直放站信号源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909 915MHz,下行:954 960MHz;2)DCS1800 直放站信号源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17451755 MHz,下行:18401850 MHz;3)为适应GSM900直放站信号源站点的特殊需要(如抑制移动信号或抑制干扰),要求宽带直放站信号源的带宽在26MHz范围内可调。3132 带内平坦度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峰值)。要求GSM直放站信号源的有效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2dB。3133 噪声电平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对于光纤直放站信号源,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20dBm。设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为PNR,从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的信号损耗为LP,则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PNR xdBm+LP。3134 互调干扰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35 带外杂散波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36 带外抑制度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测试直放站信号源对工作带宽外所获得的信号增益的抑制程度。3137 接收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38 输出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的最大输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39 增益 线性状态下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的实际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设计文件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需注意上下行链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链路增益差在5dBm之内。31310 收发信隔离度 室外无线直放站信号源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I大于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增益G+10dB。31311 输入端和输出端驻波比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4。31312 输出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下行输出光功率,在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上行输出光功率。要求输出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输出光功率值范围。31313 接收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围。31314 远程监控功能 对于远程监控功能的直放站信号源和干放,测试其远程监控功能的性能指标。要求远程监控功能符合联通直放站监控要求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并能够接入统一的网管。31315 施主天线处信号纯度测试 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GSM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场强相差至少10dB。3.1.4 WCDMA 直放站性能 3141 工作频带 WCDMA直放站信号源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1940 1955MHz,下行:2130 2145MHz。3142 带内平坦度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峰值)。要求WCDMA直放站信号源的有效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3 噪声电平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对于光纤直放站信号源,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08dBm。设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为PNR,从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的信号损耗为LP,则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PNR xdBm+LP。3144 互调干扰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5 带外杂散波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6 带外抑制度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测试直放站信号源对工作带宽外所获得的信号增益的抑制程度。3147 接收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48 输出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的最大输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49 增益 线性状态下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的实际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设计文件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需注意上下行链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链路增益差在5dBm之内。31410 收发信隔离度 室外无线直放站信号源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I大于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增益G+10dB。31411 输入端和输出端驻波比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4。31412 输出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下行输出光功率,在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上行输出光功率。要求输出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输出光功率值范围。31413 接收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围。31414 远程监控功能 对于远程监控功能的直放站信号源和干放,测试其远程监控功能的性能指标。要求远程监控功能符合联通直放站监控要求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并能够接入统一的网管。31415 施主天线处信号纯度测试 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WCDMA最强扇区导频RSCP与次强扇区导频RSCP相差至少10dB。3.1.5 GSM 干线放大器性能 3151 工作频带 同3131节。3152 带内平坦度测试 同3132节。3153 噪声电平 同3133节。3154 互调干扰 同3134节。3155 带外杂散波 同3135节。3156 带外抑制度 同3136节。3157 接收信号功率 同3137节。3158 输出信号功率 同3138节。3159 增益 同3139节。3.1.6 WCDMA 干线放大器性能 3161 工作频带 同3141节。3162 带内平坦度测试 同3142节。3163 噪声电平 同3143节。3164 互调干扰 同3144节。3165 带外杂散波 同3145节。3166 带外抑制度 同3146节。3167 接收信号功率 同3147节。3168 输出信号功率 同3148节。3169 增益 同3149节。3.1.7 GSM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现行行业标准。3.1.8 WCDMA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联通现行企业标准。3.2 验收测试方法 3.2.1 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测试方法 3211测试内容包括:各天线、无源器件、馈线、馈线头在GSM900、GSM1800、WCDMA频段的驻波比,各段馈线长度和故障定位。3212测试频率设置为WCDMA频段。3213测试前要求具备以下条件:1)测试前确认被测系统中主机已停止发射,被测馈线和天线不带电;2)测试前必须先进行校准仪器仪表;3)测试前估计馈线的长度;4)检查驻波测试仪的跳线是否完好;5)测试时接头不宜拧过紧;6)测试前断开处加负载;7)每一个测试点完成测试后须恢复原状,并确认质量良好;8)Site Master测试长度必须在仪器规定范围内。3214测试主要采用SiteMaster仪表进行,仪表参数设置如下:1)频率域测试方式,输入测量起始频率f1、终止频率f2;2)在DTF方式下AID菜单中正确设置被测馈线测试信号的相对传播速率(Relative Propagation Velocity);3)设置相应频段馈线的插入损耗;4)测试长度时,设置测量起始距离d1、最大距离d2。3215采用故障定位的方式对天馈系统的每一个节点进行驻波比测试,记录驻波比测试结果和馈线长度,并输出驻波比测试图。有关记录形式可参见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附件1。3.2.2 天线口发射功率测试方法 3221测试利用频谱仪对各天线口的发射功率进行测试,在天线口功率超出量程范围时可以经过衰减器衰减后再进行测量。测试过程中应观察频谱仪上显示的被测信号波形,用频谱仪的标记读出信号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为天线口功率。3222测试前应检查器件与器件之间接头是否牢固或者过紧。3223测试时频谱仪的参数设置要求如下:1)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2)扫频宽度(SPAN)52MHz 3)扫描时间(SWT)100ms;4)幅度刻度10dB/格;5)参考电平(REF)调到屏幕上信号幅度低于顶刻度5-10dB左右。3223 对于测试时信源尚不具备开通条件的室内分布系统,应通过模拟发射及模拟信号源功率接入室内分布系统,测试每个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以及室内模拟信号场强测试,以验证工程结果与设计目标是否符合。3.2.3 GSM 直放站测试方法 3.2.3.1现场测试需要的基本仪表 频谱仪(带扫频源)、信号发生器、环形器(或耦合器)、衰减器、site master(最好带功率计功能)。若测试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还需要光功率计。3.2.3.2现场测试的环境条件 温度:50C450C(室内型),-300C+550C(室外型)。湿度:85%(室内型),95%(室外型)气压:70106kPa。测量信号标准阻抗为 50 欧姆。标准输出负载是一个能承受被测设备输出功率的 50 欧姆非辐射性电阻负载。周围无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及机械振动。各仪表仪器必须在当年通过国家三级计量标准检测(附有计量检测证明),在使用前均经过严格校正。3.2.3.3 基本工作频带、带内平坦度现场测试方法 调节频谱分析仪为扫频输出状态,扫频信号输出端口(RF OUT)经衰减器A(衰减值应保证频谱仪经衰减后可以输出不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出饱和的信号Lin)连接到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口,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口经衰减器B(衰减值应保证大于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最大输出功率与频谱仪最大输入功率的差值)连接到频谱仪输入端口(RF IN),如图所示:首先调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宽带直放站信号源,则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带宽的上下截止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4和960MHz,中心频率为957MHz。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而且选频模块数目不少于2个,则分别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其中两个选频模块的中心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4和960MHz。然后调测频谱仪的扫频输出信号。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在频谱仪自环的方式下调测输出扫频信号)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观察测试结果。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957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扫频宽度(SPAN)、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输入衰减(ATT)调适当,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参考电平(REF)调到使屏幕上的信号幅度低于顶刻度5-10dB左右。对于宽带直放站信号源,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下降2dB的频点f1和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频带的上下截至频率;对于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最低频处输出信号波形下降1dB的上截至频率f1和最高频处输出信号形下降1dB的下截至频率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频带的上下截至频率。(应符合1.1的要求)同时观测有效工作频带内的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平坦度DA dB(峰峰值)。以上为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下行工作频带的测试,将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输出端口对调,并相应调节频谱仪的中心频率至913 MHz,则可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工作频带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记录测试数据,将被测直放站信号源的原有设置还原。3.2.3.4实际工作频带、带内平坦度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连接方式与3.2.1.3.4节一致,不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原有设置进行任何改变,依然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下降2dB的频点f1和f2,|f1-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状态下相应的2dB带宽。观测实际工作频带内的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平坦度DA dB(峰峰值),从而得到实际的工作频带的带内平坦度的值。根据相同的原理测试上行的实际工作频带、工作带宽和带内平坦度。3.2.3.5 带外抑制度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连接方式与3.2.3.3节一致。将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增益调到最大,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而且选频模块数目不少于2个,则分别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其中两个选频模块的中心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4和960MHz。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频谱仪的中心频率也调到f0,其他参数均调适当,从频谱仪上读出输出信号的带内信号电平Lo(dBm),然后在有效工作频带外100KHz、400KHz、600KHz、800KHz、1MHz、5MHz、频率点处读出相应的信号电平Lx。带外抑制度A=Lo Lx(dB)。根据相同原理测试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带外抑制度。测试完毕后,记录数据,将被测直放站信号源的原有设置还原。3.2.3.6 噪声电平现场测试方法 现场在线测试无法测试噪声系数,只能粗略测试经直放站信号源后的上下行信号的底噪声。以下分别对上下行噪声电平的测试方法做介绍。3.2.3.6.1 上行噪声电平现场测试方法 在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与施主天线之间加入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从上行方向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上行输出信号直通到衰减器一端,而与施主天线端是隔离的。从下行方向看,施主天线的接收信号直通到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而与衰减器一端是隔离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减器,则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接耦合器输入端,频谱仪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施主天线接耦合器的直通端)。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信号源上行中心频率913MHz,扫频宽度(SPAN)为30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调适当,输入衰减(ATT)尽量调小(最好不设衰减),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从频谱仪上观测上行信号的底噪声,读出工作频带内底噪声的最大值即上行噪声电平LN上(dBm)。(实际上行噪声电平=LN上+衰减总量)3.2.3.6.1 下行噪声电平现场测试方法 在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与覆盖天线之间加入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从下行方向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下行输出信号直通到衰减器一端,而与覆盖天线端是隔离的。从上行方向看,覆盖天线的接收信号直通到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而与衰减器一端是隔离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减器,则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接耦合器输入端,频谱仪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覆盖天线接耦合器的直通端)。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中心频率957MHz,扫频宽度(SPAN)为30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调适当,输入衰减(ATT)尽量调小(最好不设衰减),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从频谱仪上观测下行信号的底噪声,读出工作频带内底噪声的最大值即下行噪声电平LN下(dBm)。(实际下行噪声电平=LN下+衰减总量)。3.2.3.7 干扰产物现场测方法 现场在线测试很难准确测试直放站信号源实际产生的互调干扰产物,只能粗略观测互调干扰的严重程度。以下分别对上下行互调干扰产物的测试方法做介绍。3.2.3.7.1上行互调干扰产物 测试连接方式与3.2.1.3.6.1测试上行噪声电平相同。频谱仪的调节基本与上行噪声电平相同,只是输入衰减(ATT)应尽量调大,以减少频谱仪自身产生的干扰值。用两部手机同时拨打电话,在频谱仪上可以观测到连续闪动的上行信号波形,用锁定键把图形锁定,标记出其中两个上行信号的中心频率f1、f2,然后读出在2f1-f2和2f2-f1频点处的信号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为f1和f2产生的三阶互调干扰产物IM3(dBm)。(实际上行三阶互调干扰产物=IM3+衰减总量)。3.2.3.7.2下行互调干扰产物 测试连接方式与3.2.1.3.6.2测试下行噪声电平相同。频谱仪的调节基本与下行噪声电平相同,只是输入衰减(ATT)尽量调大,以减少频谱仪自身产生的干扰值。用两部手机同时拨打电话,在频谱仪上可以观测到连续闪动的下行信号波形,用锁定键把图形锁定,标记出其中两个下行信号的中心频率f1、f2,然后读出在2f1-f2和2f2-f1频点处的信号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为f1和f2产生的三阶互调干扰产物IM3(dBm)。(实际下行三阶互调干扰产物=IM3+衰减总量)。3.2.3.8 接收信号功率 接收信号功率可以用频谱仪或者功率计(带功率计功能的site master)进行测试,下面以频谱仪为例介绍下行接收信号功率的测试方法。把施主天线直接接到频谱仪的输入端口(RF IN),频谱仪应放在近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一端。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中心频率957MHz,扫频宽度(SPAN)为52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调适当。由于接收信号功率一般较弱,输入衰减(ATT)应尽量调小,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观测频谱仪上显示的信号波形,用频谱仪的标记读出信号波形的中心频率和信号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率f0和信号功率Lin下(dBm)。3.2.3.9 输出信号功率 输出信号功率也可以用频谱仪或者功率计(带功率计功能的site master s120)进行测试,下面以频谱仪为例介绍下行输出信号功率的测试方法。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出端接上衰减器(衰减值应保证大于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最大输出功率与频谱仪最大输入功率的差值)后再接到频谱仪的输入端口(RF IN),频谱仪应放在近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一端。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中心频率957MHz,扫频宽度(SPAN)为52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衰减(ATT)调适当。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参考功率(REF)调到使屏幕上的信号幅度低于顶刻度5-10dB左右。观测频谱仪上显示的信号波形,用频谱仪的标记读出信号波形的中心频率和信号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f0和信号功率Lout下(dBm)。3.2.3.10 增益 在线性状态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实际增益G=输出信号功率Lout-接收信号功率Lin。3.2.3.11 收发信隔离度 把频谱仪(综测仪)的RF OUT端口连接到覆盖天线端,RF IN端口连接到施主天线端,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调频谱仪(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中心频率为GSM工作频带内测试信道(非调制信道)的频率、带宽为200KHz、信号强度为20dBm的点频信号PT,通过RF OUT 端口馈入覆盖天线发射出去。用频谱仪观测从施主天线接收的从覆盖天线发射过来的信号PR,则隔离度I=PT-PR。3.2.3.12 输入端和输出端驻波比 用site master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3.2.4 WCDMA 直放站测试方法 参考3.2.3节。3.2.5 GSM 干线放大器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工作频段、带内平坦度、噪声电平、干扰与杂散、上下行增益、输入与输出功率等指标的测试,参考3.2.3节。3.2.6 WCDMA 干线放大器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工作频段、带内平坦度、噪声电平、干扰与杂散、上下行增益、输入与输出功率等指标的测试,参考3.2.3节。3.2.7 GSM 信源基站性能测试方法 按照现行行业标准。3.2.8 WCDMA 信源基站性能测试方法 按照联通现行企业标准。4 开通测试 开通测试是在开通调测阶段和工程优化阶段需要进行的测试。围绕测试结果,对于未能满足验收指标要求的项目,应进行调整优化并进行复测,循环跌代直至满足各项验收指标要求。开通测试指标包括天线场强、覆盖、切换、语音质量、对室外的泄漏等,对于WCDMA需要增加基本功能测试和数据业务测试。测试应选择定点CQT和移动步测两种方式进行。以下按照定点CQT和移动步测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参考测试方法和指标要求。GSM和WCDMA的最终测试结果应形成GSM网开通优化测试报告和WCDMA网开通优化测试报告,内容格式分别参见附件10和附件11。4.1 GSM900/1800 室内分布系统开通测试 4.1.1 天线场强测试 开通后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每一个天线馈线口功率进行测试,同时测试天线下方1米处手机接收电平值,详细记录输出功率,并连同离网测试的结果、验收测试的结果相对比,作为对该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4.1.2 室内覆盖质量测试 通过测试设备及分析软件,测试并分析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完成后室内覆盖的实际情况,从覆盖和质量两个方面描述建设后的效果。测试项目 覆盖测试 测试条件 采用话音业务进行室内步测。测试路线:遍历性测试:室内每层每根天线都要进行测试,验证天线工作是否正常。楼层测试:测试路径需沿着距离窗边 1 米处的路线和离天线最远处、拐弯处等可能信号弱的区域进行步测。(尽量选择靠近窗户、过道、走廊等室内覆盖边缘区域。)边缘场强测试与楼层测试不同,严禁以楼层测试代替边缘场强测试,或从楼层测试文件中提取边缘场强,边缘场强的测试必须在第一步测中单独测试;注意测试范围包括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每一层楼,每一部电梯。7 楼以下每层测;8 楼到 25 楼每隔三层测;25 楼以上每隔二层测;测试人员是否用测试工具沿测试路线,每隔 5 秒自动进行通话测试 120 秒;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是否锁定分布系统小区,拨号通话测试,每点通话约一分钟,记录测试点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信号强度 测试范围包括该建筑的地下部分每一层楼,不同结构的每层和相同结构的每层。(3)测试路线的选取原则 a)建筑物整个走廊 b)办公区域的中间 c)建筑物的窗边 1 米处 d)每一天线 c)每部楼梯 d)每部电梯 e)每个洗手间 f)要求到达建筑物四角、建筑物中间和地下层 测试方法 将室内建筑的平面图导入路测软件中;1 部终端位于室内天线强信号覆盖区域,接好另 1 部测试终端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数据线,打开测试终端,在搜索到小区后,两部测试终端相互拨打电话进行步测;用路测仪表按选择测试路线进行移动状态下测试,BCCH、CID、手机接收电平、通话质量、切换等数据。预期结果 利用路测软件,根据测试数据得到 BCCH、CID、手机接收电平、通话质量、切换等数据从而判断室内覆盖目标覆盖区域是否满足以下指标要求(按站点计算):信号强度:室内信号覆盖强度-85dBm,室外 10 米泄漏信号小于等于-90dBm 或低于室外主服务小区信号 10dB,电梯覆盖信号强度-90dBm,话音质量小于 3 信号质量:通话质量小于等于 3,比例大于等于 95%;测试过程中,如有掉话,记录下掉话次数,分析掉话原因和调整建议。用室内 GSM 路测工具对以上要求的测试范围进行连续拨打测试,测试误码率(RxQual)、信号强度(Rxlevel)和切换成功率,数据经合并后台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以微蜂窝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RxQual等级为 3 以下(不包含 3)的测试点的数量应占 95%以上;Rxlevel 在-80 dBm 超过 95%以上;切换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对于以直放站信号源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等级为 3 以下(不包含 3)的测试点的数量应占 90%以上;Rxlevel 在-80 dBm 超过 93%以上;切换成功率大于 92%以上。要求在通话过程中话音清晰无噪声,无断续,无串音,无单通等现象。备注 4.1.3 切换测试 通过测试设备及分析软件,测试并分析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完成后,室内外之间、电梯内外、地下停车厂内外的实际切换情况,通过必要的调整和整改减少切换掉话、提高切换成功率。测试项目 切换测试 测试内容 室内外切换 测试条件(1)室内小区和周围小区做好邻区关系。(2)记录切入、切出小区的 BCCH、CID、手机接收电平、通话质量、切换次数(3)记录通话过程中的切换掉话次数(次)、单通次数(次)、回声次数(次)、串话次数(次)、断续次数(次)测试方法(1)将室内建筑的平面图导入路测软件中;(2)在室内分布系统建筑物的每个出入口处,选择进入或离开建筑物的测试路线。(3)准备2部测试UE,其中一部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记录测试数据。(4)在选择的测试路线上,两部终端建立语音呼叫后进行测试。(5)在手机端用测试软件记录数据。(6)每个出入口往返5次以上。(7)统计软切换尝试次数和成功次数,得到切换成功率、掉话率。预期结果(1)显示整个路径的切换过程的地理分布图,切入、切出小区的切换情况;(2)通过记录切换成功次数和切换尝试次数得到切换的成功率、掉话率。(3)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将最终的测试结果形成G 网开通优化测试报告,具体见附件 10(4)填写站点切换记录表,详见附件 7(5)切换成功率,数据经合并后台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以微蜂窝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对于以直放站信号源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2%以上。备注 测试过程中,如有掉话,记录下掉话次数、分析掉话原因和调整建议。测试项目 切换测试 测试内容 电梯内外切换 测试条件 电梯内、电梯外小区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1)UE 和电脑正常连接;(2)测试线路:要涵盖所有可能涉及的电梯内外不同导频的切换的电梯内外;(3)开启路测工具,确保 UE 驻留在电梯内/电梯外小区;(4)建立语音通路并保持,然后沿着预定的测试路线走出/走入电梯,触发切换后,使 UE 保持通话状态,沿测试路线返回,再次触发切换;(5)如果有载频间的硬切换,需要往返切换 5 次以上;预期结果(1)无切换失败,记录切换点的具体位置信息,填写站点切换记录表,详见附件 10(2)切换成功率,数据经合并后台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以微蜂窝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对于以直放站信号源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2%以上。(3)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将最终的测试结果形成G 网开通优化测试报告,具体见附件 7 备注 测试过程中,如有掉话,记录下掉话次数、分析掉话原因和调整建议。测试项目 切换测试 测试内容 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 测试条件 室内、室外小区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1)UE 和电脑正常连接;(2)开启路测工具,确保 UE 驻留在室内/室外指定小区;(3)建立语音通路并保持,然后沿着预定的车库测试路线出入车库,触发切换后,使 UE 保持通话状态,沿测试路线返回,再次触发切换;(4)每个出入口往返 2 次以上。预期结果(1)无切换失败,记录切换点的具体位置信息,填写站点切换记录表,详见附件 7。(2)切换成功率,数据经合并后台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以微蜂窝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对于以直放站信号源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切换成功率大于 92%以上。(3)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将最终的测试结果形成G 网开通优化测试报告,具体见附件 10。备注 测试过程中,如有掉话,记录下掉话次数、分析掉话原因和调整建议。4.1.4 话音质量测试 通过语音 CQT 拨打测试并分析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完成后室内通话质量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整改优化提升话音质量。测试项目 话音质量测试 测试内容 话音质量 CQT 拨打测试 测试条件(1)要求对每个直放站或干放所带支路所覆盖区域进行拨打测试,以验证主观通话感受;(2)对于各测试点,主要测试公共场所,要求电梯、地下停车场、大堂、底层、顶层、室内外切换区域均要求测试,中间平层结构布线相同的每隔 5 层至少抽 1 层进行测试;测试方法(1)用 2 部手机分别位于不同的点或不同楼层互相进行话音拨打测试。(2)每次通话时长 30 秒,呼叫间隔 20 秒;如出现未接通或掉话,应间隔 20 秒进行下一次试呼;(3)测试期间测试人员静止不动,或慢速步行;(4)每个测试点拨打 2 个以上电话。(5)记录拨打次数、有问题次数(未接入次数,掉话次数,话音业务还需记录单通、回声、串话、断续、背景噪音次数,(6)用室内 GSM 路测工具进对以上要求的测试范围进行间隙拨打测试,时长 1 分钟,间歇 5 秒,自动拨打。测试掉话率和呼叫建立成功率。数据经合并后台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以微蜂窝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掉话率小于 1%和呼叫建立成功率95%。对于以直放站信号源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掉话率小于 2%和呼叫建立成功率92%。(备注以上的指标同时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或标书中的要求)预期结果(1)无呼叫失败、掉话、话音质量差等问题。(2)填写附件 8G 网 CQT 拔打测试记录 备注(1)如果出现掉话或话音质量问题,分析问题原因。4.1.5 信号室外泄漏测试 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泄漏需要结合室外网络环境确定,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室外泄漏的场景,应进行以下的信号室外泄漏测试。测试项目 信号室外泄漏测试 测试内容 测试室内分布系统信号对室外的泄漏情况 测试条件 室内、室外小区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1)连接 GSM 接收机、便携电脑及天线等设备;(2)测试路线:绕建筑物步测一圈,选取与室分场所相临的每条主干道的两侧分别进行。(3)使用测试软件,分别按照常规自由选频测试模式和锁频测试模式,进行室外道路的信号强度(Rxlevel)测试,记录测试数据;(4)使用分析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室外道路干扰情况分析;预期结果 室内分布系统泄漏到室外的GSM信号场强低于-90dBm,或者小于室外主服务小区信号场强10dB以上。备注 4.2 WCDMA 室内分布系统开通测试 WCDMA 室内分布系统的开通测试相对于 GSM 增加了基本功能测试和上下行测试,原则上应采取先外后内、先干扰测试再室内测试的顺序完成以下测试内容。4.2.1 天线场强测试 开通后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每一个天线馈线口功率进行测试,同时测试天线下方1米处导频RSCP和Ec/Io,对每一个天线进行CS64K(VP)的加载测试,验证天线工作是否正常。测试中应详细记录测试结果,并连同离网测试的结果、验收测试的结果相对比,作为对该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4.2.2 基本功能测试 通过定点测试,对 WCDMA 各项业务的基本功能进行验证。测试内容包括 AMR 12.2kbps测试、CS VP 测试、PS384kbps 测试、HSDPA 数据业务测试、HSUPA 数据业务测试。测试项目 基本功能 测试内容 AMR 12.2kbps 测试 测试条件(1)要求对每个小区(宏站做信源)或每个 RRU(BBU+RRU)所带支路下各选择一个点进行定点测试,以验证主设备工作情况;(2)小区负载:本小区下行采用 OCNS 方式加载 75%。(3)在不同的小区下选择 RSCP-85dBm、Ec/No-12dB 的点进行定点测试。(4)设置 CS12.2K 语音业务的 BLER 为 1%。测试方法(1)将室内建筑的平面图导入路测软件中;(2)接好测试用终端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数据线,打开测试终端,在搜索到小区后,测试终端发起语音呼叫,呼叫 PSTN;(3)每个测试点拨打 3 个以上电话,每个电话呼叫建立 15 秒,呼叫保持 30 秒以上。(4)用路测仪表在选择的地点进行定点测试,路测软件记录CPICH RSCP、CPICH Ec/Io、BLER、SIR 等数据。(5)基站侧记录 RTWP、基站功率负荷、基站发射功率、BLER、SIR等数据。预期结果(1)语音业务 BLER1%的测试采样点比例大于等于 95%。(2)无掉话、无通话质量问题。(3)通过记录数据,分析掉话原因是由于上行覆盖受限还是下行覆盖受限造成的。备注 测试项目 基本功能 测试内容 CS VP 测试 测试条件(1)要求对每个小区(宏站做信源)或每个 RRU(BBU+RRU)所带支路下各选择一个点进行定点测试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