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联通WCDMA网验收规范(总册).doc

    • 资源ID:4137303       资源大小:254.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联通WCDMA网验收规范(总册).doc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验收规范总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2009年2月目 次目 次I前 言II中国联通WCDMA网工程验收规范31 总则32 名词与术语43 工程验收组织和分工84 工程验收流程和内容84.1 工程验收流程84.2 工程验收内容95 设备验收96 工程初验97 工程试运行107.1 试运行要求107.2 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108 工程终验108.1 工程竣工技术文件108.2 工程验收要求和内容119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12前 言本规范是参照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900 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验收技术规范、中国联通数字移动通信(GSM)网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及验收标准和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等编制的。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WCDMA网工程验收流程和测试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为移动用户提供优良的业务体验。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设备验收、工程初验、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等内容。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及时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提交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地址:北京市金融街21号)。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提出并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本规范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中国联通WCDMA网工程验收规范1 总则1.1.1 本规范是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主设备(核心网和无线网)和基站配套设施的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交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2GHz WCDMA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扩建和改建工程参照执行。1.1.2 本规范负责WCDMA网主设备(核心网和无线网)和基站配套设施的验收测试,不涉及IP承载网、传输等验收测试内容,其测试验收指标见相应的测试规范。1.1.3 在本规范的编制中,核心网基于3GPP R5版本、无线接入网基于R6版本。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演进,将对本规范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增补。1.1.4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和签证。1.1.5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1.1.6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同时应取得中国联通的软硬件版本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1.7 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并提供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1.1.8 工程竣工验收应执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其验收项目的内容应按工程设计和本规范的规定办理。1.1.9 本规范主要依据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900 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验收技术规范、中国联通数字移动通信(GSM)网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及验收标准、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等技术文件编写的。1.1.10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SC Server设备技术规范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SC Server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GW设备技术规范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GW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HLR设备规范中国联通GPR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规范中国联通GPR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规范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布式基站设备规范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布式基站设备测试规范中国联通WCDMA OMC-R系统功能测试规范中国联通OSS-WCDMA网综合网管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间接口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功能中国联通OSS/WCDMA网综合网管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间接口测试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功能测试中国联通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室内分布系统测试规范中国联通WCDMA运营支撑系统接口规范 第一分册:省分BSS系统和MSC Server的话单采集接口2 名词与术语 AOCAdvice Of Charge计费通知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记帐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ARDAccess Restriction Data接入控制标识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AUC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BAICBarring of All Incoming Calls闭锁所有入呼叫BAOCBarring of All Outgoing Calls闭锁所有出呼叫BCCHBroad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ERBit Error Rate比特误码率BG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BICRoamBarring of Incoming Calls when Roaming Outside the Home PLMN Country当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闭锁所有入呼叫BOICBarring of Outgoing International Calls闭锁所有国际出呼叫BOICexHCBarring of Outgoing International Calls except those directed to the Home PLMN Country闭锁除归属PLMN国家外所有国际出呼叫BSBasic Service基本业务BSBilling System计费系统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SIC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基站识别码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基站子系统BSSAPBase St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Part基站系统应用部分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CAMELCustomis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移动网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PCAMEL Application PartCAMEL应用部分CCBSCompletion of calls to busy subscribers遇忙呼叫完成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DRCharging Data Record计费数据记录CFBCall Forwarding on Mobile Subscriber Busy遇移动用户忙呼叫前转CFNRcCall Forwarding on Mobile Subscriber Not Reachable遇移动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CFNRyCall Forwarding on No Reply遇无响应呼叫前转CFUCall Forwarding Unconditional无条件呼叫前转CG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CICCarrier Identity Code运营商标识CLIP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主叫线识别显示CLIR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主叫线识别限制CMNCall Mediation Node呼叫协调节点CNCore Network核心网CoLP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连接线识别显示CoLR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连接线识别限制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CSFCall Service Function呼叫业务功能CUGClosed User Group闭合用户群CWCall Waiting呼叫等待DCHDedicated Channel专用信道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 Code Point差分服务码点DTMFDual Tone Multfrequency双音多频EIREquipment Identifier Register设备识别寄存器FTAM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文件传送接入和管理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G-CDRGGSN generated - CDRGGSN-计费数据记录GCIGlobal Cell Identity全球小区识别码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网关MSC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SMGlobal System Mobil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NGPRS Support NodeGPRS支持节点GTGlobal Title全局名GTPGPRS Tunnel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GTP-U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用户面的GTP隧道协议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OLDCall Hold呼叫保持HONHandover Number切换号码HPLMNHome PLMN归属陆地移动通信网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TPHigh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高速信令转接点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SV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Identity and Software Version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和软件版本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业务提供者ISUPISDN User PartISDN用户部分LAILocation Area Identify位置区识别码LMSILoc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本地移动用户识别码LSTPLow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低级信令转接点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号码M-CDRMobility management generated - Charging Data Record移动性管理-计费数据记录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号MPTYMulti Party Service多方业务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MSC SVRMSC ServerMSC服务器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移动用户识别码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SDN Number移动用户ISDN号码MSRN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移动台漫游号NAEANorth American Equal Access Preferrsd Carrier ID北美平等接入运营商标识NSAPINetwork layer 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网络层业务访问点标志符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PAD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分组装配与拆卸PDN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基于蜂窝的PTT业务PSPacket Switched分组交换PSTN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P-TMSI Packet-TMSI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PUESBINEProvision of UE Specific Behaviour Information to Network Entities向网络实体提供UE特定行为信息PWPassword口令QoS Quality of Service 业务质量RA Routing Area路由区RACRouting Area Code路由区域码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远端拨入用户验证服务RAIRouting Area Identity路由区识别号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RNSRadio Network Subsystem无线网络子系统RSZIRegional Subscription Zone Identity区域性签约区域识别码SAIService Area Identity业务区域识别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DRSGSN (PDP context) generated - CDRSGSN(PDP上下文)-计费数据记录SCFService Control Fuction业务控制功能SCP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GSignalling Gateway信令网关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用户识别卡SIWFSShare Inter-work Function共享互通功能SMShort Message短消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业务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消息中心SPSignalling Point信令点SSSupplementary Service补充业务SSFService Switching Fuction业务交换功能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 业务交换点SSSSwitching Sub-System交换子系统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TIDTunnel Identifier隧道标识TLLITemporary Logical link Identity临时逻辑链路识别TMSC SERVERTrunck MSC Server汇接MSC Server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y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码TUPTelephone User Part电话用户部分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通用集成电路板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通用用户标识模块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VBSVoice Broadcast Service语音广播业务VGCSVoice Group Call Service语音组呼叫业务VLR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拜访位置寄存器VMSCVisit Mobile Switching Centre拜访移动交换中心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CDMA3 工程验收组织和分工(1)验收工作采取“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协调配合、责任到人”的方针。(2)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负责验收规范的制定,督促、检查、指导分公司的验收工作,验收工作由省分公司组织进行,各地市分公司具体实施。(3)工程验收前,各省分公司应组织相应工程的验收小组具体负责工程验收工作。(4)工程验收小组由建设单位组织运维部门、计划部门、技术部门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应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加,被验方主设备供应商具体执行测试工作,并负责提供测试仪表和工具。(5)验收小组应遵循验收原则,检查各项内容,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做出书面综合的评价与结论。4 工程验收流程和内容4.1 工程验收流程4.1.1 工程验收应执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4.1.2 工程验收的目的是验证所提供WCDMA的网络功能、性能指标和基站配套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4.1.3 是否符合规范要求。4.1.4 验收测试的内容应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验收测试的操作方法和手段依据中国联通的相应测试规范。4.1.5 验收测试步骤应按图4.1安装、移交和验收工作流程图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验收:在设备安装、系统调测完成后,主设备供应商提交单机/单站测试验收申请,对系统进行测试达到规定指标。验收结果将作为初验的一部分。2设备割接入网后,主设备供应商对移动网络进行联网测试和工程优化。主设备供应商经过检查测试达到规定指标后,可按双方确认的方式和标准进行初验。3初验:建设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初步验收。初验结果经双方签字后生效。4初验测试时,如果发现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应由主设备供应商负责及时处理,问题解决后再重新进行测试。5试运行:初验合格即可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主设备供应商需负责移动网络的优化调整,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在此期间由于设备自身的原因及安装调试原因出现的问题均必须由主设备供应商负责及时处理。6终验:在试运行期结束后,按双方确认的方式和标准进行终验,验收结果经双方签字确认生效。设备安装调测设备验收割接、优化初 验不合格 合格 移 交试运行不合格 合格 工程整改工程整改终验图4.1 安装、移交和验收工作流程图4.2 工程验收内容WCDMA网工程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设备质量、网络质量等方面的内容。验收内容主要涉及核心网、无线网、基站配套以及网管四大类。核心网的验收内容包括:核心网硬件、设备功能等方面。无线网的验收内容包括:RNC、NodeB等网元的安装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业务验证及网络性能,室内分布系统的安装和性能测试等方面。基站配套的验收主要包括电源、监控、防雷接地以及空调系统的验收。网管的验收内容包括无线网管、核心网管以及网管北向接口的验收测试。具体内容和指标见下列分册:第一分册 核心网工程验收规范,分为总册、硬件验收子分册和设备功能验收子分册;第二分册 无线网工程验收规范;第三分册 网管及北向接口验收规范。第四分册 基站配套设备验收规范5 设备验收设备验收之前应先进行随工验收,随工验收应对工程的隐蔽部分边施工边验收,之后不再对隐蔽工程进行复查。建设单位随工代表随工时应作好详细记录,随工记录应作为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在设备安装、系统调测完成后,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提交单机/单站设备测试验收申请,对设备安装进行验收,并对系统进行测试,验收结果将作为设备验收的结论。6 工程初验设备割接入网后,主设备供应商对移动网络进行联网测试和工程优化。经过检查测试达到规定指标后,由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提出初验申请,按照本验收规范进行初验。初验通过后,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应提交初验报告,初验报告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初验工作的组织情况;2、初验时间、范围、方法和主要过程;3、初验检查的质量指标(应附初验测试指标)与评定意见,对施工中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后的审查意见;4、对实际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投资和建设工期的检查意见(如与原批准的计划不符,应有总部或省分公司相关部门的批复);5、对工程技术档案与所有技术资料的检查意见;6、关于工程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及财务规定的检查意见;7、落实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8、对下一步安排试运营、编写竣工报告及竣工决算的意见。7 工程试运行7.1 试运行要求7.1.1 试运行应从初验通过后开始。7.1.2 试运行期间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应达到终验要求的话务统计及MR主要指标,方可进行工程终验。如果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应从次月开始重新进行。在试运行期间,如果障碍率总指标合格,但某月的指标不合格时,应追加一个月,直到合格为止。7.1.3 试运行期间,应接入用户或电路负载联网运行。7.2 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7.2.1 试运行观察主要从网管上获取,观察项目包括:系统的建立功能、系统的信号方式、系统的各种主要网络管理功能及设备性能稳定性、设备故障率等。7.2.2 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的主要来源,包括话务统计、告警分析、路测分析、投诉分析等。7.3 工程项目试运行结束15个工作日内,各级运行维护部门相关维护人员应完成本地区建设项目的试运行报告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试运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 工程概况;2) 初验情况,包括初验时间、范围、结论等;3) 设备配置情况,包括软硬件版本、各种板卡、端口类型等;4) 试运行期间设备(系统)工作情况,包括(1)设备硬件运行情况,如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有无各种故障,包括坏盘率、返修情况等;(2)设备软件运行情况,如有无bug、死机或其他异常情况等;(3)设备功能、网络运行指标情况,如设备功能是否满足现网实际运行需求,指标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联通公司指标体系等;(4)设备试运行期间是否存在影响业务的各种问题或故障征兆等;(5)试运行期间主要的告警等等;5) 对综合网管的支持情况,如是否支持cobra接口、北向接口,是否支持综合网管对性能、告警、配置等信息的查询、统计等。6) 对初验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7) 厂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情况,如对联通公司提出的需求和对出现问题的解决是否及时有效;8) 明确给出试运行结论:通过或不通过。试运行报告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提交给负责验收的项目主管部门作为终验的参考依据。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影响网内其它已运行系统的设备,试运行未通过的,不得进行终验。8 工程终验8.1 工程竣工技术文件8.1.1 工程验收前主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一式四份,其中一份在竣工验收签证后退还给施工单位。8.1.2 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工程说明;B、工程开工报告;C、交工(中间交工)验收通知书;D、交工(中间交工)验收证书;E、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F、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G、停(复)工通知;H、随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记录;I、工程设计变更单;J、工程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单;K、测试记录:网络优化记录及其(或主要区域的)覆盖图;L、竣工图纸:在原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编制,施工过程中如没有进行改变时,原施工图可作为竣工图纸;个别变动时,可在原施工图上改绘,改绘后的修改图纸可作为竣工图纸;当施工图有较大修改无法改绘时,应按实际竣工情况重新绘制竣工图。所有竣工图纸均应加盖竣工图章。M、交接书。8.1.3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内容齐全:应符合部颁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2.详实准确:测试数据要能真实反映设备性能、系统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对电气性能的影响。竣工图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3.清楚规范:资料书写应字迹清楚、版面整洁、规格一致,装订符合归档要求。8.2 工程验收要求和内容8.2.1 在工程试运行结束后,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应组织工程终验。8.2.2 在工程终验过程中,应主要检验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性能,并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1工程初步验收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情况。2工程试运行情况报告。3网管统计的网络质量情况。4验收小组确定的系统指标抽测项目。5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情况。8.2.3 工程终验应对工程质量和工程技术档案进行评价。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8.2.4 对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验收小组应对工程质量给予评定,并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颁发验收证书。9 说明考虑到本规范中某些测试项已在联通内场外场试验网或实验室测试过,且工程验收阶段模拟某些实验环境存在困难,由此针对网络验收必测指标做了规定,在各验收分册中部分验收指标表格的最后一列用“M”和“O”表示(“M”表示必测项,“O”表示可参考联通入网测试报告或者厂家相关测试报告)。10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如下写法: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 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 ; 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 ; 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联通WCDMA网验收规范(总册).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