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题精选.doc

    • 资源ID:4134543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题精选.doc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复习题精选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7)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8)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10)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8)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20)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2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3)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5)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26)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27)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28)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29)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30)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1)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32) ,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33)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3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曹操观沧海)2整体默写。(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 ,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 。 , 。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 , 。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 , 。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 , 。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鉴赏(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 ,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图。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示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加点词。(1)与友期行期: (2)去后乃至 乃: (3)相委而去 去: (4)下车引之 引: 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4. 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不逾矩 逾: (4)人不堪其忧 堪: 3. 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三)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 (2)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 (4)遂成枯落 枯落: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险躁则不能治性/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 D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解析:A.就;B.品行/走;C.时光/当时;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凭借、依据。)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4.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四)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止有剩骨止: (2)缀行甚远 缀: (3)屠大窘 窘: (4)一狼洞其中 洞: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 从屠户与狼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因往晓之晓: (2)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3)只使坠 只使: (4)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 2.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 B其人舍然大喜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尊君在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4. 杞人担忧什么?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一、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1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8)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20)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2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2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2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2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3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3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3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3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整体默写。(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鉴赏(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曲牌名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 题目 ,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深秋晚景 图。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示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表现了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首先,通过景物描写,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现象。其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使自然之理表现得既生动又形象。(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2.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二、文言文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加点词。(1)与友期行期:约定(2)去后乃至 乃:才(3)相委而去 去:离开(4)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3.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4. 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理由。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须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就显得有些得理不饶人了。(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3)不逾矩 逾:越过(4)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3. 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4.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那就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三)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明确,坚定(2)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增长才干(3)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4)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文中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险躁则不能治性/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 D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解析:A.就;B.品行/走;C.时光/当时;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凭借、依据。)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应该)屏除杂念和干扰,用宁静专一来修缮自身,用俭仆来修养品德。(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人最终会年老志衰。4.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立功与立德)两方面展开论述。中心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止有剩骨止:仅,只(2)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3)屠大窘 窘:处境困迫,为难(4)一狼洞其中 洞:挖洞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4. 从屠户与狼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启示?示例: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言之成理即可,从狼的角度作答亦可)(五)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2)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为何,为什么(3)只使坠 只使:纵使,即使(4)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2.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A不亦说乎 B其人舍然大喜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尊君在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4. 杞人担忧什么?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因为杞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嘲讽了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瞎担心的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4分)1(3分)下列画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昌冬奥会中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中国滑冰运动员武大靖锋芒毕露,以39.584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获得中国队首枚金牌。     B.在近期召开的两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就教育、饮用水安全、医疗、养老以及环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     C.狗年新春伊始,中国电影市场就收到了一份猝不及防的“大礼”,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54亿,观众热情骇人听闻。     D. “成都大庙会”依托武侯祠博物馆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推出了主题灯会、新春年画展、海棠迎春展等活动,令人目不窥园。2(3分)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宰割(zi)奠基(diàn)彷徨( fáng)燕然勒功(yàn)     B.秩序(chì)衰微(shui)慷慨(ki)锲而不舍(qì)     C.调羹(gng)殷红(yn)阖眼(hé)目不窥园(ku)     D.憎恶(zng) 蹒跚(mán)狭隘(yì)拈轻怕重(nin)3(3分)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意思是: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也反映出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这里孔子认为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在孔子眼中,修身和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为的人的心境,这只有君子才能做到。4(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注意事项

    本文(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题精选.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