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网络管理 思考题 参考课后答案.doc

    • 资源ID:4118095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管理 思考题 参考课后答案.doc

    第一章 导论1、什么是网络管理?简述它的重要性。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的提供服务。重要性:1、网络设备的复杂化是网络管理变得复杂; 2、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有效管理; 3、先进可靠的网络管理也是用户所要求的。2、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者以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3、网络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基础理论与技术?1) 网络性能分析理论2) 网络的可靠性理论3) 网络优化理论4) 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5)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6) 数据库技术7) 计算机仿真技术4、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与面向过程的分析技术相比有哪些主要区别?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的优点是什么?根本区别:面向过程技术是将处理问题的方案看成一个过程,然后把过程逐步分解更小的过程,直至小过程的复杂度易于处理为止;面向对象技术是将问题看成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定义有关对象的属性,可产生的或被施加的操作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语言学角度讲,面向过程技术是以动词为中心,而面向对象技术是以名词为中心。优点:更符合人们以名词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因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它特有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以及同质异构性在克服复杂性方面具有优势。5、网络管理的五个功能领域是什么?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6、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业务量控制、路由选择、网络自愈、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化网络管理第二章 OSI 系统管理模型1、基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框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将网络资源的状态和活动用数据加以定义后,远程监控系统中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成为一组简单的数据库的操作功能(即建立、提取、更新、删除功能)。网络管理系统NMS在远程,通过通信对本地的物理资源的逻辑表示(数据)进行访问,本地也存在一些对这些数据的应用。2、网络管理模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管理信息模型和管理信息通信协议。3、简述OSI系统管理体系结构中Manager和Agent的作用。管理系统通过Manager发出访问被管系统中的管理信息的操作(operation)请求,被管系统通过Agent接受这个请求,实现这个访问,并将应答(访问结果)反馈给Manager。同时,如果被管系统中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也可以通过Agent主动地向管理系统发出通报(notification),管理系统通过Manager接受。Manage发送给Agent的操作请求以及Agent发送给Manager的应答和通报都通过下层的OSI通信协议传递。5、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中定义了哪些公共管理信息服务(CMIS)?这些服务是怎样提供给Manager或Agent的?包含七种服务:M-EVENT-REPORTM-GETM-CANCEL-GETM-SETM-ACTIONM-CREATEM-DELETEM-GET,M-SET,M-ACTION,M-CREATE,M-DELETE,M-CANCEL-GET支持Manger的操作请求,而M-EVEENT-REPORT支持Agent发送通报。M-GET,M-CREATE,M-DELETE,M-CANCEL-GET是确认型服务,即要求对等实体返回确认或应答信息。M-EVENT-REPORT,M-SET,M-ACTION可以是确认型的,也可以是非确认型的,取决于操作和通报的类型。6、请描述CMIS服务的信息传递过程。CMIP所支持的服务是7种CMIS服务,CMIP提供CMIS服务原语供Manager和Agent调用,然后CMIP实体将服务原语转变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并按照确定的规则与远程的对等实体进行PDU的交换。详见图2.5。7、请简述被管对象与网络资源的关系。被管对象定义包括哪些方面?被管对象与网络资源的关系:利用管理信息模型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就是定义被管对象对被管资源进行抽象描述。根据对管理信息模型的要求,被管对象的定义应该有统一性、一致性和可重用性。统一性要求定义的被管对象要有全局唯一的意义和名称标识;一致性除了要求定义的风格一致外,还要求类似的特性已类似或相同的被管对象定义;可重用性要求定义的说明规范能够被重用。被管对象定义包括:可见的属性、可以运用的管理操作、控制CMIS过滤器适用性的匹配规则、应答管理操作时体现的行为、发出的通报、所包含的包、在被管对象类继承层次中的位置。8、什么是被管对象类?什么是被管对象实例?被管对象定义应以类为单位进行。一个被管对象类可对资源的多个类似特性或多个类似资源进行描述。因此被管对象定义严格说指被管对象类定义。被管对象类不对应具体实例,而实例是类的具体体现。每一类应有一标识符,每一实例有一名字。9、请说明被管对象类定义中“包”的概念和作用。条件包是属性、通报、操作和行为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在被管对象描述中或者出现,或者不出现,满足条件就出现,不满足条件就不出现。当远程系统要访问条件包中的特性时,首先要检查一下该被管对象是否满足包出现的条件,如果不满足就不会再去访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差错。必要包是指被管对象类定义中的必要元素被放在一个或多个包中,必要包中的元素一定出现在类的所有实例中。10、被管对象属性的允许值和要求值的作用是什么?允许值集合用来限定属性可能取的值。如果不说明允许值,属性所取得值在基本数据类型内没有限制。要求值集合用来说明要求属性支持的特定的值。如果没有要求值的说明,就不要求具体实例支持某个特定值。被管对象类中的任何实例必须支持所有的要求值,对允许值中的值则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但一定禁止允许值集合以外的值。这意味着,Manager预期属性被设置为它所要求的值得任何一种,而不希望读出允许值集合以外的值。11、管理信息模型中的被管对象遵守哪两条继承规则?允许多重继承,就是说一个被管对象类可以有多个超类;管理信息模型中的继承是严格的,即超类的所有属性、操作和通报都自动出现在它的子类中,没有被忽略的。12、名字绑定的作用是什么?名字绑定的作用是说明被管对象之间的包含关系,严格的说,名字绑定是对象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指出A类的对象包含B类的对象时利用的命名属性。13、在包含树中,被管对象A包含在被管对象B中,这是否意味着对象A的类是被管对象B的类的子类?不是。定义树型结构的包含关系,是为了使每个被管对象有唯一的名字。在实际中,如果一个资源被包含在多个系统中,就需要为这个资源实现多个被管对象的实例,并将他们包含在不同的被管对象(代表不同的系统)之中,也就是说,同一类的不同被管对象(实例)可以被直接包含在不同类的被管对象中。第三章 电信管理网1、以往的电信网管理方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新型管理体系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以往的电信网管理方法的主要问题:1) 网络资源与业务紧密结合,特定的资源提供特定的业务。使得网络管理环境结构复杂、浪费严重、成本昂贵。2) 网络管理系统(NMS)与NE之间为主从关系。NE一般只具有控制、胡椒处理以及信息传送的基本功能,NMS要对各个NE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向各个NE发出动作指令。这种主从关系在多方面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低下。3) 此外,组织机构方面的因素也对网络管理有很大影响。网络中会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特定时代的NMS,在此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的问题难以解决。新型管理体系结构的基本要求:1) 从技术方面来看,新的体系结构需要:数据在网络中有效的分散管理;打破物理网络的封闭结构。2) 从经济方面看,新的体系结构应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OAM&P环境的弹性;及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业务。3) 实现基本OMAM&P体系结构时,要满足一下条件:在NMS与智能NE间建立通信联系;业务管理尽可能与支持业务的资源向独立;智能NE内要安装功能应用软件,是标准的高层管理消息与厂商的实现相互接口。4) 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如下:确保多个管理应用对OAM&P数据的访问;从多个资源收集和维护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同步;NE数据与冗余备份基本地备份之间数据一致性的管理。2、制定TMN标准的目的是什么?TMN与电信网之间是什么关系?开发TMN标准的目的是:管理异构网络、业务和设备。TMN通过丰富的管理功能快越多厂商和多技术进行操作。它能够在多个NMS和OS之间互通,并且能够在相互独立的给管网络之间实现管理互通,因而互连的和跨网的业务可以得到端对端的管理。TMN预备管理的电信网之间的一般关系:TMN在概念上是一个单独的网络,他在不同的点上与电信网接口,进行管理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控制电信网的运营。TMN可以单独组网,也可以利用电信网来提供它所需要的通信。3、TMN的功能体系结构怎样构成?各个功能块的作用是什么?TMN功能结构体系建立在功能块上,5类功能块是:运营系统功能(OSF)、中介功能(MF)、网元功能(NEF)、工作站功能(WSF)以及Q适配器功能(QAF)。其中,NEF,WSF和QAF部分的属于TMN。(见书上79页图3.2)1) OSF是实现OS功能的模块。OS辅助进行NE、网络和业务的监测和控制。OSF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下层向上曾提供支持,使TMN整体上具有一个自底向上的服务体系结构。2) NEF配置了NEF的NE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与TMN的其他模块进行通信,使齐得到检测和控制,NEF提供电信功能和管理电信网所需要的支持功能。3) WSF提供操作员与TMN之间进行交互的功能,特别是提供及其可读信息(F接口形式)和操作员可读信息(G接口形式)之间的转换功能。4) MF 当两个功能块所支持的信息模型不同时需要MF进行中介,MF块主要对OSF和NSF(或QAF)之间传递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得七买组通信双方的要求。MF块的典型功能有:协议变换、消息变换、信号变换、地址映射变换、路由选择、集线、信息过滤、信息存储以及信息选择等。5) QAF的作用是连接那些具有类NEF和类OSF的实体,使TMN能够管理不具备Q接口的网络、业务和设备。4、按照功能的抽象程度,OSF通常被划分为哪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OSF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TMN建议中OSF分为元素OSF、网络OSF、业务(客户)OSF和商务OSF4层。元素OSF提供管理NE的功能,网络OSF提供网络级的管理,网络OSF一般建立在元素OSF的支持之上,但在较小的网络中也可以省略元素OSF这一层,由网络OSF直接与NEF和MF通信,业务OSF建立在网络OSF的基础之上,管理供应商提供给客户的业务。同时业务OSF了为客户提供管理接口。商务OSF面对整个企业的商务管理。5、TMN中有哪几类功能成分?它们与功能块之间是什么关系?TMN定义了六个功能成分:1) 管理应用功能(MAF)2) 管理信息库(MIB)3) 信息转换功能(ICF)4) 表示功能(PF)5) 人机适配(HMA)6) 消息通信功能(MCF)功能块与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功能块功能成分OSFMIB,OSF-MAF(A/M),HMAOSFsubMIB, OSF-MAF(A/M),ICF,HMAWSFPFNEFq3b)MIB, NEF-MAF(A)NEFqxb)MIB, NEF-MAF(A)MFMIB, NEF-MAF(A/M),ICF,HMAQAFq3c),d)MIB, QAF-MAF(A/M),ICFQAFq3d)MIB, QAF-MAF(A/M),ICF6、MAF在不同的功能块中的作用有何不同?为什么还要分Manager MAF和Agent MAF?MAF是实现TMN管理服务的功能成分。根据OSI系统管理模型的原理可知,既要有担当管理者角色的MAF,也要有担当代理者角色或者同时担当两种角色的MAF。1) 中介功能-管理应用功能:完成暂存、过滤、调节阙值、集中、安全、测试等功能,是MF中支持OSF应用功能的部分。2) 运营系统功能-管理应用功能:功能可大可小,例如,访问被管对象信息的管理者和代理者的实体,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对入局信息进行控制。3) 网元功能-管理应用功能:主要被包含在NEF的代理者角色实体中。4) Q适配器功能-管理应用功能:主要被包含在QAF的代理者和管理者角色实体。7、请解释TMN信息体系结构中Manager和Agent之间的“多对多”关系1) 一个Manager可以加入到与多个Agent的信息交换之中。2) 一个Agent可以加入到与多个Manager的信息交换之中。8、SMK的作用是什么?它一般包含哪些信息?共享的管理知识SMK为了实现TMN功能块之间的互通。SMK包含:支持的通信协议;支持的管理功能;支持的被管对象类;可用的被管对象实例;授权的能力;对象之间的包含关系。9、请解释LLA的概念,采用LLA有何好处?LLA是在层次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拓展的概念。采用LLA意味着将管理功能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之中。具体的LLA使用递归的方法将管理活动分解为一系列嵌套的功能域。10、TMN有哪些物理要素构成?各物理要素主要完成哪些功能?1) 运营系统(OS)是完成OSF的系统。2) 中介设备)(MD)是实现MF的设备。3) Q适配器(QA)是将具有非TMN兼容接口的NE或OS连接到具有Qx或Q3接口的设备上。4) 数据通信网(DCN)DCN实现OSI的13层的功能,是TMN中支持DCF的通信网。5) 网元(NE)NE由电信设备构成,支持设备完成NEF。6) 工作站(WS)WS是完成WSF的系统11、Qx 接口和Q3接口有何区别?分别被用于什么物理元素之间的连续?区别在于它们所传送的信息。Qx接口的特点在于MD和它所支持的NE之间共享的信息模型;Q3接口的特点在于OS和与它直接接口的TMN元素之间共享的信息模型。Qx接口被用于qx参考点,置于功能块NEF与MF,QAF与MF,MF与MF之间。Q3接口被用于q3参考点,置于功能块NEF与OSF,QAF与OSF,MF与OSF,OSF与OSF之间。12、在TMN中DCN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实现?DCN实现OSI的13层的功能,是TMN中支持DCF的通信网。DCN的连续性由中继功能提供。根据中继接入协议栈的层次分别被称为网桥(接入到数据链路层)、路由器(接入到网络层)和网关(接入到网络层以上)。第四章 SNMP网络管理1、SNMP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与CMIP相比有哪些特点?发展:1) 早期最重要的网络管理工具是互联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CMP)。ICMP提供了路由器与主机、主机与主机之间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ICMP最有用的是回声(echo)和回声应答(echo reply)消息对,另一个有用的消息对是时间戳(timestamp)和时间戳应答(timestamp reply)。2) 分组互联网络探索(PING)程序3) 1987年,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的发布,标志着TCP/IP网络有了专门的管理工具4) 三个最有影响的通用网络管理工具:高层实体管理系统(HEMS),SGMP的升级版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TCP/IP上的CMIP(CMOT)。5) 1988年,互联网络活动委员会(IAB)作出将SNMP作为近期解决方案,CMOT作为远期解决方案。6) SNMP最重要的进展是远程监控能力的开发(RMON)。1993年,发布了SNMP的第二个版本SNMPv2。1998年,SNMPv3提出了SNMP管理的统一体系结构,采用User-based安全模型和View-based访问控制模型提供SNMP网络管理的安全性。特点:SNMP最重要的特点是采用简单的管理信息模型和管理功能。他的管理信息由简单数据类型定义,因此存取简单,传递成本低,处理方便。2、简述SNMP系统模型以及SNMP体系结构由管理站、代理、管理信息库(MIB)和通信协议SNMP构成。网络管理协议体系结构:SNMP为应用层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一部分。它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来操作。在分立的管理站中,管理者进程对位于管理站中心的MIB的访问进行控制,并提供网络管理员接口。管理者进程通过SNMP完成网络管理。SNMP在UDP,IP及有关的特殊网络协议之上实现。3、什么是陷阱引导的轮询?SNMP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机制?所谓陷阱引导轮询就是:管理站已不太频繁的周期进行一次初始化。SNMP的基本体系结构是一个管理站、多个代理的集中体系结构。管理站采用轮询的方式访问各个代理中的管理信息。如果管理站下面的代理较多,代理中的管理信息也较多,则简单的轮询方式会使管理信息的监测周期过长,不能做到及时的管理。同时,周期性送上来的信息中会有很多是管理站不需要的,因而白白浪费了通用资源。因此,SNMP采取陷阱引导轮询技术对管理信息进行访问。4、代管代理的作用是什么?它需要什么样的协议体系结构?SNMP提出了代管的概念,并将其置于管理站和没有配备SNMP的被管设备之间,将这些设备接入SNMP管理系统。这样,可以使得小系统不必配备SNMP及其MIB也可以用SNMP来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扩大SNMP的应用面,降低网络管理的成本,提高灵活性。在代管模式下,代管一方面要配备SNMP Agent。与SNMP管理站通信,另一方面要配备一个或多个托管设备支持的协议,与托管设备通信。(图4.2)5、SNMP中的被管对象有哪些数据类型?SNMP只使用INTEGER、OCTET STRING、OBJECT IDENTIFIER和NULL4种ASN.1的Universal数据类型和IpAddress、Counter、Gauge、TimeTicks、Opaque 5种Application-wide数据类型。6、如何定义SNMP的被管对象类?SMI提供了一个被管对象类的MACRO(宏)OBJECT-TYPE MACRO。所谓MACRO,就是一些类似事物的集合。而OBJECT-TYPE MACRO九四被管对象类的集合,只要为他提供适当的参数类就是这个MACRO的实例。即,定义了这个MACRO后,只要为他提供适当的参数,就可以定义具体的被管对象类,从而使这一工作得到简化和规范。7、请描述SNMP中的MIB结构,MIB中哪些被管对象是能够实际访问的?SNMP中的所有的被管对象都被排列在一个树型结构之中,处于叶子位置上的对象是世界的被管对象,每个实际的被管对象表示的表示某些被管资源、活动或相关信息。树型结构本身定义一个将对象组织到逻辑上相关的集合之中的方法。MIB中的每个对象类型都被赋予一个对象标识符,以此来命名对象。另外,由于对象标识符的值是层次结构的,因此命名方法本身也能用于确认对象类型的结构。8、请说明SNMP的管理信息模型中怎样定义表格?为什么要利用表格组织被管对象?SMI提供SEQUENCE和SEQUENCE OF两个机制定义结构化数据类型的被管对象。利用这两个机制可以构造二位表格。通过调用OBJECT-TYPE MACRO,并注意给出的IndexPart的参数,二维表格也可规范的定义。由于SMI的基本思想是追求MIB的简单性和可扩充性。故MIB只存储简单的数据类型:标量和标量的二维矩阵。9、MIB-中包含哪些分组?各分组中存储哪些信息?1) system组:包含一些最常用的被管对象。2) interface组:包汉语系统中的借口有关的被管对象。3) at(address translation) 组:有一个表构成,表中的每一行完成系统中的一个物理接口地址向网络地址的映射。4) ip组:包含IP协议中的各种参数信息。5) icmp组:包含有关ICMP的所有有关的参数,这些参数就是接受和发送的各种ICMP消息的计数器。6) tcp组:包含于面向廉洁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有关的被管对象。7) udp组:包含与吴连接传输协议有关的被管对象。8) egp组:包含于EGP的实现和操作有关的被管对象。10、简述基于Community概念的SNMP安全机制Community是一个在代理中定义的本地的概念。代理为每组可选的认证、访问控制和代管特性建立一个Community,每个Community被赋予一个在代理内部唯一的Community名,该Community名要提供给Community内的所有的管理站,以便他们在get和set中应用。一个代理可以与多个管理站建立多个Community,同一个管理站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Community中。11、怎样在SNMP的MIB中标识纵列对象?两种技术:顺序访问技术和随机访问技术。顺序访问技术利用图书编目顺序实现,随机访问技术利用索引对象值实现。12、什么是被管对象的图书编目式排序?对象标识符是一个整数序列,如果把他们看作是书的章节编号,则对象标识符的前后顺序就有了确定的排列方法。13、为什么SNMP PDU中要包含request-id字段?使SNMP应用将得到的各个应答和发出的请求一一对应起来,同时也可以使SNMP实体能够处理由于传输服务的问题而产生的重复的PDU。 第五章SNMP模型的发展1、SNMPv2对SNMPv1有哪些主要改进?SNMPv2对SNMPv1的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1)、支持分布式管理;(2)、改进了管理信息结构:(3)增强了管理信息通信协议的能力。2、请描述SNMPv2的网络管理框架。SNMPv2提供了一个建立网络管理系统的框架,但网络管理应用,如故障管理、性能监测、计费等不包括在SNMPv2的范围内。实际上,SNMPv2提供的是稳拿网络管理的基础结构。SNMPv2在本质上是一个交换管理信息的协议,它的SMI定义了与网络管理有关的MIB的信息结构和数据类型。并提供一些通用的MIB,厂商和用户也可以定义自己专用的MIB。SNMPv2既支持高度集中化的网络管理模式,也支持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式。在分布式模式下,一些系统担任Manager和Agent 两种角色,这种系统被称为中间管理者。中间管理者以Agent身份从上级管理系统接收管理信息操作命令,如果这些命令所涉及的管理信息在本地中,则中间管理者便以Agent身份进行操作并进行应答;如果涉及的管理信息在中间管理者下属代理的MIB中,则中间管理者先以Manager的身份对下属代理发布操作命令,接受应答,然后以Agent身份向上级管理者应答。3、与SMIv1相比,SMIv2的OBJECT -TYPE MACRO有如何改进和扩充?对MACRO进行了改造,对数据类型进行了扩充。、请分别描述 GetNexRequest和GetBulkRequest两个PDU的功能。GetNexRequest的主要作用是使网络管理站去动态地发现一个视图的结构。也为查找不知其条目的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GetBulkReques的主要作用是尽量减少查询大量管理信息是所进行的协议交换次数。、请描述SNMPv提出的基于引擎和应用概念的SNMP体系结构SNMP实体由SNMP引擎和若干个应用组成。在一个管理域中,每个引擎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snmpEngineID。由于引擎和实体之间一一对应,因此snmpEngineID也能在管理域中唯一的标识实体。但在不同的管理域中,SNMP的实体可能会有相同的snmpEngineID。6、什么是Context? Context是SNMP实体能够访问的管理信息的一个集合。7、请描述SNMPv实体中的分发器、消息处理子系统、安全子系统、访问控制子系统的功能。分发器:向网络发送或从网络接受SNMP消息: 确定消息的版本,与相应的消息处理模型互通: 为应用提供抽象接口,向其传递PDU和接受其欲向其它实体发送的PDU。消息处理子系统:负责准备要发送的消息和从收到的消息中抽取数据。安全子系统:提供消息的认证和保密等安全服务访问控制子系统的功能:通过一个或多个访问模型提供确认被管对象的访问是否合法的服务。8、SNMPv中将应用分为哪几种类型?与传统的Manager和Agent有什么关系?SNMPv中将应用分为:检测和控制被管对象的command generator(命令产生者)对被管对象提供访问的commandresponder 命令应答者)发出异步消息的notification originator (通报产生者)处理异步消息的notificationreceiver (通报接受者)实体之间转发消息的proxy forwarder (代管转发者)选择一个或多个命令产生者和或通报产生者便构成了Manager,选择一个或多个命令应答者和或通报产生者便构成了Agent。、SNMPv提供了那些安全服务? SNMPv提供了以下四种安全服务: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 数据源认证(DataOrigin Authentication)数据保密(DataConfidentiality)消息时限(Message timeliness)10、什么是访问控制?SNMPv基于View的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访问控制是指对谁都可以访问本地MIB中的被管对象以及能够如何访问进行控制。1) 当命令应答者受到命令产生着包含对被管对象进行读或写操作请求的PDU时,要调用VACM的提供的服务;2) 当通报产生者要向通报接收者发送通报(需要读取某些通报类被管对象)时,也要调用VACM的服务对是否可以发送进行控制。11、什么是RMON?为什么要开发RMON?RMON是在NOC进行网络重要参数统计数据的检测技术,即远程网络监控。因为网络的性能是要由其不同时刻的统计特性来反映的,这是不便直接利用SNMP获得的数据,所以要发展RMON。12、目前RMON MIB中包含那些组?分成几部分?包含9个Ethernet RMON1组(statistics/ history/ alarm/ host/ hostTop N/ matrix/ filer/ capture/ event)1个tokenring RMON1扩充组(tokenRing) 10个面向高层RMON2组(rmonConformance/ probeConfig/ usrHistory/ alMartrix/ alHost/ nlMatrix/nlHost/ addressMap/ protocoDist/ protocolDir ) 13、RMON主要提供哪些功能?见表5.1014、RMON中的控制表和数据表的一般关系是什么? 答:控制表和数据表通过etherStatsTable合二为一,表中每个条目对应一个子网(接口)。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管理 思考题 参考课后答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