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4108208       资源大小:215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是旨在促进学前教育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由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对小学入学年龄有不同的规定,学前教育的起止年限也有所不同。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单选)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10岁以前。学前教育期开始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范围。1902年的壬寅制规定儿童从6岁起蒙受学前教育四年。1904年的癸卯学制则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从近代起,我国学前教育的终止年龄定于67岁。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06岁。另一种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6岁儿童的教育。在美国,08岁儿童的教育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仅指入学前1年的教育,而早期教育是指03岁儿童的教育。在英国,35岁则是基础阶段教育时期。前苏联,27岁为学前期。许多国家都将从初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归入学前教育的范围之中。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二是学前公共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在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单选)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具有如下特点:1. 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家庭是人一生中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久的社会场所。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对社会交往对象,也是第一任教师。2. 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 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 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学前公共教育: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托幼机构教育: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简答题)与学前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单选)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对儿童实行的是公有公育,儿童属于整个氏族,由氏族共同抚育。主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生活中展开,通过儿童自己的游戏和成人的口头传授及亲身示范来完成。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养育不需要在家庭之外进行,他们除注重对儿童生活的照顾和身体的养护之外,还比较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早期培养。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许多工人阶级的而孩子无人照管,一些热心于社会平等和改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社会团体等开始兴建了最早的托幼机构。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他的工厂区内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兴办学校,其中包括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幼儿学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简答题)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1. 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我国1996年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单选)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所制定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认证标准明确将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合作作为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2. 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在历史上,托幼机构的主要功能限于保育,主要收妥平穷家庭的子女。3. 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美国的幼儿教育协会指出,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应当是适宜于儿童的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发展适应性和文化适宜性。该协会还制定了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评价标准。4. 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A.有专门化的知识 B.有较长时间的职业训练C.有专门的、自律的职业道德 D.有自主权 E.有行业性组织 F.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 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学前教育是面向每个儿童的教育,是消除贫困,保障儿童学习与发展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建立了多项补偿教育方案,“早期开端”(head start)与“追随到底”(follow up );英国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的“确保开端”(sure start)。6. 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第一个阶段以医学模式为主,注重诊断和治疗。第二个阶段是以心理学模式为主,注重测试和分类。第三个阶段以社会学模式占主导,打破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方式,特殊儿童回归到普通教育机构中。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推动下,兴起了全纳式教育。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全纳式教育。英国全纳式教育专家托尼·布什教授指出,全纳式教育: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加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7. 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单选)语言和文化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的兴起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8. 走向多元化。宏规模式和具体教育的多元化。A.托幼机构类型的多元化 B.课程的多元化 C.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教育中不可能存在价值中立的问题。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因此,学期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必须满足社会和幼儿个体两者的需求,由此产生了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题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的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学前教育的价值:本体和个体的辩证统一,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当做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提出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人王,培养具有智慧、勇敢、节制美德的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支柱)提出“教育的惟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教育漫画)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维护者,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即“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法国卢梭(爱弥儿)自然本性,即培养“自然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杜威(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出“儿童为中心”)将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与个体本位的价值观相融合。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功能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职能: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单选)学前教育功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客观性 2.多样性 3.整合性 4.方向性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1.受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区分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2.作用的层次来分,可以区分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3.作用的方向上来分,可以区分出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4.作用的表现形式上来分,可以区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单选)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关键期:指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个体对于某种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阶段再来弥补时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弥补。(单选)23岁是个体口语学习的敏感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时期,56岁是幼儿掌握词汇能力最快的时期。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被称为工具功能。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功能的释放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意行为,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简答)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1. 首先,“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遭到人们的质疑。关键期或敏感期的存在,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后发展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 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效益学前教育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前效率仅指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学前教育效益可以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经济效益:指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个人精神效益:指学前教育给幼儿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与情感等带来的难以用直接的经济效益衡量的好处。学前阶段更应重视个人精神效益问题。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没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社会经济效益: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之后,引起的社会劳动性产生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简答)提高托幼机构教育效益:1. 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 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的质量/素质)。托幼机构教育教学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也是最直接而外在的表现形式。3. 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 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和不断开发是提高学前教育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5. 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的运行。“两权分离”即幼儿园所有权和幼儿园办园权的分离。第五节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因(简答)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教育必须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简答)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1. 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1989年11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1996年(正式颁布)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2. 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 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以法治教)4. 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活动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教育的基础途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与教育育幼儿的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求:A.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B.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教育引导幼儿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 B.教育参与儿童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不断引导幼儿的发展,实现新的发展可能性。第二章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第一节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众的角色功能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家庭教育起讫年龄,各国主张不尽相同。就大多数国家来说,把初生到16岁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简答)家庭教育的特点:1.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人的语言能力发展期是在1.5岁左右,45岁时形象知觉的敏感期,55.5岁时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时期。2.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3. 家庭教育的情感性4. 家庭教育的灵活性5. 家庭教育的渗透性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A.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孕妇注意摄取各种营养,能够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适宜的胎教,能够促进胎儿更好的发育。)B.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母乳为婴儿提供了最好的营养品,保证了儿童的健康生长。肌体的接触和轻微的运动,可以提高婴儿感官的灵敏度和动作的协调性。美国学者露丝·赖思“花一刻钟的时间用来摇动抚摩或轻拍婴儿,每天只要4次,将会极大地帮助他(她)发展协调运动以及学习的能力。”)2.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家庭是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A.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B.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学前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要重视性格养成教育。)C.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3. 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前教育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节,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美国怀特教授指出,孩子在2岁前的这段时期热别重要,因为“四种教育基础中的每一种语言发展、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在8个月至2岁这段时期处于关键的时期”,为儿童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A.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基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父母作为老师”计划(PAT)证明。B.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国外的托幼机构包括托儿所、日托中心和幼儿园。现代我国的托幼机构一般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托儿所是收托3岁前婴幼儿的集体教养机构。(单选)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的幼儿。学前班是接收56、7岁即入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农村多设于小学内,由小学校管理,是农村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托幼机构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有教养儿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有社会福利的任务。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性。(单选)托幼机构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点。2.群体性。(单选)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单位。3.计划性。4.专业性。托幼机构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幼教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二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托幼机构教育的职能: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外在的工具价值;二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的内在价值。托幼机构教育两大职能的内容:一是着眼长远目标;二是着眼近期目标社区:指一定地域内由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共同生活环境和相关关系的居民所形成的人口群体。社区教育: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的确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它是全员教育。即社区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教育,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它是全程教育。即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身教育。它是全方位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都充分发挥作用的教育。社区教育的特点:1.整体性2.区域性3.全面性4.平等性5.有效性(简答)社区学前教育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第二节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众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幼儿所处的环境分为四种不同的界域,微系统、中央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单选)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皮亚杰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结构理论,其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主题活动对环境的能动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皮亚杰对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成素、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及个性方面的发展。(单选、填空)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简答)家庭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1.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2.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为儿童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3.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首先,家长参与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其次,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单选)从活动形式上来分,大致有以下几种: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A.家长委员会。(最常见、最主要的方式)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一般由各年龄班的家长选出代表,也可以由老师推荐。它是家长和园所联系的桥梁,促进家园双向信息反馈。B.家长会。家长会有全园性的,也有班级性的,一般是先举行全园性的,再召开班级性的。全园性的家长会一般每学期12次。C.家长学校。这是系统地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从中提高教育幼儿的能力。D.咨询接待日。由托幼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或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解答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E.家长开放日。(是家园合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是托幼机构安排家长来园所参观或参加活动的一种方式。例如:联欢会、亲自活动等。F.家长接待日。2.教师的日常生活A.家庭访问。家访分为入园前家访和入园后家访。入园后家访均分为特殊家访和一般家访这是托幼机构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B.电话、网络联系。它是家园联系最灵活、最快捷的一种方法。C.随访。D.家庭联系册。这是教师利用书面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形式,幼儿人手一本。3.征集意见工作。(对象是托幼机构和教师)A.家长信箱。B.意见征询表。4.宣传工作。(单选)A.家园(所)之窗。贴在幼儿园班级门口。(单选)B.家园(所)专栏。放在主楼大厅。家庭与托邮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4.现阶段家庭、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问题。(简答)社区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1.区环境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2.社区资源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3.社区文化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社区文化是最重要的社区影响因素)。(简答)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内容:1.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2.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3.现阶段托幼机构与社区结合的问题。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1.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A.社区文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B.社区性格对家庭教育的影星。C.社区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星。2.社区家庭与合作的途径:A.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形成社区教育网络。B.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与家庭合作。C.以托幼机构为依托,推动社区与家庭的合作。3.社区与家庭合作的内容。A.通过家长学校,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B.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C.社区与家庭合作的主要问题。第三章 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第一节 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教师托幼机构是幼儿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教师作为托幼机构教育中的重要人物,担负着艰巨的责任。托幼机构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应当扮演多元化的角色。其他教育要素具备时影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是幼儿教师。(简答)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1.社会性 2.群体性.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教育幼儿的场所。3.群体性 4.计划性5.专业性(单选)幼儿园实施“保教结合”原则的前提是教师的保育意识。保教结合原则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原则特有的。(简答)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保育:侧重于幼儿的身体与生活的养护与照顾。保教并重:指保育与教育工作都要重视,不得重此轻彼。保教结合:指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即在保育工作中要注意教育因素,在教育因素中要注意保育因素,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指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抱同样的期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与进步,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应有的教育,这是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追求的理想。因人施教:指幼儿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合于他(她)的特点的方式方法,对他(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她)进步,促进他(她)发展。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幼儿园班级与幼儿教师的作用:在托幼机构教育中,幼儿园班级是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环境和场所。1.幼儿园的班级结构。A.人员结构。一般正常班级有3名教师。其中1名保育员,2名教学教师(1个为主班或代班,另一名叫配班)(单选)人员结构是影响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B.物质结构。(简答)2.幼儿教师的作用。幼儿园班级的活动是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幼儿园班级活动的运行特征直接反应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的质量,反应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质量。教师的行为,是决定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A.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B.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幼儿教师对所在班级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这五项任务中,第一项任务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角色蒙养院:到清朝末年,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内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章程,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并且出现了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 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1个时现有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的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见第六章 第四节)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儿童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反应,及时地采取当措施的能力。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家型教师:又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显概念: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隐概念: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念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微型教学:指以较少数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520分钟),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第四章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于策略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他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第一节 环境创设的原理不同心理学派的观点1. 行为主义的观点。华生。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认为“环境质量决定人的质量”。22. 成熟理论的观点。格赛尔。福禄贝尔。在成熟论者看来,儿童成长对环境的依赖,就像植物生长对阳光、水分和土壤的依赖一样。3. 认知理论的观点。皮亚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其中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包括:儿童的思维是有结构的A.图式B.?思维具有阶段性:A.02岁感觉运动阶段B.27岁前运算阶段 C.811岁具体运算阶段 D.12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研究影响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阐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的对立、统一过程。1979年,勃朗费勃朗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勃朗费勃朗的观点和方法启发人们以儿童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物理环境:即物理经验。事物的物理特征。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被处理改变结合到主体结构中去的过程叫作同化。(如孩子学会叫“爸爸”时,把所有男的都叫“爸爸”。即以自我为中心。顺应:内部图式通过改变以适应外部现实的过程。即不再把所有男的都叫“爸爸”时。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按照发生的环境可分为户内环境、户外环境。性质的场所:精神环境(心灵环境、物质环境)在幼儿园的物质条件具备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的环境因素是:人的因素(幼儿教师的观念决定性因素和幼儿园人际关系)和幼儿园文化。教育环境:主要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环境中的文化教育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构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格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层次结构:从环境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宏观环境)、整个活动室的环境(中观环境)、各活动角区的环境(微观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中环境;从性质上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是教育因子。作为一个系统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简答)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安全和卫生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适合性原则。小班环境要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挑战性原则。即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园现实发展水平。此外,要增加所提供内容材料的层次性。启发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平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去创设环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实施创造教育课程要求环境创设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效用性原则第二节 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户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园等。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可酌情减少。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每位幼儿至少有2平方米的空间,以保证他们的肌肉有足够的运动。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操场是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和做操的地方。(要足够大,至少不少于人均2平方米,要有30米长的跑道,宽度不少于4条跑道。地面要适当“软化”,以防止幼儿摔伤或擦伤。有条件的可以铺碎木屑或草坪,条件差的可以铺沙子。)第三节 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等。园舍得内部建筑设计:1.色彩的功能 2.光线的功能 3.声音的功能 4.通风的功能园舍内部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1.应用色彩的原则 2.采光的原则。尽可能采用自然光。光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光(太阳光),另一种是人工采光(灯光)。窗户的面积应该是地面的1/41/2之间。3.声音的控制4.通风的要求。通风对于室内人多的环境尤其重要,因此,必须采用适合幼儿的通风设备,建立合理的通风制度。幼儿的活动室应以自然通风的形式为主。幼儿的椅子摆成半圆形。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不同活动区的创设。至少应设立这样一些活动区:角色区、表演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操作区、建构区、运动区、沙水区、劳作区。还可以设立回顾区。角色区:通过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以及对和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行业的分析,角色区可设立娃娃家、商店或超市、餐馆、理发店、医院等。表演区的创设:表演可分为故事表演、歌表演、舞蹈表演、乐器演奏、时装表演、木偶表演等。语言区的创设:例如设立小喇叭广播台、广告台、语言故事操作材料、新闻发布活动、玩具介绍活动。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笑话故事、民间故事、游记故事等。科学区的创设:植物系列、动物系列、人体系列、空气系列、水系列、气象系列、声音系列、光系列、电系列、磁系列、力系列、数学系列。第五章 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师幼关系的性质:幼儿与教师是一种师幼关系而非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你我他”的平等民主的互为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形成的角色关系,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既区别于角色关系,又区别于人与物的关系的人际关系或人我关系。幼儿园里面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师幼关系。师幼关系式一种“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避免表扬一个,否定一个,用榜样的作用鼓励另一个,避免惩罚幼儿。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泰勒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课程研究确定为目标选定、内容选择和组织、结果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第二节 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师幼关系的历史演进:1.“主客关系”的认识2.“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幼儿处于主体地位。3.“双主体关系”的认识 4.“互主体关系”的认识。在活动中,主体关系表现为“我与你”(人我)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物我)的关系。教师与儿童之间具有互主体性。现代优质师幼关系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 互动性。一般情况下,人们用互动或相互作用和“交往”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和“双向性”。师幼关系的互动性应该体现相互性和双向性,但实践中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简答)通过对幼儿教育实践的考查,发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互动变成了单方面的倾斜,大致有几种表现:1.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2.教师“抛球者”(言说者),儿童“接球者”(倾听者)。在现实中,教师总是不断地向儿童“言说”,但却很少“倾听”儿童;儿童中被要求对教师的“倾听”,但却很少有机会、有权利向教师和同伴“言说”。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2. 民主性。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中,常常能够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作风。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权威主义的,教师权威、教材权威,缺乏民主和自由。3. 互主体性 4. 分享性5. 激励性师幼关系中的“激发”主要体现于教师与儿童之间不同观点、意见、见解的相遇、相映、碰撞。第三节 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简答)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1.师幼互动2.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 3.幼儿园不同的教育活动(简答)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的策略:1. 关爱幼儿。关爱幼儿师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关爱,就是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组、关怀和爱的情感。2. 与幼儿经常性的平淡交谈。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感兴趣的事情、话题与幼儿一起平等、真诚地交谈,这种形式的互动有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3. 参与幼儿的活动。教师能够以普通的活动参与者的心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去,有利于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4. 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教师应该设法与个别幼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并以个人关系影响与其他幼儿的关系。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第六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幼儿行为辅导第一节 班级的模式与功能幼儿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幼儿班级具有自己的生活特点:1.生活节律性。幼儿班级是幼儿在园的基本生活单位。幼儿班级是以一日生活为基础来进行安排的。2.保教渗透性。保教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教中有保、保中有教,这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是我国所特有的幼儿园教育原则)。3.活动多样性 4.内外互动性 5.班级的组织性托幼机构的编班形式:大致可以区别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以日本、前苏联、中国等一些国家和的确为代表的托幼机构,托儿所托收03岁的孩子,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即以3岁为界;另一种是以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托幼机构,采取的是日托中心或保育学校等机构招收5岁以前的孩子,幼儿园等招收5岁以后的孩子,即以5岁为界。在美国,各种日托中心、保育学校托收25岁的幼儿,幼儿园主要招收5岁到入学前的幼儿;在英国,保育学校招收25岁的孩子,幼儿学校招收57岁的孩子。托幼机构的编班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