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doc

    • 资源ID:4060571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doc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化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何彩霞    在学院的统一部署和组织下,历时近一年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已基本结束。在研修过程中,我们通过专家讲座,临堂观摩与研讨、专家与学员的对话、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碰撞等多种方式,围绕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本质、途径、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实现有效整合的切入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培训目标。现总结如下:一、研修的基本情况1  研修队伍的构成教师团队    研修实行“双导师制”。知名专家、中学特级教师黄儒兰老师担任专家导师;教育学院的何彩霞老师担任学科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研修班的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谢平老师担任技术辅导教师。学员情况    参加研修的化学学员共17人,除燕山、门头沟外,每个区县1人。其中初中教师4人,占学员总数的23.5,高中教师8人,占学员总数的47,教研员5人,占学员总数的29.5。有7人是市级骨干教师,占学员总数的41.2。从年龄看,60年代出生的教师10人,占学员总数的58.9,70年代出生的教师6人,占学员总数的35.2。    从学员面试及前期调查的情况看,这些不同年龄、任教不同年级的教师,在化学教育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研修中体现层次性和整体性,这是在研修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和认真对待的问题。培训师资    此次研修化学学科利用地缘优势,整合了北京市的优质培训资源,聘请了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和一线成绩卓著的教师。其中,有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的核心成员,实验教材主编和参编人员;有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的学科专家、教授(见表1)。            表1:研修中聘请的专家及其讲座姓名单位职称本次研修的讲座题目王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中学化学新课程李文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审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宣讲郑克强东城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从高考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曹居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吴国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从结构的角度谈无机化学教学吴凤英顺义教育考试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化学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的提升郑孙平 特级教师化学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提高严宣申北京大学教授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2研修的内容与形式    围绕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诸多方面,除总项目统一安排的通识培训外,化学学科设计了专题讲座、技术学习、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研究等研修活动(见表2)。这些不同模块的研修活动既有区别,更有相互联系,理论专题讲座与技术学习为教学观摩与教学实践打基础,教学实践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教学中,教学反思和自主研究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提升研究成果。表2:研修内容形式与课时模块研修内容形式课时专家报告理论学习    由总项目组统一安排,内容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教育心理学解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等。20专题讲座    从新课程与化学教育教学创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学生学习方式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以提升学员化学教育的理论修养48技术学习    依据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的需要,针对学员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应用培训。32教学观摩与研讨         分两种形式,一是问题研讨:通过调查及平时教学观察,对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讨,梳理成功经验,明确存在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二是在理论学习、问题研讨的基础上,深入课堂观摩研究课,然后进行交流研讨,探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有效切入点100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在专家导师的指导下,每一个学员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实施与教学录像录制,将所学习的有关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一些有形的研修成果,如优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在实践基础上再进行学习与反思,再进一步整理和深化研修成果,形成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   学员将研修融入平时教学工作之中,没有再计算具体的课时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研究      一方面是学员个人与小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形成专题网站设计开发研究论文;二是根据班级研究情况进行化学学科整合研修网站的建设20二、研修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一年的研修,学员纷纷表示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都有了重新的理解和定位,具体如下:1更新了教学理念,改变了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就是在课堂上运用一些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使实验现象更加鲜明,从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进行微观世界的模拟,到创设学习情境,以及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网上查找资料,制作演示文稿进行交流学习。不少教师不断地摸索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去,但总感到非常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通过研修,学员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全方位的,决不只是计算机技术的简单使用,“整合”的实质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想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必须转变理念。理念转变之后,才能内化成行动,通过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整合。    有的学员在总结时说:原来是为了教师的教而用信息技术;现在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去想怎么用信息技术。2提升了“整合”理论水平,激发了对“整合”的深层思考    针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诸多方面,在专家导师的引领下,通过专题讲座、理论学习与问题研讨等活动,学员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新理论,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新课程几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编写思想意图、设计思想、呈现形式、编排顺序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等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研修的过程,也是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的过程。如“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目前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作用?怎样寻求“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方式和最佳途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何就“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课堂进行教学评价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大家结合理论学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对整合深层问题的探讨,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室、实验室、网络教室、研究性学习教室)、进行学习资源的选取与整合,如何考虑整合教学的使用时机,切入的角度与学习的有效性调控、整合与化学实验的关系等等。    启发和引导学员在教学前期的计划阶段和教学实践研究中整体思考这些深层问题,既是对理论学习的深化,又为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3催化教学行为转变,发展了“整合”教学能力    在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化学研修班给学员营造了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不断提升认识的研修过程,目的是激发学员的研究意识,在行动中提升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能力。    在开班之初,我们给学员布置了一次调研工作,要求学员调查自己所在区县或学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状况。有了这次问卷调查,使学员宏观地了解了中学化学教师课堂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情况,更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后期教学实践研修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化学高级研班在专家导师的带领下,先后去东城、海淀、大兴、顺义、石景山、密云等区,深入课堂进行观摩研讨,并观看和研讨了多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录象课,大家就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使学员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使用的时机、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有更深的理解。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学员在学习研讨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共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自己的行动研究消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实施整合教学的水平,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具有典型性的有关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成果,具体有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专题学习网络课件、课堂录像、教学反思及研修论文,其主要成果统计见表3。表3:化学整合高级研修班学员成果统计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17篇;单元教学设计   3篇研究课录像20节课优秀教学课件10个,其中专题学习网络课件5个调研报告10篇典型教学案例10个研究论文19篇  4播出星星燎原火种,推进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在研修学习过程中,在专家导师的带领下,学员边学习、边观摩、边实践、边创新,不少学员在区县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专题讲座,或参与专题研讨,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2005年12月13日,化学高研班学员、海淀教研员任宝华老师在海淀区高二化学教师的教研活动中,作了一次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课整合”的专题讲座,这次讲座使一线化学教师初步明确了ppt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了解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课整合的理念。任宝华老师的教学设计工业合成氨在市基础教研中心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论文课堂使用幻灯片的有效教学策略在海淀区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005年8月,张红英老师在丰台区为高二化学教师作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材辅导,演示用动画模拟反应历程。2006年3月,她在丰台区为高二化学教师作糖类 油脂 蛋白质和合成材料的教材辅导,演示用大量的图片和录像将学生引入学习环境,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她的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5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5年11月,化学高级班学员、西城教研员王磊老师组织的西城区初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聘请化学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有大兴四中王辉老师、顺义李桥中学蔡峥老师、石景山西井中学王冬梅老师、怀柔三中崔银伶老师来西城讲学。四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研修收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与自己的实践有机结合,为西城区的老师们进行了教学理论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的现身说法,现场播放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课例片段,展示他们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流程,交流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意图、呈现方式,使用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教学自我评价反思的数据分析等。此外,王辉、王冬梅、蔺海霞等老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还获得了国家和市区级奖项,王冬梅、蔡峥老师的教学设计被选为优秀教学案例,将会编入北京21世纪化学教材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有4老师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录像片段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电子期刊上发表。    总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平台,化学高研班的成员作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正逐渐发展成为新课改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推动者和引领者。三、研修中积累的主要经验   从培训效果和学员反映来看,化学高级研修班有如下经验和特色:1  始终贯穿“研修用”一体化的研修方式注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所谓“研修用”一体化,是指在专家导师引领下,以课题的应用研究和成果创新为核心,以学员学习、实践、相互交流与研讨等多样方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整个研修过程,紧密结合当前课改,针对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不但重视理论的研读,更要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的尝试,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专家的引领,可以促进学员加深对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和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理解,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有学员之间的交流碰撞,可以促进学员更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促进学员的成长和专业发展。2突出研修的核心目标提高“整合”教学研究水平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高级研修班的核心目标是:深化对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实质的理解,探索整合的有效途径与切入点。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因此,研修的重点是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    开班之初的调查,外请专家的讲座、技术学习、以及教学观摩与研讨,都紧紧围绕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给学员多方面的教育与启发,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员提高化学学科素养,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学习许多化学工具软件的应用,研究如何更好、更恰当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实际教学中去,提升整合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3把握教学观摩与实践的关键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    在整个研修的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穿插安排了多次外出听课、评课活动,有观摩他人的优秀课,也有本班学员自己展示的研究课。每次听课之后,黄儒兰导师都进行现场点评,她的点评其实是在引导学员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1)是否用新理念的思想指导了这节课;(2)是否是新的教学模式;(3)是否“吃透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4)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恰当。这种评价方法给学员的启示是:评课要先从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宏观评价,然后再进入教学细节的微观评价。宏观评价是一线教师评课的弱项,在评价一节课时,一线教师往往容易一下就进入教学细节的微观评价,而忽略对一节课的整体宏观评价。这样评课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结果使做课、评课和听课的教师,难以找准真正需要研讨的问题,对课的认识难以产生碰撞、共鸣,对教学的改进难以达成共识。学员在理解了从哪些方面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之后,对一些课堂上的“热烈”、“生动”的场面有了自己的思考:课堂上学生越活跃、争论越激烈,越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吗?学生的参与是以参与的人数次数为标准还是以参与的有效性为标准?这些反问集中在一点,就是对一堂课的观察与分析,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从中把握课堂教学的真谛。4注重引导学员进行教学反思与经验梳理有效促进专业发展    在研修过程中,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及时引导学员梳理成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改变了以往“一言堂”或“讲授为主”的教师培训模式,这次研修设计的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研究等研修活动,为学员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员间的互相启发。    二是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培训氛围,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启发学员各抒己见。如在进行教学观摩时,在专家的引导下,学员便开始有针对性的观察:授课者是怎样开始教学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一种方式或换一个角度行不行?。课后学员试着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他的课为什么这样设计?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去上这堂课?课堂教学分析的科学性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实践与体验,学员能够较为准确地观察与分析一堂课的优点、特色与不足,这不仅提高了听课质量,而且可以帮助授课者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和课堂教学的优化等。    三是引导学员审视与提升自己的经验,帮助学员形成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敏感性,发展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在研修的攻坚阶段,学员对自己的研修成果感到可喜、有点满足的时候,学科指导教师何彩霞作了主题发言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深入下去,通过梳理整个研修经历的过程,提出了需要不断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正是通过这样的梳理和追问,促使学员把已有的成果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整合的深层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意识的提高。在研修的后期,也是要把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提炼的过程,由于有深厚的理论、实践的学习研究过程,此时进行提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专家导师黄先生就化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帮助和引导学员提炼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形成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固化下来。    研训工作已基本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到还有一些需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值得关注或改进的问题,如(1)学员水平参差不齐。这次参加研修的学员存在着年龄和素质的差距,这给研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2)学员研与用的矛盾问题。学员的研修成果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与推广有些脱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学员是来不同区县的骨干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繁重无暇顾及其他事;(2)有的学员是初中化学教师或高三化学教师,他们及其所在学校面临着考试的压力;(3)学员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有限等。    还记得在开班典礼上,李方院长曾鼓励大家说:“你们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黄埔一期,要成为各区的星星之火。”一年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全体研修班的老师和学员,我们感到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沿着我们的研修之路不断探索下去。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化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2006年6月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