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论孔子表扬批评观及其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doc

    • 资源ID:4060328       资源大小:16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论孔子表扬批评观及其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doc

    目 录摘要1引言1一、孔子的表扬批评观2(一)表扬观21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的表扬原则22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弟子的体现43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弟子的主要方式6(二)孔子的批评观101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批评弟子的原则102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弟子的体现123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弟子的主要方式13二、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14(一)教材价值观念的明确化特点14(二)教材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特点15(三)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与情感体验的可行性特点15(四)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点15(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的特点15(六)倡导自主预习的主动性特点16(七)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特点16(八)遵循循序渐进的启发性特点16(九)注重人格精神的潜在力量的特点16(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特点17(十一)古今热点分析的探究式特点17(十二)团队合作精神的广泛化特点17(十三)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的特点17(十四)教育、学习、评价三者缺一不可的特点17(十五)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关系的现实性特点18三、孔子表扬批评观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18(一)注重身教胜于言教,促进身教与言教的有机结合18(二)表扬批评有理有据,健全中学生心理素质18(三)在表扬与批评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18(四)表扬与批评要以仁爱角度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9(五)表扬批评要结合古今热点,培养人文素养19(六)批评与表扬综合运用,效果更佳201批评与表扬要切中肯繁,把握准度202表扬与批评要得当有效,把握及时213兼顾好当众、个别的表扬批评方式214变化批评表扬的态度,不伤害师生情感215表扬批评形式多样、点面结合22(七)恰当表扬与批评,有效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22(八)在表扬与批评中蕴育师生情,实现精神力量的促进作用23(九)实现表扬与批评的最终目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23结束语23参考文献:24致谢24作者简介25声 明25论孔子表扬批评观及其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并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观,提出了一系列表扬批评弟子的原则,又注重表扬批评的内容,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扬批评方式,形成了全面性、系统性、务实性的表扬批评观,不仅是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有效教育方法和手段,而且是孔子教育思想形成的着力点和助推器。孔子的表扬批评观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已形成特点的现代中学政治教学如何表扬批评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关键词 孔子表扬批评观;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启示 Confucius praised criticism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characteristics to the modern politics teaching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stract:Confucius wa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s good at using the praise and criticism,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inciples, praise and criticism to the content, praise criticism adopted many effective ways of criticism and praise formed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pragmatic, not only criticized the praise is fast, the good people of talent education methods and effective, and is the focal point of Confucius education thought form and boosters. Confucius praised criticism concept in Chinese histor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has modern politics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praise the criticism also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Key words:Confucius praised criticism;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litics teaching;enlightenment引言孔子,他桃李满天下,正所谓“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取得如此辉煌教育成绩的原因之一是与他创立并善于运用表扬批评观分不开的,由此,学者们对孔子的表扬批评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但并没有与现代中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本人针对这点不足,力图借鉴和继承相关成果,系统的阐述孔子的表扬批评观和全面的总结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分析得出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具有务实性的启示,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孔子的表扬批评观(一)表扬观表扬是为了扬长,鼓励弟子的自信心,激励学习的兴趣,促进弟子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以仁爱为出发,成功地通过恰如其分的表扬,行之有效地促进了弟子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司马迁概括的“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史记·儒林列传)的教育目的,也创造了“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的辉煌局面。孔子的表扬观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就算是在现代中学政治教学日益完善的今天,其启迪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1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的表扬原则第一、表扬的基础仁者爱人之所以认为孔子表扬的基础是“仁者爱人”的原因之一,是孔子将仁者爱人具体细化为“爱人”是仁的出发点。孔子在樊迟问仁时,毫不犹豫地回答“爱人”(论语·颜渊)。后来孟子概括为“仁者爱人”,是符合孔子原意的。从孔子“爱人”的内容、特点“孔子爱人完全是从社会现实的需求与可能出发,含有深厚的实事求是、理性的内容”1154,“孔子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由己推人” 1 156上看,孔子发挥了尧舜时代遗留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将其发扬光大,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原因之二,是孔子将仁者爱人具体细化为“道德和有道德的人、泛指乐观而高尚情操的人、泛指真理”等1153。原因之三是孔子将仁者爱人进一步具体化为: “克已复礼”(论语·颜渊)、“忠恕”。“克己”强调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抑制;“复礼”重在强调符合礼仪、典范、规范。克己是仁的基石,礼是仁的形式。“忠”,就是将“爱人”细化为具体的行动,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就是将“爱人”细化为观念上的换位思考并付之实际行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简言之,孔子的忠恕思想是要人们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做到将心比心,由己推人,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孔子的这些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的做法,是孔子表扬弟子的首要原则。因此,他才发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的慨叹,并在教育过程中严于律己的践行这一原则。 第二、表扬的前提各因其才“各因其才”一词源于“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河南程氏遗书第19卷),主要指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孔子表扬弟子也遵循了这个原则,并且是表扬的前提条件。因为在实践教学中他一方面要充分把握弟子的“其才”,这包括国别不同、年龄差距、语言复杂、智力水平不一、性格各异、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进程不同、特长不同、潜力差异等。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根据“其才”不同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另一方面,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做到因才而异。总结起来,孔子在表扬过程中的因才而异包括:一是因智力水平不同,分为“上智”、“中人”、“下愚” (论语·阳货、论语·雍也);二是因性格各异,分为“狂”者、“中行”、“狷”者 (论语·子路);三是因血气方刚的不一,分为“未定”、“方刚”、“既衰” (论语·季氏);四是因学习进程不同,分为“入门”、“升堂”、“入室” (论语·里仁);五是因学习志趣不同,分为“从政”、“从教”、“退隐”;六是因弟子特长不同,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论语·先进);七是因发展潜能不同,分为“共学”、“适道”、“与立”、“与权” (子罕)。此后,不同时代的教育者在不同程度上对表扬观中的各因其才原则进行充实与深化,进一步完善孔子的表扬观。第三、表扬的形式誉有所试孔子表扬弟子的前提是严格遵循“如有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的原则,当弟子朝着积极向上的目标发展时,就给予肯定的赞扬,以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孔子的“试”具体指聊天、观察、实地调查的多重涵义。在聊天方面,他始终坚持“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的表扬理念;在观察方面,他总结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的表扬手段;在聊天与观察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时,他概括出了了“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的表扬经验;在实地调查方面,他通过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对颜回已经做到“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的看法,并由衷地发出“自不如颜”的感慨。这种誉有所试原则,对于促进弟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第四、表扬的关键执中而行孔子把表扬观付之实践的关键是践行“执中而行”的原则。孔子所执行的“中”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方法论“中庸”。在论语中,孔子只提到一次中庸,即“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但事实上,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中庸思想。朱熹对此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四书集注·论语)换言之,中庸就是事取其中,即强调统一、和谐。孔子的“中”世中正、中和,孔子的“庸”是用也、常也,因此中庸是“用中为常道也”,也就是执中而行的中。行就是执行、践行。所以说孔子在表扬观的关键就是执行中庸的方法论,做到无过无不及,他也曾极力反对“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的过火行为。由此可见,他主张做到无过无不及,就是要求表扬必须适度,坚持不偏不倚。从表扬的角度看,孔子的“不偏不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一视同仁,二是无私无隐。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能做到不偏亲偏爱,是执中而行最好的例证。第五、表扬的结果创作辉煌孔子在遵循上面四个表扬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的辉煌局面,对发展好现代中学政治教学具有现实性的意义。2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弟子的体现依据罗佐才先生的统计,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表扬弟子共三十七次,其中表扬颜回十一次, 表扬子路五次, 表扬子贡四次, 表扬子夏、南容各三次, 表扬冉求、闵子骞各两次, 表扬公冶长、子贱、樊迟、冉伯牛、仲弓、宰我、子游各一次2149。概括起来,孔子表扬弟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增强弟子的进取心,达到学而不厌的教学目的孔子坚持“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的教学理念, 同时,孔子还树立了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的典范颜回,期望能增强弟子的进取心,最终达到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学习境界,形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的学习信念。第二、提升弟子好学不倦的劲儿头,达到乐学不止的精神境界孔子在教育弟子时经常强调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学而)的重要性,认为颜回为好学的楷模, 在学习的劲儿头上颜回已经达到了乐学的境界,要求弟子向颜回学习。与此同时,孔子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形成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的乐学境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导引弟子抵达好学乐学的彼岸,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特别重视借助表扬来提升弟子好学不倦的劲儿头,达到乐学不止的精神境界。第三、要求弟子在学习上要做到“质疑问难,刨根问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体现哲学上批判与继承的学习态度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弟子“质疑问难,刨根问底”、能提出好问题的学习能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孔子会十分赞赏的。据论语·八佾中记载, 弟子林放向孔子问及礼的本质这一问题, 孔子一听林放提出这么好的问题非常高兴,孔子赞叹道:“大哉问!”孔子认为弟子能提出好问题,才说明对待其传授的知识有认真的思考过,没有变成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书呆子;只有“质疑问难,刨根问底”,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对待知识没有被动的接受,充分体现其批判与继承的学习态度。第四、执行“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的学习理念“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表扬子路能够做到有所闻就有所行,如果不能行就唯恐有所闻也的真实写照。实质上,这是孔子对知、行与学、用关系的阐发,并由此要求弟子做到知必行、学必用。第五、提出言行统一的具体要求,丰富弟子的涵养言行的有机结合是广义上学习的具体要求,所以孔子对弟子言行的要求很高,对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弟子大加赞赏,以期其他弟子能够向其学习,并注意做到慎言慎行,使弟子的言行符合特定的环境、符合自己的身份,丰富自己的涵养,提升人格魅力。第六、学会举一反三,达到闻一知十的学习境界培养弟子的学习能力是孔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要求上弟子要做到举一反三,如果做不到,就暂时不对其施教了,直到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止。他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譬如,“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事实上,孔子是在赞扬颜回能够做到闻一知十,同时指出自己与弟子都应该向颜回学习,以达到“学会举一反三,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第七、学习上达到致用,实现其教化的真正目的在学习上,孔子不仅要求弟子能够做到好学乐学,而且要求弟子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其教化的的真正目的。3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弟子的主要方式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使孔子意识到:点滴的进步需要鼓励,突出的特长需要激励。为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对弟子采取行之有效的表扬方式:第一、当面式表扬“当面表扬”就是在现场面对面对弟子的正确言行的做法加以肯定、鼓励与激励的一种方式。这是孔子对弟子进行表扬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表扬弟子三十七次中运用当面表扬方式接近一半。总结起来,孔子当面表扬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对弟子的正确言行,予以面对面的肯定。譬如,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曰:“他简单得恰到好处。”仲弓道:“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孔子针对仲弓这番话马上予以充分肯定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二是借弟子提问之机, 予以面对面的鼓励。譬如,有一次,子贡问道:“我是怎样一个人?”孔子回答说:“你好比是一件器皿。”曰:“什么器皿?”曰:“宗庙里盛粮食的瑚琏。”(论语·公冶长)三是妙用师生比对, 予以面对面的激励。譬如,有一次,孔子就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可以说,孔子将这一表扬方式运用得十分的恰当好处。孔子的当面表扬方式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极易促进弟子扬其长、彰其善,在其教学生涯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第二、背后式表扬“背后表扬”就是在被表扬的弟子不在场时,当着其他人的面儿对其进行的公开的肯定和赞美。总结起来,孔子采取的背后表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称赞弟子为尚德君子。譬如,弟子南宫适问孔子道:“为什么羿那么擅长射箭,奡那么擅长水战,都没有得到好死。而禹与稷亲自种田,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做出直接的回答。等到南宫适出去后,孔子大加称赞道:“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二是赞赏弟子懂礼。譬如,当季氏要去只能是天子与诸候才能去祭祀的泰山时,孔子问当时在季氏之下做事的冉有:“你不能予以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就引用林放问礼之本论语·八佾这件事与冉有不能阻止季氏的行为作对比,并叹息道:“呜呼!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我的弟子林放吗?”(论语·八佾)孔子在此通过季氏违礼祭祀泰山予以挞伐和高足冉有不能阻止进行批评,突出弟子林放懂礼这件事儿,并予以背后赞赏。三是赞叹弟子好学。譬如,鲁哀公问孔子曰:“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答曰:“有一个叫颜回的弟子好学,还能做到不拿别人出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今天则没有了,没有听说有好学的弟子了。”(论语·雍也)。还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道:“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这种背后表扬的方式,既可以防止当面表扬易使弟子骄傲自满、虚荣等弊端,又可以充分彰显是经过充分的思考后回答的,更具有可信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表扬方式。第三、树模立标式表扬“树模立标”是孔子在弟子中通过表扬树立好的榜样,并进而引导其他弟子向其学习,择善而从的一种表扬方式。总结起来,孔子采取的树立榜样可划分为一下两点:一是树立不同类型的典范,加以表彰,让其他弟子在不同方面进行学习,达到综合型人才的目的。譬如,孔子就曾罗列了孔门四科名单“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实际上,孔门四科十子名单就是孔子树立给其他弟子学习的榜样,他期望通过这些榜样,促使其他弟子“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均朝着自己既定教育方向前行。二是多次表扬一人,不断激励实现自我价值。无论是在颜回生前还是死后, 孔子均常常对德行出众、好学乐学、才智出众、安贫乐道、用行舍藏、视予犹父的颜回大加褒扬。这些表扬竟然占了论语一书中孔子表扬弟子三十七次中的十一次。这些表扬既是颜回的肯定、激励颜回再接再厉,又是向其他弟子树立颜回的榜样,让其他弟子怀有一种敬慕之情、效仿之意、行动之举。这种善于在学生中间树模立标的表扬方式,使弟子可望又可及,能时时摹仿,及时探究,处处留心,事事学习,值得借鉴。第四、借问式表扬“借问表扬”就是通过提问这一环节而对弟子的正确言行进行赞赏与鼓励的一种方式。总结起来,孔子采用的借问表扬可划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孔子向某一弟子发问,而对其他弟子进行表扬。譬如,孔子问子贡:“子贡与颜回谁更突出”。子贡答道:“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孔子及时予以肯定:“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这段记载中包括了对子贡观察能力的检测、对子贡自知之明的赞赏、对子贡闻一知二的肯定、对颜回平时表现的评定、对颜回闻一知十的褒扬、对孔子自身的评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二是借助谁发问而对谁进行相应表扬的激励方式。孔子常常会依据弟子的发问内容判断其个人学习情况,决定是否与其谈论诗,并以此作为表扬与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譬如,论语中记载子贡问:“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三是借外人的问题,通过举荐其弟子的言行进行作答,实质上是对其弟子的肯定。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论语·雍也),孔子借助季康子的发问直接做答,同时指出子路、子贡与冉求的从政所长,进行举荐表扬;一次是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论语·公冶长),孔子借助孟武伯发问,婉约的回答出子路、冉求与公西华可以从政,又不正面回答这三个弟子究竟仁还是不仁,指出“不知其仁也”。孔子的借问表扬不仅充分彰显了孔子的教育精神、教育意识、教育机智、教育艺术,而且对促进弟子朝着其特定的教育目标迈进具有重要的探究践价值。第五、评价式表扬“评价表扬”就是针对弟子的言行而进行的开门见山和直截了当的积极评定与判定。这种评价表扬在论语中常以“子谓某弟子”与“子曰”的形式予以记载。总结起来,这种表扬方式主要有以下典型案例:一是单纯进行评价表扬。譬如,孔子曾用比喻修辞手法,直截了当地评判高足冉雍道:“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其作为牺牲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论语·雍也)即冉雍虽出身贫寒,但依然可以在从政上展现自我的价值。二是不仅评价表扬,而且促成弟子与女儿或侄女的婚姻。譬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就有记载,孔子对弟子公冶长评价道:“他虽然曾被关进过监狱,但那不是因为他的罪过。可以把女儿嫁给你。” 于是公冶长成为了孔子的女婿。这种评价表扬的方式是通过廖廖数语点出了弟子的优点,激励其扬己之长,又对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积极评价与判定,激励积极向上的发展。第六、嬉戏式表扬“嬉戏表扬”就是先通过与弟子开玩笑戏弄人,诱使弟子辩解,进而对弟子的言行予以肯定,且明确声明前面是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嬉戏表扬最典型的案例是:有一次,孔子同弟子游历教学,来到山东武城境内,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立即微笑道:“杀鸡焉用宰牛刀?”意思是说治理普通百姓,用得着教之以道吗?子游非常急切地辩解道:“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为官者学习了道,就会产生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道,应付容易听从指挥。”意思是说教育对象具有平等性。孔子看到子游急切的样子及其铿锵有力的回答,便向随从游历的弟子们郑重声明子游的这番话是对的,刚才他的那番话是与子游开玩的。这段记载中包含了游历教学、师的玩笑、生辩解、师肯定的声明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弟子的师生情,体现了孔子对表扬的深刻理解,活化了孔子的表扬艺术,展现了孔子表扬的灵活性,对于随行弟子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七、褒贬结合式表扬“褒贬结合”就是将表扬与批评有机统一起来、联系起来,综合运用的一种方式。主要刻划分为一下两种:一是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再批评。譬如,当孔子感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孔子对自己的表扬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虚荣的表情,孔子看在眼里又加以适当矫正说: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二是先抑后扬。即先批评后表扬。譬如,孔子对子路弹曲不正,指出:“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批评导致了其他弟子不尊敬、瞧不起子路,孔子发现这种情况后马上予以矫正,指出:“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特别强调子路已经由初级的“入门”阶段进入了中级的 “升堂”阶段,只是还没有进入高级的“入室”阶段。这种扬抑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的教学思想,模范遵循了孔子主张的执中而行原则,展现了孔子的教学艺术,为保证弟子朝着特定的教育目标迈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特别指出的是,孔子还就弟子如何面对批评与表扬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他说:“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提示弟子听表扬自己的话最可贵的是能够在高兴之余进行分析。因为,假如一个人只是不加分析而盲目地高兴,对这种人以无计可施了。(二)孔子的批评观批评是对事儿或人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并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孔子教学过程成功地运用了批评这一评价方式,通过对弟子言行的适度否定评判,有力地促进了弟子的积极向上的发展,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现代的中学政治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批评弟子的原则第一、批评的基础掌握事实、客观公正、有所针对批评学生的是为了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在论语·公冶长中曾记载,孔子发现弟子宰予白天睡觉,非常气愤地指责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析也;于予与何诛?”并通过这件事总结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我想教师一切批评活动的基础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做到客观公正、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学生也会心服口服,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批评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批评的矛头是对事不对人大家都知道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处在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的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与尊重,在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也非常地脆弱,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就是论语·颜渊中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譬如,在论语·颜渊中孔子特别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从被批评者的角度出发,使批评更有成效。孔子曾经写的易·象记载:“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这是君子对他人之恶的事儿加以攻击或批评,并不针对犯错误的人。基于此,这是让学生接受批评、理解教师最基本、形成正确意识的前提。第三、批评的关键心态平和、感情真挚、执行有度、既往不咎白居易曾经说过:“平易近人,人必归之。”教师只有用平和的心态、真挚的感情、执行有度、既往不咎,才能易于被学生接受。孔子在批评弟子时也遵循了这个原则,对弟子的过错以平和的心态、真挚的感情去面对,并且在追究错误时也宽大处理,对过去的错误也不再追究、责怪或惩罚,而重在看其发展度。用他的话说是:“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意思是弟子愿意自洁并追求上进,应该激励其自洁,不应该抓住其过错不放。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曾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瑕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诱之,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也就是说,孔子把曾经冒犯过自己的子路收为弟子。可见,心态平和、感情真挚、执行有度、既往不咎,是孔子批评弟子的重要原则之一。第四、批评的形式因人而异的教化教师要想批评学生,达到使学生产生正确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如:学生的年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因子路勇敢,故让他不要轻进;因冉有廉让,故要鼓励他进取。孔子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孔子体现了对于弟子因人而异加以教化的原则。第五、批评的结果全面发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批评,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避免误入歧途的可能性,为自身的发展减少了一些弯路,可以说是扬长避短,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保证。2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弟子的体现依据罗佐才先生对论语相关记载的统计,整部论语中孔子共批评弟子二十八次,其中批评子路十三次,批评冉求四次,批评子贡三次,批评宰我两次,批评樊迟、孺悲各一次,批评未指名道姓四次2144,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批评弟子的前提自己做到接受批评并不贰过,才要求学生做到 当孔子听到有人给他指出了错误,他会十分高兴的,并做到“不贰过”。因为孔子一直认为人生中最的幸事儿莫过于有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错,并做到不再犯。譬如,有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说懂礼,可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就对孔门弟子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偏袒,难道孔子还会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因为吴与鲁是同姓国家,于是叫她做吴孟子。鲁君如果懂礼,谁不懂礼呢?” (论语·述而)巫马期转述了陈司败的话,孔子兴奋地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一旦有什么过错,别人就能够给指出来,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可以做到尽量少犯错误。因此,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虚心接受批评,才会日臻完善自己”的方针,并以颜回能够做到“不贰过”(论语·雍也)的事例进行教育,希望其他弟子也能做到。 第二、批评弟子的原则同类人犯相同的错误,应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的确,为官者会犯为官之错,躬耕者会有躬耕之误。通过观察其所犯的错误,就知其仁还是不仁了。可以说领域不同,犯的错误也会不同,我们首先要做到区分得开错误的类型,然后依据导致不同类型错误的原因,做到批评有理有据、分析到位、指出改正有方,使学生容易接受,尽量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实践中“不贰过”。第三、批评弟子的目的过则勿惮改,过则自讼孔子认为世人皆有过,应该正视自己错误,并不怕去改正。否则,“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论语·卫灵公),即有过而不改正,那才真成了过错。孔子要求自己的弟子要做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龚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为此,孔子要求弟子对批评指责之语不要表面顺从之(这是消极对待的表现),而是要真正改正之(这是面对错误的积极表现)。孔子教育弟子说如果只知表面的而不加分析,只知顺从而不加改正,那么他对其也无能为力了。正是受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其高足子夏才会指出:“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过则自讼是孔子的过错更改境界,类似于现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最高境界。孔子曾经指出:“已矣夫,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这句话是孔子为了说明某人自称自己能够做到自讼,至于某人是谁现在以无从考究了,但是从这句话就可看出自讼是孔子的过错更改境界。3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批评弟子的主要方式第一、直截了当式批评孔子针对弟子的所犯的错误,经常采用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一针见血,直中要害,以促使弟子及时改正错误。譬如,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宰。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害了别人的孩子。”子路为自己辩解道:“那里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为学呢?”听到子路无礼地争辩,孔子采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办法,转而强调说:“所以我最讨厌无理争辩的人。”(论语·先进) 这种批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指弟子的缺点过错,容易让弟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过错是什么,便于改正。可问题是,有时直截了当的批评很难让人接受,容易造成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最终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在运用中要注意是否恰当。第二、旁敲侧击式批评孔子使用这种批评方式时,一般先是对弟子提出的问题作简单的回答,等到提问弟子外出后,再在背后进行批评议论。譬如,有一次,樊迟向孔子学稼、学圃,孔子的回答是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等到樊迟出去后,孔子才评价樊迟曰:“小人哉,樊须也!”并进而道出其中缘由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褪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这种批评方式是在透彻了解弟子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可谓一举多得。第三、反语式批评反语式批评最典型的写照是: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在众多的弟子当中选出最合适的准随行人选,孔子认准是坦率、勇敢、忠诚的子路。子路认为这是老师的最高的褒奖,于是“闻之过喜”了。大家都知道子路的缺点是鲁莽,不善于动脑子,听到夸奖就飘飘然,于是孔子乘机批评说:“子路崇尚勇猛的精神超过了我,这是不足效法的。”孔子采取的这种批评于表扬之中的批评方法,是先从总的方面子以肯定的评价,创造对方可以接受批评怠见的心理氛困,然后进行批评,这时的批评恰当好处,这时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第四、启发诱导式批评孔子的启发诱导式的批评方法在子路曾哲冉有公酉华侍坐一章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孔子先以“言志”为题,对在场的四位弟子说:“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了解自己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任用你们,你们将要干些什么呢?“这是孔子对弟子平日的牢骚示为不满的表现,但他并没有严肃地训斥人,而是在委婉的批评之后,要四人就政治报负问题作出回答,启发诱导之中透露出对学生的关心与期望,使谈话有了轻松和谐的气氛。第五、设立情景式批评孔子经常采用巧设某种情境使弟子有所表现,然后批评教育之的方式。譬如,有一次,孔子赞扬:“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子路也与?不伎不求,何用不减?”,子路听后非常高兴,并流露出自满情绪。孔子敲打他说:“是道也,何足以减?”即仅仅是这个样子,又怎么能好起来呢?(论语·子罕)这种批评方式往往对直爽的人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孔子批评因人而宜,可见一斑。二、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一)教材价值观念的明确化特点在现代的政治教材中,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总会在前言的黑体字部分明确地标出学习本册书的意义,这就让学生在观念明了在学习中培养哪些价值观、为什么培养、怎么培养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达到了在价值观上教育的目的。(二)教材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特点现代中学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肩负着完成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任务。德育与智育统一,即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知识是思想的载体,思想附于知识之中。现代中学政治课的本质属性是德育,即思想性,可以说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也是智育与德育统一的过程,只有两者统一在一起,才能真正完成政治教学。(三)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与情感体验的可行性特点进入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扩大,中学生就会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道德规范,这时就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解决学生的行为道德问题,学生通过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再通过亲身体验,使道德情操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与智力支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个体的情感和意志,日益完善自己的道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四)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点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更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还要学会做人、学会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会学习,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发挥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同时也为拓展了学生发展空间无限的性。(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的特点一年一度的中考或高考成绩揭晓的一刹那,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因为考试结果的不理想随之带来了不少心理问题,不管它属于哪一层面的问题,在政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培养应对挫折的品质,也是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我们要在讲解知识点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勇敢、不怕困难、自立自强、坚强意志等心理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实现地政治教学和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六)倡导自主预习的主动性特点可以说倡导自主预习是好的一堂政治课的良好开端。我想所谓的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在指导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论孔子表扬批评观及其对现代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