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学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4057817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

    修水二中“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课堂。2012年9月,我县以项目管理方式推出修水县中小学“30+15”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意见,拉开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研究,决定借鉴外地“先学后教”有效教学经验,在全校深化构建“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并决定于2013年秋开始在四至八年级实施“30+15”高效课堂改革,而一至三年级则注重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科目:小学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初中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为有效推进“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保障措施1领导保障:成立修水二中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保障,加强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研究的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管理、督导、总结等工作,确保我校全面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工作落到实处。 (1)修水二中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领导小组:组 长:梁秋生副组长:梁学华、莫建新、谢良生、梁新民、晏平成 员:梁学春、王诗云、查吉安、桂促波、吴秋晖、陈忠东及其他班子成员(2)修水二中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业务指导小组:组 长:莫建新副组长:王诗云、桂促波、王小年、郭长彬成 员:各教研组长、副组长及学科带头人2进程保障“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进程第一周:开展课改宣传、培训活动并召开领导小组会和班主任会;部分班级带头组建班级学习小组;第二周:四至八年级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开展课改交流研讨活动并召开业务指导小组碰头会;第三周:四至八年级部分班级实施“30+15高效课堂”教学,教研组长、副组长及学科带头人开展“30+15高效课堂”展示课。 第四周:主管教学领导开展“30+15高效课堂”展示课,召开第一次片区教研:开展课改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开展深化构建“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第五周:国庆休假第六周:四至八年级全部实施“30+15高效课堂”教学,所有课改科任教师开展“30+15高效课堂”展示课第七周:开展“30+15高效课堂”展示课(各教研组推荐2名教师参加);第十二周:各教研组开展“30+15高效课堂”教学比赛;第十三周:开展第二次片区教研:举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第十五周:举行“30+15高效课堂”优质课大赛;第十七周:开展第三次片区教研:举行片区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第十九周:组织“30+15高效课堂”教学案(课件)评比活动。3教研保障实行“校长负责,人人参与”教研制度,要求各处室通力协作,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形成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确保“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顺利进行。(1)校级领导管理校长是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负责人,校长指导教研处制定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和评价学校推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工作。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机制。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开展上课、观课议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与教师交流教学教研方法,指导教师开展“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活动。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或教研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展示课。县教育体育局将举办以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或教研主任)为参与对象的教学比武、说课评课等活动,充分发挥校级领导的“领头雁”作用。校长确保教研经费按计划到位,购买教师用资料,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与县域或片区“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活动,确保“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的顺利进行。(2)教研处管理教研处具体负责“30+15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教研工作,负责“30+15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教研具体策划,拟定实施方案,负责各教研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全体教师研究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工作。教研处负责收集教师专业成长资料,组织协调教师自我收集、整理个人成长资料。教研处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论坛,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反思,结集成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校教师结合“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内容,加强学习,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制定对策,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设计一个典型课例,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研论文,上一堂教学研讨课。(3)教研组管理教研组是“30+15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教研的基本业务组织单位,要结合教务处(或教研处)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要配合教务处(或教研处)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详实记录,及时做好总结反馈工作。教研组要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开展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研讨课、示范课、赛课、晒课、说课、评课,落实“理论实践反思”三位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4)教师队伍管理教师是开展“30+15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教研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讲座活动,养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写出心得体会并及时做好二级培训工作。制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不断学习,自我反思,提出问题,制定对策。积极参与“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活动,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加强学科沟通整合,鼓励跨学科听课,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按时完成教师“五个一”项目,即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设计一个课改案例,撰写一篇优质论文,阅读一部教育专著,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各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要求起到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教学示范课、学术讲座、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学科专业引领,缩短广大教师对“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周期。4组织保障(1)学校业务考核小组要对全体师生在改革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通报。(2)建立班级学习自治小组,对本班师生在“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3)建设班主任核心管理体制,激活班级管理单元。5评价体系保障(1)树立新课程评价观:看教师更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度,看学生表达的精彩度,看课堂的生成度,看教师对文本的挖掘度。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是单指教师上课讲得好不好,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不高。(2)按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评价教师教学行为。(3)按“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4)按课堂教学基本步骤操作规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环节控制。(5)学校教研处将不定期对各教研组在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行动滞后的教研组进行通报批评,取消该学年度的评优资格,并追究组长、副组长管理责任。6活动保障(1)通过班级协调会按学习小组建设方案,建设学习小组。(2)通过学习小组长培训会、交流会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3)通过评价机制推动规范落实,督促工作到位。(4)通过表彰会推动教师、学生、小组进步。(5)通过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带动薄弱个体,促进整体提高。(6)通过教学比武评选能手,推动整体前进,获取教学丰收。(7)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开阔眼界、借鉴提高。(8)通过学习、反思、论坛,总结提升理论水平,深化改革。二、课改目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优化课堂结构,全面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让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以“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在常态教学条件下,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实现多纬度的“先学”与“后教”的有机统一。经研究决定,我校实施“30+15”高效课堂的理念:给学生讲明白不如引导学生想明白。“30+15”高效课堂的目标:让学生把智慧表现出来而不仅仅是把知识装在脑子里。“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一)三大步骤:第一步骤“先学”:情境导入,出示目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检查自学效果;第二步骤“后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教师点拨,重点讲解;第三步骤“当堂训练”:学生当堂限时训练,评价反馈,解决问题,教师布置预习;(二)时间结构:1.第一、二步骤“先学后教”环节,根据学科、课型的不同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原则上用时约30分钟;第三步骤“当堂训练”环节,用时原则上不少于15分钟;2.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训练”时间约3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三、教学案(课件)的制作教学案(课件)的制作,采取教研组集体备课形式。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制作教学案(课件),包含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导学提纲和问题(知识问题化或学生自学指南,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教学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当堂检测题、达标训练(免费作业本选取部分题目)、小结反馈、教学反思(课后)以及学生有必要了解的课外知识等内容。(导学提纲和问题:让学生自学新知、探索问题。当堂检测习题则要有针对性,注意作业典型、适度和适量,低起点、多层次,突出疑难点、易错点和思路方法。达标训练则可利用学校下发的学生辅导资料,如免费作业本、一课一练、创新练习等。教学反思则于课后再编入课件中,要真实有效。)提倡“白板+黑板”教学,要板书的内容和解题过程教师尽量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四、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科学分组,各班组建6人学习小组、12人行政大组。组建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分组,并分行政大组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考评。分组时可先将学生按2:2:4:4比例分成A、B、C、D四等级,再由A和C组成2A4C学习小组、B和D组成2B4D学习小组,这便于同层次学生讨论交流。然后2A4C学习小组和2B4D学习小组又组合成一个行政大组并创建组名(如牛顿组、梦幻组等),形成组训、制订组规(由组内成员讨论制订)。对号入座,编排座位时行政大组中2A4C学习小组坐前、2B4D学习小组坐后,2A4C学习小组中的A坐中间、C坐两旁,2B4D学习小组中的B坐中间、D坐两旁,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又便于科任老师对小组进行加分时,基础较差(坐两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给所在小组多加些分。分组要遵循小组组建原则,使各大组整体实力大体均衡。(1)“互补性”原则:分组力求组内异质,成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男女搭配,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合作共进的目的。(2)“互质性”原则:小组之间相互同质,组与组间综合水平保持基本平衡,减小组间差异,确保小组间的竞争公平、公正。(3)“互择性”原则:学生选择小组应在自愿的基础上,组长和组员之间双向选择,教师适当调整。(4)“互动性”原则:小组组建后,在一定时间内,成员职务可适当调换,小组间成员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微调。五、小组成员全员培训小组成员的培训主要以培养合作意识为主,抓好学生五种习惯的养成。(1)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依赖思想。(3)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做到不插话,能够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5)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习惯,引导小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商,学会谦让,学会正确处理小组活动中的矛盾与纠纷。六、小组成员的职务设立和职责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每个学习小组应设学习组长(小老师)1人,学科组长(科代表)2-3人或每科1人,每个行政大组则要设行政组长(小班主任)1人,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组内职务。(1)行政组长职责:协助班主任、班干部负责本大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其它组长按规定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并记录每周、每月、每期对组内成员的评价。(2)学习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合作学习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合作的机会,维持学习秩序,有效提高学习成绩。(3)学科组长职责:负责本学科学习活动中的示范与辅导,并对学科作业进行检查。七、合作学习的开展有效教学是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引发学生有效的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独立思考,使学生实现爱学、会学、学会。因此在“30+15”高效课堂教学,要明白三个目标。学生自学目标:领会课本的内容、学会阅读的方法、体会自学的乐趣;小组合作探究目标:会说出学习重点、会倾听同学发言、会纠正同学错误;师生交流展示目标:会归纳学习问题、会陈述小组意见、会质疑别人观点。在“30+15”高效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讲学生想不到的知识,讲知识结构、总结升华;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要先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再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师生交流讨论。其中,基于导学案的自学指导切忌寻找正确答案的指导而是通过巡视去发现问题。在学生自学初期时段要指导差生,让他们顺利的进入学习状况;在学生自学中期时段要适时的指导,指导语要简而精;在学生自学最后时段要关注整体,把握整体完成的情况。课堂展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四要”:上台展示要举止得体,发言表达要清晰有序,重在过程要交流方法,共学质疑要相互启发。1.教师活动设置合作学习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之初,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实施的途径。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抓好合作学习的指导。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要简单介绍学习方法,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个别答疑;对于思维不够集中的学生,及时予以提醒,同时引导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在小组交流阶段,指导学习组长开展工作,教师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在汇报交流阶段,要注意汇报形式的多样性(小组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全员集体汇报;随机抽查汇报等),注意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激励,允许不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巧搭台阶,将交流引向纵深。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反思成果与不足。2.组员活动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成员开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学习组长组织讨论,按学困生到学优生的顺序人人发言,解决个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好小组的共性问题。学科组长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学习组长随机指定组内成员汇报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仔细听取其它小组的发言,积极参与全班交流和讨论,认真倾听教师的指导,弄懂合作探究的问题。学习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小组成员认真完成当堂训练,组内交换检查,学习组长进行评价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八、评价机制(一)小组成员的评价成员的评价,根据组内成员制订的组规进行考核。1.评价的方式即时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对组员突出的优点和存在的明显不足及时评价,评价时主要以鼓励为主,加强正面引导。阶段性评价每周,行政组长根据相关组长的情况记载,对组员进行口头评价。每月,班主任组织一次评价,包括组员自评、组内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综合性评价每期末,根据质量检测情况,结合每月考核统计结果,由班主任对学生个体进行激励性评价。在评价时,采取“个人与集体利益捆绑”式评价,将学生的表现与小组的进步密切相连。2.评价结果的运用个人评价结果作为各级评选“文明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学习之星” “勤劳楷模”“德育标兵”“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的主要依据。(二)集体的评价1.评价的方式定性评价每节课,任课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记录。每天,值日班干部对小组德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记录。每周,班主任对各小组整体表现进行简单总结,并评选优秀合作小组,颁发流动红旗。定量评价每期末,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的基础上,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小组行政组长参与评价,主要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情况评价,包括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情况、发言情况、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力、作业完成情况及正确率等(由科任老师当堂考核);二是常规要求和行为习惯评价,包括按时到校、放学站队、两操情况、文明礼貌、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修养等(由值日班干部当天考核);三是学习进步评价,包括达标训练、测试成绩、统考成绩等(由科任老师根据分数考核)。2.评价结果的运用集体评价结果作为各级评选 “优秀合作小组”“示范合作小组”“小组建设先进集体”等的主要依据。 (三)“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采用“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实现三个“转向”: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包括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30+15高效课堂”的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知识结构、教态语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教师备课,重在备学生。教师要把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一堂课应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师备课、讲课应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4.建立班级捆绑和小组捆绑式评价制度,确保各班、各科、各组、各人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和合力。5.“30+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表(见附件)九、业绩考核业绩考核包含教师业绩考核、学生学业考核和班级考核三项。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它还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传递、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每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师生双方都应该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一节课不仅仅看教师的教学状态,更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活动的达成状态。评价一个教师,除了看教学成果,更要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1) 教师业绩考核,根据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实行综合考核。教学过程考核实行问卷调查,分学生满意度好、较好和一般,一般达30%以上取消优秀教师选评资格。教学成果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将平均分、优分率百分点和低分率百分点分别按50%、30%、20%计算单科考评。 (2)四至八年级学生学业考核,由班主任根据德育考评和统考成绩分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考核。各个大组表现由班主任根据考核细则对各大组进行考核(考核细则由班主任、班委会制订),评选出A、B、C三等级(A、B、C等级各2个大组)。其中:A等级大组给予6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2个、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2个和合作之星2个;B等级小组给予4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1个、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2个和合作之星1个;C等级小组给予2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1个、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1个和合作之星0个。一至三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学业考核,则由教务处根据统考成绩分期中、期末按一、二、三等奖(各占10%)进行等级考核。(3)班级综合考核分一至三年级组、四至六年级组、七年级组、八年级组和九年级组五个年级组期中(阶段)、期末(全期)进行两次考核,由政教处根据班主任工作等级考核和教研处根据班级成绩等级考核进行综合评价(课改年级另加教研处班级课堂等级考核,一至三年级组另加教研处学习习惯等级考核)。政教处最后根据各班A、B、C等级数目分年级组评选出2个班级作为优秀班集体(班集体),3个班级作为良好班集体(班集体),其它班级则评为一般班集体(班集体)。说明:获得优秀和良好集体颁发奖状。政教处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分一至三年级组、四至六年级组、七年级组、八年级组和九年级组五个年级组,根据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每月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量化分分一至三年级组(2:4:4)、四至六年级组(2:3:4)、七年级组(2:3:3)、八年级组(2:3:3)和九年级组(2:3:3)五个年级组将班级评为A、B、C等级。 教研处班级课堂考核办法:对一至三年级组班级课堂考核,主要以学习习惯养成为考核内容,分为守纪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和完成任务习惯四大项共计100分,每月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量化分将班级评为A、B、C等级,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为A等,得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B等,得分70分以下为C等。对课改班级课堂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分四至六年级组、七年级组和八年级组根据“30+15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学生自学6分、小组学习6分、展示交流8分和学生训练6分”四项,每月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量化分将班级评为A、B、C等级,24-26分为A等,21-23为B等,21分以下为C等。 教研处班级成绩考核办法:根据统考成绩中班级总评,分类将班级评为A、B、C等级。班级总评根据总分平均分、总评优分档次分值和总分低分档次分值分别按50%、30%、20%计算,等级考核办法:根据班级总评分与同类最高班级相比,总评差值在语文科脱档线以内(不含脱档线)为A等,差值在语文和数学两科脱档线之和以内(不含脱档线之和)为B等,差值在语文和数学两科脱档线之和以外(含脱档线之和)或语文、数学、英语任一科平均分脱档则为C等。说明:1、四至八年级班级成绩考核评为A等设优秀合作学习小组2个,班级成绩考核评为B、C均设优秀合作学习小组1个;2、四至八年级学生学业考核则实行小组捆绑评价,结合班级总成绩分指标:A等班级每组增加1个学习之星名额,C等班级每组减少1个进步之星名额。 修水二中班级综合考核程序班级综合考核分一至三年级组、四至六年级组、七年级组、八年级组和九年级组五个年级组期中(阶段)、期末(全期)进行两次考核,由政教处根据班主任工作等级考核和教研处根据班级成绩等级考核进行综合评价(课改年级另加教研处班级课堂等级考核,一至三年级组另加教研处学习习惯等级考核)。政教处最后根据各班A、B、C等级数目分年级组评选出2个班级作为优秀班集体(班集体),3个班级作为良好班集体(班集体),其它班级则评为一般班集体(班集体)。说明:获得优秀班集体和良好班集体颁发奖状。修水二中学生学业考核程序(一)一至三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学业考核,则由教务处根据统考成绩分期中、期末按一、二、三等奖(各占10%)进行等级考核。(二)四至八年级学生学业考核,由班主任根据德育考评和统考成绩分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考核。各个大组表现由班主任根据考核细则对各大组进行考核(考核细则由班主任、班委会制订),评选出A、B、C三等级(A、B、C等级各2个大组)。其中:A等级大组给予6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2个、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2个和合作之星2个;B等级小组给予4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1个、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2个和合作之星1个;C等级小组给予2个奖励名额,含学习之星1个、进步之星1个和合作之星0个。说明:1、四至八年级班级成绩考核评为A等设优秀合作学习小组2个,班级成绩考核评为B、C均设优秀合作学习小组1个;2、四至八年级学生学业考核则实行小组捆绑评价,结合班级总成绩分指标:A等班级每组增加1个学习之星名额,C等班级每组减少1个进步之星名额。修水二中教研处2013-9-15附:2013年(下)修水二中四至八年级学生期中(末)学业考核上报表(A)班级: 班主任: 优秀合作学习小组(2个): 学习大组评定等级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合作之星AABBCC2013年(下)修水二中四至八年级学生期中(末)学业考核上报表(B)班级: 班主任: 优秀合作学习小组(1个): 学习大组评定等级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合作之星AABBCC2013年(下)修水二中四至八年级学生期中(末)学业考核上报表(C)班级: 班主任: 优秀合作学习小组(1个): 学习大组评定等级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合作之星AABBCC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