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4880243幼小衔接课题申请书.doc

    • 资源ID:4057325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4880243幼小衔接课题申请书.doc

    年度2014编号游仙区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 请 类 别 重点 一般 课 题 名 称 建立家校园共同体 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选 题 分 类 C基础教育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赵素芬 负责人所在单位 绵阳市开元实验幼儿园 填 表 日 期 2014.11.10 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研究室 制2014年9月负 责 人 承 诺本人自愿申报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科研课题。我承诺对所填写的游仙区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接受游仙区教育研究室及其委托机构的管理,遵守游仙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达成研究目标,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游仙区教育研究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信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四、课题论证(一)主要问题界定 一、对幼小衔接概念的认识(一) 幼小衔接的概念幼小衔接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小衔接可分为两种:即广义和狭义广义: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自幼儿园的三年成长学习过程,都可以看成是幼小衔接工作,都是为幼儿上小学打好基础。狭义:指幼儿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幼儿园老师、小学教师、家长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化幼小衔接工作。针对幼儿园方面所做的工作,怎样与小学实行无缝连接,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共同体:是指在共同条件下.为共同的目的结成的集体。家校园共同体则是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媒介,以实现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为目标而形成的集合体。(二)、理论依据1、新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指出:“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避免“小学化倾向”。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自指南2012年10月颁布以来,我园深入解读落实指南精神,努力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家庭、小学、幼儿园之间衔接联系不足,造成断档、脱节等现象,具体表现在: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沟通不够,体现在幼、小教育在作息时间安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途径、方法等方面悬殊太大,要求儿童爬的坡度太高,使儿童不得不去适应一种跳跃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小学后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上小学后硬件环境发生改变,由幼儿园中自由、童话般的教学环境变为一人一桌的排列式课桌;由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习内容改变为有极强秩序感和明确知识性的的课堂教学。这样一些改变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二)幼儿自身学前准备不足1、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在幼小衔接问题中,不但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注重于智育的衔接,更要注重幼儿在交往合作、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衔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幼儿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当走入小学集体中,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跟从、以及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更为突出。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对其交往能力培养不够,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关、也与家庭、幼儿园教育有关,需要教师家长的进一步引导。2、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行为规范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三)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设置不足 在如今的纷杂的各种课程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课程多样而丰富,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随意性较大,在对本班幼儿的分析上还不够,缺乏相关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活动之间衔接不够、教师往往以单独的视角去选主题、看活动,不具备将整个幼小衔接课程整合的能力。有的幼小衔接课程又有小学化嫌疑,课程设置略显生硬。因此,在幼小衔接课程上设置尤显不足,急需通过教研团队的形式将幼小衔接相课题有效整合,如何在众多的课程中找到适宜本园幼儿、本园教师的相关课程,使其“园本化”是突出问题。(二)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已进入发展时代,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幼小衔接课程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从研究的维度来看,主要有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学习品质等。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方面,一是幼儿方面,陈静凡认为,要尊重幼儿时期的学习特点,以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重视情商发展,以能力衔接为重点,把个性化和社会化紧密结合,为孩子自进入小学后的社会适应性做准备;二是在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上,苏伟认为幼儿园大班在管理上应该实行幼小一体化,幼儿园老师应该定期参加小学一年级的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有意识对大班幼儿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三是在家庭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如徐海棠认为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小学要全面深入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家表现、父母的态度、家教环境,指导家长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的有效性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幼小衔接的课程与策略研究,但如何去落实和建立家、校、园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模式,实现幼小衔接有效性还很少涉及。特别是在指南颁布后所提出的“避免小学化”和“幼儿园取缔学前班”等政策要求下,幼儿园、小学、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系统性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怎样建立家、校、园共同体,提升有效衔接质量,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三)本研究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工作条例中也指出:“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避免“小学化倾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入,幼小教育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就为了帮助幼儿充分做好入小学的各项准备,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必须家、校、园密切合作,优化幼小衔接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1、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 2、帮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建立共同的教育观念,突破幼小衔接盲区,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幼小衔接理念方法。 3、帮助家长转变幼小衔接观念,从单一的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偏重转变到注重整体全面的发展,从而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衔接,成为幼小衔接中重要的伙伴。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是:1、 将零散的幼小衔接中的科学的教育观念以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园本化”成为适宜本园开展的、可操作性的幼小衔接策略。2、 建立家、校、园三位一体“幼小衔接共同体”,使每一方面都是幼小衔接的实施者和受益人。(四)本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交流,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 2.关注家园互动,让每个家长成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合作伙伴。3.与小学积极互动,加强沟通,做到无缝衔接。4.幼儿对小学产生兴趣,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了解。5.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做好入学前准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具体要求。在家园合作优化幼小衔接教育方面形成基本的模式和具体内容。2.和小学积极沟通,采取多种形式促进观念统一,建立有效科学幼小衔接课程。3.引导幼儿对入小学产生兴趣,对小学的生活制度、学习形式、规则要求等有初步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入学心理准备。4.培养幼儿亲社会的情感,强化对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5.引导幼儿建立三个关键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规则意识)。6.提高幼儿多种学习能力。(自主阅读的能力,积极思维的能力,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五)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幼教博览、中国教育期刊网、幼儿教育和相关著作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该研究的目标和大致内容。2、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来践行幼小衔接研究中的观察发现和反思想法,从而为理论提炼提供依据,最终反哺行动。 3、观察分析法 潜心观察、记录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育性质、教学方法、生活制度方面的不同,详细了解具体方法。分析目前幼小衔接的现状,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最佳有效的防止途径,总结研究出可行性的纠正方法。 4、问卷访谈法了解摸底本园幼儿毕业流向,通过与本区流入小学一年级的老师的发放问卷以及多次访谈,全面了解了小学的教育阶段和幼儿园的教育阶段的差异,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危害做细致全面的记录。通过对家长教师发放相关问卷,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全面了解家园方面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念以及现状做法,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智力因素培养 二、研究路径与措施:智力因素培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会、半日开放、亲子活动、幼小衔接研讨会、问卷调查、访谈、表达看法学习指南贯彻幼儿园教师专题教研会观摩互评、专题教研会、参观小学、哥哥姐姐进园活动主题交流会(教师论坛)幼小衔接观念陈述自学总结家庭小学名师讲堂1、更新园所教师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指导思想。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通过教师自学、教研会、培训会、教师论坛等形式,改变园所教师观念,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育与游戏之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2、 与小学做好沟通交流,统一教育理念。、通过“互看互听互研”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在教师方面,通过教研交流、听课等形式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做的工作,幼儿园教学形式、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同时幼儿园教师也走进小学,观察小学教师教学、班会、作息等各方面情况,做到沟通及时、互通有无、彼此了解,从根本上在外在环境上努力做到自然改变,不突兀、不生硬。同时,更深一步,幼儿园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参与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以“我的小学生活”、“看看小书包”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同时,组织幼儿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了解小学的学习形式、上课形式、课间活动等熟悉学校生活。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3、加强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创设幼儿自由交流时间空间,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通过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材料,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合作能力不足幼儿,通过幼儿间的矛盾问题,把握时机,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促进合作能力提升。 4、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5、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亲子活动、幼小衔接研讨会、名师讲堂(小学名师)等形式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了解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和内容,达到家园互相配合,帮助幼儿平滑过度。 6、通过与小学、家长的沟通交流,调整策略,深入分析幼小衔接课程需要,科学的建构主题课程,并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完善,建立适宜本园、本地区的科学合理的“园本化”幼小衔接课。 三、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1、开展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2、成立课题教研小组和课题实施小组,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3、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幼儿园教师、小学、家长等各方信息。通过学习、研讨、教研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课题研究方向,撰写开题报告。4、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5、召开“幼小”专题教研会,和小学一道理清思路、探明方向、统一思想。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2月)1、开展“三互”(互听、互看、互研)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验进行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进一步提升幼小衔接的认识与反思。3、收集毕业幼儿流向,建立档案,跟踪收集入小学后情况。4、课题小组对幼儿入学准备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实施修改,收集整合课程资源,并不断总结反思在实践,在课程建构上进入循环提升阶段。5、开展丰富幼小衔接活动,通过小组长、值日生、爱心义卖以及利用节日开展的德育教育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情感。通过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6、通过教研交流,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7、组织“名师讲堂”(小学名师)、“幼小家长教研会”、“半日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转变家长观念,获得家长支持。8、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8月)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整理园本化幼小衔接策略课程。3、整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论文、感悟随笔集结成册。3、得出课题研究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5、形成“幼小衔接”相关长效实施机制,以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通过家、校、园共同体的创建,建立幼小衔接长效机制。 二、通过教研会、“三互”等活动。转变教师观念,并以优秀反思、教育心得、优秀论文等形式呈现,形成教师“教师(幼小衔接)札记”三、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园本化”幼小衔接课程(案例集)四、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中的大型活动开展,积累经验,并通过集体研讨提升它的质量,形成具有园本化特色的文本资料。五、建立家、校、园共同体,提高幼小衔接质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七)预期的研究效益 一、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研究效益。 (一)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1.幼儿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保证满足幼儿户外及体能活动需要,动静结合交替,全面提升幼儿身体素质。2.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幼小广播、国旗下讲话、早期阅读等活动,幼儿基本能做到围绕中心讲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并且能注意条例性和逻辑性。3.幼儿良好的情感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通过小组长、值日生、爱心义卖以及利用节日开展的德育教育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情感。4、通过幼小衔接课程的有效系统整合及实施,提高幼儿入学准备能力。(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1、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教育实践的职业生活方式。并且能够使研究伴随着持续的反思和行动的推进。2、通过研究,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建立科学教育观,落实“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理念。3、通过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制定,确定出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能围绕目标生成一些活动方案,并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积累了很多感性的知识、零星的经验和宝贵的文本资料,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三)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成长。家长在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家长沙龙、名师讲堂等活动,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掌握了一些正确地教育孩子的策略,在于孩子共同参与智力游戏、亲子共阅读、大型亲子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中,不断地学习与孩子相处的本领,领悟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孩子入小学以后,家长可以持续地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四)形成了幼儿园、家庭、小学幼小衔接共同体的教育基本模式。通过专题研究,以园所为中心点,主动联系家、校,形成幼小衔接三方协作、共同成长的模式,使幼儿平滑过渡,幼小无缝连接,为幼儿强劲后劲、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幼小衔接一直是我国教育盲区,所呈现出的问题是极左或极右的。家庭、学校、社会对其指向不明,盲目将片面教学准备替代全部入学准备,超前教育、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在规程以及指南颁布后,“避免小学化”情况有所缓解,但社会各方仍举棋不定,教育改革成效缓慢。通过此课题研究,使改革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实践、研究,改变教师观念、改变家长观念、改变社会舆论走向,走出一条适宜的,“园本化”幼小衔接之路。同时,有效利用“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的平台,利用区市培训、评级检查、示范带动、观摩接待、讲座交流等途径,传递我园幼小衔接研究成果,使之进一步扩大影响,传递经验,带动周边省市幼儿园改革幼小衔接,起到示范辐射的作用。(八)参考文献1、顾根玲 幼小衔接活动中交往合作能力培养刍议;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年第02期2、钱志亮 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的八种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1日3、黄琼;幼小衔接,我们在乎什么;上海教育;2011年11期 4、李灵;走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好家长;2009年Z1期 5、 李星华;家园携手 做好幼小衔接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掠影;早期教育(家教版);2010年06期 6、刘颖丽;“幼小衔接”需要衔接什么;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04期 7、徐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年08期 8、刘艳;徐勇;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教育科研论坛;2005年Z1期 9、孟繁慧、张代玲;幼小衔接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14年7月第7期;

    注意事项

    本文(24880243幼小衔接课题申请书.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