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56479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毕业论文.doc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任何教育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语文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在情感教育方面比之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等方面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词:初中;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息”是一种优雅的状态,是一种自然的精神,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境界。而我一直认为,人只有接受过教育,通过学习的积累和丰富,才可能会有“诗意地生存”的境界。教育能够让人们体会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并不会以量化的方式来体现,它只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所以能够让人们幸福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它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语文教育,除了一部分字词句、语文常识及学习技巧的教育,更多的部分应该是语文德育和语文美育。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体验优雅美丽的语言,品味真挚深刻的情感,并学会如何拥有梦想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幸福。任何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应该把情感教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相对于“唯认知“教育而言的。“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它是主体以自身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情感包含的内容相当宽泛,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自我发展、道德、态度、价值观、感觉、动机等都属于情感的范畴。情感领域内的大多数概念都是“非结构化”的、不可测量的。比如尊敬、美、幸福、正义等。虽然不能作出精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感受和识别。所以情感教育和传统的认知教育也就不同。情感教育更注重教师用情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以情育人。从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和情感化,而不是批发知识。谈到情感教育,就不能不提兴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要以人性为本位,认为人才是一切事件的主体。而情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因素。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的情感因素。他认为认知和情感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而“整体”首先就表现为知情活动的合二为一。罗杰斯力主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这是人本主义学者最基本的主张,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根据罗杰斯的说法,所谓“完整的人”是指身体和心智、情感协调发展的人,他们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培养“能自发地从事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贡献的人;或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更重要的,能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况的人;在自由地创造地使用所有有关经验时,融会贯通某种处理问题的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工作的人。”这种教育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罗杰斯的教学理论中,情感因素被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强调。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一系列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情感领域内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感情,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情感教育是一个过程,同人的其他心理领域的发展一样,既有赖于专门的教育,又要经过一个产生、培养、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爱、关心和尊重,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这中高尚的情感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情感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学业成功都无法替代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框架,它可以融入教师生动活泼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只要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幸福和生命的完满,就能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因素。而语文中的情感教育首先是教师通过热情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语文内容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迸发学习语文的热情。然后再在讲解中把课文所蕴涵的情感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和契机(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情感教育的介入 这是一封在二战中从集中营侥幸生还的人写给他的老师的信: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在那里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来建造;儿童被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具有价值。 的确,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人性的人,而是要塑造“完整的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一定要成为专家,但每个人都需要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媒体关于青少年自杀或犯罪或得心理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而自马加爵事件后,各界关于应试教育的诘问已追溯到“人的教育”的缺失上。人们开始了对教育的“重分数,轻素质;重理工,轻人文”的反省。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伴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情感教育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可或缺。首先初中阶段处在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心理活动通常激烈而动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为:“第一,交织着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高傲与自卑的矛盾,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等。第二,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偏差。如心理生理性紊乱,自杀的倾向及行为,青春期的精神疾病等。” 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客观事实。同时初中时期是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逐步出现的“独立感”和“成人感”的驱使下,初中生的社会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都将获得迅速发展。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逐步形成并初步确立起来。所以一个人在初中时期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的熏陶以及此时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状况等将给伴他一生的观念、品格打上烙印。可以说初中时期才是一个“染以苍则苍,染以黄则黄”的时期。所以对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积极关注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社会以及教育的现状也非常需要在初中阶段强调情感教育。我们的社会正朝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和观念也越来越多。对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而言,要在那么多信息和观念的冲击下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依赖于情感教育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愈演愈烈,教育的所有目标似乎只是为了考试。当各种练习充斥学生的书包的时候,当家长用各种“教育”塞满孩子时间的时候,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消失了。他们没有时间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没有放飞理想的空间。他们的情感和知识分裂,知识没有给他们以生活的热情,反而让他们愈加冷漠,人性在孩子们身上渐行渐远。由此可见,要使初中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情感教育的介入必不可少。只有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加强情感教育,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才能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充满着人性的人,而不是知识的机器。(二)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适宜开展情感教育语文是初中教学中最富有诗意和人文精神的学科。真正的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三维的,即语文智育、语文德育和语文美育。其中的德育和美育无疑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就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突出“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语文学科又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而人文性则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因此,语文学科中蕴涵着很多情感教育的成分。纵观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蕴涵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有慷慨激昂的豪迈,慑人心魄的美丽,催人泪下的凄切;也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信念的执着,对父母亲人的眷恋感激,对朋友的惺惺相惜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都为语文老师进行情感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初中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另外,语文在本质上属于浸润式教学,并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实证。它需要老师调动情感,或诗意地去徜徉或尽情地去共鸣。在语文智育的同时,把情感“润物细无声”般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升华自身情感,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语文学习使人变得高雅,使人学会体验幸福,也使人懂得善恶美丑,这也正是情感教育期望达到的“人”的境界。可以这样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一)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依托于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就颇具有情感性且包罗万象,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等。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为古今中外精粹名篇,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载体。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教材中那些内涵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这样才可以真正说是把课文讲活讲透了。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便正确地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该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所感染,然后他才能用这种情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把握住文中泻泄奔腾的情感激流,使学生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不再是单纯的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了。教师从接触教材开始,就应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并使自己的思维同教材中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的语言,来激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的灵魂,让学生读书明理。(二)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讲究课文导入的艺术性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堂优秀的、成功的语文课也必然会有一个精彩的,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富有艺术性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导入也是一个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的契机,而且这时可以涉及到的情感教育的范围更广。教师应该运用智慧,使导入既有情感教育的成分在内,又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出上课的主题。比如一位教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前,发现班里有一个男孩子穿了套崭新的阿迪达斯,脸上颇有些得意之色。于是老师的课前导入就成了:xx同学今天很帅啊。(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老师接着说,但是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美不光是外在的,更应该是内在的,比如优雅,比如智慧。现在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战国时候的美男子邹忌是如何运用智慧来彰显自己的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这样的导入就充满了生活的艺术,需要一种能够随机应变的智慧。而这样的情感教育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课文解读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逐步渗透朗读课文,品词析句,激发情感。课文的情味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品位,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应通过韵律的“吟味”(即朗读)和文字的推敲(即品词析句)来体验。朗读可以推进感情的逐渐深入,而品词析句则能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朗读的过程是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创作的一个过程。情趣盎然的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教学中通过反反复复,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情感熏陶的第一步。在诗歌的教学中朗读尤为重要。比如杜甫的闻关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一向风格沉郁的杜甫以欢快的笔调写出了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后的喜悦心情。教这首诗歌时,教师就可以先用感情充溢的朗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那种“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的欢快心情。在再学生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着力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学生在“情”、“声”二字上下功夫。情要真挚酣畅,“声”要轻重缓急,情真意切。朗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对字词的品析和推敲,品味课文的情感意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字面上似乎是景物的陈列,但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用心阅读,仔细品析,就能够品味到游子“断肠”的滋味,获得心灵的震撼。朗读和品析有助于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生命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深入体验,产生共鸣。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可以说都是一个情感场,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进入教材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由表及里反复品味作品,深入体验就会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艺术熏陶的有效方法。如课文最后一课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小弗朗士得知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思想感情的急剧变化,韩麦尔先生悲愤的神态动作的讲解,使学生体验到法国人民在即将失去自己祖国语言时的悲痛之情。同时以这种爱国主义气氛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所谓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渲染,使学生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导入艺术的境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好的作品都有好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者。”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和氛围,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意境清新、温情脉脉的散文。作者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既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美丽,也流露出自己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教学中可以从文中的景物描写入手,抓住“摇篮”、“画”、“蓝水晶”这三个意象把学生导入到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的济南的冬天的意境中,从而体会到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样描绘的景物都浸润着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所要表达的“情美情深”的艺术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是时,如果能够创设好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学生有了亲身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润物细无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进行情感迁移。情感教育不能靠理性的灌输,也不能光靠教师的反复诱导、说明、解释,还必须和社会经验、历史经历联系起来。情感教育的目标是要塑造“完整的人”,一个在社会生活中懂得爱憎懂得真善美的完整的人。所以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也必须同学生的课外生活课外经验结合起来,把课堂上的情感迁移到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上。比如上完背影就由课文中作者面对父亲的背影时的情感引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情感,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再比如学最后一次演讲,应该把文中闻一多那种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和崇尚正直的人。归纳总结,升华情感。情感是具有瞬时性和不稳定性的,所以如果不对课堂的情感进行归纳总结和内化,那么很可能学生在上课时热血沸腾、激动万分。而在不久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正因为如此,要使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收到真正的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对事物评价之后,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判断之后,将学生获得的种种情感体验组织到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内,使直内化为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某种理念。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情感教育。3作业布置和批改中的情感教育除了在课堂上,把情感教育渗透在课文的讲解中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作业。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纯粹的抄抄写写,掌握基本的字词句,更多的是要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去探寻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让学生多做一些阅读、作文、随笔之类的作业,既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体验情感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实际的语文能力。教师在批改这类作业时,也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尊重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恰当的引导。(三)注重教师自身情感影响,充分施展教师个人魅力“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的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对精神和灵魂的感召。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性的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取代教师。正因为人只能由人来建树,灵魂只能由心灵来感召,所以教师是一个永恒的职业。”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领航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甚至是神圣和完美无缺的典范。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学生的一生是快乐还是忧伤,是光明还是黑暗,教师是最主要的负责人。教师具有极大的力量,他可以启发灵感,也可以制造痛苦;他能叫人开心,也能叫人丢脸;他能救人,也可以伤人。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成为“躯体、心智、情感、精神融会一体”的“完整的人”,首先教师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人”,用整个生命去感动、解放和提升学生的情感和生命。 1完善个人人格修养,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因为中国过去教经书中的知识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自身,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的,就是怎么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这些东西都要管。”现在有不少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无视学生在课堂等地方的“学情”表现,更不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心中。这些教师的人文素养无疑是缺失的,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是考生型、知识再生型的人,而不是能力型、创新发现型的人。而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人师”,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宽容心,不那么功利的“人师”。要对学生的感情、思想、品质、习惯等产生好的影响,教师应该首先在这些方面有良好的修养。心理学家认为:“初中生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依次有: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负责任;守信用,说到做到;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大事;讲文明,守纪律。初中生对他们所喜爱的老师担任的科目,会积极努力地学习,对这类老师提出的要求,会容易接受和认真执行。”由此可见,教师除教学以外的人文素养。个性品质在初中生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语文的课程内容富含丰富的人文因素,有着广阔的情感体验的空间,更易于创建具有活力和生命化的课堂,也更易于使教学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教师也更容易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个人魅力。但与此同时,学生对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也就更高:语文课应该足够精彩;语文老师应该妙语如珠,应该具有文人的气质等等。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完善个人人格修养,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打动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们都用包含着“崇拜”的眼光看一个老师时,那么无论如何这位老师的教学都是成功而且出彩的,不管是知识传授还是情感传导。2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情感教育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的发展又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尊重、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敢于质疑、探新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启发诱导,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建立民主和谐关系,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发明电话而闻名的贝尔实验室的门厅里,安放着一尊贝尔的半身塑像,下面刻着一句话:“假如你能偶尔偏离正轨,钻进丛林,你一定能够发现从未见过的东西。”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甚至是异想天开,这是我们中国教育非常需要的东西。而这种信任、民主的态度也是情感教育所必需的。教育者们总是担心学生“不学好”,总是担心他们会“变坏”,好像人与生俱来就有变坏的本能似的,于是就需要成年人来耳提面命,谆谆教导。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的是信任和民主的气氛。正如索里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表述过这样的一个观点: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我们把他们看作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一样行动。在情感教育中,信任和民主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情感教育需要的态度,本身也是情感教育的内容。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起、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应彼此坦诚相待,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情感,教师不把属于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强加给学生。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和爱好。有了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接下来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3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的某些个人的东西,对学生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能否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上课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教师的人生态度积极,会对学生充满意义;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对他们热情相拥,课堂上就充满睿智和幽默。教师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学生们希望看到自己的老师永远是那么豁达、开朗。教师人生与其他人生一样,并不会一帆风顺,但在面对困难时,教师的坚忍不拔,勇敢面对,能够给予学生无穷的力量。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能够让学生变得更豁达,更坚强。如果我们没有教学生们任何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如何快乐地活者,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只教给他们读、写、算,那又有什么意义?电影哈里波特中有一句台词:“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的选择。”那么教会孩子们如何选择就至关重要了。而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人才能够作出有利于人类发展和自身幸福的正确的选择。所以在一个人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形成之初的初中阶段进行情感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而语文课堂无疑是初中情感教育的最好平台和载体。虽然现在的教育充满功利性,但相信语文课堂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成为完整和幸福的人。 注释:朱小蔓 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14页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十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第28页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2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24页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5第58页戴永增徐特立教育论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第51页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40页参考文献:1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十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5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M南南京:京出版社, 19934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5戴永增徐特立教育论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6美罗恩克拉克汪颖译优秀是教出来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7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8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邰启扬, 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0于漪于漪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11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黄煜峰 ,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13汪刘生教育美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4鱼霞情感教育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卢家楣以情优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 美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17朱旭东好师德的美德谱系J中国教师,2005,(9)18冯建军回归生命的教育J中国教师,2005,(2)19Kristjan KristjanssonThe Didactics of Emotion EducationJ Analytic Teaching ,2004,(8)20Judy Tuttle . 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J.pinion & Essays, 2000,(5)21 何佳华拨动情感之心弦促进情与知的交融EB/OL2006-12-20 Emotion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bstract: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any stage of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s more outstan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ncludes a lot of emotional factors, so it has more advantageous in emotional education than other subjects. This paper tries to follow these respects to research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xcavating the emotional factors from textbook; infiltrating the emotion consciously in teaching course; and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emotion on student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emotional education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