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优化地理问题设计落实地理课程理念》 .doc

    • 资源ID:4051959       资源大小:734.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优化地理问题设计落实地理课程理念》 .doc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优化地理问题设计,落实地理课程理念   随着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往往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准绳,针对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优化问题设计,设计具有高质量,以小窥大,一举多得,教与学相得益彰的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笔者关于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点做法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以问题设计体现学法指导,转变学习方式设计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展示本身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与提高。因此,在问题设计中渗透一定科学的学法指导,如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实验法等能很好的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时,结合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好形势,笔者设计了下列问题: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材料: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问题: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此题就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法。在比较学习中,让学生学会逐步分析区域之间的特征与差异的方法。二、以问题设计突出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问题设计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以及个性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可接受性和层次性问题, 能够很好的体现差异教学,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程度,促进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立足学生主体就是要求以问题为载体,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例如,学习了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后,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三个问题:2008年4月18日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现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预计2011年末通车。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5小时。1.从图中看出,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安徽 B河北 C河南 D江苏2京沪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B.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C.投资大,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D.防止环境污染3.若该铁路通车后,“五.一”期间,家住上海的刘通同学沿此线到北京旅游,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沿途的主要粮食作物由小麦变为水稻 B.传统民居屋顶的坡度越来越小C.南方地区是旱田,北方地区是水田D.北京郊区农民正在收获甘蔗、香蕉该题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特征以及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差异的掌握情况。从问题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以及综合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能够接受的问题,难易适中的,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并非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越难越好、越偏越好、越怪越好,这都是偏离主体、不负责任的做法。   三、以问题设计凸显育人功能教育教学的根本就是育人。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思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综合复习世界地理区域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读下列材料和“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 索马里北临亚丁湾。亚丁湾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线必经之地,一部分索马里人沦为海盗,严重危害了世界各国的航海安全。为了打击海盗,保护中国的利益,我国政府于2008年12月26派出了三艘海军舰艇去亚丁湾护航。(1)我国护航的三艘舰艇是从海南省的三亚港出发的,沿途经过的海域,依次是 海、_海峡、_洋和阿拉伯海,到达亚丁湾。 (2)从图上可以看出,三亚港位于五带中的 带,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3)索马里北海岸的亚丁湾是世界重要的航线必经之地,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经过这里的海轮运送最多的是下面哪种物资? A铁矿石 B石油 C小汽车 D长绒棉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以及题干部分的引导,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思维路线,对所给出的图示中显示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准确作答。(1)题是考查海域的空间分布,(2)题是考查城市的纬度与气候类型,(3)题是考查区域资源的分布。以上题目不论从题材的选取、图示信息含量还是到问题的设计都体现了思维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读图析图能力、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维护世界和平的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很好的育人功能。 四、以问题设计体现开放式课程问题设计应充分考虑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设计具有开放性问题,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了八年级上册的“自然资源”一章后,为了走进学生的实际、走进学生的生活,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充分进行资源与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一方面必须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物中就包括垃圾。目前家庭排放的生活垃圾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对垃圾的排放、处理方式既考验政府公共建设的水平,也考验民众的社会公德和环境意识。一些学生成立了课题小组,准备调查居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的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水平,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资料。请你为这个调查小组拟一份问卷调查表。这是一道很强的开放性题目,可能很多人熟视无睹,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不一定认真的写出来,具体细节也不一定正确,此题紧密联系实际联系学生,充分体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解答建议如下: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水平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问卷调查表要求明确提出4个以上的能反应调查主题内容的问题;问卷设计时,能体现文明礼貌;问卷调查表格格式设计完整、规范计。示例:亲爱的××:您好!我们是××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我们想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了解与居民生活垃圾有关的一些问题。请您按自己的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客观地回答下列问题。感谢您对我们调查工作的大力支持!您的家庭生活垃圾日常处理方式是( ) a随意乱扔 b集中放到垃圾站您的家庭垃圾在处理前( )a没有进行过分类 b进行过简单分类您在外出游玩时,对所产生的垃圾( )a丢到路边垃圾箱 b随处乱扔您对您周围的环境卫生( )a有空闲时就去进行整理打扫 b从不管它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优化地理问题设计落实地理课程理念》 .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