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省第四教科研会议典型材料: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育持续发展.doc

    • 资源ID:4029809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省第四教科研会议典型材料: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育持续发展.doc

    省第四届教科研会议典型材料 教研科研一体化 促进教育持续发展几年来,我们按照“教研科研一起抓,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全面抓教研,着力促科研,教研打基础,科研为先导,坚持科研上档次,成果抓普及,大力加强科研课题研究,在全区进行先进科研成果的实验和推广工作,做到了区有攻关课题,校有重点课题,组有科研项目,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建立起科研教研一体化的工作格局,促进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科研教研一体化,在教研与科研结合上做文章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提高和发展,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通过整合教研、科研力量,来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1、完善组织机构,建立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科研网络。建立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网络是实施科研教研一体化的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研究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手段看都离不开科研的方法,同样,教育科研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教研这个基础。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研的先导,教研与科研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为此我们建立了“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科研网络。设立了教科室,同时成立教科研中心组,负责全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各中学和中心小学也设立学校教科室,负责组织、指导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进行课题的研究与管理,评选推广教改科研成果等工作。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以区教科室为龙头,以科研中心组为纽带,以学校教科室、教导处(教研室)为主体,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基础的四级“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网络机构的建立,为落实“科研教研一体化”提供了组织保障。2、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要化为科研行动,必须以一定的教育科研知识为基础。为了提高广大教干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素质,我们加强了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与培训活动。一是通过教育局主办的内部刊物教研科研通讯,每年引导教师学习一本教育专著。近年来,我们引导教师学习了给教师的建议、尝试教学理论与实践、魏书生文选、陶行知文选等书籍。同时编辑名家名师精论,引导教师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教学工作。例如:魏书生的边教边研究、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的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等篇目,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很强的启迪作用。二是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或做学术报告。仅近两年我们就先后两次举办了邱学华尝试教学专家报告会,为全区推广尝试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各中小学也定期不定期的聘请有关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讲座。三是编辑学校教科研方法指南、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发给中小学骨干教师,介绍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与策略,介绍最适宜于教师工作特点与当前课改工作需要的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各学校教科室也编辑了校内刊物,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和园地。四是大力宣传刘建宇、孙其进、刘立平等本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具体事例说明教育科研的作用与价值。通过理论学习与榜样示范,全区广大教干教师达成了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待教研,用科研的方法进行教研的共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创新教科研的工作方式。有教科研的意识,不一定就有教科研能力。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同,教师的个体素质不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不同,这就决定了对教师的教科研要求不能整齐划一,一刀切,必须分类指导,分层要求。为此,对一般教师,我们在引导其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撰写课堂教学反思。教师每天与富有朝气和不同个性的学生一起,展现在教师面前的永远都是一幅丰富的生活画卷,这里面时时发生着令人不可预知的“教育故事”。教师将这些难忘的经历、体验、精彩的教学片断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由此追问我们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是否正确,从而探寻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我们在引导其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他们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为此,我们把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每学年末集中进行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结集成淮阴区教育科研课题指南进行发布,供教师课题立项时选择。通过以上措施和办法,引导广大教师把科研和教研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在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以取得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效。目前我区有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5所,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5所,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基地6所,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和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员学校10所,省循序自主作文实验基地8所。全区正在研究的区级课题267项,市级课题62项,省级以上课题(含子课题)19项。我们将各基层学校申报承担的省市区级课题,分类捆绑组建成协作研究体,定期进行研讨与交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攻关。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创新教育协作体、自主学习协作体、探究学习协作体、学生与教师评价协作体等。在具体工作,我们依托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省市重大课题负责人的教育科研理论优势与研究优势,学期初把本学期将要召开的协作体会议的时间、地点、研讨的主题及与会人员向全区公布,让协作体成员提前做好准备。协作体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协作体成员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参观、观摩研究成果或研讨活动,协作体成员进行研讨等。协作体的构建既为课题负责人提供了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机会,也为教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学校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在跨校的同伴互助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大地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还倡导校际之间自发成立教育科研协作研究体,主动开展各项协作研究活动。同时,还鼓励不同的课题之间通过寻找交叉点、结合点构建协作体,在课题研究的技术、管理、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当前,我区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德育教育等三大课题研究都取得突出的成果,涌现出成果丰硕的代表性学校和教师,在市内区域甚至在全省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刘建宇、刘立平、孙其真等老师,刘建宇老师被评为2007年山东十大教育创新人物。他们的实践成果在近两年中为我区教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同时也为学校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二、强化规范管理,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把科研教研一体化和课题牵动策略落到实处,改变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盲目追求课题的级别与档次的现状,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水平,我们加大了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并实施了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1、课题档案分层管理制度区教科室负责管理课题的基础档案(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鉴定结题评审书、结题报告等),学校教科室负责管理课题的发展性档案(包括阶段研究计划与总结、观察和调查记录、专题研讨记录、效果性材料等),每项课题材料专盒存放,统一标签格式与内容(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立项编号)。区教科室对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课题用电子表格进行微机管理(包括立项编号、级别、立项文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预计完成时间、结题时间、结题编号、结题文件、备注等),每处学校有多少项立项课题,这些课题是否按时结题,点击鼠标一目了然。对不按时进行鉴定结题申请而又没有提交延期结题报告的,根据淮阴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区教科室撤销课题,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 同时,根据淮阴区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教科室要负相应的责任。 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制度为了避免课题研究“开头轰,中间松,成果空”的形式主义倾向,区教科室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每学期要求承担区级以上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开学初写出研究计划,学期末写出阶段总结。课题负责人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两次研讨会,并做好研究活动记录。课题主持人申请鉴定结题时,除上缴鉴定结题申请书、研究报告等材料外,应同时上缴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学期研究计划、研究活动记录、学期研究工作总结等)。区教科室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鉴定时,依照淮阴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结题原则与程序的规定,对原始资料不实、不丰富的不予结题。对弄虚作假的,三年内不准申请新的研究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还硬性规定了不少于20%的淘汰率。3、课题滚动立项制度为避免部分教师贪大求全、赶时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实行课题滚动立项申报制度,即下一级别的课题至少研究一个学年后方可申请上一级别的课题,形成校级、区级、市级、省级课题立项与研究的滚动链条。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学期受理一次校级立项申请。每年的10月份,学校从校级立项课题中筛选出研究价值较大的课题进一步完善,申请区级立项课题。次年的11月,区教科室从批准立项的区级课题中择优推荐参加市级、省级课题的立项申请。这样,避免了课题立项申请时的冥思苦想,临渴掘井,基础不牢,质量不高的现象。由于立项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又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目标明确,步骤具体,操作性强,从而保证了立项课题的质量,也强化了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4、教科研工作评估与奖励制度科学的评估与奖励机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助推器。为了推动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实施“评估奖励促动策略”。区教育局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以一定的分值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且出台了淮阴区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淮阴区教科研工作评估方案。 区教科室每年依据淮阴区教科研工作评估方案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评估,其评估成绩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且把两年累加成绩作为评选全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依据。区教育局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各学校也把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纳入学校个人量化积分之中,落实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每学年召开一次表彰会,对教科研骨干教师进行表彰。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干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三、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计划,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我们立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以教学专家为专业引领,以中小学校为基地,以校本研究为根本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格为核心,通过学校实施,区教育局职能科室靠前指导,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动,创设交流展示平台,开展问题研究、行动研究等策略方式,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提升教师的道德力量、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和教育智慧,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水平、教学研究等方面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提升全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1.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一是以制度建设作保障,不断优化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二是设置专项资金,制定奖励方案,奖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建树的教师。对有成就、有发展的骨干教师在进修提高、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物质奖励以及职务评聘、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科学评价机制,从制度、环境、待遇、舆论上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广开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改善薄弱学校高水平师资缺乏的状况,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2.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队伍管理模式。建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人才库,对有潜力的教师实施梯队培养。建立、健全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档案,包括淮阴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表、个人小传、成长案例、教育教学过程性成果、专题论文、研究报告、教师年度发展性评价表、典型教育案例、评议表、教后反思等。3.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监督制度。一是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制度,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标准、过程跟踪测评制度、阶段性评估考核制度。二是优化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的管理,努力形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动态的、交互式的评价。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有机连接,从制度要素建设逐步转向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整套规则体系。突出师德与师能两个重点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是提升以责任感、使命感为核心的人文素质,紧紧围绕“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强化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爱生情怀,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幸福观教育,正确认识理解当前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现实,用辩证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的心态,在体验做教师辛苦的同时,更应该体味到做教师的幸福,真正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三是加大情感投入,调动积极性,关心体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推动教师职业理想与人格修养的进一步完善。2. 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围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建设,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和专业造诣;加强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形成较高的教学机智与智慧;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能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增强教师知识优化能力。一是制定教师进修深造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学历水平,三年内使专任教师学历提升率达20%。二是每学年区教育局下发教师必读书目清单,通过“读书节”活动,促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三是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四是暑假期间举行专业知识考试,将成绩纳入职称评聘。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一是提高专业教学的能力,要求教师能采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钻研学科课程教材,拓展教材的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二是提高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责任和义务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提高教学创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有创新,举一反三,善于在出现新情况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不断改革研培模式,实现工作机制创新。一是在内容上,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行动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实施“问题教研”。二是在观念上,立足课堂,立足课改,建设“高效课堂”,确立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习和发展的新理念,增强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在策略上,实施大众化、普及性教研,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四是在体制上,继续采用以校本教研为主、教研协作体为辅的形式,实行校内校外一体化、教研培训一体化,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五是在方法上,采取重大教学难点问题实施招标研究的模式,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主体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的专业发展的模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实现骨干教师、中间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联动发展教师队伍根据教学能力分为骨干教师、中间教师、青年教师三个群体,要采取措施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师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所有学校在“分类”基础上构建起“全员发展,梯次推进”的目标体系,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发展模式。1.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学校在给中青年骨干教师压担子的同时,指导他们制定岗位成长成才的目标与措施。为他们的学习进修创造更多的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平台,从而铸造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2.落实青蓝工程。一是实行接对子、拜师傅等形式,各校要为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落实好师傅,并明确师徒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实行捆绑考核。二是搞好新教师岗前培训。对新分配的教师加大指导和培养力度,通过随堂听课、同步备课、指导教法等形式,帮助他们度过教学适应期,要求他们“一年站稳讲台,两年做出成绩,三年成为骨干”。三是开展名师讲课团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使名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传递给新教师。四是学校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3. 培养名师团队。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辐射作用。认真落实淮阴区教育局关于“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形成在省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团队。搭建五个工作平台1、网络平台一是充实教育局网站技术力量和物质装备,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育科研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制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博客网页,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二是建设教师QQ群,为教师互动交流提供方便。三是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在线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2、展示平台做好名师选拔工作。积极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做好淮阴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比武”系列活动,先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我区课堂教学改革特色,提高教学效益。通过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3、培训平台实施专家引领,广开“师”路。一是邀请名家名师到我区讲学,聘请专家跟踪指导,实现专家高层次的引领与我区实际的有机结合。二是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三是定期举办业务干部工作研讨会,继续举办教育干部培训班。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将互动机制引入教师培训之中,采取体验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培训规模小型化,培训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读书节”活动牵动学习,树立“持久战”的培训理念,不搞“一次性培训定终身”,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进行研修培训,根据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举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研修培训活动。利用暑假,组织部分教育教学骨干参加高校教育教学研修班。二是举办“暑期教育骨干读书会”,利用暑假举行23天的“读书会”活动,集中学习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论,交流各学校的新做法、新举措。三是每年举办12次校长论坛,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积淀经验,结晶思想,鼓励校长在互启中催生思想,在互动中共同成长,搭建校长发展共同体,培养淮阴的“名校长”,进而带出一批“名学校”。4、教科研平台继续加强教研协作体机制建设。确立“开门拓视野、关门搞培训”策略,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落实教师全员培训方案,建立“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小学以“分片联研培训”为主,初中以“联盟校培训”为主,开展集中研训活动。加强区、街道教研室建设。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度。各级教研员每年要制定学科建设方案,至少开设一场学科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好学科中心组活动,建设由“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我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让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加强“讲学稿”的试点工作,加强教学模式研究,全面提升我区的办学品位和档次,出精品,出特色,出典型。开展“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究,各校设立子课题,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年举行一次“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5、学校工作平台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和不同要求。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个人实际,按照淮阴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且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档案”。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书香办公室”创建评比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开展全区联合大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形成教学素养。开展“八个一活动”,每位教师每年要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报告,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上一节优质观摩课,每学年记一万字读书笔记。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全区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全区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根本性提高,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知识体系,通晓本学段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专任教师学历提升率达20%,85%的教师达到国家计算机能力考试中级水平,85%的教师达到教师专业发展初、中等标准。几年来,我区以“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科研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课题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明显提高,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教师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教育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不断增长,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以刘建宇、刘立平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队伍逐渐成长起来。人才队伍的形成,科研型骨干教师的出现,是这些年来教育科研工作最宝贵的财富,是我区教育科研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但是成绩属于过去。深度实施素质教育,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使广大教干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天地里体会到研究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把全区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促进全区整体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知识支柱。学会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现其价值。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众人划桨开大船,哪所学校能够唤起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哪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高。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协作体是教育科研工作一种新的模式,它是将各基层学校申报承担的省市区级重点课题,分类捆绑组建成协作研究体,定期进行研讨与交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攻关。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创新教育协作体、自主学习协作体、学生与教师评价协作体、课堂教学模式协作体。这一措施为教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学校获得快速发展提供了平台,在跨校的同伴互助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大大地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教育科研协作体的构建与正常运转,促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涌现。在淮阴市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我区推荐的15项研究成果,有8项被评为一等奖,6项被评为二等奖。在淮阴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我区推荐的19项研究成果 ,8项获一 等奖,7项获二等奖。淮阴中心小学李秀伟、区实验中学刘建宇作为省创新教育课题组核心成员,所承担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在全省产生广泛的影响。刘建宇老师举行省级公开课3次,并多次到外地市做学术报告。李秀伟主编的新课程学科培训教材品德与生活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区教育局郑局长在全区教干教师会上,多次表扬李秀伟、刘建宇,号召大家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勤于思考的精神。孙文彬副局长主持的中学政史开放式考试改革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成果由淮阴市教研室在全市进行推广,并且这一研究成果在2003年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盛庄中小的实验教师总结的“五重一延伸”的教学路子和“五个尽量”教学策略,成为“现代科技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盛庄二中的“调讲式”集体备课模式作为引导教师研究教材、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策略,受到市教研室的关注,被作为教学常规在全市推广。成绩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为我们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争取在不远将来,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天地里体会到研究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生存方式之时,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健康蓬勃发展之日。

    注意事项

    本文(省第四教科研会议典型材料: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育持续发展.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