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河北饭店的室内覆盖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 资源ID:4028129       资源大小:74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饭店的室内覆盖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摘要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河北饭店包括主楼、辅楼,是一酒店式公寓,用户较多,通话需求量较大,估算客流量为624人。其建筑结构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构成,对外部宏站信号屏蔽较为严重。依据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优化中心提供的2011年微蜂窝建议,需对河北饭店进行多网融合的室内全覆盖。河北饭店的室内覆盖设计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饭店内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河北饭店内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室内覆盖;网络优化;多网融合;设计。AbstractAs the city grew rapidly and mobile users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traffic density and cover requirements are rising. These buildings large scale, quality good, on mobile phone signals have strong shielding effect. In large buildings underground mall, the low-level environment of underground park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weak signal phone unable to normal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formed the blind and shadow area; In the middle of the floor, because from around the overlap, different stations signal generated ping-pong effect, cell phones, even drop the words, frequent switching severely affected the normal use; mobile phone In high-rise buildings, and affected by the base station antennas, height limit is not normal coverage, mobile communication blind alleys. In addition, in some buildings, although cell phones can normal conversation, but a user density is big, base station channel crowded, mobile phone online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verage, capacity, quality is the operators of key factors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twork coverage, network capacity, network quality fundamentally manifest the mobile network service level, is all mobile network optimization work theme. Indoor coverage system it is in this context of generation.Hebei hotel including building, auxiliary building, is one of hotel-styled apartments, users demand is bigger, more, calls for 624. Estimating passenger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mainly hav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external macro stood signal shielding more serious. According to Beij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network optimization center provides the 2011 microcells proposal "of hebei hotel, need more complete coverage of indoor network convergence.Hebei hotel indoor coverage can b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uildings call quality, improve the hotel open mobile phone connection, produce high quality indo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rea; Also, use microcells system can share outdoor macro, expand network capacity cellular telephone, and improve overall hebei inside our restaurant mobile network service level.Keywords: indoor coverage; Network optimization; Multi-network fusion; Design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1.绪论1.1 室内移动通信存在的问题在现今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总之,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1) 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2)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3)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完善室内覆盖,提升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中国为例,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已把室内覆盖当作建设的重点,其中中国移动TD三期建设有超过50%的站点是室内站。目前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其一,室内网络质量较差,导致室内用户数据业务体验不好;其二,故障率高,主要原因在于室内覆盖所采用的有源器件如干放、直放站等故障率远高于基站等主设备;其三,室内站话务吸收不足,导致室内设备利用率低于整体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不佳。 此外,室内覆盖的设计规范也存在一些原则性的疏漏,比如:设计规范对于下行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上行却没有明确要求;对覆盖场强有要求,但对于系统的互调干扰却没有明确的要求。由于规范上的缺失,导致室内网络设计从规范层次上就已经失去了对覆盖质量的约束,设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监理。 再有,室内覆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对室内覆盖进行优化时,设备厂商往往通过采用增加设备的方式来解决,导致室内覆盖的成本居高不下。1.2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概述1.2.1室内覆盖定义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2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作用室内覆盖系统为室内良好的通信质量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建设室内覆盖系统的目的可简要归纳为以下三点:(1)排除室内盲区。典型场景:新建的楼宇、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大型楼宇、地下通道、电梯。(2)均衡网络。室内覆盖系统建立后,可减轻室外宏站的话务量,提高网络质量。典型场景:大型购物场所、展览场所、体育馆、机场、车站、码头。(3)解决无主服务区室内区域,加强室内覆盖信号,改善室内信号质量,减少乒乓切换,改善网络指标。典型场景:较高的楼层、周围没有主覆盖小区的楼房。对运营商而言,大量使用室内覆盖系统,可以争夺室内的话务量,开拓新的话务量。据DoCoMo的统计,实施室内覆盖的建筑物内话务量增大了1.43倍。同时室内覆盖还可以用于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解决高端用户密集城区覆盖问题,减少室外基站的数量和配置,降低室外网络的整体干扰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客户体验及其收益,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2.3 需要室内覆盖的场所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窝建立分层结构。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1.2.3 河北饭店进行室内覆盖的必要性河北饭店包括主楼(地下一层至地上十层)、辅楼(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是一酒店式公寓,用户较多,通话需求量较大,估算客流量为1200人。该楼宇为商用酒店其外体结构多为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室外的无线通信信号阻隔比较严重。楼层内局部结构复杂,走廊长,隔墙厚且多,无线信号穿透损耗较大。该酒店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其中高端用户比重较大,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量相对较大。在酒店的地下一层为酒店仓库与厨房所在地,同样需要有无线信号的覆盖,由于之前室外宏站的信号无法到达酒店地下,该区域一直为信号盲区。经现场勘测,该饭店有50%以上的地方信号强度达不到移动上公司要求。依据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优化中心提供的2011年微蜂窝建议,需对河北饭店进行全覆盖。2.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室内分布系统即针对建筑物内的移动用户,解决其通信网络覆盖的一种方案。利用室内分布系统将基站信号均匀地覆盖到室内盲区,以保证室内区域都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图2-1是通过无线同频直放站引入信号源,再由耦合器、功分器、干线放大器、室内分布式天线等组成的室内分布系统的示意图。BS1BS2直放站直放站耦合器功分器干线放大器图2-1直放站的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信号的传输和分布系统以及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部分组成。按照信号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蜂窝、微蜂窝、直放站、射频拉远等。传输介质有光纤、同轴电缆和泄漏电缆等。同时设备又分为有源设备和无源设备;天线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等。2.1 信号源通常可以选作为室内覆盖的信号源有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直放站和射频拉远单元等。(1)宏蜂窝基站 直接采用室外的宏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在密集城区为了深度覆盖而采用该方式时,需要留出15dB20dB的穿透损耗余量,这部分的余量直接导致小区的半径缩小,站点数量增加。但是即便如此,室内覆盖的效果仍然较差,存在大量的覆盖盲区,另外严重的导频污染使用户接收多个强干扰,3G业务在室内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最重要的是其网络容量有限,接通率低。基站的发射功率很大一部分消耗在穿透损耗上,影响了系统的容量。它适用于建筑物的电磁密闭性较差或建筑物较为稀疏而且话务量较低的场景。(2)微蜂窝基站 采用独立的微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可以独立承载话务量,并且可以分担宏蜂窝小区的话务量。该方式虽然需要传输和供电设备和机房资源,但是实施简单,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信号稳定干净,抑制导频污染,可以灵活结合具体室内分布系统来实现室内覆盖。因此,该方式通常应用于面积较大或者人流比较大、话务量比较高的室内覆盖,如大型购物广场、候机厅等,但是建设的成本比较高。(3)直放站 采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分为空间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两种。它只是通过直放站收发系统将室外的宏基站的信号引入到室内,共享基站的基带处理能力,并不增加系统的容量,适合在话务量不高的室内环境中。稳定、信号质量好的信号源,可以使用空间直放站作为信号源,但是易受到周围的无线环境影响及宏基站的稳定性限制。相比之下光纤直放站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但要受到光纤条件限制。直放站的优点是投资省、安装方便快捷,可以很快地解决信号弱和盲区问题。缺点是通过定向天线难以取得单一纯净的信号,系统的话音质量相对于蜂窝系统较差,且易造成对其他基站的干扰。直放站作为一种实现无线覆盖的辅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周期,迅速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和解决盲区覆盖。(4)射频拉远单元(RRU) 该方式可以提供接近微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的覆盖效果,即将基站中的射频部分取出通过光纤与基站中的数字基带部分相连,剩下的控制加基带部分被称为支持远端模块的“宿主基站”。远端模块共享宿主基站的基带资源。RRU避免了直放站信号的简单重复放大,且不像直放站仅改变原有扇区的覆盖拓扑,而是占用一定的基带资源提供容量服务,不会产生直放站的接收底噪抬升以至饱和自激的问题。优点在于建设的成本较低,无需严格的机房和建站条件,可以灵活地结合具体的室内覆盖系统,并且配置和实施十分灵活。缺点是要仔细核算基站的基带所能承载的处理能力,同时远端无线接入设备需要独立的传输和供电设备。各种信号源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景如表2-1所示。对于TD-SCDMA和TD-LTE系统,射频电缆在2GHz以上频段的损耗比较大,拉远距离短,一般在60m左右;且射频电缆数量多,也相应带动其他辅材数量的增加,给基站成本很大压力;而射频拉远技术在降低馈线损耗和电缆数量及安装难度控制等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导致了建设成本偏高的后果。TD-SCDMA和TD-LTE网络中每个宏峰窝基站(一套天线)的覆盖半径只能有13km,在城市内高楼林立的地区覆盖半径还要小得多,为实现完好的覆盖,就必须架设大量的基站。特点应用场景宏蜂窝话务量大,扩容方便;输出端口多;需要传输资源;对机房及电源环境要求较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主要应用在话务量高、覆盖区域大、具备机房条件的高档写字楼、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奥运体育场馆等重要建筑物。微蜂窝能提供话务量,但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只能提供单个端口;需要传输资源;对机房及电源要求不高。应用在中等话务量、中小型建筑。如分布系统功率不够可增加少量干放进行覆盖。BBU+RRU话务量大,组网灵活;能将富裕话务量进行拉远,有效利用资源;需要传输光纤资源;对机房及电源要求不高。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尤其适合建筑群的覆盖光纤直放站不能新增话务量;需光纤资源;对安装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无线直放站不能新增话务量;不需光纤资源;对安装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传输不易到达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表2-1 各种信源的特点比较TD-SCDMA和TD-LTE系统中,采用中频拉远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即将无线基站中的模拟射频收发部分与无线基站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在模拟中频处分开,形成远端射频前端设备与室内单元。中频拉远技术通过基站室内单元的模拟中频接口,将射频的收发信机拉远至天线附近。下行方向将中频信号传输到射频前端,经混频后转换为射频信号,再由天线发射;上行方向将从天线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在前端混频为中频信号,通过中频传输系统传回到基站室内单元。远端射频前端设备与室内单元间可以用有线和无线传输手段相连接。其介质可以是中频电缆、光纤等。与传统的射频拉远技术相比,中频拉远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电缆数量少、传输距离远、组网灵活、成本大幅降低等。方案针对性典型场景解决方案超大面积的楼宇或楼群,高话务量热点,有光纤分布的场景高档的写字楼(群),大型的综合商务中心,机场等宏基站+RRU+室内分布系统大面积楼宇,中等话务密度,中等覆盖规模的场景一般的写字楼,高档酒店,会展中心等室内的微蜂窝基站+室内分布系统话务量不高,主要是为了满足覆盖的要求且为封闭的场景地下停车场,隧道,地铁,小型或孤立的居民区,交通干线等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或泄漏电缆一般的室内覆盖,话务量不高且封闭性较差的场景普通的居民楼(大楼内非深层覆盖),体育场等室外的宏蜂窝表2-2 部分场景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2.2 输介质和分布系统传输介质和分布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同轴电缆,光纤和泄漏电缆三种。(1)同轴电缆是最为常用的材料,其优点是性能稳定、造价便宜、设计方案灵活、易于维护和进行线路调整、工作频段合适、可以兼容多种制式的系统,但覆盖范围受同轴电缆的传输损耗的限制,传输保密性差。大型同轴电缆室内分布系统通常需要多个干线放大器作为信号的放大接力。(2)光纤的路损较小,不加干线放大器也可以将信号送到多个区域,保证足够的信号强度,性能稳定可靠,传输容量较大,易于设计和安装,可兼容多种移动通信系统。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专门的电转光,光转电设备,且依赖于远端供电。在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光电互换时存在时延,需要在使用中引起注意。(3)泄漏电缆由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组成。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以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送到接收端。泄漏电缆提供的是功率低、辐射均匀的“雾状”覆盖。优点是信号强度均匀,缺点是较高的电缆传输损耗,需要较强的信号输入;安装技术要求较高,每隔1m就要求装一个挂钩,悬挂起来时电缆不能贴着墙面,而且至少要与墙面保持2cm的距离,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价格是普通电缆的2倍。它多用于一些特殊场景下,因为普通天线无法实现较好的覆盖,如竖井,隧道,地铁等。2.3 元器件和天线除了信号源,传输介质和分布系统之外,室内分布系统还需要功分器,耦合器,干线放大器和天线等器件。(1)功分器和耦合器 主要有无源和有源(功分器和耦合器)两种器件,工作频段合适可以兼容多种制式的系统。采用无源器件的系统设备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维护简单,信号经过功分器,耦合器和线路损耗后,到达天线处的强度不同,覆盖的效果也不同。而有源系统的信号到达末端时被放大器放大,达到理想的强度,保证覆盖效果。例如一些大型商场,就需要有源系统保证其覆盖。因而,有源系统建设和维护复杂,有源设备易损坏,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如前者。器件外形如图2-2所示。图2-2 功分器和耦合器(2)干线放大器 信号的传输会有一定的损耗,为了保证覆盖的效果,需要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图2-3 GSM 900MHZ系统干线放大器放大,这时就需要干线放大器。GSM 900MHZ系统、GSM 1800MHZ系统与TD-SCDMA和TD-LTE使用其相应的干线放大器。在多系统融合后对信号进行放大时需要分别放大,然后再经合路后传输。在TD-SCDMA和TD-LTE系统中,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段,应该避免上下行链路的自激干扰问题;另外,对于多种制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不同频段的信号在此前的路损可能不同,应均衡各频段信号的放大率,以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其中GSM 900MHZ系统干线放大器如图所示。(3)天线 室内覆盖的天线主要有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两种,根据具体场景的需求合理选择。通常以吸顶天线为主,它主要有3dBi天线和5dBi天线,在水平方向全向发射。两种天线在垂直方向信号能量集中角度上有区别,3dBi天线适合开阔空间的覆盖,如会议厅;5dBi天线的垂直发射角度对于前者要小,能量更加集中,适合于楼层间的覆盖。为了防止室内信号泄漏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等情况,采用定向天线向室内需求方向覆盖。与2G等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考虑不同制式的链路损耗的区别来调整天线的位置和数量,以满足覆盖需求。综上所述,信号源,信号的传输介质和分布系统以及功分器,耦合器,干线放大器,天线等器件共同组成了室内分布系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取适合的器件,其中一些器件可以不用,如干线放大器等。2.4 河北饭店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根据业主的需求以及我公司技术人员的实地勘测,需对河北饭店进行中国移动最新的多网融合全覆盖。目前以现有网络室分信源类型主要有2G、TD、TD-LTE、WLAN,其频率规划主要是:2G采用900M或1800M频段;TD采用A频段; LTE室内采用2.3GHz频段(2350MHz-2370MHz),采用双路分布系统;WLAN系统开放频段为2400MHz-2483.5MHz,采用单路分布系统。多网融合多制式分布系统设计,应以覆盖最受限的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天线的覆盖半径,并构建分布系统基本单元(“分簇”)。簇内天线点数量尽量均衡,天线位置要相对集中(WLAN只有1、6、11 三个频点,需合理规划)。分簇规划如下:(1)对于多隔断的封闭空间,WLAN天线点覆盖半径取6-10米,间距达到10-15米的要求。对于开阔空间,WLAN天线点覆盖半径可适当扩大。(2)因用户上网体检与WLAN信号强度直接相关,故WLAN天线口功率应在满足国家电磁辐射标准的前提尽可能做大,天线口功率以12-15dBm为宜(3)室内分布型WLAN AP设计中可按支持4-6个天线,覆盖面积800-1200平米规划,每个WLAN AP支持64个人,同时使用支持20个人。 3. 河北饭店多网融合的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室内覆盖是整体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有利用吸收话务量,提升用户感知,增强用户粘性。在四网融合的业务发展背景下,GSM、TD-SCDMA、TD-LTE、WLAN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场景,将长期共存。多技术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需要统筹考虑,如何使分布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施工以及系统间相互影响。本建议建设计适用于指导北京移动自有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以及资源受限系统的验收。3.1 接入系统及频率汇总在河北饭店室内覆盖的系统中,GSM、TD-SCDMA、TD-LTE、WLAN分别工作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其频率如表3-1所示。使用频率GSM900上行889MHz-909MHz下行:934MHz-954MHzDCS1800上行1710MHz-1735MHz下行:1805MHz-1835MHzTD-SCDMA2010MHz-2025MHz(A频段),1880MHz-1900MHz(F频段),2320MHz-2350MHz(E频段)TD-LTE2350MHz-2370MHz(2.3GHz频段),由于TD-LTE还没设备,现在设计方案暂时按TD-SCDMA系统(E频段)考虑。WLAN24002483.5MHz(2.4GHz频段),57255850MHz(5.8GHz频段)优先选用2.4GHz(2400MHz-2483.5MHz)频段,以支持802.11n 标准的设备为主进行组网,向下兼容802.11b/g 标准。当频率资源紧张时,可以启用5.8GHz频段(建议采用支持802.11n的标准设备)表3-1 多技术占用频段汇总3.2 各接入系统的技术指标3.2.1 GSM 网络(包括GSM900和DCS1800)(1)信号覆盖电平可接通率: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的90%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2)边缘场强:一般大于-75dBm,室内封闭区域应大于80dBm。(3)切换要求: 为确保切换成功率,各个出入口覆盖电平符合以下标准:、出入口为慢速人行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85 dBm,且室外基站信号电平-85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大于10米。、出入口为高速车辆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80 dBm,且室外基站信号电平-80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35米。(4) 质量要求:、在满足以上条件情况下,保证设计要求区域通话效果良好,切换正常,95%的设计区域占用室内覆盖系统的信道。、室内覆盖区误码率(ReQual)等级为3以下(含3级)的地方占97%以上。、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C/I9dB(开跳频)。、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载波偏离400KHz时干扰保护比:C/I-41dB(工程设计中需对以上C/I值增加3dB的余量)。、满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5)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保证在所覆盖的建筑物的外围1015米处室内覆盖系统电平低于室外15dBm。室外道路上(除入口的道路外)的室内覆盖系统电平-90dBm。室内信号电平比室外泄漏进来的信号电平高10dB。3.2.2 TD-SCDMA系统(A、E、F频段)(1)信号覆盖强度: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干扰保护比:普通建筑物:C/I>=0dB。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C/I>=-3dB。(2)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在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 RSCP95dBm或室内分布外泄的PCCPCH RSCP 比室外宏站最强PCCPCH RSCP低10dB。(3)可接通率:移动台在无线覆盖区内90% 的位置,99% 的时间可接入网络。(4)服务质量: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话音业务为1%,CS64k 为0.1%1%,数据业务为5%10%。3.2.3 TD-LTE系统(1)信号覆盖强度:RSCP>=-105dBm(2)干扰保护比:在覆盖区域内满足参考信号SINR(同频网络空载) > 12dB的概率大于90,SINR(同频网络满载)>0dB的概率大于90%。(4)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在室外距离建筑物外墙10米处,室内信号泄漏强度应小于室外覆盖信号10dB以上。(5)可接通率:要求在TD-LTE 网无线覆盖区90%位置内,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6)服务质量: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数据业务为 10%。(7)TD-LTE系统采用MIMO天线方案,需要新增一路天馈线。为了保证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以上间距,约为11.5m,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0.40.6m)。3.2.4 WLAN系统(1)覆盖技术指标信号覆盖: 为保证WLAN业务服务和网络运行质量,在设计覆盖目标区域内,应保证90%(参考集团TD指标要求)覆盖范围内边缘接收电平原则上不低于-75dBm。干扰保护比: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0dB。服务质量:在不高于设计并发用户数时,单用户平均上网速率不低于500Kbps。(2)WLAN建设总体思路根据集团公司2011年WLAN建设整体规模要求,结合北京移动自身WLAN业务发展需要,2011年北京移动WLAN建设总体思路为:保市场需求、促数据分流。一方面关注市场部门明确提出的一些成系列的地点目标,满足市场营销拓展需求;另一方面关注T+W战略的落地,积极利用WLAN网络分流现网数据热点的流量,尤其是分流2G数据流量。(3)WLAN覆盖热点的定义 对于一般WLAN室内覆盖,优先以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建筑物作为一个热点;对于高校、居民区等区域类型,或者部分无法通过建筑物统计的特殊区域,可以一个业主单位或封闭、半封闭空间整体作为一个热点。对于WLAN室外覆盖,以一片相对连续覆盖的区域作为一个热点。3.3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图3-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图通过专项规划确定室内覆盖区域和业务之后,应勘察所需覆盖的建筑物,得到建筑物平面图。获得建筑物相关信息、人员分布情况,考察可能的天线布放位置、电缆布放、寻找信号源放置的最佳位置。在详细设计前收集周围小区的信息,按照上节的原则选择信号源和分布系统。共分布系统还需要勘查该站点各楼层的GSM天线布置情况,包括各楼层的天线数量、天线安装位置和每个天线口的功率设计指标;分布系统的详细网络拓扑图,以及各段馈缆的长度、直径和衰耗;接头、功分器、耦合器的安装位置和衰耗。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共分布系统改造设计。在现场往往还需要用测试手机进行路径损耗测试,以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新的覆盖区域和天线。测量和验证最小耦合损耗(MCL),即考虑手机在位于离天线最近时候的路径损耗,测试呼叫阻塞率、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在一定的服务等级和容量要求的条件下,预测室内传播模型。最后画系统连接图,室内系统规划目标制定室内站点分析确定覆盖场所类型确定覆盖区域边缘场强指标估算信源到天线的损耗确定覆盖目标及业务类型估算信源发射功率、各天线口发射功率估算所需话务量研究覆盖信号源进行理论验证设备选型、确认设备摆放和馈线走线确定分布系统组成、无源器件情况现场调试工程施工网络优化是否符合覆盖指标是否符合覆盖指标工程验收图3-2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流程示意图进行参数设计,给出解决方案,采用不断建设不断优化的方式来得到高质量的室内系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流程示意图如图3-2所示。3.4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1)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要统筹考虑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融合的目标,提前考虑WLAN大规模部署以及LTE引入等因素对分布结构的影响,避免后期频繁改动。(2)应综合考虑网络容量、系统干扰、资源情况、建设难度、投资成本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建设模式。(3)应遵循现有的各技术制式下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各自系统的设计指标。(4)应精心设计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充分考虑新制式的影响,便于新系统的引入:以TD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以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簇,使分布系统局部的调整尽量在分簇或分区的小范围内进行,避免引入新技术时对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大调整。(5)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6)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尤其关注室内LTE与WLAN的天线隔离,以及多系统合路器的干扰抑制指标。(7)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WLAN的频段进行模测和布放天线点,并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8)对于前期只出过2G方案的站点,在引入WLAN系统时,首先对原2 G系统达不到WLAN覆盖效果的区域进行补点,再馈入WLAN信号,然后对WLAN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AP进行组网设计。(9)对于前期出过2G+TD方案的站点,在馈入WLAN系统时,首先对原2G+TD系统馈入WLAN信号,然后对WLAN覆盖弱区域或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AP进行组网设计。四网融合设计方案对于WLAN系统而言,原则上要以馈入方式为主,重点区域(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单独布放的原则来考虑,交换机主要安装于机房或弱电竖井内,AP馈入时主要安装于机房、弱电竖井内,AP单独布放时主要布放在功能区的吊顶内(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装)。3.5多系统合路的常用组网方式(1)优选方式1。经过两级合路:第一路为2G+ TD-LTE,第二路为TD-LTE+ TD-SCDMA。WLAN在末端馈入GSM一路。如图3-3所示。图3-3 组网方式1(2)优选方式2 。经过一级合路:第一路为2G+ TD-LTE+WLAN,第二路为TD-LTE+ TD-SCDMA,此种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饭店的室内覆盖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