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

    • 资源ID:4026271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文献综述作者: 指导老师: 引言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知识总量也在急剧增长。因此相应地,人们的信息素养也需要有待提高。而信息技术教育为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极其有效的作用。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论述,并就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实施等,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信息素养进行探讨。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现将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信息素养的定义(一)信息素养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来,认为学习者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学生需要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的意识。对使用的信息进行配合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学会选择、判断和评价1。(二)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2。 (三)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3。(四)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必须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并将信息素养界定为四项能力;确认、评估、查询和使用(to identify, to evaluate, to locate, and to use)4。(五)1992年Christina Doyle进一步利用循环问卷的方法,集合全美各地136位受访者的意见,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以下10种能力:1.能辨识自己的信息需求;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4.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5.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8.组织信息使其有实用性;9.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5。 (六)华南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6。 (七)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钟志贤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2.获取信息;3.处理信息;4.生成信息;5.创造信息;6.发挥信息的效益;7.信息协作;8.信息免疫7。(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章慧敏、傅德荣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能力和其他层面上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社会的成员我们称这为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8。(九)也有种观点是从技术和人文两层含义来理解信息素养,他们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又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9。综合以上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前面5种观点都比较陈旧,有时代局限性。第7种观点只说明了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比较片面。第8种观点比较全面,但是不够具体。我比较赞同桑新民教授的观点和第9种观点,所以可以给信息素养以这样的描述:信息素养就是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存储、传递、使用和加工有效的信息,能够利用获取的信息创造新的信息,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并能正确地评价信息,对信息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并有健康的信息心理取向。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是未来信息社会必备且终生有用的新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技术变化迅速、信息数量剧增的全球信息环境中,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才能教会人们如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与素养,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二、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目标(一)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章慧敏、傅德荣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8。(二)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刘向永认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他们提出要建立统一完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1.小学阶段:以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与态度为主,强调学习者对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会简单的学习和生活应用。2.初中阶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基本技能。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3.高中阶段:扩展信息技术技能,综合发展学习者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10。(三)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11。(四)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12。(五)我国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颁布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要求有:(1)掌握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知道与学习有关的技术的种类、作用和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技术系统的组成和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2)运用技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获取、储存、分析、评价、加工、创新等)的方法,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技术工具开展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能够持续地跟踪、追寻,激发创造力。(3)运用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在教师指导下,与同伴、家长及其他人合作,创作、发布自己的作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与人们开展有益的讨论和交流。(4)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技术工具从多种信息源中查找、评价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报告所得结果;使用技术资源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有信息意识,懂得与技术相关的社会责任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能够准确评价信息,对运用技术持积极态度;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技术资源和软件13。综合以上观点,可知,前两种观点是个人的看法,不太具有权威性,所以参考价值不大。观点三给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太具体,比较笼统。观点四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比较简洁明了,我比较赞同并用以借鉴。本人认为观点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比较具有权威性,所以最适合作为评价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它既借鉴了国际标准,又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站在可行性角度制定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国际标准。本人认为这一标准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三、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一)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国内外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直接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二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间接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14(二)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徐万胥、刘向永、赵林等人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独立设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二是通过课程整合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15。(三)福建省云霄一中徐振忠认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2.改革传统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3.要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4.要教书育人数据,报告所得结果;16。综合以上几个人的观点,我都很赞成,并且觉得它们都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以上的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还可以加上“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这一途径,可以得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开设信息技术课;(2)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3)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4)教师要教书育人;(5)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6)家庭教育等其他途径。结束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个艰巨的工程。它包括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意识、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评价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信息伦理和保健意识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本人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这些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良好途径。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应将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改革以及教学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从而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参考文献】:1 蒋友明. 论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 基础教育研究,2003,(3):82 刁生富. 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1):773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164 沙红. 信息素养及其培育J.教育改革,1996,(6):485 薛文平. 简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EB/OL, 6 桑新民.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7 钟志贤. 信息素养:E时代学与教的重心转移J. 教育情报参考,2001,(3) 20-218 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2001,(9):79 王永固,彭立.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1(5).10 刘向永.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 中小学电教,2001,(6):2011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M.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12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定位EB/OL,13 祝智庭等译. 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4 李霞. 从信息素养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J. 教育技术研究,2004,(5):7715 徐万胥,刘向永,赵林.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2,(5):3416 徐振忠.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3):74-7617 左明章. 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8 刘雍潜. 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2002,(7):519 黄荣怀,曹原,曾海军. 论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EB/OL, 20 史晓宇. 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云南教育,2002,(18):72-7521 傅广华. 浅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 教育研究,2003,(7):33-3422 孟凡伦,董海燕. 浅议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中国电化教育,2001,(9):32-34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