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25424       资源大小:1,01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The scene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design application 院 系:传媒工程系专 业:影视艺术技术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6日摘 要影视传媒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与核心内容,因此创作者们对影视片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影视片创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景别。景别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镜头语汇之一。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景别构思的方法和技巧尤为重要,不仅要保持上下镜头间景别的流畅,还要注意景别在整部作品中的呼应关系。 本论文从景别的概念以及各种景别的作用出发,通过对景别的选取、变换、衔接以及景别与影片风格节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阐述出景别在影视片中的运用技巧和地位,并结合相关的作品,分析景别在影视片中的运用技巧和艺术特征,以及对其风格的影响,从而达到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并实现影视片风格塑造的最终目的。关键词:景别设计 镜头画面 风格塑造 AbstractFilm and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has now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and core cont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o the creator demands more and more about language script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e the creation of language script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scene, Scene is one of the lens vocabulary of the basic audio-visual language. Scene design methods and skill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creation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not only wanted to keep fluence of up and down between the len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echo relationship of image in the whole of works.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concept and the function of scene,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transformation, cohesion of sce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hythm of film style and scene, This paper expound application skills and position of image plays in the Language scripts , and rel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kill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style, which meet the aesthetic demand of audience and realizethe final purpose of language scripts style shape.Key words: Scene design Footage Style shape 目 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绪论 11 景别的概述21.1 景别的概念21.2景别的运用种类21.3 景别的作用22 景别的选取、变换与衔接42.1 景别与风格42.2 景别的呼应42.3 景别与节奏42.4 景别的变换形式53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地位和特点63.1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重要地位63.2 摄影构图中不同景别的特征 74 影片制作中对景别的运用技巧124.1 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124.2 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134.3 充分考虑景别的变化形式145 景别运用的艺术特征 165.1 影片音乐的载体165.2 影片的剪辑构思165.3 影片节奏的控制166 景别运用对影视片风格塑造的作用 176.1 调节和丰富观众的心理世界176.2景别在视听表达上的功能176.3实现影视片的风格塑造187 结束语 198 参考文献 209 致谢 21绪论 从无声电影传入中国到如今的有声电影,我国影视业在不断发展和强大。在影片拍摄中,景别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创作元素。镜头语言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诞生而诞生。早期最新出现的影视片都是没有声音的,被人称之为默片。但在那个时期,这些无声电影也被人们所接收和喜爱。这完全靠的就是镜头语言的表达,人们听不到声音,只能通过镜头所呈现出的画面来观赏电影。可见在那时景别在影视片中的运用已非常重要。对于早期的无声电影,人们是通过景别的变化,来感受画面传达出的意思。我们在观看每一个镜头画面,每一个场景中若干的镜头画面景别的排列时,都可以从画面景别本身所包容的范围中去了解画面空间,体会其传达出来的意思。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声有色的电影电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景别仍然是影视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一些远景、全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的变化,更深刻的传达出画面所要体现出的感情。在影视片创作过程中,设计和拍摄一个怎样的镜头画面又以怎样一个景别来表现,要考虑到各种可变因素对景别设计和处理的影响。只有明确各种景别在影视片中的作用和效果,才能设计出恰当、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景别。从视觉原理上分析,镜头画面的景别,在银幕视觉形象中,是影片风格、导演风格和摄影风格的最重要体现。原因是:镜头画面的景别单独存在、前后排列、段落组合和有机运用能形成极强烈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我认为将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这一论题单独拿出来论述,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深入地研究、探讨它,会使我对景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 景别的概述1.1 景别的概念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影对象之间距离不同,或者所用的摄影镜头焦距不同而形成的被拍摄对象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 在创作实践中,共同认定划分景别的标准通常有两种。1.1.1 以人划分在影视剧拍摄中,以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被画框所截取的部位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划分。1.1.2 以景划分在拍摄中以被摄主体(景物)在画幅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实际上,我们在拍摄中更多地按照第一种表述方法来对画面景别进行划分。我们对镜头画面景别的划分,只是对拍摄主体所截取的部分和画面所呈现的范围的一种综合表述。在理论上、实践上也仅仅是相对划分而无绝对的划分。1.2 景别的运用种类根据摄影创作的实际,为表达方便,我们把经常使用的景别分为五种,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也可以分得再细一些比如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1.3 景别的作用在导演创作中,景别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创作元素。在摄影创作中,景别对画面的构成和构图起着决定的作用。从视觉语言上分析,景别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视觉风格。1.3.1 体现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中对景别的运用,是影片叙事风格的鲜明体现。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的大量使用,会使影片风格向艺术性、写意性发展。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使用,就会使影片风格向纪实性发展。1.3.2 表现剧本情节和内容的重点从影片创作的规律上来分析,剧本情节和内容是需要强调的,在景别上采用近景和特写等景别来加以表现,会使影片所有内容在视觉上更加突出。反之,如果对剧本情节和内容不加以强调,而强调环境气氛,人物的形象等,则在景别上采用远景、全景等大景别来加以表现,这会让人在视觉上更关注影片所表现的内容。1.3.3 对场景和画面中环境空间及构图进行有机地取舍场景的展现,以及画面中所要呈现出的东西,都是一种有目的、有序的表达。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叙事与视觉的需要,并不是被摄主体的所有部分都要一起纳入画面范围,而是要利用景别的画框关系限制进行取舍,选择被摄主体最有造型价值的部分进行表达。1.3.4 集中规范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环节就是为了控制、调整观众的视觉,并且集中、规范观众的注意力。不同景别的形式变化,决定了画面内造型物体在构图中面积的大小,它是一种视觉规范。全景等拍摄较大范围的景别,对视觉是一种分散与休息。近景等拍摄较小范围的景别,对视觉是一种集中与汇聚。1.3.5 决定和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从创作上分析,决定画面视觉节奏的主要有包括人物的动作、摄影机的运动、画面的景别及排列组合变化这三个因素。从宏观上分析,视觉节奏在本质上影响着观众的心理感觉。全景等拍摄较大范围的景别的画面视觉节奏较慢,如果使用过多,会造成视觉上的缓慢变化。近景等拍摄较小范围的景别的画面视觉节奏较快,如果使用过多,会形成较快的节奏效果。1.3.6 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全景等拍摄较大场景的景别对空间描述是聚象的、强调的,近景等拍摄较小场景的景别对空间描述是非聚象的、淡化的。由于景别所包容的画面范围不同,全景系列景别对人物关系是一种直接表达和交待,而近景系列景别对人物关系是一种间接表达和暗示。2 景别的选取、变换与衔接全景等拍摄较大场景的景别多用于抒情和写意,近景等拍摄较小场景的景别多用于叙事和纪实。全景等拍摄较大场景中镜头运动一般较为舒缓,节奏上显得缓慢,空间感很强;近景等拍摄较小场景的景别多为分切镜头,节奏上更为紧凑,细部更具质感。2.1 景别与风格不同的景别的选取、转换和衔接会形成不同的影片风格。一个和八个这部影片的前半部分多运用近景和特写,在黑暗的影调下,那些人物脸上粗糙的皮肤被充满质感地表现出来,使人物性格显得饱满有力。然而影片后半部分,是在渐趋明亮的影调下辽阔的远景与大全景。这部影片运用两极镜头,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理的震撼,并产生风格化的效果。2.2 景别的呼应一部影片开场时的景别通常会和结尾时的景别相呼应,或者影片某一相对完整的段落中,开始景别与结束时的景别相呼应。段落中景别的呼应往往带来情节的相对集中和完整感。景别的呼应,一般是由远景或者全景过渡到中景、近景并配以下降镜头,即有一种进入故事的感觉,形成自然的心理过渡,而影片结束时往往会由中景或中近景拉至远景或全景配以上升镜头,有一种即将离开故事情节的感觉。在影片阿甘正传中,开场一根羽毛(大远景)从天空中、从城市上空飞向阿甘上方(远景),再飘落到阿甘的脚旁(中近景、特写)。结尾时还是这根羽毛(特写)从阿甘脚旁飞起再(远景、全景)飞离阿甘再(大远景)飞至无垠的远方。这里景别的呼应比较规律,像一个圆圈,有封闭性叙事的完美感,而结束于远景的景别。2.3 景别与节奏影片常常在近景特写等近景系列景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巧妙运用影片故事中的远景系列景别来调节影片的视觉节奏。这样就使得故事的情节不会枯闷,而且故事色彩更丰富,影调更亮丽,这也是对剧本故事质感与层次感不足的视觉调节。2.4 景别的变换形式切:这种手法既可以使景别逐步式展开,还可以以逐渐接近型与逐渐远离型,有过渡、有层次地展开景别的递进,然而也可以是跳跃式与混乱式,使景别随意的跳接。这是一种颇为主观的景别变化方式,也可用于表达人物的感受。人物运动:即通过人物运动造成景别发生变化。机位运动:这是颇具艺术表现力的景别变化方式。希区柯克的影片后窗开场第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它以全景开场,展示一幢楼的外观格局及各家各户形形色色的行为,接着缓缓摇开,展示出一条巷口,再摇,成近景,是另外一幢拐角处的楼房,接着缓缓摇进一个窗口,至镜头结束时,我们出其不意的看到一张特写的男人的脸。在这一镜头中多次改换景别,并且交代了环境与人物,是极简洁有效的电影语言,为影片后面交代人物从后窗中的窥视建立了合理的空间联系和情节契机。变焦:这种手法除了在模拟人的视线与搜索中会被使用外,在景别处理方式中是比较少用的。3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地位和特点3.1 景别在影视片中的重要地位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对影视画面景别进行定位。镜头画面景别的变化,从宏观角度决定着画面视觉与造型的变化。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影视片,都是将不同景别有机或无机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组合起来的,从而创造和发展着视觉关系。在摄影创作中,构图、画面和景别丰富着我们的视觉语言和形象。3.1.1 景别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一切语言都是某种既定的成规,同文学语言的概念一样,对于作为视听结合的影视片,景别是一种最重要、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在影视片中,导演创造的最终形式要归于镜头画面的景别,以及景别之间的排列组合。特别是当一部影视作品的剧本情节比较复杂时,导演的构思风格和景别的形式,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时,便会产生一种视觉变化节奏,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镜头画面最外在的语言形式和镜头画面造型风格。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景别运用的规律是导演最重要的叙事元素,是最有效的导演语言形式,而且是最外在的语言形式。虽然在影视片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字语言、音乐语言或者肢体语言,但唯独镜头语言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诞生而诞生。由此,镜头语言也才构成影视语言中最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最独特的一种语言。3.1.2 景别是镜头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影视画面的景别,是导演和摄影师营造银幕空间关系画面化的表达形式。景别是一种对画面空间表达的描绘与展现。我们在观看在观看影视片的时候,其中的每一个镜头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可以从画面景别本身所包容的范围中去想象所描绘的场景空间。当影视作品中运用远景全景等大景别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画面空间的宽广。这可以在观众心理上产生空间的远离感、旁观感,以及超脱的感觉。当影视作品中运用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画面空间的狭小。这又会造成观众心理上产生空间的接近,参与等感觉。3.1.3 景别体现场景(环境)中人物的具体构成关系和构成风格在影视创造中最重要的戏剧元素和造型元素是场景(环境),它的存在不仅能表达叙事本体,还可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画面空间表述还是空间展现,景别都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视觉因素,人物关系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充分地体现。3.2 摄影构图中不同景别的特征按照被摄物在银幕画框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或以人物在在画框中被截取的比例为标准,镜头画面的景别可以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景别的产生,是影视艺术的一大进步。摄影师应当在设计、处理画面时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种景别显示出自己的功能,使每个拍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表现出其造型作用。大远景用于表现相当广阔的场面、浩茫的自然景色和大范围的背景。如图3-1所示人物出现在这种大远景中一般只占一小部分,除了巨物的移动,其他都看不清楚。图3-1 大远景远景与大远景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大远景相比,远景中主要被摄对象在画幅中的比例略微增大,如图3-2所示,不过画面中仍然以远处的景物为主。远景景别主要强调环境和人物的依存性与相关性。图3-2 远景大全景一般用于拍摄人物的全身活动,以及相当于这个范围的背景。如图3-3所示,大全景表现的重点仍然是以人物为主,环境范围的表达是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的。图3-3 大全景全景用于拍摄人物及其周围环境或拍摄自然景色,专用于表现一定范围的情景。它表现一个景的全部,相当于我们在剧场里所看到的舞台框内的那种景别。如图3-4所示,这种景别,视野较为广阔,主要以被摄主体为主,能展示出比较完整的场景。图3-4 全景如图3-5所示,中景指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情形。它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气氛相脱节。它是在影视片镜头中所占用比例较多的一种景别。图3-5 中景如图3-6所示,中近景表现人物半身活动的情形,比近景稍远些,又称半身景。很多影视片中,采用的基本是半身景,这种景别会令人感到自然、舒服。图3-6 中近景近景构图中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如图3-7所示,近景拍摄中,人物面部神态、头部的形态居于画幅的主导位置,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活动成为主要的表现内容。近景画面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图3-7 近景如图3-8所示,特写画面人物形象或某被摄体的特写占据整个画面,环境空间由于构图关系和镜头焦距关系而淡化和虚化,镜头中富有冲击力的局部特写则具有造型的渗透力,能准确地传达叙事情节。特写还能够反映出人物更丰富的情感。图3-8 特写大特写的画面是景别的极至,它表现的完全是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细部画面。如图3-9所示,其重点是表现人物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与其他景别相比,表现力更强。我们在拍摄花卉、昆虫时,常常借助微距镜头来实现微观世界的大特写。图3-9 大特写4 影片制作中对景别的运用技巧4.1 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摄影创作中环境决定画面构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片内容也决定画面构成。从宏观角度分析,对画面景别的划分更多的是导演本人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完全来自于他对作品的认识与表达。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有四个。4.1.1 场景空间场景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对镜头景别的设计与处理。原则上,较大的空间范围和场景,可以有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这些景别的出现,而较小的空间范围和场景,只能有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这些景别。景别的处理,不但反映空间的真实性,还反映出镜头的美学观念。4.1.2 距离对摄影师而言,距离实际上是指物距。物距被摄主体与摄影机拍摄点之间的距离。从创作实践讲,摄影师对景别的处理,是严格按照导演分镜头来处理的。但对摄影物距的选择是任意的。因此,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画面景别的变化。摄影的拍摄距离的变化,在有限空间内也是有限的。当拍摄的其他条件不变时,物距与画面包容的范围,景别关系,影像大小,空间表达,画面透视(第三空间),视觉吸引力,这六个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上六点,完全由于物距的关系而体现不同的画面感觉,由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对镜头画面视觉造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4.1.3 镜头的焦距焦距是一个技术概念,它会影响到艺术创作。利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是摄影师改变画面视觉形象的重要手段。从创作实践来分析,摄影师对景别的处理,要充分考虑摄影机镜头的焦距运用,因为,镜头焦距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画面景别的变化。从技术上看,在同一物距条件下,焦距改变,景别也会改变。当摄影的其他条件不变时,镜头的焦距与景别、画面背景和画面纵深有着密切的关系。4.1.4 镜头风格和导演风格当一部影片是以多幅画面多种景别排列时,它就会形成一种镜头视觉风格。导演风格,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导演视觉语言风格。导演在选择使用影视镜头语言时,出于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并荣辱自身对某些景别的偏爱,会不自觉地偏重某些景别。所以,每一个导演的创作风格都不一样。4.2 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景别变化是绝对的,不同的景别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景别的改变也影响着影视片的情节发展。从造型上分析,影响景别变化主要有八个因素。4.2.1 摄像机和被表现主体之间的距离在镜头焦距固定的前提条件下,摄像机与被摄主体间距离的变化造成画面景别的相应变化;距离越近,被表现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大,景别范围越小;反之,被表现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小,景别范围越大。4.2.2 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在摄像机与被表现主体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被表现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越大,画面景别范围越小;反之,被表现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越小,景别范围越大。4.2.3 视觉表现与画面内容视觉表现与画面内容是影视后期特效的制作者确定景别的重要因素。影视工作者通过对被表现主体景别大小的设计,引导观众的视线,景别的大小通常还决定了镜头时间的长度。为了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影视工作者必须根据大小不同的景别特点,保证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画面内容。4.2.4 镜头切换镜头切换所带来的景别变化是从外部对视觉的强制性改变,镜头切换了,画面景别就会随之而改变。切换对景别的变化是导演主观意图的体现,这种视觉的强制改变,形成了视觉变化节奏。有时切换还对叙事风格有影响。4.2.5 人物的运动在摄影机视点固定的条件下,人物在画面中的运动,也可以造成和影响镜头画面景别的改变。由于摄影机机位的固定,人物运动在对景别改变的同时,画面的物距、透视随之也发生彻底改变。这种景别的改变,对镜头画面构图所产生的变化,在视觉上也较为缓和。4.2.6 摄影机运动摄影机的运动可以造成镜头画面景别的改变。摄影机运动所带来的景别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画面的物距、透视,从而造成构图的多样性。构图变化、转换的幅度,完全受摄影机运动速度的影响。4.2.7 变焦距的运用摄影变焦距镜头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摄影表现手段。变焦距是利用镜头内部焦距的改变,在被摄体不运动、物距固定、摄影机机位不运动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到任意景别的画面效果,对摄影师的操作有极大的灵活性。4.2.8 变焦点的使用焦点泛指被摄主体到摄影机成像面的距离,在实际拍摄中,物距就等于焦点。摄影创作中,利用镜头拍摄时焦点的改变来控制被摄体在画幅中的关系,即景别关系,可以产生一种非常罕见的效果。4.3 充分考虑景别的变化形式对于影视画面而言,镜头的长度是任意的。它完全依赖于导演的叙事要求、语言要求、视觉排列和创作风格的要求。任何镜头画面景别,在理论上都没有严格规定应该怎样控制长度,但在技术上、艺术上、视觉上、心理上、剪接上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技术上:全景远景等拍摄大范围的景别,由于画面的广泛性,景物影调的丰富性,使得人眼视觉看清物体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这一类镜头的时间相应地应该长一点。近景特写等拍摄小范围的景别,由于画面的局部性,构图的明确性,使得人眼视觉容易看清,因此这一类镜头的时间应该相应短一点。艺术上:在思想、感情、意境、视觉的表现程度上,镜头时间越长,这种程度相应增强。镜头长时间的表现,会产生一种强调或加重的效果。视觉上:全景远景等拍摄大范围的景别对视觉的吸引力不太大。但是镜头时间长度愈长,这种吸引力愈会被强调。近景特写等拍摄小范围的景别对视觉的吸引力本身就较大。镜头时间长度愈长,这种吸引力愈会被加强。心理上:景别对观看者的心理作用,完全来自于视觉上的距离感受。除了景别上的作用,镜头时间长度更能影响心理效果。近景特写等拍摄小范围的景别对人的心理压力较大,镜头时间越长,这种作用越为明显。全景远景等拍摄大范围的景别对人的心理压力较小,但随着镜头时间加长,这种压力会被强化。剪接上:从理论上讲,景别决定影片的视觉节奏,同时也决定影片的叙事节奏。全景远景等拍摄大范围的景别,节奏慢。近景特写等拍摄小范围的景别,节奏快。5 景别运用的艺术特征5.1 影片音乐的载体景别是影片音乐的载体,景别的适当运用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将观众的身心都投入进去,情绪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只有音乐而景别没有随着情节和音乐发生改变的话,那么即使音乐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使观众的情绪有大幅度的改变。反之,如果只有情节发生改变,没有音乐与之配合,那再感人的剧情也不会让观众动容。因此,景别是影片音乐的载体,二者互相辉映,缺一不可。比如我们小组拍摄的短片逆转裁判,在被告人杀死女死者的时候,如果只有当时那种紧张的音乐,景别定格在死者身上不动的话,那再怎样紧张也不会带动观众的紧张感。5.2 影片的剪辑构思在一部影视片中,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只出现一种景别,而是要多种景别相互变化,有序衔接的。一部影视片所要体现出的感情不仅要靠前期拍摄的过程,还体现在后期剪辑上。剪辑的基础任务之一就是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通过一定的组接技巧使之完善。剪辑时在对镜头的排列、组合中,要充分考虑景别的变化方式。5.3 影片节奏的控制画面景别及其排列组合对画面视觉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远景等拍摄较大画面的景别的画面视觉节奏较慢;而近景等拍摄较小画面较小的景别具有强调作用,大量使用,会形成较快的节奏效果。在我们拍摄的短片逆转裁判中,被告杀人这一段的景别变化比较丰富。首先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我们把需要拍摄的画面都拍好。后期剪辑过程中,在表现死者已死的场景的时候,我们是从整个杀人现场(全景)慢慢缩小景别到对死者的特写镜头,这样就使得影片的节奏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景别之间的变化幅度也可以创造一定的节奏,跳跃的幅度越大,节奏就越快。因此要根据作品的整体节奏或者一个叙事段落的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6 景别运用对影视片艺术职能的作用6.1 调节和丰富观众的心理世界观众的接收心理和审美情趣是促使影片画面节奏形成的根本依据。观众正是通过对画面的鉴赏,实现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审美交流,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所以,景别的艺术也应该满足观众的身心需求和审美情趣。在影视作品中,每种景别的改变及其持续的时间,都可以调节观众的心理世界。6.2 景别在视听表达上的功能一部影视片的景别的作用主要就是围绕逻辑和情绪。每一种景别在叙事和情绪节奏上都有基本的功能和定位,下面我们就依次分类分析不同景别的叙事和情绪功能。6.2.1 远景的视听表达功能远景强调的是环境的全貌,是大环境的介绍,也就是接下来故事发生的地点的全貌。它体现和强调环境轮廓、气势等。当然远景里也有人物的活动,但因是远距离的,所以运动的轨迹和外在轮廓得到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了一种景观。总体来说远景在叙述中体现的是介绍故事基本要素环境的功能,在情绪上体现的是一种气势一种意境,它经常为整部影片奠定一种气韵基调。6.2.2 全景的视听表达功能全景主要是表现人的形体和动作,环境的强调和重要性相比中景得到加强。所以它突出的是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能表现一场戏的全部,往往用来确定一场戏的镜头切分依据。相对于中景,它的动作性和环境性得到突出。6.2.3 中景的视听表达功能中景是最多最常见的叙事性镜头,这个景别既能看见人物的半身动作,又能看清人物所处环境的具体细节,同时人物的表情也能呈现,能交代清楚人与环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说相对于其他的景别,它所传递出的信息量是最为丰富的,对于讲清楚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来讲是最有利的了,因此它是一部影视片当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景别。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各方面的信息的平衡性,所以在情绪上和感染力上当然就不如前面的景别了。6.2.4 近景的视听表达功能它的作用与特写有相似性,能看清脸部,因此近景又叫做肖像景别,对人物的精神状态表现特别有利,同时也能对人物的姿态和动作做一些了解。近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有亲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交流的感觉,让观众进入事件之中。与特写比较来说,它主观性细腻程度没有特写强,而动作性和叙事性也没有中景强,介于两者之间。在叙事段落里经常作为中景的过渡性镜头来使用。所以当你需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刻画人物性格,但又不想过于强烈和突兀,那么近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6.2.5 特写的视听表达功能特写是最能展现人的内心的景别。特写的空间确实感对营造一种心理气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大量人物特写的运动镜头的连接造成的眩晕感,恐怖片里利用特写镜头营造的危机感等等,都是源自于观众对空间失去把握形成的。特写画面讲究物体“质”的表现,也就是通过镜头将被摄主体细节的全部视觉内容或近距离才能看清的局部放大并呈现出来,这样能直接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加强画面的感染力。被摄主体的形象通常是残缺、不完整的,正是这种不完整性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张力,给观众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6.3 实现影片的风格塑造影视作品中对景别的运用,首先是作品叙事风格和创作风格的鲜明体现。从总体上来讲,远景等描绘较大场景的景别比较抒情,会使作品更趋于写意风格;而近景等描写较小场景的景别是叙事的、纪实的,这类景别的使用使全片风格向叙事性、纪实性发展。因此,如果所拍摄的影片写意性较强,叙事性较弱,就要较多地采用远景等大景别;反之,就要多采用近景等小景别。不同的创作者在选择使用镜头语言时,出于对叙事本体的理解和表达内容的需要,会不自觉地偏好某些景别,从而形成每一个创作者区别于其他创作者的独特风格。因此,景别处理实现了影片的风格塑造结束语影视艺术传播是艺术的传播,而非一般的新闻信息传播。影视作为一门受到普遍欢迎和关注的艺术,它的创作过程便显的尤为重要,而景别对于影视片艺术造型的塑造又起到不可磨灭的重要性。每一个机位拍摄的景别画面。由于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构图效果。从而反映了导演如何应用空间调度来完成电影的叙事。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机位景别的设计与运用既反映了导演的技巧,又反映了导演的叙事风格。现代电影中的场景构成方式越来越灵活,场景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机位景别的时候要特别的谨慎和准确。任何一门艺术创作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有掌握了基本原则的基础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创新。景别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注意每种景别不同对影片塑造所表现的意义也不同,要合理利用每一种景别。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让我感受到,在以后的影视创作中,我们既应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的设计,又应该合理巧妙的运用景别,好的景别运用可以使整个影视片锦上添花,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剧情和景别也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参考文献1 李杰.王骏.影视画面分析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P852 尹利强.影视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2月:P53 任玲玲.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创意.上海美术出版社, 2004年6月:P2014 刘立滨.影视画面造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P515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学片编导与制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P506 吴徐君.景别的创作构思J.北京印刷学院院报,2008年6月:P1027 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P1-P258 姚军.影视艺术欣赏.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P21-P249 汪流.张文惠.怎样把握电影节奏.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P10910 王桂亭.电视艺术学论纲.学林出版社,2008年3月:P16511 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6月:P7412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P187

    注意事项

    本文(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