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24357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doc

    目 录1绪论21.1研究背景及意义21.2研究方法32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42.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42.2“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就业趋势分析52.2.1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52.2.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62.2.3隐性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72.2.4不容忽视的群体一回避就业的“啃老族”、“校漂族”73“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83.1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83.2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之间的矛盾93.2.1人才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93.2.2人才市场管理缺位103.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103.4各种就业歧视与失范现象较为严重114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措施114.1加快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114.1.1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124.1.2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134.1.3完善人才市场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管134.2各类大学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观念144.3大学生要努力在知识、能力诸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154.4政府部门积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155 结论16参考文献16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应当关注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需要市场主导机制,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就业市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高校入学率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放大,引发了毕业高峰年的就业难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教育改革滞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长速度轻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人才市场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高潮,这势必给业已严峻的就业市场增加巨大压力,带来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看招聘市场上人潮汹涌的毕业生和那些为找工作而手持简历四处奔波的求职学子,人才这个字眼更像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多数毕业生在刚走出校门时,除了文凭、知识和头脑属于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在不断地与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知识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焕发活力去创造未来,那么政府公共管理责任与政府就业战略选择,就自然应给他们以“劳动权”的基本保障,或者给他们以“待业”状态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生存奔波而产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应当竭力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威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2研究方法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广,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很多,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对现存的文字形式为主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搜集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查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书籍、报刊、网络等公开文献载体以及官方统计资料,从中检索和整理相关信息,这些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对于确立研究方向、设定研究目标很有意义。实证分析法:是以既定的社会行为为前提,分析和预测在这种前提下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和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的方法。本文的工作重点是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结合相关理论说明供需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就业资料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揭示当前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下一步的理论分析打下基础。比较研究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普遍规律。本文介绍了国外的大学生就业的经验、特点,为寻求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提供启示和参考。2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增幅逐年加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进入2l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万人,2001年115万。2002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三年制专科生离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万人,增幅23.1,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46.2。由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2004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2005年338万,2006年达到413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2003年初次就业率为76.1,2004年73,2005年72.4,2006年71.8。回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2001年待业人数34万,2002年37万,2003年64万,2004年75万,2005年增加到93万。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专科生增幅较大,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就扩招数量而言,同期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扩招的速度、规模不能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导致大学生数量增加的背后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是高等教育孤军突进而社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结果。2.2“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就业趋势分析2.2.1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提到大学生就业难,扩招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靶子。正是基于一些数字,很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到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认为扩招造成了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从而引发了就业难题。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并评估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极端重要的。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在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发达国家3年以上。而降低青年劳动力参与率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径在于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教育时间。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23.3%,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从各国对教育的投资来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1,发达国家为5.3,印度为3.5,中国为2.3。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率高达75,我国只有35。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经验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对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越高,就业率越高。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机会的获得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世界各国政府面对就业问题的挑战,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因此,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普通和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普遍成为政府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专家指出高校扩招并不与就业市场直接相关,如果这批学生不上大学,四年前他们同样面临就业问题。济南大学副校长蔡先金说,“假如不扩招,仅仅接受了中初等教育的大量青年滞留在城乡,恐怕就不单是就业难问题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质与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增长结构有关,大学扩招只是延迟了这批青年的就业。从长远来看,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终究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因此,不能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去否定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扩招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扩招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2.2.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条件优越的东部沿海地区,很少愿意选择到人才奇缺的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流向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选择到县(区)、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赖德胜认为,在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定制度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相搜寻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具有结构性特点,在某些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相对过剩,而在广大经济落后地区则绝对不足。第二,学历层次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从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差距。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高职、专科等低学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难度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在部分地区、院校出现了高职专科就业率高过本科的“学历倒挂”现象,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总体处于弱势,“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现象,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不争的事实。同时,专业趋同和学校的知名度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专业冷热不均、供需失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紧密相连。不同学科分类就业率差距较大,工科、理科类初次就业率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科初次就业率较低,以往的热门专业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由于招生人数激增,导致热门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由于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反应相对滞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不同专业间冷热不均,供需比例差别大,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现象并存。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脱节的现象,正是在扩招的学生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以后,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了就业困难以后,才会真正把教育缺什么暴露出来。2.2.3隐性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受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专业冷热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淡薄了,先就业,再择业修的观念已经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时而待业、时而打工、待价而沽、不断跳槽。隐形就业,是指凡是未向政府申报职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未作明确统计、记录与有效管理的劳动就业形式。绝大多数隐性就业者的初衷是找一家常规、稳定的单位,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选择了隐性就业。作此选择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人甘之如饴,有人被逼无奈,更多人把隐性就业当做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隐性就业被作为一种就业前的热身,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近年来,随着大学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正在向“隐性就业”分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热衷“铁饭碗”和长期工作合同,临时务工的人数增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往年主动寻求兼职,选择自己有兴趣和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同,今年部分大学生是在被动中完成了隐性就业。青岛大学商学院殷少刚教授认为,隐性就业是动态的,随着就业形势和隐性就业族自身心理的变化,他们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更加理性的规划。2.2.4不容忽视的群体一回避就业的“啃老族”、“校漂族”就业是青年学子迈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一步。大学生失业人群,包括待业继续找工作的、准备考研和留学的、放弃求学和求职的(所谓的啃老族)。社会不断营造的紧张气氛,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毕业后继续依靠父母资助而自愿选择暂时不就业的、要求考研、出国的人数增加。麦可思调查统计,200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继续找工作的占四分之三,准备考研和留学的7.4,放弃求学和求职的占18.3。2009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指出,2008年毕业的559万高校毕业生中,73.56万人毕业半年后仍处于失业状态,有16.51万成为“啃老族”。处于失业状态却又不采取任何求学或求职行为的大学毕业生被称为“啃老族”,指那些毕业后不找工作,赋闲在家,衣食住行靠父母的青年人,这是时代变迁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工作愿望,不肯面对现实,缺乏积极就业的精神。家庭条件优越,呆在家里享受生活;找不到理想工作不肯“屈就”;考研落榜后不准备就业,由于就业形势和家庭等原因,他们不读书、不工作、不接受培训,呆在家里“养老”。中国传统的家本位和家庭的强关系加剧了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3“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3.1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仍是一个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创造的问题。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目标。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高增长必然带来高就业,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的最佳途径。但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就业增长,至少经济增长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一般来说,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那些急于赶超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就人为扶持重工业或所谓高新产业的国家地区,大多会形成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这种模式就缺乏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近1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持续下滑,经济高增长并未带来高就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到90年代降低到1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2008年这一数字降至80万以下。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增长,甚至名义上关注就业却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就很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误导,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扩大就业的效果,长远来看也不能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3.2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之间的矛盾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市场化就业道路,由人才市场来调节配置就业,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及就业市场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尚未形成,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200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如此之难,除了国家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高校扩招只是表面性原因,究其根本是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市场缺位。人才市场与人才中介缺位造成的首要问题是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大学生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群体,个人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就业信息不畅通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虽然毕业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但信息来源良莠混杂。其次,人才市场与人才中介的缺位造成了二元市场分割。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人才市场同样存在二元区分,一种收入高,工作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另一种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没有或很少有社会保障,主要是各类私营企业、中小股份制企业。大学生找工作,理所当然选择“好职位”,即使在“坏职位”暂时就业成功,也千方百计想“跳槽”,这自然增加了就业难度。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和人才中介服务方面的不足。当前的大学生招聘会存在过多过滥、效率低下等弊端,更有甚者,成了某些机构或部门的创收途径,从而招致诟病。各地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看上去红火,成功率不高。3.2.1人才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优质、高效、规范的人才服务实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的总量在逐年递增,对人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粗放、产品粗糙,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才公共服务缺位,与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相比,存在着产品不足、质量效率不高、政务环境不优等问题,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内部公共服务资源分散,未得到有效整合,各地人才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业务水平有很大差异,相互间的配合及衔接存在问题,未发挥应有的规模效应。社会化水平不高,与教育等部门的公共服务内容、程序、政策、标准等不贯通,在发挥民营机构、高校等组织的作用方面不够。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缺乏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的意识,自办市场、自存档案、各自开发信息网站,重复投入,造成很大的浪费,且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标准化,无法适应人才竞争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新形势。3.2.2人才市场管理缺位(1)人才服务业的立法滞后,立法层次偏低,法制化程度不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一些市场活动还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对市场中收费的立项及标准、违约的制裁、纠纷的仲裁、求职者维权程序等规定不明确,弹性过大。现行法规主要着眼于传统的中介领域,对于新出现的人才派遣、网络招聘、人力资源咨询策划等领域关注不多,无明确规定。(2)人才服务业执法不力。现行制度规范既有效力盲区,又有矛盾冲突。立法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政策空白、边界不清及相互冲突等问题,增加了执行中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主要表现在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内容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够大等,监管体系还没有形成。很多地方没有建立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没有实行日常即时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3)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性约束机制还未形成。(4)人才服务业的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标准的不统一表现在各地人才服务政策、行业标准的不统一和服务质量的不均衡,由此造成了难以实现跨地区的服务贯通和资源整合。3.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虽然客观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地区发展失衡与企业间薪酬待遇等差别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但是就业市场化,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市场,由人才市场配置就业,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然而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有所偏差,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他们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不了解就业市场的全面“行情”,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只盯住市场的一角,丢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扩招人数逐年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应因此逐步下调,但事实并非如此。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离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就业期望居高不下,陈旧的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仍很看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条件,以高薪、自领、大城市为择业首选。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驱使下,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的人才需求虽旺盛,却难以赢得大学毕业生们的青睐。3.4各种就业歧视与失范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就业市场还不是一个公平市场,各种歧视与失范现象较为严重。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一些非正常、不公平的因素,这些因素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造成了就业的“错位”。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最后形成,传统的人情关系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用人单位缺乏公正、公开、科学的择人机制,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及其所造成的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现象并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学历本位与关系本位的影响深厚,这种失范与不公平性实际上损害了大学生和就业岗位的有效匹配。4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措施4.1加快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人才的生长和形成,关键在于良好的机制、制度和环境,在于有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氛围,在于能够形成一个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机制,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盘活了人才资源使用效率。但是,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有赖于完善健全的市场体系,有赖于健康成熟的市场机制,中国市场的运作现实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条件。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过量过快地进入市场,使就业市场不堪重负,市场运行举步维艰。这一问题不是仅凭市场自身就能解决的,更不是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就能消除的。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说属于人才供求的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要依靠社会多方力量、多种手段,政府在完善市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和采取有力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大力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市场建设、行业监督管理“三大体系”的建设,尽快实现“三个过渡”:市场的建立由政府推动向自我发展阶段过渡,最终走向独立运作;市场管理由政府规范向法律规范过渡,最终走向依法管理;市场服务由依靠行政职能优势向依靠市场竞争优势过渡,最终走向市场竞争。依法建立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服务标准和信用体系,缔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各项法规的落实,促进市场中介组织的公平竞争,维护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协调发展。4.1.1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按市场化要求改造人才市场组织架构,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改革。人才公共服务是人才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人才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人才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公益目标不明确、事企不分、大包大揽的发展模式,既不合时宜也力不从心,必须进行转型。要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加快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通过改革,逐步做到公共人事服务业务与经营性人才服务业务分开管理,建立不同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政府人事部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依法监管的职责;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受政府委托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人才服务;经营性人才市场依法独立开展经营业务,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人才公共服务和人才市场经营共同发展的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服务需求,更大程度地发挥人才服务的社会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经营性人才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4.1.2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从仅仅依赖有形人才市场转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无形市场。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方法、信息数量质量已不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快捷、透明的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采集、加工、分析、传递信息,建立动态的信息系统,是人才市场的重要工作,也是政府及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的必然选择。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雇佣信息公开化,是日本政府在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政府部门主导下建立的“工作信息网站”集中了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等的招聘和求职信息,企业和求职者都能很方便地了解到需要的信息,解决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畅,利用网络迅速快捷、信息量丰富、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提高市场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推出网上就业市场,企业不必参加很多的招聘会,完善的无形市场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覆盖面广、技术性强,是投入较大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4.1.3完善人才市场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管规范化管理是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权利的重要保证。只有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劳动力市场统一、有序地运作,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自主择业”不是个人随意行为,应该是符合就业市场规则的自主择业。实行人才服务产业化,也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可以放弃或是放松对人才市场的管理,而是从发展全局上,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提出任务,建立和健全人才市场运行规则,依照国家有关法规,监督市场运行,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和维护规范、公平的就业环境。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立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上下一致的政策法律体系,制定关于人才市场交易规则、人才市场主体行为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管理、人才中介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研究建立人才服务的行业标准,促进人才中介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执法和市场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人才市场监管机制,用法制手段规范和监督市场行为。规范人才服务机构的合法运营,对招聘单位和人才中介机构强化资质审查和准入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招聘会的管理,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保证人才供求信息尤其是网上信息真实可靠;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清理取缔非法人才中介机构,严肃查处违规经营、伪造档案、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等扰乱市场秩序、侵犯个人单位合法权益的行为,保证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4.2各类大学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观念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从学校招生时就要考虑这些“产品”必须有出路,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高校必须有向市场看齐的意识,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设置更多跟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然后从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社会服务计划等各个方面与市场对接,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越小,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长期化,也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把提高就业能力确定为教育的目标。教育方式应当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毕业前一二年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在理论教学中,以应用为主旨,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建立起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到技术应用能力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4.3大学生要努力在知识、能力诸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当教育走向平民化,多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毕业生只能作为一种县有知识储备的人力资源,可以称之为“准人才”。“准人才”如何成为真正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经过市场的选择和度量。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改变陈旧思维,走进就业市场,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各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最高的五项能力分别是积极学习,掌握方法,有效沟通,学会聆听,理解他人。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大众化的教育迎来大众化的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正视现实、学会适应,可以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在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已不符合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民营企业才是就业的“蓄水池”。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不仅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要瞄准人才大市场,不要只盯住市场的一角,而丢掉广阔的市场。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享乐。4.4政府部门积极创造良好就业环境,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但是完全依靠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不行的,即使就业市场已经成熟的美国、日本也是如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从各国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来看,“完全市场配置”和“完全政府配置”,都达不到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没有市场配置,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没有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就不能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行。市场在大学毕业生这一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它自身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就业市场运行中同样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如,高等教育结构失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都是市场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业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手段和实现机制,但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首先,市场有其内在规律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毕业生总量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才能保证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其次,就业市场是分散的、自发的决策和配置,不能干涉用人单位自主权。市场只有供求疏导功能,引导人才合理配置,最终选人用人由用人单位决定。再次,大学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此外,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了不能提供全面准确信息,不能制止交易中的不公正行为等等,需要政府在市场建设、市场规范、市场监督方面发挥主导作用。5 结论大学生“就业难”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以大量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不能找到用人单位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市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但是,从总人口中的大学生占有比例看,中国的大学生并不多;从人才分布状态看,只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人才拥挤;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看,市场的需求潜力还是很大的;从人才的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还有极大的吸纳空间因此,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象社会主流媒体所宣传的那么难。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制度上、市场上、大学生自身因素上确实有很多难点影响大学生就业。这些因素不是单方面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体制、大学生期望值过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滞后和就业指导不力以及人们传统思维定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市场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关键是一些制度性因素。【参考文献】1 孙立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J,2003,(3):65.2 王尹芬.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相关性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34.3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中国高等教育J2003,(11):45.4 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51.5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46.6 王英诚,彭海红.中国大学生仍“求大于供”、供求错位致就业难J/OL.中华网,2004-03-05.7 涂文涛,方行明.知识经济的人才战略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3.150.8 范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68.9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4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3年“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