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doc

    • 资源ID:4024004       资源大小:2.53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doc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摘要以往将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都是将它作为一个固定值,文中将生态环境状况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相结合,以平顶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采用倒算法,即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维护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的方法,计算了平顶山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平顶山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关键词:地表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平顶山市Analy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ingdingshan RegionAbstractThe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s always used as a fixed value. However,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to consider the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with the Pingdingshan Reg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 By using the reverse calculation method that the minimum water demand to maint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ducted from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the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ingdingshan Region is proposed.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of pingdingshan city, scientific configuration, efficient utiliz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Key Words: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water available quantity; Pingdingshan City 目录1 前言- 1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2 -2.1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 2 -2.2 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综述- 3 -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 4 -3.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4 -3.2不可利用水量- 5 -3.2.1 河道内总需水量- 5 -3.2.2 洪水弃水- 6 -4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6 -4.1可利用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6 -4.2 估算方法扣损法- 6 -4.3 河道内总需水量计算- 7 -4.4洪水弃水- 7 -4.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8 -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8 -6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 11 -6.1 确定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 11 -6.2 汛期下泄洪水量- 11 -6.3 地表水可利用量- 12 -7 结论- 13 -8 参考文献- 16 -9 致谢- 18 -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平衡、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异大、水资源过量开采、严重浪费、利用效率较低等矛盾突显出来1。水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合理,经济供给的稀缺与水资源的社会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引发了水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污染、江河湖泊退化、水环境承载力下降等一系列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威胁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平顶山市因煤而建市,由煤炭资源的开采延伸的炼焦、火电等相关工业以及钢铁冶炼工业所引起的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国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水资源较为匮乏,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地水资源开发现状,对地表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总量进行全面评价,并实施有效的水资源生态安全规划和保护措施,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已成为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由于地表水资源开发与其生态环境安全、变化的各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当前对特定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定量分析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或水环境生态系统角度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并进行动态评价,几乎还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原低山丘陵区煤炭资源型市域平顶山市为研究区,提取历年地表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并解译分析地表水资源利用动态变化与可开发利用量;在此基础上基于多源数据,采用扣损法,即地表水资源量减去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和汛期下泄洪水量的方法,对平顶山地区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计算。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往我们在评价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量时,通常把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当作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这样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破坏了该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生态需水量的概念正是为了保证该地区生态不会因水资源超采而被破坏的前提下的最小需水量,因此水资源总量中扣除了生态需水量后的水资源量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本文按照“前言研究区概况建立指标体系与构建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措施结论”的思路开展工作。通过收集的数据资料,首先分析该区地表水资源总量及其流域分布;其次利用扣损法,估算得出各个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后综合得到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平顶山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参考依据。2 国内外研究概述2.1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定义。表1列出了这些定义中较为典型的论述的相关要素,国内外学者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同定义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区别表现在:(1)对于回归水的考虑。国内计算可利用量时不考虑回归水的重复利用,只计算实际可开采的水量。国外则习惯考虑回归水的利用所产生的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相对增多的可利用的水量;(2) 国外研究者对于无法控制的洪水往往不考虑,而在水权方面的考虑比国内更为全面。综合对比国内外的探讨结果,可以看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基本上包括了水权、工程措施、社会与经济、生态环境需水量等要素2。表1水资源可利用量代表性概念对比2概念出处社会与经济条件生态需水工程措施无法控制的洪水水权回归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培训教材(试用)贾绍凤等郭周亭等雷志栋等高建芳等Upali Amarasinghe国际水管理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州WAM模型美国俄勒冈州计算模型墨西哥基于水量水质综合的评价方法注:空表示未考虑该项内容。2.2 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综述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国内外不光在水资源可利用量定义上有区别,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内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通常采用扣损法(倒算法),即以地表水资源总量为基础,扣除不可利用的水量,如河道内生态、生产需水量,跨流域调水量以及汛期难以控制利用的水量等12。近年来国内在水资源可利用量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白林龙采用扣损法,即倒算法以地表水总量减去河道内需水量和洪水弃水,计算了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3。胡彩虹等考虑水权及水质重新定义研究区内水资源总量和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计算了郑州市各行政区域的水资源可利用量4。付玉娟等根据辽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用修正的Tennant法,并把辽河流域的生态条件分为“好”和“一般”两种状态,分别计算两种状态下辽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量5。张翔等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对比分析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河流径流量预测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影响6。刘立根据水资源评价规范的要求,结合研究区内蓄、引、提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以及当前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采用倒算法对南阳市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7。陈芬用正算法计算椒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了椒江流域地表水可利用总量及开发利用的程度8。董颖等分析了陕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利用现状,讨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减去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和洪水弃水量,并详细介绍了它的计算步骤9。国外诸多研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 基于优先水权制度的WAM模型。利用WAM模型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特点是在水权方面考虑比较全面。其中WRAP模型是WAM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评价水资源量能否满足特定的水管理目标和用户需求,且可以评价流域范围内水资源开发项目和管理措施对水资源情势演变的影响14。(2) 墨西哥综合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数法。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有效的可利用水量,同时考虑水质的情况,在墨西哥提出了一个考虑水量、水质的水资源可利用性评价指数Availability IndexAI1516。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3.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资源量主要是河川径流量,是包括各年份洪水径流和内涝水在内的多年平均值。显然,这一水资源量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洪水的时常发生和现实的蓄水工程的有限性而不可能全部利用。即使将来蓄水工程能力大大增强,也要考虑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水量,因此不可能为供水的目的把全部的河川径流引到河道外部。因此,从供水角度而论,可用于现实利用的水量只是河川径流量的一部分,这部分河川径流量就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这些概念表述和研究结果记载在相关水资源研究的文献中,目前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所包含的内容和涵义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10。显然,可利用水量必然小于地表水资源总量。所谓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环境容许的前提,说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多少不只是由当地地表水资源总量的多寡决定,还要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同时还表明水资源可利用量不是固定值,而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利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增加11。但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由于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在天然情况下有保证的地表水可利用量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有增加地表水可利用量的动机和欲望,随之而产生各种类型的拦水、阻水、滞水、蓄水工程措施并随人类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发展,可利用水量占天然水资源量的比例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河川可利用水量是资金和技术的函数,而不是一个常数。受地形条件等自然限制的约束,河川可利用水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一般而论,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大的河流,其河川可利用水量占天然水资源量的比例要小些;洪水量占全年河川径流量比例大的河流,其河川可利用水量占天然水资源量的比例也要小些。我国南方河流,如长江、珠江等大河,由于水量丰沛,相对而言其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都较北方河流为小,且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引用水量相对于河川径流量来说所占比例不是太大,其可利用量还有相当潜力;但北方各大河流,如黄河、海河等其河川径流量相对较小,如黄河上现有的水库蓄水能力占其河川径流量的比例已超过50%(包括超量引水和超采地下水)。即使不考虑自然条件的约束,地表水可利用量占河川径流量的比亦不能太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利用量警戒线是40%,即地表水可利用量占水资源量的比例不能高于40%,这是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的维系需要相当部分的水的缘故。流域生态需水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区别。地表水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通过已建成的各项工程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在此前提下能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的水量17。3.2不可利用水量不可利用水量包括两部分,即不可以被利用水量和不可能被利用水量。不可以被利用水量是指不允许利用的水量,这部分水量必须保留,如果这部分水量保有太少或被另作他用,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甚至不可逆转的破坏的严重后果,亦即维持河道内生态环境正常状态不恶化的最少水量。不可能被利用水量是指受现阶段技术和工程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被利用的水量。比如在汛期超过调蓄工程最大调蓄量的洪水等。3.2.1 河道内总需水量河道内总需水量主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功能的水量,包括防止河流断流、保持河流水体合理的自净能力、河道冲沙输沙以及维持河流湖泊内水生生物生存等的水量。河道内总需水量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和河道内生产需水量两部分。其中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有:维持河流基本功能的需水量、通河湖泊湿地需水量和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河道内生产需水量一般不消耗水量,只需在河道中预留一定的水量给予保证即可,主要包括河流航运、旅游、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等部门的用水,可以“一水多用”。3.2.2 洪水弃水汛期难于控制利用的洪水量是指以当前的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条件,不能被工程措施控制利用的汛期洪水量,这部分水量下泄疏导以免造成洪水灾害。统计计算一条河流的洪水弃水量,若是支流,则是指支流汇入干流的水量;若是入海河流,则是指最终泄弃入海的水量。所以洪水弃水主要包括: (1) 在可预见时期内,受当前工程技术条件所限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2)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超出各用水单位总的最大用水需求的水量。4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4.1可利用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为前提,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永续利用。(2) 统筹兼顾及优先保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原则。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生态环境最基本的需水要求。(3) 以流域水系为系统的原则。水资源的分布以流域水系为特征,一个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应以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以保证计算成果的完整性。(4) 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必然千差万别,所以在可利用量实际计算时要根据各地的资料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的计算方法分别考虑灵活变通。4.2 估算方法扣损法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一般利用扣损法。扣损法是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较为传统的方法,即用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减去不可以被利用水量和不可能被利用水量中的汛期下泄洪水量的多年平均值12,得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图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项概图134.3 河道内总需水量计算计算河道内总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有: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数(取1020)法、近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典型年法12。本文根据平顶山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现有数据选择采用多年平均天然径流百分数法近似进行估算,百分数选取20%。计算公式为:Wr=Wj1×20% (1)式中,Wr河道内需水量;Wj1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4洪水弃水洪水主要由于汛期降水集中,短时间内河流水量受大量降水补充急剧增长而产生。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平衡,因此往往降雨量较多的年份一次或数次大洪水弃水量占总弃水量的很大比重,而一般年份、枯水年份降水补充较少所以弃水较少,甚至没有弃水。因此洪水弃水量的计算应采用天然径流量长系列资料,逐年计算汛期下泄的水量,在此基础上统计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洪水弃水量。计算公式为:Wa=Wj2-Wm1-Wm2 (2)式中,Wa洪水弃水;Wj2多年平均汛期天然径流量;Wm1汛期最大调蓄量;Wm2汛期用水消耗量。4.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总的地表水资源量减去非汛期河道内需水量,再减去洪水弃水量和跨流域调水量,便得到多年平均情况下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平顶山市没有跨流域调水供水工程,因此计算时不考虑跨流域调水量,计算公式为:W =Wt-Wr-Wa (3)式中,W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Wt地表水资源总量;Wr河道内需水量;Wa洪水弃水。该方法一般用于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本研究利用该方法计算平顶山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如图2所示。图2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示意图12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与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3°0834°12,东经112°14113°45;东西长140 km,南北宽约133km,总面积约7882km2(图3)。研究区大部分属于暖温带,较小部分位于北亚热带,过渡性明显,表现为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4.2;年降水量以沙河为界,以南地区在1200800mm,以北地区800500mm,水量适量。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在长期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基础上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纺织建材等综合发展的工业城市,近50年以来,研究区在依托煤炭资源强力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环境干扰程度与日俱增,研究区状况发生了剧烈变化,生态安全问题凸显,面临着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环境污染、采煤塌陷、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图3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平顶山市地处淮河流域上游,分属于颍河、洪汝河两个水系。辖区内主要河流有颍河水系的北汝河、沙河、澧河、甘江河,洪河水系的滚河。北汝河自西向东流经汝州市、宝丰县和郏县,大陈闸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8.72982亿m3;沙河自西向东流经鲁山县、市区、叶县,白龟山水库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8.58403亿m3;澧河自西向东流经叶县,孤石滩水库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0.90131亿m3;甘江河自西南向东北主要流经叶县,官寨水文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46528亿m3,;滚河发源于舞钢市山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837亿m3,干流上建成有石漫滩大型水库1座,总库容1.2亿m3,田岗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0.3176亿m318。各河流径流量及其流域内水利设施汛期调蓄量如表2所示。表2 平顶山市各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亿m3)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汛期最大调蓄量北汝河8.729821.4017沙河8.584036.81澧河0.901310.866甘江河3.465289.25滚河1.8370.529如图4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54座,总库容32.67亿m3。5座大型水库的调洪库容分别为白龟山水库6.81 亿m3,昭平台水库2.86亿 m3,孤石滩水库0.866亿 m3,石漫滩水库0.529 亿m3,燕山水库2.5 亿m3。图4 平顶山市水系图平顶山市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48.5mm,受气候影响,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查询河南省近十年水资源公报19得到平顶山地表水资源量如表3,各年份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532亿m3。年均地表水供水量4.933亿m3。表3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亿m3)年份地表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利用量200011.7855.085200111.7855.085200210.6832.860200326.3184.844200418.2014.570200522.7714.38220069.9564.674200718.7595.236200810.6575.527200911.4274.849201032.2984.097201119.1974.955201211.0817.960平均值16.5324.9336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6.1 确定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由4.2中所选计算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的方法和平顶山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根据公式(1)计算得各条河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与汛期径流量。如表4所示。表4 平顶山市地表河川径流总量(亿m3)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汛期径流量北汝河8.729821.7459645.237892沙河8.584031.7168065.150418澧河0.901310.1802620.540786甘江河3.465280.6930562.079168滚河1.8370.36741.1022合计4.7034886.2 汛期下泄洪水量确定汛期径流量,根据对平顶山地区的径流统计,将每年68月定为汛期,汛期3个月流量约为年径流量的60%。确定汛期地表水利用量,因为用水量一般比较平均,所以汛期的地表用水量为全年地表用水量的1/4。根据公式(2)计算得洪水弃水量为3.176亿m3。计算结果如下,先初步计算出各河流洪水弃水,再合计汛期总洪水弃水减去汛期地表水供水量,如表5、6所示。表5 初步计算洪水弃水(亿m3)河流汛期径流量汛期最大调蓄量洪水弃水(初步)北汝河5.2381.40173.836沙河5.1506.810.000澧河0.5410.8660.000甘江河2.0799.250.000滚河1.1020.5290.573合计4.409表6 洪水弃水(亿m3)洪水弃水(初步)地表水利用量汛期地表水供水量洪水弃水4.4094.9331.2333.1766.3 地表水可利用量按照公式(3),采用地表水资源总量减去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和汛期下泄洪水量,得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步骤计算出平顶山各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53亿m3,计算结果详见表7。表7 平顶山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亿m3)地表水资源量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洪水弃水地表水可利用量地表水可利用率16.5324.7033.1768.65352.338%平顶山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是在主要河流可利用量估算成果基础上汇总求得。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53亿 m3,可利用率为52.338%。国际上通常认为,在地表径流量丰富地区可利用率一般不宜超过 40%,径流量缺乏地区可利用率一般不宜超过 60%,否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平顶山地区属于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区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可以看出,平顶山市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53亿 m3,占地表水资源量16.532亿 m3的52.338%,而地表水利用量为4.933亿m3,地表水利用率为29.84%,可知地表水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表8所示。表8 平顶山市地表水利用率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表水可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地表水利用率16.532亿m38.653亿m352.34%4.933亿m329.84%由表5可以看出,北汝河流域在汛期由大量洪水弃水,占径流量的43.94%,因此可以通过新建水库或大量微型水利设施来减少汛期洪水弃水以增加地表水可利用量。7 结论平顶山地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不是一个固定值,具有可预见的时间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进步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与利用量的增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地表水水资源的需求量和开发建设能力都会会逐步增加,同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维持河道内生态平衡的需水量以及其他方面用水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可利用量会随之变化。现阶段,平顶山市各行政区地表水取水许可总量和水资源控制指标均不应超过地表水可利用量8.653亿 m3。平顶山市地处中原,人口密集,并且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低。这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最大挑战。当前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和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期兴建的,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建设标准普遍偏低,不能满足当前及以后供水要求。并且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需水量快速增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长,而水资源供给的匮乏,使得二者供需矛盾尖锐。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低,有效利用率不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可利用量较少的情况下,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水的有效利用和节水技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管理机构不健全水市场机制建设步履维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不充足,利用不充分和利用率较低的状况提出以下对策:(1) 强化节约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平顶山市水资源总量有限,在当前一定时期内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也不会有较大增长,因此必须实行保护性和持续性的开源节流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可以采取中水回归利用,按用水单位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可分别供水或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等不同的节水用水方式。(2) 合理开发水资源,适度增强供水能力北汝河流域可以建设一定的水利工程,减少汛期洪水弃水量以提高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对境内水资源的开发做出综合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保护水资源、防止水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同步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以维持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因此,必须做好综合规划,包括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及从宏观到微观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防灾的全面规划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水资源对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持和效益。(3) 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目前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其中工业污染是我国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特别是以煤炭开采与钢铁冶炼工业为主的平顶山市,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因此,改进采掘冶炼工艺采用更为先进的用水方式积极防治水污染,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地表水可利用量,减少地表水资源浪费,相对增加地表水可利用量。(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在进行管理体制的改变。但总的来说,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步伐,显得迟缓和不力。平顶山市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严格执行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认证贯彻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管水、用水和治水,保护水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效率。本文从一个地区地表水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问题出发,对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和汛期河流洪水弃水进行了讨论和计算。当前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算工作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一是确定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时,应采用什么比例来计算,当前一些比例的确定依据不够充分。二是大型水库等蓄水工程控制的可利用水量大多跨流域使用,按县市级行政区划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水量比较困难。如何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计算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时,还要充分考虑航运用水、景观用水等,这些都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8 参考文献1 王瑗,盛连喜,李科,孙弘颜.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08, 19(3): 10-14.2 徐德龙,张翔,吕孙云,刘彩云.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人民长江, 2007, 38(11): 110-112.3 白林龙. 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J. 人民长江,2013,17:45-48.4 胡彩虹,吴泽宁,高军省,席献军.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0,03:404-410.5 付玉娟,何俊仕,慕大鹏,张静,刘洋,韩宇洲. 辽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1:107-110.6 张翔,夏军.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以汉江上游为例J. 资源科学,2010,02:255-260.7 刘立. 南阳市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4:7-9.8 陈芬. 椒江流域台州市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J. 浙江水利科技,2012,03:18-19+22.9 董颖,赵健.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在陕北地区的应用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3:104-108.10 钟华平,王建生,徐彭波,耿雷华.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原则J. 水利水电技术, 2004, 35(2): 9-11.11 郭周亭.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初步分析 J. 水文, 2001, 21(5): 23-2612 水总研20048号,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办法(试行)S.13 张洪刚,张翔,吕孙云,刘彩云. 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概析J. 人民长江, 2008, 39(17): 18-20.14 Wurbs R A. Assessing water availability under a water rights priority systemJ.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01, 127(4), 235243.15 Jim·neze-Cisneros, B. Water availability index based on quality and quantity: its application in MexicoJ. Wat. Sci. Tech., 34(12), 165172.16 Jim·neze B E, Garduno, H. Domínguez, R. Water availability Mexico considering quantity ,quality and usesJ.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97, 124(1): 17.17 张子贤. 关于可供水量定义及计算方法的讨论 J. 人民长江, 2002, 33(7): 27-29.18 平顶山市水资源概况EB/OL. http:/www.geo-19 2000年-2012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EB/OL. .9 致谢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从开始选定论文题目到研究数据的收集,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注意事项

    本文(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