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关于新浪微博的论文.doc

    • 资源ID:4021000       资源大小:165.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新浪微博的论文.doc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位论文题目:新浪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及对策以xxxxxxx文法学院为例 姓 名:学 号:学 院:文 法 学 院班 级:指导教师:二一三 年 六 月新浪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及对策以xxxxxx文法学院为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迅速发展,很多新的网络工具和载体不断出现。微博的信息获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微博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要关注的人,并对所有关注的人加以分类整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发文字、图片、视频等,这样内容简短、不需长篇大论的文章,更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信息的便捷性也是深受广大网民欢迎的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群体自然也成为使用微博的主要人群之一;一方面通过微博,大学生能够便捷的看到网络上最新的信息,了解关注对象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微博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往往使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感到真假难辨和迷茫,一小部分大学生在微博上刻意的传播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展,消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研究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是消极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对策,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微薄、 大学生、 影响、 对策Sina weibo's influence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in the xxxxxxxfor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many new network tools and carrier appear constantly. The rise of weibo is popular at home and abroad a new kind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way. Microblog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have very strong independence, selectivity, weibo user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eeds to choose their own want to focus on people, and to all of the attention to sorting; The user can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o send words and pictures, video, etc,this brief, without a long article, more favored by the majority of users welcome.With the wide use of weib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is one of the main groups of using weibo nature; Through weibo, on one h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easily see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know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the focus; Motley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on weibo on the other hand, tend to lack the discrimin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illusory and confusion, a small par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n weibo deliberately spread some bad information, the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is not conducive to students learning career developed, and the ablation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on weibo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argeted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Small,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一、绪论 6(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61 选题目的6 2 研究意义6(二)研究现状9(三)研究重点、方法及创新9 1 研究重点、方法9 2 创新之处9二、微博的含义、发展情况及特点10(一)微博的含义10(二)微博的发展情况10(三)微博的特点101 传播信息的便捷性112 内容的丰富性113 交流方式的创新性114 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性12三、微博使用现状研究结果及心理分析12(一)微博使用现状研究结果131 微博注册情况132 微博登陆次数及使用时间133微博主要浏览及发布内容134主要关注的对象14(二)对微博的心理分析14四、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14(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4 1 消极影响15 2 积极影响15 3 个案访谈访谈提纲16(二)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17五、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研究18 (一)树立正确的微博观念、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微博18(二)大学生使用微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19(三) 充分运用和发挥微博优势、净化微博环境20(四) 制定和完善关于微博的法律法规20六、 结 论21 参考文献23 附录26一、绪论(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1、选题目的大学生是接触新信息传播形式的先锋群体,在微博流行使用的时代自然也不会例外。作为一种融合了以往所有网络应用系统优点的新型网络应用,微博颠覆了传统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舆论环境。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契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教育者应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践工作,促进思想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增强其实效性。因此,网络思想教育必须在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微博作为目前最火爆、备受青年生推崇且很适宜师生之间进行思想表达和感情交流的新媒体形式,可以作为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全新手段。应该对其有积极的态度,并加强实践探索,使微博成为大学生丰富思想、丰富大学生活的好工具。本文主要是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方面进行的探究,以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实践上来看,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高校更加关注微博这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建立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有利于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为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方式得以妥当。2 、研究意义研究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能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当前的思想动态和网络生活,了解网络对他们带来的影响。由于多数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缺乏社会历练和生活经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微博的产生更让大学生获取各种社会热点和评论提供了广阔途径,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而这波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将带来一定影响,至于这影响的好与坏。研究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微博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利用微博促进大学生生活的顺利进行。微博不仅可以加强在校大学生与朋友、同学间的联系,同时还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基于这一特点,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加上网络文化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的特征,它打破了国界,联通了任何一个可以联通的角落,不同意识形态无时无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充分发挥微博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微博联系起来作为研究内容,是一次理论研究的创新,弥补了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的研究缺陷,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灵活变通,促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二)研究现状微博于2007年就被引入中国,但是其真正为大众所知,被大众所关注,则是在2009年下半年新浪网站推出微博内测版之后。虽然微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由于其猛烈的发展势头,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内众多领域纷纷转向了对微博的研究。我国对微博的研究还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在国内最早发表关于微博的学术文章的是张卫华、张庆永发表的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一文,通过与博客的比较,提出了微博客的概念和特征,并认为微博客的简单和快捷受到网络用户的青睐。国内较早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表研究微博的成果的是阚道远,阚道远在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认为微博不仅仅是传播工具,而且还发挥着塑造思想和构建观念的政治功能,并在文章中提到了微博引发的舆情新态势,深入分析了微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国内较早明确提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措施的刘祖清、何平,他们撰写的借助微博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率先提到微博在成为大学生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把微博与大学生的好奇心和信息接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发挥微博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尽管关于微博的著作类的研究相对要少的多,而且时间上也要晚一些,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成果。2011 年 1 月 21 日,李开复写的微博:改变一切,书中提到生活因微博而完整和完美,微博是一种态度,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创建者,李开复在书中介绍了自己与微博的故事和自己如何看微博现象,分析了微博的魅力从何而来,同时探讨了如何写微博和吸引粉丝,以及微博的商机和未来。稍晚一些时候,喻国明、欧亚等学者写的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用嵌套学说对微博的发展逻辑及价值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应用的行动路线图式的战略与策略,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积极认可和深入应用。而在政务微博研究方面,窦含章和李未柠两位学者在政府如何开微博中就政府开通微博的具体步骤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加以说明,尤其重点介绍了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以及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对当前政务微博的经典案例加以介绍,作为中国引领性的舆论场,微博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建设研究、高校微博管理研究、高校微博教学模式研究、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正确应对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方面。(1)微博传播特性研究。主要的文章有刘丽清的微博虽微足值道尔一微博特性之浅析一文中总结了 “相对于传统博客来说,微博的主要特点:碎片化写作,可辖射更多的博客使用者;给沉默的大多数,带来更多的发声机会;机成为最佳终端,发布更具便利性、易得性;话题市场的设置,使公共领域得到构建;简短写作和快捷发布,实时感和动态感更强,是微博相较于其他网络传播平台的特性。文章最后也指出了微博在展示特性的时候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如多无意义的言语,少思想的火花,容易沦为网络垃圾;微博的写作方式,不利于思想的阐述,容易助长写作的惰性。”卢金珠的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通过将微博与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相比总结了微博的单一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更随性这六大特点并依此对微博客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微博给传播环境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从指出微博客内在的信息生产、蹄选和传播机制都尚未健全,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来讲,在现阶段还远未成熟。殷俊的微博客传播特性及发展趋势,中总结了微博的特性:操作简易,收发方式多样;原创性强,叙事风格独特;即时传播,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转发功能使传播速度几何增长,相应的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由于文本限制和低门滥信息传送机制也使得微博显现出了相应的弊端:信息传播广度有限;内容松散、可信度差,信息利用成文高;对突发事件跟进难度大。chlaire的微博传播三特性及李林荣的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等等。(2)关于微博影响机制研究。赵战花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胡瑶迪微博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一阳微博影响舆论走势,赵战花在文中指出了微博客因其自身的特色对新闻信息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各种突发新闻,微博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微博正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另一媒介,文章在最后也指出了虽然现在有着相当的缺陷,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成熟,微博客将会对新闻传播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微博客成为媒体也会逐渐为一种现实。(3)博应用机制研究。关于微博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就是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商业营销、现代教育、图书馆等方面的应用,当下已有不少的文献成果如:白晓晴的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及意义分析、阐道远的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张艳琼的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王世群,现代教育技术;基于微博客的高职教育辅助教学模式的探讨裴成清,职成教育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教育技术界开始关注这个新兴的媒体了,将微博应用于大学生的教育己是大势所趋。(三)究重点、方法及创新点1、研究重点、方法本文的研究将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当前大学生使用微博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入手,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双重影响,进而就如何充分利用微博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提出全面的具体的对策。文献研究方法,收集了关于微博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如国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与微博相关的著作和论文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揭示微博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解决对策。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北京建筑大学在校学生中进行了纸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针对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的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访谈来了解微博对大学生在校园生活里的各个方面的影响。2、创新点创新点就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方法和途径出发,认为目前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及力度还不够,创造性的提出应该构建校园微博沟通平台,提倡学校领导、教授、教师、辅导员开通微博,更广泛的与广大学生互动,形成舆论导向积极向上,微博内容轻松愉快且让学生受益的校园微博文化,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网络阵营的延伸奠定基础。二、微博的涵义、发展情况及特点(一)微博的涵义微博,英文翻译为microblog是博客的一种变体。百度百科中对微博的解释是: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在维基百科中,微博被描述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公开发布的博客的形式,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微博是新浪微博。(二)微博的发展情况2006年Twitter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迅速了国内微博的发展。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产品,微博网站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是由于国内微博仍处于刚开始的缓慢发展阶段,经验不足,而且只是在模仿国外的微博产品,用户少、关注度低,而一些国内元老级的微博网站也相继退出市场,停止运营。而真正的微博则是在2010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在中国飞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微博网站希望抓住这个市场分一杯羹。2010年,微博则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井喷式的发展。不仅大型门户网站推出了微博服务,很多媒体网站也推出微博。据网上调查,2010年3月到10月间中国微博月访问规模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中国微博的访问用户规模达到了 12521. 7万人,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突破6500万个,用户渗透率达36. 9%。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其中微博用户数达到2. 5亿。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和网络新闻使用率则出现大幅下滑,其中新闻阅读类应用的用户使用率从77. 2%降至71.5%。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微博,已经成为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三)微博的特点1、传播信息的便捷性微博,一个“微”字就表达了微博精简短小的特性。微博的字数很少,一般一篇微博的字数都控制140字以内,这样用户就不必绞尽脑汁想如何编辑语言,随意的一句话或许就是一句牢骚有时甚至是一个标点都可以成为一篇微博。如此小的信息量既不会给微博用户造成负担,同时又能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正如新浪微博所标榜的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另外微博实现了传统的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的无缝连接,微博的登录方式可谓是丰富多样,与其他媒介相比微博不再仅仅通过网页登录,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新浪微博上用户除了通过电脑网页浏览发布微博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微博air,wing微博2010等新浪微博客户端登录微博这样微博具有了手机短信的即时性,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很方便的发布和接收信息。可以说微博的即时性与快捷性超越了其他任何媒体。2、内容的丰富性微博上信息传播的内容极其的丰富,首先,基于微博信息内容的简短性和传播速度的便捷性,这使得微博用户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随时随地的更新微博,可以说微博的这种碎片化的传播保证了微博内容的丰富性,另外微博上的内容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絮叨,还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新闻,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热点事件,也有来自国际社会的重大新闻事件;其次,在微博上用户发送的信息内容并不仅仅限于一些文字信息,用户还可以发送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不仅使得微博上的内容更加的丰富生动,而且更加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也给人更加直观的感受;最后,微博上信息的几何式裂变的传播最终保证了信息的丰富性。“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微博中的信息分享和流动模式虽然是一种单向的、不对称的人际关系,但是恰恰是这种单向的、不对称的信息分享和流动模式早就了微博独特的几何式信息传播和流动模式。”可以说微博上的这种几何式的流动传播,微博上的信息只要通过用户之间的分享和转发,其数量就会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迅速的增长。3、交流方式的创新性微博上用户之间的交互表现着与其他社交网站的独特之处。在交互方式上,微博上用户之间的交互是一种背对脸的跟随。背对脸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微博摒弃了社交网站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而是以单向的关注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在微博上用户可以没有限制的关注任何感兴趣的对象,而且这种关注可以是单向的,不一定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一旦关注对象微博更新信息,那么更新的信息会自动的转发到用户的微博上,可以说用户不会错过任何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地了解关注对象的状态。在交互范围上,在新浪微博上经常会有话题的讨论,众多用户在微博上计对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也有一些具有共同爱好或是共同需要的人加入同一个微群,在微群里进行多方的探讨和交流。在交互的具体形式上,微博并不像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那样直接的进行对话交流,在微博上无论是双方还是多方他们之间的互动都是通过相互之间对于微博的评论、分享、转发等形式来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并不需要那种及时的回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让对方回复信息的暗示性,使得人们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样也更有助于维持更好人际关系。4、 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性网络的匿名性曾极大的吸引着人们,互不认识的网友可以在各种论坛自由地聊天、讨论问题。起初大多数用户都享受着网络虚拟性带来的乐趣,然而随着进一步的网络上虚拟的交往,用户在享受网络匿名带给他们的极大的自由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由匿名而带来的虚假信息的困扰,长期下来,大多数网民己经对虚拟的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微博恰恰把握了这一时机。“微博克服了网络匿名使用的弊端,其沿用了 SNS网站实名制的做法,能通过识别不同用户的IP地址,挖掘出深层的人际关系,构建最真实的“熟人网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传播主体的真实性。这种基于真实信息的社会网络在降低人们对互联网匿名使用顾虑的同时,更是将现实生活的诚信教育引入其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 三、微博的使用现状研究结果及心理分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 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 296. 0%,网民使用率为48. 7%”。而且根据万端数据统计分析,微博主要用户群中,63%以上的用户具有本科学历,用户以1830岁年轻用户为主,其中,1825岁(符合大学适龄阶段)的微博用户达36.4%。由此看来,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微博用户的为了能更进步的了解大学生们使用微博的情况及微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笔者对xxxxxx文法学院的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一)微博使用现状1、微博注册情况图1. 微博注册情况通过调查结果可知,81%的在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准备使用的占12%,而没有使用微博的学生占7%,可见微博已基本进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借助微博这一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使用微博的方式上,调查者大多用电脑和手机两种方式登录微博。2、微博登陆次数及使用时间图2. 微博登陆次数及使用时间在微博的登录频率方面,有近66%的大学生每天至少一次登录微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频率较高。另外在对大学生每天使用微博的频率调查中发现,登陆微博次数分为半小时及其以内的学生为31%、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的学生为35%、一小时至两小时间的学生13%、两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为21%,由这些数据我们更加可以看出微博基本发展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网络工具之一。3、微博主要浏览及发布内容图3. 微博主要浏览及发布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微博阅读信息、社会热点新闻、学习新知识的大学生占21%,转发微博、社交闲聊占56%,认识陌生人,扩大交友范围占11%,打发时间的占22%, 大学生对于微博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而且用途也趋于多样化,微博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又一新型网络工具。4、主要关注的对象图4. 主要关注的对象大学生使用微博浏览内容多样,微博上各种各样的资讯也丰富了大学生浏览内容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关注周围朋友、家人的占64%,关注名人、网络朋友的占26%,关注专业机构及专业资深人士等的占10%。(二)对微博的心理分析微博作为一种新事物,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因其特点也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注册。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微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模式、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些恰恰满足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帮助自己成长的平台,因此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追捧。四、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微博在大学生中的日益盛行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就像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一样,微博的日益普及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样具有双重性。马克思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因此,当下我们不仅要看到微博的种种优势,还要时刻警惕微博潜在的种种弊端。以下笔者主要从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及价值取向三大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探讨微博所带来的影响。1、消极影响微博的出现,大大开拓了人们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把大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时代,随时随地的发布和接受信息,各种网络资讯极大丰富,但是我们也看到微博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正确引导,积极消除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每一个注册微博的用户,都是微博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其实是对传播媒介中的把关人的地位的削弱,这样就容易造成没经证实的信息的泛滥和对有些信息的污染。在网站上许多东西都是“互通有无”的,国外的或是国内的一些不良信息都会通过微博传播开来,有些是反社会主义的,有些是反人类的,甚至有些是黄色的或是暴力的文字、图片或是视频,这些都会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容易腐蚀心灵,动摇自己的信仰,削弱学生们的道德意思和责任意识,同时也相应的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问题。微博用户不光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登录,而且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微博登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手机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微博,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有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整日把时间放在微博上,不停的看手机是否有新的信息发布,或是有的学生沉迷在人际交往上,这样反而对现实世界无暇顾及,容易远离同学、朋友和老师,也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沟通的屏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也玩起微博,影响自己也影响了同学。2、积极影响微博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平台,已经和吃饭、睡觉和学习一样成为他们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因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家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局面已经被互联网所代替,互联网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重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积极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实现自由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微博的优势,通过生活化的沟通方式,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除彼此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能够打开心扉,可以及时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同时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微博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重视微博的信息传播和沟通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导,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每个大学生的微博,可以观察和发现每一个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创造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努力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在微博上牢牢把握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3、个案访谈访谈提纲 针对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还进行了个案访谈的形式来调查微博对他们自身的影响。访谈提纲1)、您觉得大学生使用微博目的是什么?2)、使用微博后对你的生活、学习方面有何消极或积极影响?3)、您一天登陆微博次数情况是怎样的?4)、您的微薄关注对象主要包括哪些?5)、您觉得在微博中反映的信息有可信度吗?6)、您理想的微薄用途及微博管理方式是怎样的?7)、做为一个大学生您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微博?本人在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学生中访谈了几位学生,访谈刚开始我先诉说了我这次访谈的目的及意义。让被访谈这有所了解后我们进行了访谈,他告诉我他们使用微博的时间、次数、关注对象等,他们告诉我自从他使用微博后对他们的学习常识及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了变化,而且更为方便了。但对于生活方面来说还是会有影响的,他们说有时候会太过专注微博而无法正常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微博这样的平台上有着太多的舆论及不良的社会问题,这些还是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心理。有些学生对微博的认识还是比较浅,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微博会了解到一些新鲜事物,都认为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社交平台。他们的关注对象大部分会是一些微博小站或者文学方面的名人,当然也有歌坛、影视等方面的明星。微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会通过一些人所发的微博而受到思想上的主观影响,还有受到一些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二)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选择与追求。价值取向既是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是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来说极其重要,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大学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后半段,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有很多内心矛盾和冲突,对人生和生活意义的看法容易变化,对自己也没有确定的看法和评价。可以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未定型,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够稳定,既可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然而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学校、家庭和同龄人群体外,大众传媒已成为影响青年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第四个重要因素”,微博作为当下最新的网络传媒工具,分析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并加以引导和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但也会导致主流意识淡薄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每个村落都不再封闭,各国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网络成了全世界文化的聚集地。对于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每天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媒介接受着来自全球的信息,“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及价值观念早就不存在了。微博的兴起与发展更是打破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而且它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算是名副其实的信息集散地。在微博上不同的语言文化在这里汇聚,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交流,不同的价值观借助于微博在这里激荡、碰撞,对于大学生来说这考验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权利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作出选择,可以说多元化的选择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五、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研究微博这样一个新兴的网络媒介在大学生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它在给大学生带来种种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随着大学生中间使用微博的人数及频率不断的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尽可能的避免微博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微博终究只不过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性的存在,他对人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还要看人如何使用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本人来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方面主要是从消极影响方面讲述。(一)树立正确的微博观念、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微博微博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产物,从以前的博客到如今的微博,体现了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对于大众生活的关注的一种进步,实现了从传统精英文化向大众草根文化的转变。尽管在微博发展过程中,微博的一些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还有其他一些尚需完善的地方,尽管不能否认微博上的一些负面消极信息,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微博作为当代一种新兴的网络形式,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和研究微博。面对微博这种新兴的网络形式,如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就很难推进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很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只有高度重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正确引导,充分利用,才能控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全面深入研究微博的特点和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心力量来消解微博给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在微博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的道德观和网络道德发生了碰撞,在现实中原本被认作是错误的、不道德的事情反而被网友们所追逐和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所崇尚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在一些网友看来却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微博上的自由空间一度让人忘记了现实中的道德约束,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新浪微博的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