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doc

    • 资源ID:4019994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doc

    乡村生态旅游 论文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老师 2014年 5 月27日小议乡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乡村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他是发生在乡村地域,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利用城乡差异来吸引旅游者,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旅游活动。最初以大中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发展最为迅速这一时期环城游憩带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地,城市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在看到乡村旅游乐观前景的同时,也应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旅游经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受到威胁;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和人们对于旅游知识的匮乏,弄催当地居民的经营和建设已出现“城市化”倾向。随着需求不断发展,单纯“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多数游客需求,而大量游客的到来,又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正符合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乡村生态旅游已开始成为旅游的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丰富的乡村旅游现象为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特别强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越来越受到挑战。现阶段国外乡村旅游非常重视生态的理念,注重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以促进本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观光型,例如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罗马尼亚乡村博物馆;二是度假型,主要是度假农庄;三是义演型,包括兼有观光与教育功能的教育农场和把市郊土地提供给没有土地的城市居民耕种的家庭农园。 三、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际乡村旅游时间和理论大发展背景下,1995年前后,乡村旅游活动在我国出现,理论界开始对这一旅游形式产生关注,地理学者最先介入,1995年卢云亭等系统的引入了观光农业概念,2002年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二届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与会者认为: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热点,2006年年初,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战略,中国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全面推动了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出现全面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杜江(1999)何景明(2003,2004)等介绍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应对措施;谢花林(2003)严贤春(2003)等针对典型乡村旅游区进行了乡村景观评价和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旅游技术的研究;白延斌(2000,2001)、张丽娜(2004)针对具体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旅游局把200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这必将掀起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领域研究的又一轮浪潮。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时尚选择,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和行为,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开始成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因而,深入把握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探索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对乡村旅游涵义的理解,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看法各异,但本文根据其发展历程,采用石强、钟林生的乡村旅游定义,即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为旅游对象,吸引旅游者前去休闲、观赏、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和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持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它所体现的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乡村粗放的土地利用结构、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征。从乡村生态旅游业角度看,它更强调于当地居民的利益。因此,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实现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2.1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农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是指具有农业产业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如以大田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果树生产为主的观光果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观光菜园,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观光花园,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观光养殖场等等。景观农业。是指具有形态特殊、布局优美、气势宏伟的农业景观(如满山错落有序的层层梯田,图案种植的大地艺术农田)或专供参观学习的农业示范区(乡)、示范带。2.2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区域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内容。民族村寨。我国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环境和农民住宅有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有特色,操作工艺有特色,而且节日庆典、服饰、饮食等也有特色。特色村寨。它是指具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江南园林式宅院、华南骑楼、云南村寨、竹楼)、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湖南的张家界)、独特的风味佳肴(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它们都有特殊的韵味,并给人以美的享受。2.3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农事操作、休闲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娱乐的广场式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载体,根据设施、规模、功能和承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庄园休闲型和庭院休闲型。庄园休闲型是指可供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人家的短期或中长期修养、创作、度假、举家欢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园林化生活小区。庭院休闲型一般是为富裕阶层租购而建的固定财产,专供休闲度假或养老歇息。三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内容3.1 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例如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可以开发为农田观光、农耕体验等;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则可开发果树认养、纪念果林,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而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则可开发为水上游乐项目、垂钓等。3.2 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内蒙古草原的毡包.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风楼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清乡村宗教祭祀建筑,如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3.3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对于城市居民、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3.4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乡村风俗习惯,如我国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的大秧歇,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等都脍炙人口。还有各地民间工艺品,如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客青睐。 四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3. 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到位、管理水平的滞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产品结构的单一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严重了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规划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经营当前许多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对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设计,便匆忙进行开发,不讲质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破坏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环境,造成物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管理与人才问题: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滞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大多没有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经济利益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无人负责,严重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3. 基础设施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对乡村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乡村生态旅游区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高层次的特色产品并不多。此外,乡村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4. 产品问题:产品层次单一,缺乏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产品雷同、品位不高,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 六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对策与措施1. 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乡村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科学地策划好旅游项目,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相统一,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同步进行。同时应加强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用地结构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2. 加强人员培训,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导游人员作为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宣传者,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纽带,是整个旅游活动操作层面的核心人物,在乡村生态旅游活动中更显其重要性。如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这就要求导游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旅游区的服务接待水平。3.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中软硬件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适当减免税收;加强指导和管理;搞好对外宣传;并且要保证旅游地的治安状况。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所必需的基础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乡村地区交通不便、运力不足、通讯落后,使之在获取市场信息、开展城乡协作、进行产品与要素交流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多方筹集资金改善交通、通讯、娱乐、购物设施,在交通方面,与交通部门合作,可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4. 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农”味、“土”味、“野”趣和生态性。在文化旅游的开展过程中,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挖掘自己的特色,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和了解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审美享受。同时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要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以满足游客的食用和购物需求等。 七 案例分析,以农家乐为例 在中国,生态旅游游多被称为“农家乐”。胡卫华、王庆(2002)认为,中国真正意义的乡村旅游始于20 世纪80 年代,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目前,我国各地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均朝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廖静娴,2007)。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直接依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很深的农耕文化的印记,所以,如何根据各地自然区位和农业资源条件进行合理规划,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 年3 月5 月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Z 乡L 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全面掌握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期为其它具有相似区位和资源环境的乡村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一)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区域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Z 乡L 村。Z 乡位于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辖区总面积163 平方公里,下辖五个行政村,总人口9014 人。区域内苇田面积20 万亩,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L 村属于湿地气候,现有人口2025 人,平均收入约6000 元人。由于盐碱地适合种植水稻和苇田,L 村现有稻田5000 余亩、苇田18 万亩。另外,其紧邻某旅游开发区,优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2.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法,通过半结构访谈、主要知情人访谈和案例研究法收集资料。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农家乐”的建设发展现状、看法和建议等方面。访谈对象主要选择乡村领导干部、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人员和部分知情的农民,由于他们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可以保证调研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案例研究法主要以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的农民作为个案,比较分析农业生态旅游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等。 (二) 乡村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1.建设区位和建设规模 Z 乡L 村“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从2006 年开始的。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该村东南部,临近省道和某度假村,区位效应明显。农家乐园内现有住户31户,住户密集度比村里的其它地方低,其中有10 家挂牌经营,牌子都以姓氏为主,例如有孙家客栈、储家客栈、邱家客栈等。但其整体建设规模较小,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2 周边环境建设 政府为了扶持“农家乐”的发展,给每家的房前房后都修建了排水沟,但排水沟内由于水流不畅,堵塞严重,天气热的时候发出刺鼻的恶臭,蚊虫孳生。修整的道路由于是土质的,雨雪天气泥泞不堪。“农家乐”内环境绿化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盐碱土壤使树木和花草都很难生长,严重影响了“农家乐”周边环境的美化。 3.经营管理方式 调查中发现,当地老百姓的经营管理理念淡薄、提供服务内容简单、发展速度慢。大部分农户只能提供住宿条件,少数几家能提供餐饮和停车服务。有些家庭开办“农家乐”以后,不注重经营管理,家里卫生条件很差,院子里堆放着各种杂物。另外,厕所建在室外不符合游客的生活习惯,导致游客对“农家乐”的满意度低。在旅游旺季,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甚至出现“抢客”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家乐”的形象,限制了“农家乐”的发展。4.资源开发利用 调查中发现,“农家乐”西部是水田,养殖有螃蟹和鱼,南边也有三个鱼池,游客可以方便地去钓螃蟹和鱼,这样既能扩展“农家乐”的服务内容,又能很好地与当地的养殖业生产结合起来。但是,当地老百姓没有真正理解游客的心理,这些优势资源还没有得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5.案例分析 案例1:孙家客栈首批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于1990年建造,耗资2万多元,住房面积240平米,是农家乐住房面积最大的一家,院内有停车场。该户主人是当地“农家乐”的会长,主要工作是沟通政府和“农家乐”的农户,进行信息传达。由于会长这一特殊身份,他自然也就成了“农家乐”的最大受益者。他在某度假村留有联系方式,和村里的联系也比较密切,这样有利于招揽客人,这是别家所不具备的。 案例2:邱家客栈后发户,以此为代表的共两家,均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于1987年建造,耗资2万多元,住房面积110平米,是“农家乐”住宿条件和环境最好的一家。该户院内有停车场,院子最宽敞,是最受当地人推崇的一家,当地人对其评价最高,游客也喜欢到该户住宿。 案例3:储家客栈首批户,以此为代表的共有7 家,所占比例最大。房子结构为砖石结构, 于1998年购买,耗资4 万多元,住房面积110平米,是农家乐中的主要类型。院内没有停车场,该户院子比较乱,环境也不太好。 案例4:没有打出自己的牌子的,以王某家和苗某家为代表, 共10多家。王某和苗某家为前后邻居,中间有活动广场,可以停车。住房面积都在100平米左右,正在进行扩建。上述案例分别代表了“农家乐”里不同类型的农户。对比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他们的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有的农户比较重视,很注意改善家庭的卫生和环境条件,总是在旅游旺季到来前提前准备,提供比较好的住宿环境,这样,有利于吸引游客的到来(如邱家客栈);重视程度差的农户则只能收留一些“孤儿顾客”(如储家客栈)。二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具有新思想的农户会比较好地安排住宿设施,能很好地迎合游客的需要,并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邱家客栈);思想比较陈旧的农户则不注意这方面的情况,缺乏竞争力(如储家客栈)。三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旅游地和村里有联系的农户,更有利于招揽游客,有充足的客源(如孙家客栈)。四是提供服务方面的问题:提供服务充足的农户更能吸引游客的到来,大部分游客都是驱车前来的,这样,有停车场的农户就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和邱家客栈);同样,有的游客喜欢吃农家饭菜,这样,提供农家饭菜的农户就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和邱家客栈)。五是住房面积方面的问题:很多游客都是组团来的,他们也喜欢住在一起,这样,面积大的农户就具有了有利条件(如孙家客栈)。 (三)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1.建设规模和周边环境 要在前期基础上扩大规模,鼓励没有挂牌的住户挂牌经营。住户可以别出心裁地起名字,不一定要以姓氏命名,避免重名现象。要建立一些竞争机制,鼓励“农家乐”住户之间的合法竞争,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避免了少数人主宰的局面,促进“农家乐”的和谐发展。把“农家乐”中的土质道路修建成沙石道路,既可以防止恶劣天气道路泥泞,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乡村气息。把房前房后的排水沟修成排水管道,这样既有利于排水通畅,解决卫生问题,又有利于维护。“农家乐”中未利用的土地可以修建成停车厂、娱乐室、旅游纪念品店和小卖店等,也可以开设垂钓用品店、农家饭店、小吃店等,丰富“农家乐”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丰富“农家乐”的生活,吸引游客的到来。选择适合当地的花草树木,着力解决“农家乐”的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扩大客源,促进“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2.资源开发利用 把原先有鱼池和蟹池的空地进行修整,全部改成鱼池和蟹池。同时,在“农家乐”西边的水田里也增加鱼池和蟹池的数量,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去观赏田间风光。通过扩大养蟹、养鱼的数量和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这样既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吸引游客去观赏田间风光和进行农事体验,把农事体验和“农家乐”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丰富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3.经营管理模式 “农家乐”的经营管理建议采取社区共管的管理模式。共管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合作管理、共同管理,是管理自然资源的一种多元化方法。社区共管是为了协调管理主体与受益主体。通过村民直接受益于管理资源,调动村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共管中的作用,地方政府既要对当地人民负责,多考虑地方利益,又要对国家有关法律负责,保护相关法律的施行。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村民委员会中下设管理办公室,成立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要有“农家乐”农户的参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并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实现共同管理,促进“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4.“农家乐”的发展类型建设 在“农家乐”现有发展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四种类型,分别为领导型、新秀型、普通型和隐藏型。 (1)领导型“农家乐”里的天然领导者。它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代表,是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梁,能够协调旅游地、村委会和“农家乐”住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招揽顾客和有效管理。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比较好,住房面积最大,具备一定的发展实力。 (2)新秀型“农家乐”里的新生力量。主人一般都比较年轻,在外边接受过一定的新思想。“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都比较好,开展的业务也比较多。房间的设置趋向于小户型,像城里的旅店。它们是“农家乐”的明星。 (3)普通型“农家乐”里的主要形式。主人的年龄一般较大,思想也比较陈旧,属于“追随型”,为的是分享利益。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差,不注重这些方面的改善。这些农户应该改变思想,进行环境改善,向新秀型方向发展,让其数量不断减少,直至消失。 (4)隐藏型“农家乐”里的补充力量。这些农户没有打出自己的招牌,只是接待一些“孤儿顾客”。这些“农家乐”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不一,有好有差。这一部分将来可能会发展成新秀型和普通型。(四)结论与建议 1.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研究所在的区域主要以农业为主,其自然资源保护完整。由于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禁止污染型工业在当地投资建厂,自然环境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别与其它地区。当地的建筑风格更是独具一格,再加上当地人朴实的语言和自然的生活,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深的乡间气息。所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成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 2.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融入规划思想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融入规划的思想,既要立足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如今,规划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规划思想和实践在城市规划方面比较成熟,农村规划尚未得到很好地研究和应用。因此,我们要在认识到农村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很大的不同的基础上,加强立足于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条件基础上的发展规划,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应该充分渗透参与理念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将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老百姓充分结合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展中来。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八 结语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参与性十分强的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尽管针对乡村生态旅游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如何在促进生态旅游系统各方面高度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还需更为深入的探讨,用更多的案例研究来支撑或补充,应用到具体地区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以此,为推动其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王崧.韩振华 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 期刊论文 -社会科学家2001(6)谷明 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 岳怀仁 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 2001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注意事项

    本文(乡村生态旅游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